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DC软件研发工程师聊聊相机那些事儿

DC软件研发工程师聊聊相机那些事儿

色影无忌
乐寻
梁爽
2016-01-11

 

欢乐英雄:请教楼主,一个传言的问题,数码相机的像素改变是什么规律?比如2000万改设置成800万,是在整体传感器里平均“抽出”部分像素还是其他办法?有说法在满像素的下一级(就是减少像素数)成像会更好(比全像素),是真的么?


乐寻 :可以用采样也可以用合并.采样就是在每行/每列上每隔N的Pixel抽取一个Pixel, 这样就可以将图像按比例缩小.

 

  另外一种是合并, CCD/CMOS里面有一种工作模式叫做Binning Mode, 可以去查一下.它是将N个Pixel的能量合并成一个, 比如水平两个,垂直两个, 总共四个合并成一个.相当于变相增加的进光量, 这样方式可以增强Sensor的光电敏感度和饱和度.同时将暗部的效果提高. 最终画质会更好.而ISO也能高一个等级.

 

  所以 "满像素的下一级(就是减少像素数)成像会更好" 这个说法就要看用的是以上哪一种方式.第一种会变得更差, 第二种虽然牺牲了像素, 但是提高了画质.

 

光学老刘:不过以我了解到的视角变窄主要还是由于电子防抖算法的缘故,不管这些细节了


乐寻 :在普通相机和手机上, 使用的电子防抖的机型只占总体的很少一部分.比如手机, 中华小酷联, 魅族一加乐视, 其中有几款手机是用电子防抖的, 占整体手机中又有多少?
另外, 以楼主对相机市场的了解, 使用电子防抖的消费级相机也不算多. 至少不是大部分。

 

  目前有牺牲视角的电子防抖, 一般用于运动相机(比如Gopro).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个是运动相机一般小型化, 由于体积限制, 没办法加效果很好的光学防抖系统(注意, 是很好的光学防抖系统).另外就是光学防抖的防抖等级目前还有极限, 对于高频率剧烈的抖动无法补偿.,而电子防抖可以在这方面做得比光学防抖要好.所以为么多电子防抖一般用于运动相机.

 

  而手机只是多运用于生活场景, 要么加光学防抖, 要么不加防抖.而牺牲视角的电子防抖对于手机并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所以手机厂商一般都不会加进去.

 

光学老刘 :iPhone在录像时是电子防抖(除了plus 不过视频时电子防抖也工作)……。大法的Z系列也是……手机中使用电子防抖的还是占了大多数,也许这是索尼的某些(注意是某些 并不是全部)IMX手机系列CMOS打包的功能,暂时无法考证……其实能加光学防抖的相机或者手机几乎都加这个功能,运动相机其实更应该加光学防抖,没加的原因一个是成本问题,另一个是可靠性,毕竟运动相机对使用场景要求比较苛刻,光学防抖再怎么着也不如电子防抖耐操……再一个电子防抖的实现成本很低,属于算法范畴,没有硬件要求,所以好一点儿的手机在录像时几乎都有电子防抖,也都有视角损失。因此你的观点“手机厂商一般不会加进去”是错误的。


乐寻 :除了iPhone的部分机型和SNOY的部分机型, 还有哪些是用电子防抖呢?所以我说你要看一下加了电子防抖的手机占全部手机中有多少.另外, 可以告诉你IMX手机系列CMOS没有打包这个功能, 我自己本身就是做手机的.(中华小酷联, 魅族一加乐视 其中一家, 你猜是哪家? 呵呵)。还有一个就是牺牲视角的电子防抖, 是要硬件成本的, 一样要加一块Gyro Sensor IC.

 

pentax1001 :请问楼主关于缩图算法的问题...在PS里缩图的时候,有几个选项:临近、两次线性、两次立方(两次立方里又分为平滑和锐利),这几个选项...

 

乐寻 :光看名字没办法知道里面的算法是如何实现的,这个实际哪个比较好还是要看PS的说明文档对这几个功能的解释或者自己拿图片去实验。楼主也不知道它图像算法的具体实现
另外,图像的后期,锐度和噪点基本上是一个矛盾,锐度调高,噪声多少都会变大,所以一般图像算法在进行去噪以后锐度都会下降,有些可以明显看到图像锐度明显降低,一般复杂的图像去噪算法锐度的影响小,反之亦然。另外,缩图要看它用的是哪种算法进行缩图,处理上当然可以通过缩图算法来降噪。

 

CMOS(84)
DC(527)
数码相机(991)
软件研发(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