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全画幅系统在2018年Photokina 上公布后,终于在今年2月正式发布了LUMIX S1/S1R,这标志着松下L卡口系统开始组建。既然是可换镜系统,镜头群的完善自然是重中之重。除了和两款机身同期发布的三款镜头,松下还公布了镜头线路图。进入11月松下完成了线路图上的任务,正式发布LUMIX S PRO 70-200mm F2.8 O.I.S. 和LUMIX S PRO 16-35mm F4两款L卡口镜头,本文主角为松下首支全画幅超广变LUMIX S PRO 16-35mm F4。
LUMIX S PRO 16-35mm F4是松下L卡口“小三元”最后一员,它与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 、LUMIX S PRO 70-200mm F4 O.I.S. 可以完整覆盖16-200mm常用焦段。“16-35mm F4”这一规格本身具备“多功能性能”,各大厂商都推出过该规格镜头,单反镜头中有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尼康AF-S 16-35mm f/4G ED VR,无反镜头中则有索尼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那么LUMIX S PRO 16-35mm F4又有什么亮点?下面笔者将其与索尼FE 16-35mm F4 ZA OSS进行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镜头结构
从规格对比来看,松下这款镜头镜片数与索尼相当,均为12片,由于S系列机身拥有不错的五轴防抖性能,松下并未给这款超广角镜头内置 O.I.S。该镜头9组12片光学设计中使用3片非球面镜片抑制球面像差,最佳配置了1片ED(低色散)镜片补正色差。此外,还有1片UHR(超高折射率)镜片改善画面边缘性能。与索尼相比,松下LUMIX S PRO 16-35mm F4最近对焦距离稍近,放大倍率也更大一些。配置上松下的定位要更高一些,光圈叶片数达到9片、滤镜口径达到77mm,虽然镜头尺寸比索尼略大,但松下在减重上下了不少功夫,镜头重量反倒比索尼轻,可以说是同规格中最轻的一款。
在实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纸面实力,笔者对比了松下LUMIX S PRO 16-35mm F4、索尼FE 16-35mm F4 ZA OSS两款镜头官方MTF曲线:
由于索尼这款采用10线/毫米、20线/毫米、40线/毫米空间频率,而松下是10线/毫米、30线/毫米,两者对比仅作为参考,考虑到索尼30线/毫米在20线/毫米、40线/毫米之间,两者MTF在16mm端表现相近,而在35mm端索尼中心更为出色,但下滑趋势更为明显,边缘表现松下更有优势。至于实拍表现如何,我们后文会进行实拍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