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迈克尔·弗里曼摄影构图与设计

迈克尔·弗里曼摄影构图与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英]迈克尔·弗里曼
小吞
2009-10-21

 


▲静态平衡与不平衡

  使用秤来类比,想象一张照片在中心点平衡了。在这张尼泊尔Swayambunath佛塔的眼睛近摄照片中,简单布局是对称的,因此正好在支点平衡,两边的力均匀平稳。但是,如果我们移走一个元素,这里为了练习用数码作了处理,重力的视觉中心偏移到了左边,平衡被打破。自然的倾向将把视线移到左边。


  除此之外,一个甚至更加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真的需要平衡。眼睛和大脑当然需要均衡,但是艺术或者摄影的任务并非提供均衡。新印象主义画家Georges Seurat说“艺术是和谐”,但是正如Itten指出的,他把艺术的一种手段误解为目标了。如果我们认可好的摄影是创作能带来宁静、满足感受的影像,那么结果将会非常沉闷。你将在本书中一再看到,有表现力的照片决不是永远和谐的。我们会反复回到这个议题,这涉及很多设计决策,未必显而易见—例如兴趣中心该放在哪里—却要意识到要制造多少张力或者和谐。最后,决定权不在观众或者主体身上,而在个人手上。

  影像构造的两个极端是对称和偏心。对称是平衡的一种特殊、完美的例子,未必令人满意,非常严格。在摄影师实际看到的自然世界里,这并不常见。你必须专注于一组体现了对称原则的东西,比如建筑或者贝壳,才能经常用到对称构图。也正是这个原因,如果偶尔用到了可能会很吸引人。在谈及他在红杉国家公园拍摄的镜像构图作品时,风光摄影师Galen Rowell写道:“当我拍摄大鸟湖完全反光的水面时,我的直觉告诉我需要打破构图常规,把画面按50-50分割以强化形式感、强调影像两部分之间的相似性。”要获得成功,对称的构图必须绝对精确,很少有图片比几乎对称却并未完全做到的图片更显得草率了。

  我们现在该考虑一下在不平衡的构图中张力如何起作用,这比平衡-秤的类比微妙得多。虽然眼睛和大脑寻求平衡,但是轻易获得平衡就能获得满足的假定是错误的。影像的趣味性与观众必须付出的努力成正比,而完美的平衡留给眼睛的工作很少,所以动态平衡通常比静态平衡更有趣味。不仅如此,缺乏均衡的情况下,视觉还会设法独自己建立均衡。在色彩理论中,这就是连续和同时对比效应产生的过程。

  这可以在任何偏离中心构图的照片中找到实际应用。在第3章“单一点”部分中稻田里农民的照片里,根据秤类比原理,画面的均衡完全被打破了,但是影像看起来完全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原因在于眼睛和大脑想在中心附近寻找些东西来平衡右上角的农夫,所以一再回到画面的左下角。当然那里只有大片稻子,所以实际上稻子获得了额外的注意。如果人物放在中央的话,绿色的稻子就不会获得那么多关注了。现在看起来,很难讲这张照片是关于在稻田里工作的农夫还是关于刚好有农夫在工作的稻田。这个设法补偿影像中一个明显的不对称的过程制造了视觉张力,这对于使照片更加动感非常有用,也可以让一个通常因为平淡而被忽视的场景受到关注。

  偏离中心构图的影像牵涉到的第二个因素是逻辑。越是不对称,观众越期待一个不对称的理由。至少从理论上说,观看这种影像的人会看得更为仔细,以寻找理由。需要提醒你的是,这些异乎寻常的构图很容易被当作很牵强、很做作。

  最后,所有关于平衡的考虑都必须顾及很多影像的图形复杂性。为了研究照片的设计,我们在本书中尽力隔离了我们所评论的图形元素,很多例子,像这张稻田照片一样,被刻意简化了,而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照片都会包含多个层次的图形效果。

大家都在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