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连枝同气——长江巴尔达的德国兄弟们

连枝同气——长江巴尔达的德国兄弟们

色影无忌
GRAYKNIGHT
黑眼圈
2015-07-21

  由于原厂房设备的损失,战后巴尔达光学加工实力元气大伤,很多机型镜头直接来自于施耐德、ISCO等别的厂商,这颗38/2.8四片三组天塞镜头便由福伦达提供,曾经国内某些资料提及来自ZEISS提供,但实际上,八十年代初福伦达仍隶属于蔡司集团,具体光学工厂则由禄来接管(因此禄来才具备了蔡司授权制作双反PLANAR系列,袖珍35上的SONNAR、TESSAR系列,以及QBM系列等镜头的能力),因此说源自蔡司倒也不算错,福伦达曾经在无数旁轴机型上使用过COLOR SKOPAR设计,可谓滚瓜烂熟,通过高质量镧系光学玻璃的使用,造就了一颗不起眼的优秀镜头,高反差与浓郁色彩是其特性,也是典型的天塞结构代表特性,出于产品定位与成本考量,镀膜自然用不上HFT,只是简单多层镀膜,大体呈紫红色,可算是早期款镜头,在生产中期,镜头结构悄悄发生了变化,前片镜片的曲率与直径有了明显变化,镀膜出现了琥珀色或蓝色等多种变化,但与后期国产型号上的单层蓝色镀膜仍有明显差异,可算是中期款镜头。关于这颗镜头的传奇还没完,1985年巴尔达决定结束德国本土的相机生产业务,部分生产设备与原材料均移师至武汉成立的中德合资公司(1989年建立,谈判谈了4年?),在长江巴尔达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发现后期机型的镜头结构延续了中期改款结构,但镀膜变为浅蓝色单层膜,整体通光度也有下降,色彩还原也有轻微偏黄倾向,算是后期款镜头,很显然随着产量的增加,原库存镜头已用完,回头再找福伦达的娘家禄来工厂定货显然很不合算,有些说法称后期镜头来自于垮台后的东德JENA ZEISS代工(现工厂归属施耐德旗下),从时间关系与成本考量上说,倒是很符合逻辑,但具体没有查到资料为证,就不敢妄谈了,因此后来的国产巴尔达中出现的一些“特选高分辨率镜头”型号,实际上用的就是建厂之初娘家带过来的早期或中期款镜头。

 

  网友提供的长江巴尔达后期镜头与早期镜头对比:

 

 

  德产早期款镜头(右)与中期镜头(左)对比,中期镜头第一片镜片直径变大,且更加外凸。

 

 

 

BALDA(1)
巴尔达(1)
福伦达(142)
长江巴尔达(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