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色影无忌
Amoebahydra
黑眼圈
2013-11-11

  自徕卡35mm可互换镜头的相机于1925年面世后,有很多的20世纪的不朽照片都是用它们拍摄的;徕卡旁轴头在摄影的历史中无疑有着一定的地位。徕兹开发了很多经典镜头设计如Elmar,Elmarit,Hektor,Summilux,Summicron,及 Telyt等等。

 

  我自1992年开始使用徕卡的旁轴相机,最初只有Elmarit-M 21/2.8, Summicron-M 35/2, 及 Elmarit-M 90/2.8三个头。经过十多年的累积,我现在拥有的徕卡旁轴头共48个;焦距涵括16mm到280mm。计L39锣丝接口的有3个, Visoflex系统的有4个, 其余40个都是M插刀接口的。

 

  在1981年之前,徕卡旁轴机身只有35mm, 50mm, 90mm,及 135mm的取景框;自M4-P在1981年推出后,才加上28mm及75mm观景框。因此徕卡生产的大部份旁轴头焦距为35mm, 50mm, 90mm,及 135mm。所以现时我收集最多的徕卡旁轴头也是这4个焦距的;35mm的有8个,50mm的有9个, 90mm的有13个及135mm的有3个。

 

  特此将我对它们的认识及用它们所拍的样品照片与大家分享。也请大家踊跃发表,参与讨沦;同时也邀请大家多多上图分享。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原帖链接:我的徕卡旁轴头

 

 

#p#

  标头之一 - Elmar f=5 cm 1:3.5

 

  这一只头是徕卡产量最高的镜头,由1925年开始至1954年终止生产为止共生产了379,050个。其中365,852个是L39锣丝接口而其余13,198个是M插刀接口的。这头在面世时能提供比同期的镜头更锐利的影像,打响了徕卡的品牌;直接影响以后徕卡相机的声誉。

 

  这头使用一个由Max Berek设计的四片三组结构;虽然与蔡斯的Tessar同是四片三组,但与Tessar结构不同,光圈页是装在第一与第二镜片之间而Tessar的光圈页是装在第二与第三镜片之间。

 

  徕兹早在1920年时巳于德国专利注册了这个5cm Elmar的设计,但因为当时并没有适当玻璃,中间镜片须要浮动设计才能改善不同焦距时的像差;镜筒的机械结构复习令到制造困难及昂贵,故此最早的徕卡相机镜头是采用了五片三组的Elmax结构。但在1925年时Goerz及Schott玻璃广开发了高折射率,低色差的玻璃,Elmar的结构才可以应用量产;徕卡一直沿用了这结构生产镜头达30年之久。

 

  由于光圈页是装在第一与第二镜片之间,结构是非对称的;所以像场边沿有像差是在所难免。这头内只有四个空气介面,所以在未有加膜技术前它的耀光控制能力仍然很好。

 

  在生产的30年间有过无数改动及版本,但主要都是镜片大小及光圈页与第一镜片之间距离的改动以适应新面世的玻璃种类;对整体镜头表现并无多大的改变。甚至后期加膜的头和早期非加膜头比较,由于镜片少及焦比大对耀光巳经有很好的控制,故效能改善也不显著。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版本并没有序号;徕兹在序号100,000之前生产的镜并没有把序号刻在镜上。但由于景深刻度设有红外线指标(1935年后)及用欧陆标准的光圈值(1946年后用国际标准),故此它应该生产于1935至1946年间。镜头是L39接口及并没有加膜。对焦杆后面刻有一个”7”字,代表这个头的实际焦长是51.6m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一 - Elmar f=5 cm 1:3.5(续)

 

  镜筒是沉胴式设计;镜身在非使用状态时可藏在机身内。镜头只突出机身9.5mm,是所有徕卡镜中最轻巧的。当在拍摄时镜身要伸延至拍摄位置及旋转镜筒令插刀固定位置。

 

  焦距刻度是固定的,而景深尺及焦距指标是在旋转的镜身上。这头的最短的对焦距离是1米。推动对焦杆时测距连动凸边会由镜筒旋转连动而伸缩带动机身测距器。于无穷远时对焦杆会锁上,要按杆上的按钮才可释放以调较至其它焦距。

 

  光圈调较杆及刻度都在镜面,加上专用的A36遮光罩后仍可调较光圈值。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这个Elmar 头是用A36箝入式的遮光罩及滤镜的;Elmar到1957后才改用E39的配件。由于这头对耀光比较敏感,所以除了取景要小心外遮光罩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一 - Elmar f=5 cm 1:3.5(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

 

  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由于这头是四片三组及非对称结构,象差修正是不可能完美;由于相当的残余像散,场曲及色像差之影响,中心之外成像的反差及清晰度迅速降低。

 

  在用最大光圈F3.5时,中心成像反差一般;但边沿成像反差低及清晰度稍弱。

 

  最佳光圈在F6.3左右,成像明显改善及反差增强;边沿成像也得到改善。

 

  在最大光圈F18时,边沿成像及中心成像的反差反而转弱。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一 - Elmar f=5 cm 1:3.5(续)

 

  始终这头是非加膜镜,耀光总会比较显著。但收细光圈至F6.3时,耀光会明显比F3.5时控制较好。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张照片是在这头的最近焦距一米时及用最佳成像光圈F6.3拍的,以显示这头近摄时的表现。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二 - Elmar-M 1:2.8/50

 

  Elmar 1:2.8/50由1957年开始生产至1974年生产终止为止,一共生产了66114支。这镜在1994年重新设汁,跟M6-J机套装出售。

 

  为了减轻对蔡斯附属玻璃厂Schott的依赖,徕兹于1953年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实验室自行研发用于制镜的特殊玻璃。它利用了稀土金属镧的氧纪物自行开发了它的第一个成果LaK7光学玻璃,这玻璃有比当时的光学玻璃有更高的折射率及较低的色散。这光学玻璃容许徕兹把Elmar的最大光圈值由F3.5伸延至F2.8。

 

  这头依然有一个四片三组的结构,光圈页设在第一及第二片镜片之间;第三及第四镜片复合为一组。徕兹在第一及第四镜片采用了这种崭新的稀土金属玻璃。徕兹在1994年时重新设计Elmar-M 1:2.8/50时更将光圈页由第一及第二组镜片之间改放于第二及第三组镜片之间。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版本是1994年重新设计推出的Elmar-M 1:2.8/50头,镜头并没有自己的序号;它的序号是应用了M6-J机身的序号。镜头是有加膜,加膜的颜色呈蓝紫。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镜头有M插刀式接口,可直接用于M系机身。镜身依然是传统Elmar标头的沉胴式设计,但相对而言Summicron的沉胴设计比较好。Summicron的镜筒缩入时是不能自由旋动,所以伸出时可以不用对位就能锁紧镜筒拍摄了;Elmar-M 1:2.8/50头则须要将光圈指标对准镜身外的红点才可以伸尽镜筒以锁上拍摄。镜身取缔了无穷远锁结构,对接近无穷远对焦时的准绳有所帮助。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是用E39的附件,包括滤镜及专用的直身遮光罩。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二 - Elmar-M 1:2.8/50(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这头的成像质素明显的比它早推出四十年的Elmar 3.5头好。在最大光圈F2.8时,中心成像已经有相当的反差及细节了;但边沿成像仍受散像差所影响而柔化。到最佳光圈F5.6时,中心及边沿成像都能改善表现高反差及细节。但在最细光圈F16时,虽然边沿影像能保持质系,但中心影像质素却会下降。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在最焦光圈值F6.3时的中近焦距表现不错,反差及细节都丰富。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三 – Summicron f=5cm 1:2

 

  徕兹在推出了光圈F2.8的Elmar标头后要进一步增大标头的最大光圈值;但由于传统的三组式结构,每加大一级光圈值会增大像差六至八倍,所以再不能应用Elmar结构于比F23.8更快速的标头上。

 

  随着镜片加膜技术的出现使应用多镜片设计时可控制耀光,及有了徕兹玻璃研发实验室所开发了稀土金属玻璃LaK9,Walter Mandler于1953年应用了非对称双高斯式结构设计出划时代的Summicron f=5cm 1:2标头。

 

  这头是七片四组设计,其中第五及第六片复合为一组;它应用了三片新开发的LaK9稀土金属玻璃,是第一支使用徕兹自己的玻璃研发实验室所开发成果的镜头。

 

  因为L39锣丝接口比较小的缘故,对F2.0最大光圈值的镜来说免不了有渐晕。在F2.0的时间,渐晕大概有1.6级;要收细光圈值至F5.6才可消除渐晕。

 

  这头是加膜的,加膜的颜色是琥珀色的。镜头的第一片的玻璃是LaK9制的,这玻璃非常柔软;因此揩抹这头时要非常小心以免抹花镜片!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Summicron f=5cm 1:2 头是1955出厂的第一版本;它也是沉胴式设计。这版本由1953年开始生产至1957年为止,前后共生产了59,140支。在徕卡开发了M插刀接口的M3机身后,徕卡利用较大的接口优势重新设计这头以减低由较细的L39锣丝接口引致的不利渐晕效果。

 

  我这头在对焦杆后刻有数目字”7”代表这头的正确焦长是51.6m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三 – Summicron f=5cm 1:2(续)

 

  这个头是L39锣丝接口的,有测距连动凸边可连动相机身内的测距装置。第一代的Summicron标头也是沉胴式设计,但使用上比Elmar的设计易用;在延长镜筒时不须要对位就可以锁定位置拍摄。

 

  它依旧保留了无穷远锁,在接近无穷远时对焦比较费劲。

 

  它使用了十片的光圈叶,形成相当圆混的光圈;因此,焦外成像及散景相当漂亮。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是用E39滤镜的,但遮光罩却是箝在镜筒光圈刻度环上面的坑上。遮光罩是可反面箝在镜筒上以便携带,这时更可配上与遮光罩同用的镜头盖以保护镜头。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三 – Summicron f=5cm 1:2(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这头的中间成像在反差及细节上明显比Elmar优秀,但Elmar在整体成像则比较清晰。在全开光圈F2.0时,成像反差中等,但大部份的像场都相当清晰;只在最边角的成像受微量散像差影响而有些模糊。

 

  最佳的光圈在F5.6左右,在这光圈值时这头能分析出极佳影像细节。

 

  在最细光圈F16时,中心成像会因挠射而转差。

 

  因为L39锣丝接口比较小的缘故,这头免不了有渐晕;渐晕大概有1.6级;要收细光圈值至F5.6才可消除这渐晕。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片是在最佳光圈F5.6及最短焦距3.5尺时拍的,充份表现近焦距的质素。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四 – Summicron 1:2/50 DR

 

  自从徕兹推出了M插刀插口的M3机身后,她在1957年重新设计第二代的Summicron F2.0的标头,充分利用较大口径的M接口消除了第一代的渐晕及L39接口所造成的光学设计限制。

 

  第二代Summicron标头也是七片六组的,但跟第一代稍有不同及成像较好。

 

  它用了四片徕卡自己开发的LaK9稀土玻璃,第一片及第二片镜片之距离由0.28mm增至1.52mm。

 

  虽然徕兹声称DR版本跟普通一体式的光学结构并无不同,但美国空军曾测试这镜认为是有最高分晰力的头,达110 lp/mm;分晰能力远超于胶卷的分晰能力。

 

  这头是加膜的,加膜的颜色也是琥珀色的。这头表现低反差,但同时又有高解像力;所以拍MM时,因皮肤反差低所以非常溜滑,但衣服肌理却纤毫毕现。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版本是带有近摄功能的Summicron 1:2/50 DR,用的是第二代光学组合。这近摄头在1956年开始生产至1968年终止生产为止,一共生产了55,145个。我这头是在1965年出厂。

 

  在加上近摄视场修正装置(“眼镜”)后,可伸延对焦范围由88至48c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四 – Summicron 1:2/50 DR(续)

 

  这支镜头集高清晰度和低反差于一身,并且有极优美的焦外成像。许多经验丰富的徕卡用家都认为Summicron 1:2/50 DR不仅是他们最喜爱的50标头,还是他们最喜爱的镜头;我也同意这一观点,这头是我最喜爱的镜头之一。

 

  从图中可看到在正常状态及在近摄状态下的Summicron DR,也可见到造工之优美,并非现在生产中的徕卡所能及。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的近摄操作及对焦连动凸边的特殊构造巳经在71及73帖提过了;现在再介绍一下这头的配件。为了配合近摄功能,最重要的配件当然是摄视场修正装置(“眼镜”);没有这配件以压著"近摄对焦区域促动钮"就不能在近摄对焦区域内旋动对焦环。这“眼镜”利用光学修正相机内的测距器以准确显示焦距,同时也修正观景器内的取景框。

 

  这头也是用E39滤镜的,遮光罩是箝在镜筒光圈刻度环上面的坑上。遮光罩是可反面箝在镜筒上以便携带。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四 – Summicron 1:2/50 DR(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由于这头用于M8时只能在中近焦距,故这测试片的主体是安排在1.5米左右。

 

  在全开光圈F2.0时,成像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反差及细节;中心及边沿成像相距不很大。质素比第一代Summicron巳经有相当改善。

 

  在最佳光圈F5.6时,成像非常清晰及纪录很多细节;但这时中心成像是优于边沿成像。由于这头是低反差,细节多但感觉上并不刺眼。

 

  在最大光圈F16时,边沿成像及中心成像质素会下降。但边沿成像仍比全开光圈F2.0时为佳。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五 – Summicron-M 1:2/50 (第四代)

 

  这是一是由徕兹加拿大厂(Ernest Leitz Canada)在1979所设计及制造的标头。Dr.Walter Mandler应用了一个六片四组的双高斯结构来设计这一支镜头。

 

  在六片四组的结构中,它采用了四片由徕兹所开发的玻璃LaFN2。这设计有五个镜面是平的,使镜头的制造及装箝的程序简化不少。由于双高斯结构有相当的残留非球面像差,于全开光圈时难免质素会下降;但收细二至三级光圈后会显著改善成像。

 

  许多人认为德国徕兹厂设计及制造的镜头会比加拿大厂设所设计及制造的好,但我有相反的意见。Dr.Walter Mandler远在1952年巳在徕兹加拿大厂率先开发及使用电算机技术来设计镜头,很多著名的镜头如Summicron 35, 50及90, Noctilux F1.0, Summilux 75, Apo-Telyt-R 180/3.4,和全线的Elcan军用侦察镜包括超解像力的66/2,及高灵敏度的90/1等都是来自徕兹加拿大厂的。徕兹加拿大厂由成立巳来一直都是徕卡镜的主要设计地,直至Dr.Walter Mandler于1985退休后徕卡镜的主要设计地才重新转回德国。由于军用技术需要,无论是光学或机械的性能,徕兹加拿大厂所设计及制造的头都不会令人失望。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版本是1991年生产的Summicron-M 1:2/50头。它拥用紫金色的多层加膜,镜身在距离刻度后刻有”22”的数字表示这头的正确焦距是52.2mm。镜身从机身接口平面只突出了43mm。镜身仍然保留对焦杆,但却省掉无穷远锁。镜口有E39的镙丝纹以装上E39的滤镜;镜口的外径是42mm,可接上42mm箝入式遮光罩。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五 – Summicron-M 1:2/50 (第四代)(续)

 

  可能因为在70年代相机市场竞争趋于剧烈而要严格控制生产成本,虽然这头的质量巳经非常好,但相比之下这头的金属工芸仍是远逊于50年代的产品。光圈页也由早代Summicron标头的十片改为八片;这对散景的圆滑程度多小有些影响。镜身用的材料是铝合金,配黄铜的内旋转部份;这金属组合的膨胀系数差异会抵消温度对对焦精度的不良影响。镜头是用M插刀式接口,在镜尾部270度左右的插刀边是取景框选择边,不同焦长的镜的角度是不同的。当旋入镜头时,这取景框选择边会推动机身连动选择相应的取景框。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是用E39锣丝滤镜;遮光罩是用42mm口径箝入式。遮光罩上面有一切口位以免阻挡观景器的视线,遮光罩是可反转装到镜上方便携带。也有相配镜头盖用于反转装在镜上的遮光罩。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五 – Summicron-M 1:2/50 (第四代)(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于全开光圈F2.0时,由于双高斯结构有残留非球面像差, 影像边沿的反差及清晰度比中心成像为低;但中心成像巳经相当不错。当光圈收至F5.6时,整个影像都有高反差及非常清晰细节。但在最细光圈F16时,由于挠射现象,整个成像都会比F5.6时下降。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是一支颇为现代感的镜,在散景而言是比不上老头的味道了。

  拍摄资料: 徕卡M8, ISO160, 1/6000秒, F2.0。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街头涂鸦...........

  色彩表现来说,这头的成像比以往的Summicron标头浓郁,但没有新头那麽强。

  拍摄资料: 徕卡M8, ISO160, 1/250秒,F5.6。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六 – Summarit 1:1.5/50

 

  为了抗衡蔡斯于1932年开发的Contax旁轴Sonnar 5cm F1.5头及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徕兹来不及等待Max Berek 开发F1.5的快速镜头;决是采用由英国镜厂Taylor, Taylor & Hobson(T.T.H.)的F1.5标头设计。施耐德是T.T.H.的德国特许生产商,所以徕兹就和施耐德合作利用T.T.H.的设计在1936年推出了F1.5的快速标头;这头就以施耐德的”Xenon”命名的第一支徕卡F1.5级快速头了。

 

  Summarit 1:1.5/50就是这XenonF1.5头的加膜版本;由于当时的加膜较软,容易损毁于正常清洁,所以最外的镜面是不加膜的。对10个空气与玻璃的介面来说,没有加膜时耀光会非常严重使成像反差低至几乎不能用;这是为什麽没有加膜技术前,成功的镜头设计都偏向少介面的三组式如Elmar及Tessar。Summarit 1:1.5/50在1949年开始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为止一共生产了64,870支。

 

  Summarit 1:1.5/50是一个变种的双高斯设计,有两组复合的镜组于第二第三及第四第五镜片,而最后的镜组一分为二。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版本是生产于1956年,光圈刻度是固定的而指标是在光圈环上;较后期的头光圈刻度是在光圈环上。对焦杆后面刻有数字”2”代表实际的焦长是50.1m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的机械结构跟早期徕卡M系头差不多,有对焦连动凸边,无穷远锁及对焦杆。镜身镀铬,对焦连动凸边用黄铜制造以求对焦的锣旋丝牙在不同温度都能紧密顺滑。

 

  景深尺有红外线指标以指示用红外线胶卷时的正确对焦位置,使用时用正常对焦方法取得主体焦距再将焦距指标所指距离转移到红外线指标的位置。这红外线指标在后期的镜头再没有设置了。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六 – Summarit 1:1.5/50(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在全开光圈F1.5时,因为有相当强的慧差所以边沿成像缺乏细节,反差偏低:中间成像虽然比边沿的好,但仍受慧差的影响。收细光圈都不能非常有效改善影像,就算在最佳光圈F5.6时边沿的反差及细节都只能些微改善。在最小光圈F16时,质素会比F5.6时轻微下降。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在全开光圈时受严重慧差的影响而使到边沿成像反差低及缺乏细节;但同时因为慧差令白光从白位渗入黑位,形成强光部份有耀光环挠柔化影像。很多徕卡用家喜欢这种由柔焦美感带来的怀旧的气氛。且看图中背景竹树就可见一斑了。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七 – Summilux 1:1.4/50 (第二代)

 

  由F2.0标头跃进到F1.4并不容易,当最大光圈值加大一级时,带之而来的像差是以四至八倍的速度增加。这是为什麽Summarit的最大光圈值,除非取其像差带来的柔焦效果,是基本上不可用。徕卡在1959年基于Summarit的结构改进了快速标头的设计成为第一代的Summilux 1.4/50头;可能与Summarit的效能分别不大,这头的寿命非常短;徕兹在1961年利用新开发的玻璃重新设计Summilux 1:1.4/50第二代头,但徕兹于1966年才肯承认Summilux有新的光学构造。

 

  第二代头是一个由Walter Mandler领导下的加拿大设计;它仍是一个修正双高斯设计,由七片五组所组成。它有两组复合镜片分别在第四及第五组。

 

  全开光圈F1.4时有渐晕,当收到F4.0时渐晕是基本上不可察觉了。慧差比Summarit及第一代Summilux控制更好,反差及细节就算在全开光圈时也不错;明显比Summarit改善。这头近摄时是有场曲的,对拍平面比较弱;同时近摄时也有轻微桶型失真。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这个Summilux 1:1.4/50第二代版本是在1964年出厂的。虽然是一个加拿大设计的头,但它是在德国Wetzlar生产的。由1961年开始生产至1968年为止,一共生产了19,170支。

 

  镜筒焦距尺后面刻有数字”13”代表这头的正确焦长是51.3mm。镜身是镀铬的,在1968年才出现阳极氧化的黑镜身。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七 – Summilux 1:1.4/50 (第二代)(续)

 

  这头有M插刀接口及少量的L39镙丝接口版本;我的是M插刀接口。

 

  和以前的徕卡头不同,景深尺巳不再有红外线指标的”R”刻度了。旋动调较焦距会,随著镜组的前后移动,推动”对焦连动凸”边配合相机的测距器指示正确的主体焦距。”取景框选择边”会在镜头锁定在相机接口时推动相机内的连动装置以在观景器内显示正确的取景枢;”取景框选择边”在不同的镜度时会在M插口上有不同的位置。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附图可以见到这头的内部结构。镜组是一体化的以确保不容易移动调较后的光轴及组件位置。光圈页有十片使散景较为浑圆顺滑。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是用E43锣丝滤镜;遮光罩是用44mm圆型箝入式。遮光罩是可反转装到镜上方便携带。也有相配镜头盖用于反转装在镜上的遮光罩。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七 – Summilux 1:1.4/50 (第二代)(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在全开光圈F1.4时,虽然边沿成像仍然受慧差影响以致反差低及细节不清,但比Summarit有明显改善;中央成像已经有相当的反差及清晰度。

 

  在最佳光圈区域F5.6-8,边沿成像反差及细节得以改善;中央成像反差好,同时细节清脆干净。

 

  在最小光圈F16时,中心成像质素反而轻微下降,但整个成像的反差及细节变得较为平均。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八 – Summilux 1:1.4/50 (第二代)

 

  这头是我的第二个第二代Summilux 1:1.4/50。它是1977年出厂的,但是与徕兹于1979年为纪念Oscar Barnack一百年寿辰时推出的限量版M4-2金机一同套装出售。

 

  镜身与上一个头不同,徕兹在1968年重新设计镜筒;镜筒不再是银色镀铬而是黑色阳极氧化的铝合金。我这头因为是特别版的关系,所以是黑金相间的。

 

  对焦环也不再是粗细双间齿收而转为全齿牙纹。虽然镜身设计不同,光学结构并没有改变,仍然和标头七之结构一样。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1961年及1968年版本的外观分别;这两版本的光学结构并无分别。在这头的对焦环焦距刻度末刻有数字"13"代表这头的正确焦长是51.3m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附图是1968年版本的第二代Summilux 1:1.4/50头的机械尺寸图。用的也是E43滤镜及44mm圆型箝入式遮光罩。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是M插刀接口,跟1961年的版本基本上是一样的;标准的对焦连动凸边,及取景框选择凸边。唯一的分别是连接口部份都是镀金的,因金质较软使用时要小心一点尽量减少更换镜头的次数以减小磨损。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八 – Summilux 1:1.4/50 (第二代)(续)

 

  除了Summicron 1:2/50 DR之外,普通的徕卡旁轴标头也可用近摄用途。在拍摄之前,先用磨砂对焦放大观景器(图右)来对焦,对焦后换上机身就可作1:1至1:3的近摄了。我会用此设置及1969年版本的Summilux-M 1:1.4/50标头来拍一些近摄照片给大家参考。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1969年版Summilux-M 1:1.5/50的1.5倍近摄照一 人民币一角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1969年版Summilux-M 1:1.5/50的1.5倍近摄照二 人民币一百元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九 – Noctilux-M 1:1/50

 

  徕兹的第一代超高速镜头是1966年设计的Noctilux 1:1.2/50头,它采用了两个非球面镜面。但由于当时非球面镜面是靠手工磨制,磨制困难及废品多,徕兹被迫使用相当多误差大的非球面镜;故成像质数相当参差。

 

  为了减低成本及提高质量,加拿大徕兹厂的Walter Mandler于1976年重新设计超高速的Noctilux头;这次最大光圈值是F1.0,比1966年的设计还快了半级。Walter放弃了非球面镜设计而采取了制超高速头的另一条路,就是开发适合的新光学玻璃。

 

  这种就是著名的,比黄金还贵的,Noctilux玻璃了。徕兹在开发了这编号900403的玻璃是后想找Schott玻璃厂替她生产这玻璃,但所生产的未能合乎徕兹的规格及要求。最后徕兹只好在自己的研发实验室内用坩埚少量生产。

 

  Walter在新的七片六组Noctilux设计中共用了两片使用900403玻璃的镜片,分别为第二及第四片。这是第一支能实际使用F1.0拍摄的超快速头。

 

  这头在弱光及高反差光源下有不错的表现,但在F1.0时有相当大的渐晕。有报告说这头在收光圈时焦距会有漂移;Erwin Putts提供的数值是,F2.0时是千份之七十四寸,F5.6时是千份之一百二十寸。因此对焦要小心留意这点;必要时可能需要调较向后的焦距以补偿焦距漂移。

 

  这头的抗耀光能力非常之强,是抗耀光最强之标头;同时它的色彩还原是异于一般的徕卡旁轴镜,色调会比较黄及暖。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版本是徕兹加拿大厂于1990制造的。镜筒焦距刻度后刻有数字”00”,代表这头的正确焦长是整整50m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九 – Noctilux-M 1:1/50(续)

 

  我的镜头是1990年出厂的,属于第一代的F1.0 Noctilux;光学结构与1994年的第二代并无不同。第一代的遮光罩是外置的12519,直径是62mm;第二代则改为内置式。

 

  镜身颇重,630克,放置相机时尽量镜头向天以避免接口变形影响对焦精度。这头焦距3公尺时的景深只有20公分,這對机身測距器的精度是一個挑戰;徠卡產品的宽容度是1/100mm,肉眼在3公尺遠處所能辨識的最近距離大約低于 6/100mm,這已經比一根頭髮還細了!

 

  徠卡M型机身中的连动測距臂的行程是2.5mm,鏡頭從最近对焦距离至无穷远的对焦距离就是由这2.5mm的移动傳到測距器上。NOCTILUX從1m到无穷远處所需的傳動距離,剛剛好也是2.5m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后面的接口是典型的M插刀接口,转换头时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就可锁紧镜头。但由于这头相当重,放置相机时要小心以避免接口变形影响对焦精度。

 

  镜后配置对焦连动凸边及取景框选择边。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用的是E60滤镜,但由于会使本来已经相当大的渐晕更为恶化所以徕兹并不建议使用。我使用于M8的1.32幅度CCD时加E60的UV/IR滤镜影响也不大。

 

  这头是用外置62mm编号为12539的遮光罩,用弹簧固定于镜筒外面的两颗钉上。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九 – Noctilux-M 1:1/50(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Noctilux头是有相当严重的渐晕,犹其是在最大光圈F1.0及近焦距的时候;因为M8的CCD不是全幅的,所以在片中见到的并不严重。在最大光圈时,残余的慧差使到成像柔化;但很多人喜欢F1.0带来的浅景深、慧差、以及Noctilux独特的暖调子所造成的油画化效果。

 

  在F5.6光圈时焦距会漂移千份之一百二十寸(跟据Erwin Putts提供的数值),因为我并没有相应估焦所以成像并设有像其他镜一般地大幅改善。但边角与中心成像质素差距收窄。

 

  在最细光圈F16时,焦距漂移减少但挠射现象却降低反差,成像质素与没有修正焦距漂移下F5.6的成像质素差不多。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在全开光圈F1.0时,充份表现这头独特的散景、柔化、暖和的油画气色。

 

  同样这片子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九 – Noctilux-M 1:1/50(续)

 

  另一张在全开光圈F1.0时拍摄的片子,图左下角是针轴下对焦位置的1:1放大图;可见到中心成像的清晰及周边受慧差影响的柔化。

 

  同样这片子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全开光圈F1.0下的弱光照片显示出偏暖的Noctilux调子。

 

  同样这片子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有异常高的抗耀光能力,这一张”Mahler9”照片(哈哈,不知mahler9兄跟这指挥的模样是否相同呢?),在直接灯光及高反差环景下还看不见耀光痕迹。

 

  同样这片子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十 - Summicron-C 1:2/40

 

  大部份的35mm相机的标头的焦长都是从50mm到58mm的,这头的焦长40mm看来是陷于尴尬区域。其实一般来说,标头所采用的视角是53度以便人眼能着到自然的透视感。一般来说53度就桐当于胶卷平面的对角线,在全幅35mm相机来说就是√(35^2+24^2)=42.4mm。所以作为全幅35mm相机的标头,40mm焦长应该更为合适。传闻Oscar Barnack所以选择50mm为第一部徕卡机的镜头是由于这是从徕兹生产的显微镜中找到的合适头;当时大部份摄影头是为大底片或18x24mm的电影制式而设计的。

 

  这是一支为徕卡的CL全幅袖珍相机而设计的镜头,设计的重点是要轻巧小型。但要设计小巧的镜头并不容易,采取七片设计镜身会太长而轻巧五片设计则对色差会大。就算用六片设计轻巧镜头也不容易。

 

  徕兹采用了对称双高斯的六片四组设计;其中第二第三及第四第五片镜复合为第二及第三组。为要使镜头轻巧小型,有些镜片采用了徕兹自己的玻璃研发实验室所开发的特殊玻璃。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我的版本是徕兹在德国Wetzlar制造及在1973年出厂的。镜身设有对焦杆。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是一支非常轻巧的头,它从机身接口只突出23mm;相对第四代Summicron标头就突出43mm。

 

  徕兹在1973年推出这头是为了配合小巧的徕卡CL相机,当CL停产后这头也停产了。徕卡CL是定位在比传统M机更便宜的系列,所以这头配上斜度较大,也就是对焦行程较短的对焦连动凸边;因此对焦准确度会较M系镜头弱。徕兹市务部甚至说这头不适合用于M系机身上以求保障M系镜头的销路。但实际用于M机时并不感觉有何的显的不妥;同时成像也不俗,很多时我都会贪其轻巧带它外游。

 

  虽然这头是用于CL机身,但基本上仍然是M插刀接口,只是对焦连动凸边斜度较大而已。取景框选择凸边在徕卡CL会选40mm取景框,但用于M系机身时会选取50mm取景框。光圈可从F2.0到F16以半级调较。最近的对焦距离是0.8m。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这头专用的遮光罩是编号12518的软橡胶遮光罩,不用时可摺累起来盖上镜头盖。虽然头咀有E36镙丝纹,但只为遮光罩用;滤镜是用没有镙丝纹的Series 5.5滤镜,使用时藏在橡胶遮光罩及头之间。镜头盖是用编号14191的直径35.5mm压上式镜头盖。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p#

  标头之十 - Summicron-C 1:2/40(续)

 

  这些样品照片都是用徕卡M8拍摄的以减低冲放及电分对影像质素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M8的倍率是1.32x(CCD的幅度是18x27mm),成像圈的边沿并不能纪录以评审成像质素。这些照片只在PS调整色阶而并未有其他修改。

 

  在全开光圈F2.0时,边沿成像受慧差影响以致反差低及细节不清,但中央成像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反差及清晰度。整幅画面有很小的柔化效果。

 

  在最佳光圈F5.6时,从边沿到中央的成像反差及清晰度都很好,细节清脆干净。

 

  在最小光圈F16时,中心成像质素反而轻微下降,但整个成像的反差及细节变得较为平均。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刚刚拍的马场夜影,显示暗光及光差大环境下的表现。

  徕卡M8, Summicron-C 1:2/40,ISO160 DNG格式,F5.6 1/6 sec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从这花草片中可看到这头的红色还完能力,在数码纪录片上仍可分辨出多层红色的色阶。

  徕卡M8, Summicron-C 1:2/40,ISO160 DNG格式,F5.6 1/350 sec

 

我的徕卡旁轴头——标头篇

 

  原帖链接:我的徕卡旁轴头

 

旁轴镜头(4)
徕卡(11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