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称职的旅游相机 宾得K3拍摄体会

称职的旅游相机 宾得K3拍摄体会

色影无忌
qw0358
黑眼圈
2015-02-05

  第三章:排除所有的老镜头

 

  无论你打算怎么组合你的旅游系统,

  无论使用什么相机(除非是胶片机),

  我都要排除所有老镜头的组合。

  下面从5个方面或者理由来认真叙述。

 

  第一个原因:

  从原理上讲,

  同样制造成本下,老镜头的光学素质是不可能比新镜头来得好的。

  请千万注意,我说的是“同样制造成本下”。

  撇开这个前提,后面的立论并不正确。

  比如说,你拿个小痰盂,跟我说不如CONTAX G45。

  那纯粹是你自己的脑子被驴踢了。

  当年的CONTAX G45的价格折算黄金或者大米,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其价格应该比现在的OTUS 55 1.4还贵。

  不会有任何一个评测说OTUS 55还不如G45吧?

  比东西得这么比。

 

  下面就来讲讲为什么所有老镜头我都不推荐。

  在老镜头镀膜不成熟的年代里,玻璃的透光率也就90%左右

  (我无从查证,这个数字是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

  因此,镜头的玻璃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整体成像。

  假设镜头内部玻璃是90%的透光率。

  15片玻璃的话,最终透光率也就是0.9的15次方。

  你算算,最后能有多少光进的来?

  因为受这种制约才会有天塞、高斯、sonner这样的天才发明。

  用少量的玻璃做好镜头。

 

  但是现在,几乎每个厂家都能做到99.8%以上的透光率

  (我亦无从查证,这个数字也是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

  这时候镜头设计里面多几片玻璃已经不是大问题了。

  考虑得更多是纠正几大相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折射会产生分光,这是一定的。

  你要是能做到折射但不分光,恭喜你,你不仅是牛顿再世,甚至可以使耶稣复活了。

  老镜头只能默认这种分光的情况存在而不敢加玻璃。

  需要减少分光的结果只有光圈变小。因为,越接近透镜的光心,分光越少。

  但是现在可以一片凸透镜连一片凹透镜,一组一组连下去。

  每组内部的距离较短,凸凹互为补充。

  内部的分光可以控制在小范围内,但是组与组之间却是不分光的。

  最后由多组共同完成折射。

  这在镀膜不成熟的时代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老镜头大于F2的统统都是标头或者35。

  而且数量很少。

  但是现代镜头,24都能做到1.4了。

  PS:广角大光圈还涉及重火玻璃的配方,这就更复杂了。

  而且,重火玻璃的配方也是一直在优化的。

 

  所以,在相同加工工艺和相同折算成本的情况下,现在的镜头不可能比不过老镜头。

 

  第二个原因:

  镜头毕竟是一个机械设备。

  用时间久了必然的会造成机械旷量变大。

  磨损是不可逆的,而且会降低机械设备的精度。

  同时,我也不认为老镜头装配过程中会用到激光校准和光学衍射校准。

  毕竟工业上大面积使用的半导体激光器要到60-70年代才被发明。

  大面积推广使用至少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现在,维修过的镜头有些会光学性能大幅度下降,有些不会。

  所以,为了避免触雷,在二手市场上,凡是动过光学部分的镜头价格都会大打折扣。

  这就是因为:

  即便今天,那些大厂仍然不能保证每个维修点都有那些厉害的校准设备。

  即便今天,leica遇上要动光学的维修,仍然坚持返回德国维修。

  那么50年前又能怎么样呢?可想而知了吧?

 

  第三个原因:

  现在的半导体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有其固有的特点。老镜头并不都适用。

  其一是CCD或者CMOS的表面反光比传统的银盐胶片厉害的多。

  因此,光线照射在CMOS表面会引起部分反光。

  而这部分反光会在镜头内部造成各种折射、反射参与成像。

  不少朋友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强烈光线下,廉价镜头或者老镜头拍照会带来重影的问题。

  其实这种问题有一部分就是COMS表面反光造成了第二次成像。

  对应这个现象,各个厂家的新镜头基本都会在最后一片镜片的外侧做多层镀膜,

  而且,其重要性不亚于第一片镜片的镀膜。

  而老镜头在这里是欠奉的或者仅仅是做了一些简单处理。

 

  第四个原因:

  半导体感光元件对于光线的入射角度要求是比较苛刻的。

  银盐时代的胶片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但是,CMOS有一个感光井的存在,因此入射光线和CMOS的夹角不能太小,

  或者可以说成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不能太大。

  当然这个要求在CMOS的中央区域不存在问题,但是边角就提高了对镜头或者CMOS的要求。

  对应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是leica的边角倾斜CMOS,

  这种CMOS本身是平的,

  但是,边角的成像原件是向中间倾斜的,以适应leica价值不菲的老镜头。

  这种解决方案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太高。

  目前能提供这种CMOS的柯达也已经倒闭了。

  而且,leica也宣称,自己的CCD用一片少一片。

  所以,这种解决方案除leica外未见别的厂家使用。

  第二种是边角弯曲CMOS,

  这种CMOS本身有一定弧度,

  这种解决方案的最大问题是,CMOS本身并不是一个柔性的平面,

  换句话说,这个弧度在目前的工艺和材料下是不可变的。

  因此,对于这种CMOS需要专门设计镜头以适应。

  所以这种CMOS并未用于可交换镜头的数码相机。

  第三种就是重新设计镜头,

  加大镜头最后一片镜片的直径,减少倾斜入射光线。

  反面案例就是SONY的NEX转接老镜头,

  尤其是广角旁轴老镜头的时候会发生边角泛红,

  并且,即便不发红,很多老旁轴名头的边角成像也是稀烂的。

 

  第五个原因:

  当然这个原因对有些人来说并不重要。

  那就是老镜头基本上都是MF的。

  以我个人而言,拍照的时候我只能想最多2件事情。

  那么,其他的事情尽量交给电子去完成。

  专心做好:

  1、构图

  2、美资(人像时)

  2、滤镜(风景时)

  如果想的事情太多,我认为我自己而言,拍不好照片。

  又要构图,又要美资,又要转滤镜,又要转镜头,又要算ISO,又要换算快门。

  对已我来说一定会忘记什么。

 

  综上5个原因,无论你打算怎么选,我认为都应该抛弃老镜头的组合方案。

 

  另外,我认为布列松时代是没有自动相机。

  否则,以他的性格肯定用自动相机。

 

  说句题外话,我曾经有M9+35 1.4A,但是卖掉了。

  我认为,数码时代leica除了可乐标已经没什么本质的优势了。

  就说M9,以下几个缺点:

  1、屏幕比10年前的手机屏幕还要烂

  2、重影看时间长了,头晕

  3、焦点不能改变

  4、近拍不准

  5、电子辅助功能近乎于无

  当然,不能AF我已经不当做M9的缺点了。

 

K-3(45)
宾得(9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