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小男孩都曾梦想过当一名火车司机,也几乎都曾痴迷于那长长的钢铁巨龙从眼前呼啸而过,那是一种对庞然大物的机械和阳刚之美的崇拜。
火车迷群体在国内不断扩大,让横跨风光和纪实两大摄影领域的“铁道摄影”正迅速成长为一类专门的摄影题材。同星空、航空等摄影题材类似,由于拍摄者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铁道科学知识,使得铁道摄影有了独特的魅力,让沉浸其中的摄影师欲罢不能。
铁道摄影同样需要遵循风光或纪实摄影的基本规律,如果想拍摄到与众不同的画面,而非普通的资料记录,相机和镜头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拍摄主体往往处于运动过程中,画面转瞬即逝,对构图的要求较高,选择一支适合的镜头,是在地图上进行拍摄准备和实地踩点过程中必须考虑的。
例如,将火车同自然风光结合在一起,在取景上往往要兼顾大场面,需使用广角镜头如EF 16-35mm f/2.8L II USM,来体现火车运行所处的环境,将火车寓于山水或城市背景中,火车在画面中的比例不必太大,以体现风光摄影的意境;若拍摄纪实风格的画面,则常使用EF 70-200mm f/4LUSM或EF 70-300mm f4-5.6L IS USM等中长焦镜头,来捕捉局部而细腻的瞬间,或使用EF 35mm f/1.4L II USM等大光圈广角镜头,在光线较差的车厢内拍摄人文画面;而如拍摄夜景和星空下的火车,更建议使用EOS 5D Mark III或EOS 6D等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以利用其优秀的高感光度表现,获取细腻的画质。
1 、多数时候,让火车迎面开来,站在高处更佳
翻山越岭来看你(4491@京原线十渡)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1/250s 感光度:100 焦距:28mm
中国铁路经典机位:十渡蝙蝠山。之所以拍4491这车,是因为京原线本身客车就极为稀少,而且4491是这个机位能在白天拍到的迎面驶来的唯一一趟客车,稀缺决定了价值。只有车头朝向拍摄者,列车迎面驶来,才能拍出火车翻越崇山峻岭的气势。由于背景的蝙蝠山跨度较大,使用EF 16-35mm f/2.8L II USM将全景收入画面,并利用其优异的抗炫光性能,在侧逆光的情况下获得较为干净的画面。
华北车迷圣地——落坡岭组图(K24@丰沙线落坡岭)
EOS 5D Mark III光圈:F9 快门:1/200s 感光度:100 焦距:30mm
华北车迷圣地——落坡岭组图(4415@丰沙线落坡岭)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1/250s 感光度:100 焦距:35mm
华北车迷圣地——落坡岭组图(K23@丰沙线落坡岭)
EOS 5D Mark III光圈:F9 快门:1/200s 感光度:200 焦距:35mm
落坡岭除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外,能成为著名的拍车圣地,机位众多也是原因之一。围绕落坡岭车站,自东南至西北至少有三个山头即三个机位、四个方向可以拍摄上下行列车。以上三张照片,分别拍摄于这三个机位。
这三幅照片均拍摄于中午前后,太阳的入射方向同镜头基本成垂直关系,因此比较适合使用偏振镜以获得更加鲜艳通透的画面,蓝天白云的效果也在偏振镜的作用下更加鲜明。
2 、弯道是最销魂的机位
北京最后五对绿皮车之6437次(@京原线永定河)
EOS 5D Mark III 光圈:F7.1 快门:1/250s 感光度:200 EV:-0.3 焦距:200mm
火车通过C型弯道时轻松扭摆出的曲线,是汽车和公交车一生难以企及的巅峰。这个机位距离火车较远,使用EF 70-200mm f/4LUSM镜头并拉至200mm端,以获取长焦下的空间压缩感,使得通过弯道的列车较为突出。
蜿蜒花丛中(K1596@京包线居庸关)
EOS 5D Mark III光圈:F7.1 快门:1/320s 感光度:100 EV:-0.3 焦距:28mm
相比于C型弯道,如能碰到S弯,那简直是最好的。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新建线路已不再需要大量的盘山路,而是通过桥梁隧道暴力钻山穿岭,这使得S弯更加弥足珍贵。这一机位距离火车较近,且需要将周边的居庸关长城纳入画面,故使用16-35mm f/2.8L II USM镜头,拍摄大场面,广角的拉伸效果,也让弯道中的火车形态格外有张力。后期处理时,可将背景山峦适当压暗,以突出前景的火车和桃花。
乡村旅行(@瑞士日内瓦湖畔)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1/250s 感光度:100 焦距:100mm
站在日内瓦湖畔,从高处俯瞰瑞士铁路电力动车组,选择一个弯道,使用EF 70-300mm f4-5.6L IS USM长焦镜头将曲线压缩,更显得火车多了一番柔情。(摄影:闷闷儿,新浪微博:闷儿闷儿blog)
3、 水面让画面更加丰富
北京最后五对绿皮车之6419次(@京承线温榆河)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1/250s 感光度:200 EV:-0.3 焦距:50mm
拍摄倒影常常在清晨,因为早上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明显,水面比较平静。由于列车行进速度较快,如拍摄到清晰的车身,必须注意快门速度不可过慢。一般来说,1/200s以上的快门速度较为保险,方法是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在保证足够景深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光圈、提高感光度并稍减曝光补偿。
山水间(K1177@丰沙线落坡岭水库)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1/400s 感光度:160 焦距:30mm
永定河在落坡岭段因为形成水库,水流比较平稳,火车的倒影也清晰可见。
4 、火车爬楼党,也要按照爬楼的基本方法
宛若高原(2101@东北环黄土店)
EOS 5D Mark III光圈:F9 快门:1/400s 感光度:100 焦距:18mm
爬楼是这几年流行的城市风光摄影题材。拍城市里的火车同样少不了爬楼,只不过不是见楼就爬,而是有一些规律。比如通常要找车站南侧的居民楼,一是这种楼的楼道通常在北侧,能找到机位,二是这样拍出来的车站、线路和车厢都是顺光。另外,楼层不能太低,尤其是电气化线路附近,因为距离太近,会显得电线过于杂乱,楼层过低也无法拍出列车巨龙般的的气势。
北京最后五对绿皮车之4472次(@京包线清华园站)
EOS 5D Mark III 光圈:F9 快门:1/125s 感光度:200 焦距:35mm
这张照片也拍摄于车站南侧。北京地区最后一台东风4B客运型内燃机车正在牵引4472驶出清华园站。随着京张高铁的开工,清华园站已于2016年10月31日撤销,这一场景也已永久消失。
爬楼拍火车,必须要面临矫正透视变形的问题。由于机位较高,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原始画面,楼宇常常会倾斜而非呈竖直状态,故建议后期在Photoshop或Lightroom中进行透视矫正,令楼宇恢复竖直,以便让画面不至于“东倒西歪”而影响视觉观感。
遥望北京南(K24@北京南站)
EOS 5D Mark III 光圈:F9 快门:1/320s 感光度:100 焦距:30mm
如果碰到能到达楼顶天台的机位,作为一名负责任的铁道爬楼摄影师,出入时应关好门窗,离开时将现场恢复原状,不留下任何垃圾,给后来的拍摄者一个良好的拍摄环境。
5、 在车上的时间不要浪费
阳光洒在国际列车上(K3次国际列车)
EOS 5D Mark III 光圈:F5.3 快门:1/60s 感光度:400 焦距:35mm
春日坐上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游走于市郊的青山绿水间,想想都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是既然难得上一回车,除了扮演文艺青年范儿以外,不妨抓取车厢内外一些转瞬即逝的角度,比如阳光洒进车厢里。这种景象一般只能在早上阳光入射角度比较低的情况下,还需要车厢内“不太干净”,有些灰尘,能造成“丁达尔现象”,使得光线的轮廓更加鲜明。
此外,由于车厢内的光线通常偏暗,需要使用较高的感光度和较大的光圈,以获得足够清晰锐利的画面。全画幅的EOS 5D Mark III搭配EF 16-35mm f/2.8L II USM,是在车厢内拍摄纪实画面的较好组合,EOS 5D Mark III对于暗部细节的良好表现力,也使得我在拍摄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
去远方(K23次国际列车)
EOS 5D Mark III光圈:F6.3 快门:1/30s 感光度:100 焦距:35mm
国内大部分客车的列尾通常都是行李车、空调发电车、邮政车等不对普通旅客开放的车厢,所以一旦乘坐可以在列尾拍到远去的铁轨(且要期待车窗不要太脏),那简直是如同中彩票一般。抓紧机会去拍摄自己想要的画面吧。记得加一块偏振镜,以过滤掉车内灯光在车窗上的反光,并尽量将镜头紧贴车窗玻璃,以克服车窗上的污渍。
6、 慢门要贴近拍
动感五道口(K1595@京包线五道口)
EOS 5D Mark III 光圈:F11 快门:20s 感光度:50 焦距:16mm
拍摄慢门火车,一个坚固的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火车在驶过时会带来较强的气流,过于轻便的三脚架甚至会晃动,造成画面模糊。如没有十足的把握,也可轻轻扶住三脚架,以抗衡火车带来的气流。此外,三脚架的中轴最好不要升起,以获得更加稳固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获得完整的光轨,一般常使用B门而非光圈优先,以完全人工控制曝光起止时间,当车灯从远处开始出现时即开始曝光,直到列车完全驶出画面才关闭快门。否则会出现光轨中断的情况。
山间旅行(Y506@丰沙线落坡岭)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30s 感光度:100 焦距:16mm
中国铁路客车车厢的灯光通常都比较昏暗。不像拍摄城市道路夜景,不间断的车流可以形成比较饱满的光轨,铁路客车因为一次只通过一趟,所以拍摄夜景光轨时如果距离较远,车身的细节不够明显,也无法拍出火车的气势。拍摄慢门时不妨距离线路近一些,以增加光轨在画面中的比例。但是需要注意安全,不可距离线路太近。
拍摄夜景火车的时候,应使用快门线和反光板预升功能,以减少手按快门和反光板抬起造成的机身震动,获得清晰锐利的画面。EOS 5D MarkIII 在噪点控制方面的优异性能,也使得虽然曝光时间长达30秒,但前期的拍摄,依然保持非常干净的画面,从而大大提升了后期处理的效率。
7 、夏天要抓紧拍
穿越中轴线(4415@京沪线永定门)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1/320s 感光度:100 焦距:70mm
夏天是拍车的好季节,原因之一是空气清新通透,适合将火车同城市景观结合起来。比如北京的五六月份能见度相对较好。北京最后五趟绿皮火车之一4415(北京-张家口南)正在跨越北京中轴线。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一字排开,连远处几十公里外的军都山也清晰可见。
最后的旅程(K20@京沪线北京南二环跨线桥)
EOS 5D Mark III光圈:F6.3 快门:1/160s 感光度:200 EV:-0.3 焦距:28mm
夏天拍车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昼长夜短,很多在晨昏交界出没的列车,只有在夏天才能拍到。比如莫斯科开到北京的K20次国际列车,到达北京站的时间是早上5点49分,且只有每周六有一趟。因此只有在每年夏至前后的几周能拍到几次,再加上北京时常出现的雾霾,能拍到比较满意的照片,弥足珍贵。
北京最后五对绿皮车之6451次(@北京站东咽喉)
EOS 5D Mark III 光圈:F8 快门:1/400s 感光度:250 EV:-0.3 焦距:80mm
夏至前后,日落时太阳的方位偏西北,使得在其他季节都隐没在阴影中的地方也有了阳光普照。所以夏天的这几个月,可以采用坐北朝南的机位,这样车身是侧逆光,更突显火车的质感。这张图片从东北向西南拍摄,6451的纯正绿色车身沐浴在阳光里。拍摄RAW格式后,后期通过调整色温,以获得夕阳下温暖灿烂的感觉。
8 、凝固的夜景——高感光度时代的新玩法
暮归(1456@京包线四道口)
EOS 5D Mark III光圈:F4.8 快门:1/125s 感光度:1600 EV:-1.0 焦距:70mm
在一个难得的雨后通透傍晚,刚刚驶过百年京张铁路青龙桥站、并翻越了关沟段的1456在暮色中通过京包线四道口,向北京北站接近。1456和旁边交会的北京地铁13号线的车顶都被暮光映衬得熠熠生辉。由于光线较暗,且列车在快速运行过程中,故必须使用高感光度和适当大的光圈,才能凝固住行进中的列车,后期还应进行降噪处理。
EOS 5D Mark III这样的专业全画幅相机在这方面有更大的优势,虽然感光度已达1600,但原片直出的情况下,暗部噪点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夜行列车(1457@北京北站)
EOS 5D Mark III光圈:F3.2 快门:1/40s 感光度:2000 EV:-0.7 焦距:24mm
拍摄这张照片已经是日落后半小时的时候。城市的夜幕已经完全降临,由于出站时车速较低,还可以尽量凝固住行驶中的列车,但感光度也已经达2000,EOS 5D MarkIII 在这种情况下的高感表现依然没有令我失望,画面总体较为干净。由于画面中所有被摄物体距离相机均较远,即对焦距离较远,故可使用较大的光圈,依然保持较大的景深,以获得处处清晰的画面。此外,远处的城市灯光和广告牌虽然光比较大,但得益于EF16-35mm f/2.8L的两片UD(超低色散镜),在100%放大查看局部细节时,并未出现明显的色散。
晚间旅行(T63@北京站)
EOS 5D Mark III光圈:F2 快门:1/50s 感光度:1600 焦距:30mm
京局京段韶山9G型电力机车牵引北京开往合肥的六十三次特别旅客快车,驶出北京站,准备开启一段晚间旅行。天边是晚霞过后的残云,华灯初上,首都迎来一个通透的夜色。使用较快的快门凝固住行进中的列车。相比于通过慢速快门拍摄的光轨,夜间车厢内投射出的清晰灯光则更有一种旅行的氛围。是时下流行的新风格。而城市道路的暖色灯光同天边即将降临的蓝色夜幕形成的强烈对比,让画面更显得有戏剧性和冲击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类极端光线环境下,必须使用RAW格式进行拍摄。由于RAW格式包含了丰富的画面信息,在后期降噪和画质提升方面是JPG格式远远无法比拟的,也给了摄影师以巨大的后期调整空间,使得画面更加通透、自然,暗部细节也有较强的表现力。
9 、拍车请低调
神秘国度(朝铁担当K27次国际列车@北京站)
EOS 5D Mark III 光圈:F5 快门:1/80s 感光度:400 焦距:35mm
总体来讲,中国铁路对于车站和车厢内自由拍照还是持谨慎态度。虽然很多时候同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对方不会强行制止,但依然要保持低调,不要发生冲突。通常,越是大的车站,管理上越开明。大概是因为站里的值班员虽然不是摄影工作者,但是已经见得太多了。每周三、六下午五点半,都有北京直通平壤的国际列车,可以一睹这个神秘国家和它的列车员的真容,以及朝鲜人标志性的蹲姿。EOS 5D Mark III I的静音拍摄模式,使得在这种比较敏感的场合,依然不会打搅到被摄主体,以抓拍到满意的瞬间画面。
作者简介:
李睿,北京人。微博:李睿-lrmax,2004年起开始摄影活动,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学硕士。拍摄自然风光、长曝光、古建筑、铁道等题材。美国iStock by Getty Images签约摄影师,视觉中国华盖创意签约摄影师,东方IC签约摄影师,全景视觉签约摄影师。作品常发表于《摄影世界》、《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天文》、《中国国家旅游》等国内平面媒体,并常年在视觉中国、图虫、蜂鸟等国内摄影比赛中获奖。《水木清华—镜头中的母校》、《我们的清华》摄影画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