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佳能1937年成立以来(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成立于1933年),这个品牌在摄影领域的革新就从未停止。起初,佳能更多扮演一个带领众多日本相机厂商对抗老牌德国光学的角色。
在这期间,佳能为我们带来了太多惊艳的产品,如发布于1961年的大光圈标准镜头Canon 50mm F0.95。或许关于F0.95,大家更多听到的是徕卡“夜神”镜头,但事实“夜神”Noctilux 50mm F0.95发布于不久前的2008年,即使是该系列的初代产品Noctilux 50mm F1.0的发布也比Canon 50mm F0.95晚了整整14年。
发布于1961年的Canon 50mm F0.95
在进入数码时代之后,佳能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如今早已巩固了相机领域老大的地位。而这一切,除了多款功能强大的专业数码单反机身,也与佳能数十年来积累的光学进步分不开关系。而在决定一只镜头素质的众多方面里,特殊光学组件的加分不可忽略。
上面的图表清楚地总结了几十年来佳能在镜头上做的功课,而直接为佳能镜头带来画质提升的,无疑就是其中的把口人工结晶萤石、UD镜片等众多特殊光学组件了。2015年,佳能时隔多年终于又为大家带来了新一代特殊镜片——BR镜片。
BR镜片是采用了BR光学元件(蓝色光谱折射光学元件)的复合镜片,它的作用很简单——降低色散,尤其擅长大幅折射蓝色光(短波长光)。
BR镜片提升画质的原理很简单,可以这么理解:当一只镜头成像理想时,镜头前画面里的一个点成像到感光元件上时依然是一个点,这样画面就会保持很好的成像效果(如上图右)。而若本身画面里的一个点成像在感光元件上时已经散开,那拍到的照片就会显得很“肉”了。
至于画面不能凝实在一个点上的原因,是因为自然光是由红、绿、蓝等,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光线的波长不同,其折射率也是不同的,自然情况下各波长的光很难汇聚在同一点。这时,就需要特殊镜片帮忙矫正。
上图左是普通凹凸透镜组合可能的折射效果:红、黄光可以很好地聚合,但蓝光由于波长较短,落在感光元件上时位于理想成像位置的四周,因而就出现了“紫边”现象。而BR镜片则着重折射蓝光,因而保证了低色散的锐利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