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还是讲述一件我身边真实的、忧伤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因为生长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加上兄弟姐妹多,他竟然在7岁前没有一张照片。他的个人影像文献始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证,已然是一个少年了。他7岁前的一切永远看不到了。他说他只能在后来的岁月里从他儿子的照片里寻找自己童年的影子。每每想到这事儿,我都禁不住神伤,可怜的兄弟!摄影术发明之前的人大致如此吧。所以说,摄影术的发明之于随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份。早起摄影术带来的影像中,我们最喜欢看的差不多都是关于人的。关于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起居服饰和生活环境。
好了,咱们还是回到当下,扯回正题。今天聊聊所谓环境人像。近几年这个词在影友圈里很流行,其实呢这是婚纱影楼、写真人像摄影师们一直以来的工作常态,没什么新鲜的。甭管叫什么吧,反正就是形容摄影师离开单一背景的摄影棚出去野,对应各类环境进行人物拍摄。还有很多朋友把旅行、风光和人物拍摄结合起来,这也算是一种形式上的混合跨界吧。我很喜欢这种寓摄影于吃喝玩乐的打法。
后期修图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强大到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颠覆、重塑了摄影师的工作形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区区环境背景替来换去什么的早已不在话下。但我们今天聊的是关乎摄影师掌控一瞬间的话题,所以这一期的图片均为一次拍就,相关后期仅限于RAW的调整转换、画面清洁等。
原帖地址:《王小宁聊人像摄影 | 第三期 |关于环境人像的拍摄》
台球厅拍摄现场,布置了两只Speedlite 580 EX II闪光灯,辅以慢速快门合理适度的融合收纳了台球案上方的持续光源。我的闪光灯使用原则是,既要达到为人物造型的目的,又要避免破坏整体环境氛围。
到过马厩的朋友会有印象,里面的照度相对比较低。拍起照来相对会比较麻烦,尤其是要让人物与马同框,闪光灯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不了解马对闪光灯的反应,为了安全起见,在拍摄前对着马空闪了几次。马儿毫无反应,OK开工。拍摄使用了两只600EX-RT,EF 70-200mm f/2.8L II。还有必不可少的三脚架。
除去前面这些设计好的环境画面,带有纪实色彩的系列性的环境人像,也是我热衷拍摄的。这组照片是为一位获奖导演拍摄的工作系列片。如果说与“纯粹”的纪实拍摄有什么些许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了摄影者的干涉,一部分图片的拍摄里有安排与摆布,并加入了闪光灯。为什么不可以呢,为什么要画地为牢呢,喜欢就好。
导演拍摄现场的工作状态记录。
导演票了一把剧中人物。
导演喜欢时不时直接把控画面。
剧中拳击场面的拍摄是在槟城一家拳击馆内进行的。关于用光,第四期再说。
不会掌机的导演不是好演员。
一次朋友聚会后的随手拍。因为朋友很有型,因为环境还不错。拍摄这幅照片时使用了如下设备及附件:闪光灯信号发射器ST-E3-RT+SPEEDLITE 430EX III-RT+反射闪光适配器 SBA-E2。吃个饭带着这么多东西貌似有点夸张,但这确是我外出携带的常态化配置。由于雾霾天的缘故,为了提高光比,拍摄时在画左加入了闪光灯以形成侧逆光的效果。留意倒视镜里的灯爷,卖个破绽以说明闪光灯的位置。
好吧,三更就到这,四更见。
欢迎收看第一期:《人像摄影中器材设备的准备》
欢迎收看第二期:《佳能经典焦段镜头的应用》
欢迎收看第四期:《闪光灯在人像拍摄中的应用》
欢迎收看第五期:《关于摄影棚人像拍摄》
欢迎收看第六期:《人像摄影的后期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