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老镜头的故事,老镜头讲故事

老镜头的故事,老镜头讲故事

色影无忌
9th
黑眼圈
2015-01-20

  自从去年入手5N以来,被手动老镜的光影表现以及把玩乐趣所吸引,前后经手了若干不同时期不同厂家不同特点的各色镜头。由于摄影水平有限,并没出多少好片子,却对老镜头的历史产生了兴趣。这些大多比自己还老的时光画笔,曾是不同时代的设计师们各尽所能的倾心力作,曾是各自的生产商争夺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曾为它们的使用者纪录下许许多多的精彩瞬间,后来却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变革,一度被遗忘在储藏间积累灰尘……感叹于它们历经了几十年时光荏苒流传至今,特把自己所学所知记录下来与同好分享。不确切之处希望个中的前辈能人们不吝赐教。同时也欢迎“器材无用论”,“无图无真相论”者在嗤之以鼻,板砖棍棒之余贴图互勉。

 

  许多经典的镜头背后往往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而每一颗镜头本身又是拍摄者用来讲故事的工具,于是便产生了“老镜头的故事”和“老镜头讲故事”这样的想法。不过在讨论每颗镜头个体之前,想先回顾一下镜头发展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些镜头在设计和制造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相应的条件限制。我斗胆把二战后手动镜头(限于135画幅)的发展划分成几个时代,每个阶段分别粗略对应到1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当然,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断代划分难免过于笼统,甚至牵强不通,更何况自己接触过的镜头仅是繁多产品中的九牛一毛,因此其中肯定有很多臆断的成分。个人意见,仅作参考吧。

 

  50年代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关键词:创新

 

  经历了二战的硝烟和东西德的分裂,德国传统的相机和光学产业在战后开始逐步复苏。

 

  1949年,东德的Contax S和Praktica FX拉开了M42的序幕,与Ihagee生产的Exakta一起,开启了一段近10年的分治单反天下的历史(严格地说是焦平面快门单反,不过西德的Contaflex,Retina等镜间快门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相对有限,未成大器)。为这两种卡口设计和生产配套镜头的产商有Carl Zeiss Jena, Schneider, Rodenstock, Kilfitt, Steinheil, Meyer, Enna, Schacht, Angenieux等等,这几乎囊括了在当时最优秀的光学品牌。

 

  在此期间,还诞生了许多开创性的镜头设计,比如第一只用在35mm画幅的反望远(Retrofocus)镜头Angenieux 35 F2.5 Type R1(1950),第一只微距镜头Kilfitt 40 F3.5 Makro(1955),和第一只变焦镜头Zoomar 36-80 F2.8(1959)。而其他相对发展成熟而且简易实用的设计,比如Cooke Triplet, Tessar, Double-Gauss等结构,更是以不同的变化形式被广泛应用。

 

  旁轴领域,徕卡推出了M3,新的卡口内径更大,为更优秀的镜头设计铺平了道路,Summicron, Summilux等名号相继问世。西蔡继承了战前的Contax系列旁轴相机,进一步加入了Planar,Biogon等一些新的镜头设计。Voigtlander为Prominent至尊系列相机配套生产的Ultron, Nokton都是一代经典。

 

  与此同时,日本光学也开始起步,大部分厂家主要以复制Leica螺口,Contax等旁轴相机系统为主。而前苏联更是依靠二战后从德国运回来的战利品沿用Zeiss, Leica经典的设计,开始大张旗鼓的制造各种相机和镜头。

 

  总之各种产品可谓遍地开花,一片繁荣。不过,这一阶段仍然属于135画幅发展早期,可供选择的光学玻璃有限,镀膜技术也以单层为主,因此镜头设计相对受限。另外,在50年代末自动光圈被广泛使用之前,镜头的机械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宽容度相对较大,镜头的光学部分占据了设计的主要精力和制作的主要成本。所以,这时的镜头基本以玻璃取胜,靠优质的玻璃来获取理想的成像效果,其中稀土玻璃的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般来说,这些镜头耐用性稍差,尤其东德和苏俄的镜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较多使用铝制镜头桶,经过多年的磨损和岁月的侵蚀,到现在基本都外观欠佳,对焦也常常不顺或不匀。而且由于年代久远,镜片刮花起雾等现象比较多见,选择时要加倍小心谨慎。

 

  代表作:

  Zeiss大小B,Steinheil白银Q系,Leica Summicron, Voigtlander Nokton, Septon

 

  原帖链接:老镜头的故事*老镜头讲故事

 

#p#

  60年代 逐鹿中原 鹿死谁手

  关键词:竞争

 

  50年代中后期,日本产商开始更多转向单反市场,早期的Miranda, Ashahi, Topcon, 紧随其后的Nikon, Canon, Minolta, Konica,各自生产了使用方便,又价格低廉的单反系统。由于旁轴相机销量越来越差,Zeiss Ikon和Leica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单反系统Contarex和Leicaflex,整个相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用户从中得到了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优惠的价格,二是优质的产品。价格方面,以Exakta单反相机为例,十年前定价三百多美元的带标头套机在六十年代末只要七八十元就能买到。产品方面,相机的突破性技术层出不穷,镜头也往往都是各厂商不惜成本的精华之作。

 

  至于竞争的结果,大家已经都知道了。富有创新精神的日本企业,在本国政府对相机产业的支持和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下,市场份额很快超过了传统德国制造商。到六十年代末,德国厂商举步维艰,Voigtlander, Kilfitt, Steinheil这些大名鼎鼎的老品牌在残酷的竞争中相继倒下,许多其他厂商也是或破产或合并或退出,德国在摄影领域的霸主地位从此土崩瓦解。

 

 

  60年代前后的十几年里,各家厂商都在镜头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精力,无形之中展开了一场(画质)更高,(光圈)更快,(操控)更强的竞赛。期间生产的镜头总体而言,在玻璃选材,光学设计,机械加工,外观手感各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综合素质出色。与此同时,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又不尽相同,对计算机辅助的依赖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不同镜头的表现特点突出,各有千秋,不象现代镜头一样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所以个人认为,这些镜头可能算是手动头里面最具有把玩性的。

 

  代表作:

  Contarex系列,Icarex系列,Leica Summilux, Summicron-R

 

 

  70年代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关键词:分化

 

  60年代后期,随着价格的下降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以前算是奢侈品的可换镜头相机在欧美市场开始广泛进入寻常家庭。市场的快速膨胀也吸引了许多良莠不齐的副厂镜头和代工镜头的出现。多方面的因素加上70年代中期能源危机的影响,已经占领市场的日本企业相应作出了一些成本控制的举措,包括推出相对经济廉价的产品线,设计开发时更多考虑对制造成本的妥协,以及更多使用合成材料来代替金属材料。这样一来,照相器材就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产品分化,高端产品以追求极致来彰显技术实力,普及产品则靠低廉价格满足大众需求。

 

  这样的背景下,蔡司徕卡等老牌德国厂也迫不得已,开始寻求和日本企业的合作来维持生存,所谓“如果不能击败你的敌人,那就加入他们”。Zeiss Ikon停止相机生产后,蔡司先后与宾得雅西卡在机身镜头的设计制作方面进行合作。徕卡与美能达合作设计生产了CL旁轴相机,在R系统中更是索性照搬了部分美能达的单反机身和镜头设计。禄莱在新加坡建了生产车间,部分镜头则外包给玛米亚等日本公司。总之,所谓纯正的德国血统逐渐淡化。恐怕只剩东蔡以及潘太康由于有本国经济保护,受到的冲击相对较轻,不过Exakta,Prakica等相机的出口也大大缩水。

 

 

  如果不考虑90年代后才开始较多应用的非球面和APO设计的话,传统定焦镜头的光学设计在70年代中期基本达到了顶峰,加上多层镀膜技术的成熟,这个时期的镜头特点跟现代镜头比较接近。在看家的顶级产品上,一些产商开始使用非球面,APO,浮动镜片等设计,来达到对镜头素质的极限追求。

 

  代表作:

  东蔡三宝, Contax Y/C系列, Noctilux 50/1.0, Apo-Telyt-R长生剑, Noct Nikkor, 佳能300/2.8 S.S.C. Fluorite, SMC Takumar 15/3.5非球面

 

 

  80年代以后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关键词:消退

 

  这个时期以后,大部分厂家的主要精力都更多投入在变焦,自动对焦等方面。随着85年后自动对焦相机的逐步普及,手动镜头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留下的经典更多是在转接市场上改口换屁股发挥余热了。剩下坚守阵地的,恐怕只有徕卡,他们在80年代的消沉之后,以90年的Summilux 35/1.4 ASPHERICAL为代表,开始推出了更多更广泛应用非球面和APO设计的手动镜头,续写着所谓的“徕卡神话”。

 

  代表作:

  Pentax A* 200/4 ED Macro(选择的原因主要是它那透露着悲情色彩的别号--“离别钩”,正如这些经典老镜的命运)

 

  长篇大论,到此为止,后面陆续介绍一些自己所玩过的手动镜头。

 

 

#p#

  镜头的故事:

  既然是老镜头,就从这只50年代初的天塞开始吧。其实关于天塞大概已经不需要多说了,因为它实在是太有名太普遍了。蔡司在2002年天塞设计百年纪念的文献上说,在100年期间,大概有超过一亿五千万枚天塞结构的镜头被不同的厂家所生产。一亿五千万,我的天!还是直接上图吧。

 

 

  镜头讲故事:

  作为标头,天塞结构跟双高斯相比,被普遍认为相对较弱,大概只有作陪衬的资格。但是如果光线合适,有时候绿叶也可能盖过红花。其实所谓的画质优劣,更多是在大光圈,边角成像,弱光逆光,大尺寸放大等方面才有明显的差别。在大多数的拍摄环境下,不同镜头对最终成像的影响远不及现场光线,对焦精度,后期调整等因素的重要性。加上很多时候,一只镜头的潜力恐怕并没有被全部发挥出来,正如Erwin Puts的比方,一个90分的镜头和一个70分的镜头,如果只发挥出40%的水平,那么差别就变成了36和28之间的区别。

 

 

 

 

#p#

  Schacht Travenar 85 F/2.8:

 

 

  镜头的故事

  Schacht公司的创始人Albert Schacht,用现代词汇讲的话,是大公司起步而后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他在战前先后长期供职于蔡司和海尔,到1948年,在慕尼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为Exakta和M42相机生产镜头。早期的镜头标注是A.Schacht Munich, 1954年公司迁址到Ulm后改为A.Schacht Ulm. 顺便强调一下,虽然读音很接近,但是它跟肖特玻璃厂(Schott)并无所属关系。 Schacht镜头的机械部分并不是强项,操控和外观相对一般。但是其光学设计绝对一流,色彩和焦外尤其出色。据说Schatch镜头的设计很多出自于Ludwig Bertele之手。这个名字有的人可能不太熟悉,不过如果告诉你大名鼎鼎的Sonnar结构就是他的杰作,想必大家就知道此君是什么级别的人物了。

 

  讲到这只Travenar 85/2.8(后期改为Travenar 90/2.8),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作为中长焦镜头它怎么会如此小巧,长度和直径都只有5厘米不到,比一般的标头还小一圈,简直让人怀疑其成像能力。不过拍两张照片试试,绝对小镜头,大影像。这个”大”字,一是说它中长焦比类似尺寸镜头相对较大的成像倍率,另一个也是说它作为人像镜毫不逊色的成像素质。不过我的感觉是它对十米以外的远景拍摄效果就相对一般了,估计也是其光学结构所决定的。

 

 

  镜头讲故事:

  面对一些美景,有时候会不知道该如何拍摄才能将眼前的震撼记录下来。翻看过去的照片,可以回想起一些当时身处其中的感受,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我想一是自己的拍摄技术有限,二是哪怕拍的再好,恐怕也不及亲临其境时大自然所表现出来的壮丽和真实。也许大自然最美的画面只能被印在脑海里而不是相纸上。所以拍照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去享受美景本身带给我们的愉悦。

 

  Schacht 85:

 

 

  Schacht 85:

 

 

#p#

  Jupiter-9 85 F/2:

 

 

  镜头的故事:

  Jupiter 9就是苏俄复制版的Sonnar 85/2。正如之前提到的,由Ludwig Bertele设计。说起Ludwig Bertele, 他绝对是一个天才级大师,跟其他顶着数学物理学博士光环的设计师不同,他可以说是靠天赋跻身世界最优秀行列。看看他的简历: 16岁在Rodenstock当设计助理,19岁开始独立进行光学设计,23岁时设计出Ernostar,达到F/2光圈(用在中画幅相机上),首次让弱光下手持拍摄成为可能。公司并入蔡司后,进一步设计了当时的最大光圈镜头Sonnar 50/1.5,配备在Contax旁轴相机上。压力之下,徕卡不得已去找Schneider帮忙设计了Xenon 50/1.5, 只不过还是基于双高斯结构,由于镜片空气接触面过多,影像反差很低,效果并不理想。

 

  我有一只战前镀镍版本的Sonnar 50/1.5,镜身小巧精致而又结实厚重,镜片没有镀膜却显温润纯朴。可惜我没有相应的接环,尚未品位其拍摄效果。不过从光学结构上,85/2基本就是放大版的50/1.5,成像风格应该非常接近。这只Jupiter 9给我的感觉是锐利不足但细节丰富,散景柔和,拍出来的照片相当耐看。唯一的遗憾是我这只镜头的前镜片擦痕较多受眩光影响明显,而且苏俄老镜的手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镜头讲故事:

  看到这只松鼠的时候,它正在可怜的啃着一些干枯的树叶,而即使是吃着这样简单的食物,它也非常小心地留意着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微小动作,随时准备纵身脱逃。也许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胆子越小,收获的可能也就不多。

 

#p#

  继续两张Jupiter9的片子:

 

 

 

 

#p#

  手头一些经典老头还待今后慢慢品味,先聊聊曾经一度受阿花版块影响而迷恋过的美家MD系列镜头。

 

  虽然无缘最受追捧的35 Shift CA等极品,但一般常见的名头,“鹰眼”,“漫步者”,“天星”什么的还是基本都有把玩。这里就从广角天星开始吧。

 

 

  天星的锐度还是不错的,不过个人感觉出片略干涩,手感也不是个人所喜欢的。

 

  Minolta 24 2.8:

 

 

  Minolta MD24 2.8:

 

 

  天星的设计在徕卡与美能达的蜜月时期还被直接照搬到R系列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其实力。

 

  Minolta MD24 2.8:

 

 

#p#

  接下来是28mm:

 

 

  这支镜头跟24 2.8一样使用了浮动镜片设计,成像风格上给我的感觉也比较接近。

 

  Minolta MD28 F2:

 

 

  再看看它的小弟28 F2.8的表现。

 

  Minolta MD28 F2.8:

 

 

  Minolta MD28 F2.8:

 

 

#p#

  再下来登场的是漫步者,我这枚是早期的HH版。

 

 

  这枚镜头跟24和28比起来对焦手感更好,我感觉出片也更有层次,更耐看。

 

  Minolta MC35mm 1.8:

 

 

#p#

 

  Minolta MC35mm 1.8:

 

 

  Minolta MC35mm 1.8:

 

 

  Minolta MC35mm 1.8:

 

 

#p#

  本来接下来应该轮到鹰眼,不过想留着到后面看有没有机会跟其他家的1.2标头做个横向比拼。所以今天登场的是85mm镜头。除去特殊的柔焦镜,美能达手动时代有两款85mm镜头,都很精彩。

 

 

 

 

  85F1.7焦内沉稳焦外柔和,色彩层次都不错。

 

  Minolta MD85mm F1.7:

 

 

  Minolta MD85mm F1.7:

 

 

#p#

  Minolta MD85mm F1.7:

 

 

  而后来的85F2缩小了体积成像更明快艳丽一些。

 

  Minolta MD85mm F2:

 

 

  原帖链接:老镜头的故事*老镜头讲故事

 

老镜头(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