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老农自留地

老农自留地

无忌论坛
cityfarmer
烟斗祭司
2008-11-19

  *首先:要建立的是完整的图像处理概念和知识体系。


  第一点,要明确的是照片的输出方式。有了这个,我们就能很好的控制前期和后期的程度。通常我们的数码照片会有以下的几个输出方式:洗照片、打印、印刷、屏幕显示。最容易掌握的就是屏幕显示,远小于数码相机最大输出尺寸的屏幕显示,通常的后期裕度非常大,可以进行很大的有损质量的后期,因为缩小后,很多毛病(比如躁点、虚焦、阶调断裂)都可以被弥补,而且观察环境的转换问题也最小,不是由发光转为反射光。洗照片和打印的要求则要高一些(跟放大尺度也有关系),但因为过程全部是数字控制、又不涉及到真正的色彩空间转换问题,所以还不算太难。更难掌握的是印刷输出,首先整个过程不是封闭性的,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模拟控制:出片、晒版、油墨选择、纸张选择、印刷控制都是不容易掌握的模拟量(虽然现在有了无版印刷,少了一道模拟控制),再加上RGB向CMYK色彩空间转换时的巨大色彩损失,控制好最后的输出质量需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第二点,根据自己的输出要求,组建自己的图像处理概念和知识体系。如果想真的严格控制自己图像的质量,建立自己的相关知识体系是绝对必要的。首先要有的就是色度学基本知识,自己学过色度学,虽然涉及到具体的公式、计算、色空间转换、标准等都忘记了,但这不碍事,因为这些都有程序和软件帮你做,而色彩观察和使用标准的方式思想则是一些经常碰到的基本问题,需要掌握。其次,要有数字图象的完整概念,对像素、大小、色空间转换及内涵、文件格式及内涵、数字图像的质量(包括阶调、色彩、反差、清晰度等)等需要有明确的概念和实际体会。三就是建立在输出方式上的图象质量控制概念,这需要针对不同输出方式的底层进行了解,打印还好说,印刷就需要知道印刷的分色方法,比如底色去除、非彩色结构,知道了这些概念就可以在相关软件(比如photoshop)中去进行分色曲线、网点扩大补偿、纸张补偿等更多的色彩控制。


  *其次,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程序:这个工作环境主要指的是后期处理的计算机,至于前期的拍摄或者扫描的问题就不说了。


  第一点,建立稳定的观察环境,对于屏幕显示来说,由于屏幕是发光体,不稳定的光环境会造成观察感觉不固定,对画面色彩特别是反差会不固定,容易造成后期失误。因此,有窗帘的灯光环境或者背阴面的日光环境都是最基本的条件,专业一点可以选择标准光源的照射环境。


  第二点,屏幕校正。这个屏幕校正包括了两个层面,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做到基本矫正就可以了,最方便的方法就是通过ADOBE GAMMA 控制(苹果机另有专门的色彩管理系统),关于这点无忌上有好几篇文章可查,就不多说了,主要是选择工作色彩空间和显示器色彩空间的匹配,选择正确的GAMMA曲线,作用是建立基本均匀、无偏色的显示系统,然后再寻找到合适的输出方式,我们一般会去洗照片或者打印,如果是洗照片则你没办法控制,只能搞清楚人家用的是sRGB输出或者Adobe RGB输出,然后根据输出结果对照屏幕做个差不多的调整。对于专业的来说,要有图像工作站,这个图像工作站是一个系统,不单指性能,包括了专业显示器、专业显卡、高的处理速度和高的磁盘系统,色彩的显示要做严格的矫正,这要使用到分光光度计和专门的色彩矫正软件,这是一个大封闭系统,也可以延伸到对输出的色彩管理,具体的方法要展开说就太麻烦了,而且我也是一知半解。


  *三是掌握基本的数码后期方法:基于基本、公认的图像处理方法和普遍的拍摄题材,掌握一套普遍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看起来比较简单枯燥,但做好了不容易。处理照片90%以上的工作量就靠它们了。


  第一点,校色。如果是要求高质量的图象,要有使用Raw格式的习惯,并熟悉Raw格式输出时的调整方法(包括色温、曲线等最常用工具),要熟悉基本的工具使用方法和调色方法,包括曲线、阶调、色平衡、反差、换色等。PS CS专门为数码照片的调整设计了几个工具,也能起到快捷的效果。


  第二点,修图。ccd上的灰尘,烦人的电线、树枝,讨厌的痦子等等,画面中经常会碰到这些东西,有人说这很简单,橡皮图章不就完了吗?但修脏是有技巧的,不破坏表面质感构成不是很容易做到。


  第三点,去躁。相信这是每一个用数码相机进行高ISO摄影和拍MM都要碰到的问题。简单一些可以用NeatImage这样的专门去躁软件或者局部模糊来完成。复杂一些的就会要求保留画面质感,这样的文章在网上也能查到很多,在这点上广告公司的修图员可比咱们这些玩摄影的专业的多,还有些偏门的,比如多图去躁等。


  第四点,接片。也许拍风景时已经不满足于小场景和画面,接片是个廉价易学的方法,既可以用各类专门的接片软件,也可以用PS。总的来说,PS虽然慢点,但绝对是保险和高质量的保证。


  *四是根据照片的写实特点:建立一套加强临场感、空间感、质感、光感等的较高级的后期方法。数码摄影相对于胶片来说,个人觉得,空间感、立体感、临场感、色彩等的味道都会有些缺失。建立这样一套方法对于加强画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已经开始涉及到个人审美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的出来。这需要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对立体、色彩等)做保证,需要知道哪个地方更暗或更亮能加强立体感,需要知道哪个地方加强补色画面能更透亮,哪个地方需要用纹理强化来加强质感,哪个地方需要用虚化来加强空间感等等。建立这一套方法,需要有深厚的PS功底及造型能力做保证。


  *五是从绘画和艺术表现中吸取一定的营养:在色彩、阶调、肌理、形态等方面做出特殊的处理,在形式上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没有大量对艺术表现的积累和修养以及良好的前、后期技术做保证,这样的方法是很难建立的,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在国内的各种摄影中看到了大量这样的例子,比如模仿国画效果。具体的好坏个人实在没没办法评价,全在修养,这也是最嚼不清楚的问题,因为这不是以大众为基础的。


  图像处理或者后期方法在浅层次上说是技术问题,但随着拍摄和后期的深入,这个问题渐渐演化为审美问题,因为要靠着审美目标去组织后期方法。技术基础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说基本够用了,但审美的进步是没有极限的,在建立起自己的后期基本体系后,只有更大的审美进步才能构成技术进步的源动力,促进技术的发展。


  原帖链接:老农自留地


尼康(4656)
广角(300)
微距(378)
摄影经历(2)
构图(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