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回说过 60 年代开始伴随各大家自动光圈出现到 70 年代末的 Vivitar/Soligor T4/TX 和 Sigma 的 YS 可换接口镜头。
这回就说说 1957 年代开始的可换接口镜头的鼻祖 T 口镜头。先贴一张 T 口的 Soligor 85mm f1.5 来吸引目光:
这个 T 口是由 Tamron 提出并设计出来的。它的法兰距是 55mm,比当时市面上各品牌的单反镜头的法兰距都长,这样既可以通过换接口来用在所有牌子的单反机身上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想法。后来其他几家的 T4/TX/YS/Auto T 也都是使用这个法兰距。
T 代表 Thread,既螺丝的意思。从这个名字大家自然就知道这是一个象螺丝一样装卸接口的镜头。没错,那就是镜身和接口部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能够拧上一起,拧下分开。开始的时候 T 口就是整个一块的。很快就进化到 T2 口。就是多了一个可以转动的外环,以配合镜头的中心线相吻合。这个外环是在上面的三个螺丝固定在内环上的。松开这几个螺丝就可以调整外环了。所以今天我们绝大多数看到的都是 T2 接口。就是配折反镜头的那种。
和那个时代的所有的单反镜头一样,T/T2 镜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两个并排在一起的环来调节光圈。一个是预设光圈用的,所以这种镜头又叫做光圈预设镜头 Preset Lens,另一个是调节光圈大小的。所以看上去就像有两个光圈环,而且大都在镜头的前端。只有少数的是在镜头的接口处,如 Soligor 后期的 T2 镜头。
很多人把 M42 罗口和 T 口弄混了。这两个口都是 42mm 直径的。T 口的螺距是 0.75mm,而 M42 是 1mm。所以 T 口的螺纹看上去要比较密。注意这两个口是不能通用的。
还有一个区别,M42 是固定接口的,可以直接装到相机上,是为 M42 罗口相机配套使用的。T 口则是可换接口的镜头,必须有接口装上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镜头来接到相机上。所以只要有不同卡口的接口,T 口镜头就可以用在所有的机身上的。可见这两种镜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个 T 口镜头吧。下图就是一个 T 口的 35mm f2.8 镜头和一个 T-EOS 接口。这个口是原配我的 500mm 折反镜头的。不过都是 T 口的,可以通用。大家可以看到没有接口的这个镜头是不完整的。
延伸阅读:说说Soligor/Vivitar的可换接口T4和TX系列镜头
Kalimar Auto T 系列自动T口镜头–可换接口镜头之六
原帖链接:T 口镜头:天下大同的理想主义时代 - 可换接口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