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头之一 - Elmar f=5 cm 1:3.5
这一只头是徕卡产量最高的镜头,由1925年开始至1954年终止生产为止共生产了379,050个。其中365,852个是L39锣丝接口而其余13,198个是M插刀接口的。这头在面世时能提供比同期的镜头更锐利的影像,打响了徕卡的品牌;直接影响以后徕卡相机的声誉。
这头使用一个由Max Berek设计的四片三组结构;虽然与蔡斯的Tessar同是四片三组,但与Tessar结构不同,光圈页是装在第一与第二镜片之间而Tessar的光圈页是装在第二与第三镜片之间。
徕兹早在1920年时巳于德国专利注册了这个5cm Elmar的设计,但因为当时并没有适当玻璃,中间镜片须要浮动设计才能改善不同焦距时的像差;镜筒的机械结构复习令到制造困难及昂贵,故此最早的徕卡相机镜头是采用了五片三组的Elmax结构。但在1925年时Goerz及Schott玻璃广开发了高折射率,低色差的玻璃,Elmar的结构才可以应用量产;徕卡一直沿用了这结构生产镜头达30年之久。
由于光圈页是装在第一与第二镜片之间,结构是非对称的;所以像场边沿有像差是在所难免。这头内只有四个空气介面,所以在未有加膜技术前它的耀光控制能力仍然很好。
在生产的30年间有过无数改动及版本,但主要都是镜片大小及光圈页与第一镜片之间距离的改动以适应新面世的玻璃种类;对整体镜头表现并无多大的改变。甚至后期加膜的头和早期非加膜头比较,由于镜片少及焦比大对耀光巳经有很好的控制,故效能改善也不显著。
我的版本并没有序号;徕兹在序号100,000之前生产的镜并没有把序号刻在镜上。但由于景深刻度设有红外线指标(1935年后)及用欧陆标准的光圈值(1946年后用国际标准),故此它应该生产于1935至1946年间。镜头是L39接口及并没有加膜。对焦杆后面刻有一个”7”字,代表这个头的实际焦长是51.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