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同门切磋 索尼a99与RX1对比点评

同门切磋 索尼a99与RX1对比点评

色影无忌
天漠虎峪
梁爽
2013-09-22

  索尼a99和RX1同时发布,俺先后买了a99和RX1。两者都是2400万的全画幅机型,采用了基本相同的菜单体系,除了外观、大小不同之外,RX1似乎就是一个微型a99。不过真正使用起来,两者的区别很大,因此将两者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细细对比一番不失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本文将以a99为主要参照,结合NEX以及类似机型富士X100对RX1进行讨论。

 

一、画质 

 

  相机的终极功能是用来拍照,因此本文先从两者的成像开始。

 

1. 关于半透

 

  现在只要一提起单电,就会让人想起固定式半透明反光镜来,并且经常有人对其口诛笔伐,罗列它的种种罪行。其实,索尼并不是第一个采用半透技术者。早在1989年年底,佳能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半透相机EOS-RT。这里的RT是Real Time的缩写,意为“实时”,目的是减少反光板抬起造成的快门时滞和机振,并且让拍摄者一直看到相机曝光的全过程。由此可见,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人对单反的反光镜结构感到不满了。但EOS-RT只生产了两万五千台,后来没有并未流行起来,佳能的封顶之作1V上也没有采用半透。其中原委,不得而知,可能是和半透技术的不成熟有关。

 

  索尼单电的问世,无疑是对单反的一场革命,其中半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俺一直不理解的是,那些一直对半透耿耿于怀甚至不断声讨的人,不知他们是买了单电之后深受其害以致放口大骂,还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俺从索尼a55开始玩,一下子就被采用半透技术的单电所吸引,后来又买了a77和a99两台机身。俺使用这两个机身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感觉到半透给俺带来的任何不快,而是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半透带来的种种好处。

 

  尽管如此,俺心里也一直认为半透肯定会给成像带来负面影响。试想,在成像的光路中加上这么一块东西,无论它多么高级,无疑会带来光线损耗,问题仅仅在于这种损耗到底有多大,在于负面影响和它所带来好处之比。俺一直想找机会亲自对比验证一下。实现这个验证并不难,买一个普通的M/A-NEX接环和一个索尼原厂的带半透的LE-EA2接环,用同相同的镜头放在相同的NEX机身既然上拍一组对比测试即可。但LE-EA2转接环要两千多块,俺实在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因为手里已经有两台单电,没有任何必要再让自己的NEX6变成第三台单电,因此这个想法一直未能实现。不过,RX1倒是给了俺一个可以大致实现这一想法的机会。俺觉得,在光线明下半透的影响不会太明显,甚至感觉不到,但在低照度下,肯定会看出差别,因此只要对高感进行一番对比测试就应该看出端倪。俺a99,也有RX1,两者像素和画幅相同,唯一区别是镜头,但俺有相同16-35ZA,也是Sonnar结构的,因此可用其35mm端替代一下。

 

论坛原帖地址

 

2. 高感对比

 

  最近,由于身体原因一直在家,有大量空闲时间,故对手里的现有机型了进行了几次高感对比测试。这些测试让俺更加明确了一个道理,即评论器材评测不能想当然,不能按经验逻辑推理,因为最近的每次测试结果都会多多少少让俺感到有些意外。

 

  第一次的高感测试是a99在尼康D3s与佳能5D3之间进行的。结果5D3胜出,考虑到a99的像素比D3s整整多一倍,但表现相近,故排名第二,详细结果见俺的a99帖子中第336楼。这次的意外在于a99的高感居然不让D3s。第二次测试是在NEX6和a77之间进行的。俺在买NEX6之前,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俺实在不喜欢NEX6,喜欢NEX7,不过考虑到N7和a99都是2400万像素的机型,高感不会太好,而N6只有1600万,因此为了高感而忍痛割爱,被迫选择了N6。有一天闲得无聊,想看看N6的高感表现到底如何,由于没有N7,所以用画幅和像素相同的a77代替。由于N6没有半透,像素又少了800万,N6的高感想必要远远好于a77。然而,“想必”的事情往往未必正确。测试结果表明,N6的高感表现竟然和a77旗鼓相当,必须仔细观察和反复对比,才能发现N6比a77略好(详见俺的NEX6帖子第245-251楼)。这个结果真是太意外了。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后悔没有买NEX7,第二感觉是对a77更加刮目相看。很多人经常咒骂a77,主要罪行就是高感太差,但俺经常用a77拍摄,并没有感到这么严重,但也从未想到其高感表现居然能和NEX6媲美。

 

  这次轮到了用a99和RX1对比高感。除了a99和RX1外,还加入了像素数量接近的佳能5D3以及焦段相同但画幅不一样的富士X100。四台机器均使用三脚架拍摄,jpg直出,标准降噪,平均测光,统一f5.6光圈,5D3用佳能的35L红圈头,a99用16-35ZA的35mm端。俺认为这几个机型的低感都没问题,因此测试从ISO800为起点,以ISO25600为终点(X100为6400),拍摄对象是画面中间的一个内存条。对比结果见首贴附图。

 

  测试结论:RX1的表现最好,在ISO25600时,依然能看出内存条上的部分细节,而且没有随感光度上升而发生任何偏色。第二名为5D3,在ISO25600时分辨率表现比a99稍强,尽管两者都发生了严重的涂抹现象,但a99出现了明显偏色,故排名第三。X100由于没有更高的感光度,但其最高ISO6400的表现也颇有些出乎意料,由于X100是APS画幅,能有这种表现已经难能可贵了。

 

俺自己在索尼a99、RX1、佳能5D3和富士X100之间进行的高感对比结果:

  以上排名是从拼起来的截图得出的,但还有更多细节值得进一步分析。对比四个机型所拍的图像,其中画面最亮的是5D3,其次是X100,然后是RX1,最暗的是a99。再看曝光参数,光圈都是f5.6,但ISO从800到25600,RX1的快门速度始终最快,X100的最慢,5D3和a99的速度始终相同。由于四个机型所用的镜头不同,所以很难判断是哪个机身的ISO尺度标定不准,无法确切得出画面最暗的a99是由于半透所致。从镜头方面考虑,a99用的16-35ZA镜片数量最多,13组17片,佳能35L是9组11片,RX1的是7组8片,X100的是6组8片。由于目前相机所用的光圈体系均为F制光圈,即镜头焦距与镜头最大孔径之比,忽略了镜片数量以及镀膜等因素,不像电影镜头那样采用的是T制光圈,因此存在曝光参数一样,但实际进光量不见得一样的问题。本次对比拍摄凡22张,全部缩图见本帖第2-4楼,从中可以看到每张图的亮度和具体曝光参数,供有兴趣者进一步研究,得出确切结论。

 

  另外,俺还测试了一下a99、RX1的多帧降噪与5D3标准降噪的表现。三台机器均使用三脚架拍摄,jpg直出,标准降噪,平均测光,统一f5.6光圈。为了尽量减少镜头镜片数量的影响,特意选择了8片镜片的镜头:5D3用50L,a99用85ZA,当然RX1上的镜头也是8片。测试结论为:尽管a99使用了多帧降噪,但表现依然最差,RX1的高感由于已经足够强悍,是否使用多帧降噪区别不大。a99的高感不如5D3,除了像素数量稍多于5D3外,其余估计就是半透的影响了。详见本帖第117-118楼。

 

 

3. 低感画质

 

  俺手里不乏牛机牛头,对高画质已习以为常,但RX1的画质还是让俺震惊了一下。RX1的低感画质出色之极,但最让俺震惊的不是RX1在最佳f5.6光圈下的成像,而是全开光圈f2时的边缘分辨率。趁着北京难得遇到的晴天,俺用a99、RX1和X100对着窗外的拍了几张对比片,使用的均是最大光圈。从色彩倾向上看,RX1的颜色和X100比较接近,a99的则比较偏暖。从分辨率上看,RX1的边缘成像极其出色,几乎能看清灌木上的每片小树叶,RX1的那个35mm蔡司定焦之强悍可见一斑。a99用的也是蔡司,但不是定焦,用的是16-35ZA的最大光圈2.8。尽管这只镜头是16-35焦段中的王者,但依然不能和定焦相比,边缘分辨率相差甚远。具体结果见本帖回复中的第5-10图,包括三张全比例图和三张左下角的100%局部截图。

 

用富士X100全开光圈f2拍的片子

用富士X100全开光圈f2拍的片子左下角100%截图:

用索尼a99+16-35ZA全开光圈f2.8拍的片子:

用索尼a99+16-35ZA全开光圈f2.8拍的片子左下角100%截图:

用RX1全开光圈f2拍的片子:

用RX1全开光圈f2拍的片子左下角100%截图:
 

  另外,有人怀疑RX1的“远景分辨率”是不是也很出色,俺不太懂啥是“远景分辨率”,因为俺从来没见过各种专业评测中出现过这个选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俺将第11楼的那张图中间部分的截图贴了出(见本帖第101楼),图中的楼房距俺的机位大约有100多米,全开光圈f2,俺不知道这样的清晰度能否证明RX1的“远景分辨率”已然非常出色。

 

如果说这就是所谓的“远景分辨率”,俺觉得就必要再进行测试了,还是拿本帖第11楼的那张图9作为样片吧。俺在11楼贴出来的是该图左下角的100%截图,目的是为了说明边缘该头的边缘分辨率。现在俺再从中间截出一块100%的图来,大家看看并评估一下RX1的“远景分辨率”究竟如何。说明,图中的楼房与俺相机之间的距离大约有100米左右,用全开光圈f2.0拍摄。请看:

 

二、操控

 

1. 体积与做工

 

  进RX1之前看了各种评测,几乎众口一词地说RX1十分小巧,将其作为一大优点大夸特夸。俺不喜欢体积过小的机型,认为X100或NEX的大小正合适,因此生怕RX1体积太小不好把握,妨碍拍摄。不过到手之后发现,尽管它确实比X100小了一圈,但尚可忍受,由于重量更沉,右手单手持机,也还便于拍摄。很多人都说RX1的样式非常复古,可俺没这种感觉,要说复古,还要数富士X100。不过,RX1的做工确实不错,几乎是全金属材料,镜头上的刻度和机身上的文字标识都采用了蚀刻,非常讲究,但样子并不复古。俺买相机是为了拍照,从来不用视频功能,a99的录像键和屈光度调整距离非常近,有时候会误触,因此只能在菜单里将其屏蔽了。但RX1的录像按钮和NEX6一脉相承,设计在一个即明显但又不容易误触的位置,感觉不错。

 

2. 近摄效果不咋样

 

  RX1上的镜头上一共有三个环,中间的是近摄环,实际上就是改变一下法兰距,让RX1增加一点近摄功能。俺试了试,由于放大率只有区区0.15倍,效果并不好,另外,成像效果远不如正常拍摄,因此就算聊胜于无吧。有人说这个环的设计很不好,用起来不方便,但俺觉得很好,因为这个基本没用的近摄功能最好是用起来不方便,否则左手一上去就容易误操作,岂不很麻烦。在机身操控上,俺和很多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样,有人抱怨机身的开关、对焦转换轮和模式转盘都太紧,可俺觉得这些恰恰是它的优点。俺在使用X100时就经常烦恼其开关和拨轮太松的问题,一不小心就打开了电源开关或者改变了曝光补偿。

 

试试近摄的虚化效果:

3. 对焦速度不快

 

  索尼a99和RX1同时发布,但对焦系统却不太相同,前者对焦速度快,但102个对焦点的分布太过可怜,用起来很别扭。RX1的对焦速度慢,每次对焦之前都要拉一下风箱,严重影响抓拍,但自由对焦点的分配却非常好,可屏幕上任意设定。两者相比,可谓各有千秋。

 

  从技术角度上,可以看出RX1对焦速度慢的部分原因,这一点和富士X100十分相似。RX1和X100都是真正的实时取景,也就是说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包括景深,因为你看到的就是你拍摄时所用光圈的实际效果。当你的光圈设定大于f8时,相机会直接用你所设定的光圈对焦取景,如果小于f8,相机会首先将光圈放大到f8进行对焦,然后再收缩到你所设定的光圈,将画面显示到LCD或取景器里。而a99或a77等单电则不然,它们在取景时均用最大光圈,当你按快门的那一刹那再缩小到你设定的大小。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单反还是单电,都保留了一个景深预览功能,而RX1则不必。

 

 

4. 镜间快门问题

 

  镜间快门有镜间快门的好处,比如没有高速闪光同步要求。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振动小,声音小,这一点俺非常喜欢。俺关闭了RX1的所有电子提示音,拍摄时除了对焦电机发出的声音外,非常安静,镜间快门的开启与闭合声小得几乎自己都听不见。不过用惯了单反的人,肯定不习惯用RX1,除了对焦速度慢之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镜间快门速度慢。

 

  索尼RX1的说明书里并未明确告知所用快门种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在最后的主要规格描述中也没对相机的最高可用快门进行说明。由于镜间快门在大光圈下不能过快,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RX1的最高可用快门仅为1/2000s,只有将光圈缩小到f4.0(比如用M档或S档时)以内,才可使用1/2000s以上的快门。说实在的,俺对索尼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非常反感,富士X100的镜间快门表现尽管不如RX1,但人家在说明书里明确告知用户,X100大光圈下的最高可用快门是1/1000s。富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增加一个内置灰镜,俺将RAW按钮设定为灰镜快捷键,用起来很方便。而RX1的解决方案是将ISO扩展到50,效果和那块灰镜差不多。

 

5. 神奇的对焦环

 

  先说说RX1的光圈环,虽然用的是电子光圈,但手感非常好,和纯机械环无异,档位明确,力度合适,并能以三分之一档步进。其对焦环也是如此,除了没有距离刻度或距离窗外,旋转手感和任何蔡司手动头的感觉完全一样,阻尼合适而均匀,丝丝入扣。不过,当你进行手动对焦时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远远不止于此。

 

  说起手动对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对焦行程。只有对焦行程长的镜头才便于精确对焦。但对焦形成过长,势必造成手动对焦慢,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RX1和富士X100一样,都是从LCD或取景器里看距离。X100的对焦形成非常长,从最近对焦距离调到无限远,需要旋转好几圈。RX1则不然,将对焦方式置于MF的模式下,只要迅速旋转一下对焦环,不到一圈即可从0.3米调到无限远。这不等于说RX1的手动对焦精度肯定不如X100了吗?事实并非如此。RX1的对焦环能自动感应手的旋转速度。如果旋转得快,对焦行程就短,如果慢慢旋转,对焦行程长,这就是RX1对焦环的神奇之处。

 

6. 清晰影像缩放

 

  由于RX1是一个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而相机上又是一个定焦,因此有时候难免感觉别扭。不过,RX1把俺比较喜欢的清晰影响缩放功能保留了下来,俺将其定义到快门旁边的c键上,以便随时调用,一按c键,显示屏上即出现标尺,然后通过四个方向键改变放大率。左右方向用于微调,上下用于在1.4和2.0之间进行快速切换。两个放大率的视角等效50mm和70mm,用起来很方便。有人看不起这个功能,但俺认为很好,当内容的重要性大于画质时,这个功能就有用了,何况清晰影像缩放和纯粹的数码变焦还不一样,是经过机内后期优化的图像,质量还说得过去。

 

7. 场景模式

 

  这些场景模式也是被很多人看不起的,认为是初学者的玩意。俺倒是认为,老手难道就不能玩玩这些花哨的功能吗?不喜欢可以不用,但有总比没有的好,这就是俺的逻辑。RX1还比a99多了一些场景,比如水彩画和插图,这些东西,偶尔玩玩很有趣。身价昂贵的相机,能让更多的人都喜欢难道有什么不好吗?俺不认为有了这些功能就是降低了档次。

 

试试插图效果:

 

三、诸多不尽人意

 

  尽管RX1的价格尽管不低,但价高不等于没有缺点,RX1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很多问题是相机的原始设计所致,无法通过固件改进,但俺还是要说一说,如果以后索尼升级产品时能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1. 没有取景器和翻转屏

 

  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内置取景器就应该有一个翻转屏,哪怕是NEX6那种简易的也行。如果没有翻转屏,就应该有一个取景器,道理无需多说。但RX1两者都没有,这就不方便了。设计者可能更多地照顾了相机的小巧,没有照顾到实用,这也是俺为什么不太喜欢过于小巧的器材的原因。器材太小巧了,就会无可避免地以牺牲性能为代价。

 

2. 自动ISO

 

  还是没有自定义最低速度的选项,这个问题俺都有些不爱说了,因为俺到目前为止,就没发现有任何一款相机有这个功能,这个功能不难,但索尼就是不愿意给大家,即使是这台价格昂贵的顶级DC。

 

3. 闪光灯

 

  和NEX6相比,RX1的内闪不太好看。俺觉得NEX6的内闪有一个巨大好处,那就是可以用左手手指将其抬起,用于跳闪,RX1的俺试了,没戏。不过外闪的热靴已经和a99一样了,是流行的标准尺寸,以后用a99和RX1棚拍用引闪器时,就方便多了。

 

4. 天价配件

 

  有人说,没有取景器可以买一个外置的,姑且不说外置取景器方便与否,也不说加上之后机身是否还这样紧凑、外置取景器是不是更容易折断或损坏,等等,就单纯从价格上说,也令人难于接受,无论是光学取景器,还是电子取景器,价格都在两三千元。配件太贵是RX1的另外一个问题,比如那个像扳手一样的指握手柄,也居然要一千五。对俺来说,附件价格太贵就和没有一样,因为俺不愿意花高价买没有也行的小配件。

 

6. 不支持遥控

 

  这个问题是俺始料不及的。打开Fn菜单,发现驱动模式中居然没有遥控一项。这一点令俺觉得很别扭。俺的单电和NEX都有这个功能,从实用角度上说,用遥控拍摄比用定时自拍更方便。尤其是拍拍花花草草用脚架时,用遥控会好得多。

 

7. 无光学防抖

 

  这一点也是问题,价格已经这么高了,加上这个功能也未必会增加多少成本。有人说使用防抖可能会降低画质,但可以和单电一样,可以从菜单中将其关闭啊。RX1有一个电子防抖,但仅对视频有用,而且用的是还剪裁原理。俺需要是拍摄时的光学防抖,因为俺在暗光下进行拍摄的情形并不少见,RX1的高感是不错,但如果能用防抖降低感光度,当然更好。

 

8. 没有充电器

 

  俺觉得索尼变得越来越小气,俺的NEX6微单就没有配备充电器,给备用电池充电带来很大不方便。没想到这么贵的RX1,包装盒很大,但打开之后发现也居然没有充电器。如果RX1的续航能力很强也罢,但这块1240毫安的BX1电池肯定满足不了一天的拍摄,因此没有任何道理不在标配中配备一个充电器。不过,和NEX6相比,RX1还有一点稍强,那就是插上USB充电器后打开相机开关可使用相机。

 

9. 无GPS功能

 

  俺对索尼最反感的是将产品分为三六九等。比如单电和微单就有港行和国行之说,港行有GPS,国行没有,据说这是由于国家政策所致。国行的NEX6没有APP功能。RX1没有了港行国行之说,但俺却一点好处也没得到,RX1即没有GPS,也没有APP,包装里面甚至连光盘等省掉了,只是告诉你到那里去下载所需程序,这些事想想都郁闷。

 

 

四、总结

 

  从价位上看,RX1无疑是一台小众机型,花大价钱买一台小DC肯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过,高兴归高兴,但不要忘乎所以,动不动就想秒杀别人,让人家看不起。有人经常拿着适马高呼秒杀一切,俺看了看手中的SD15和SD1M,除了一大堆bug之外,实在找不到太多的资本,X3有时确实能出一些好片,但经常给你个脸色看,给你添上一些黄黄绿绿,或者让西红柿变成胡萝卜,用适马讲究拼人品。RX1是唯一一款全画幅小DC,乃DC中的极品,没有之一,低感出色,高感强悍,俺知道这些,足矣。

 

  在器材评价上,大家都喜欢将DXO Mark的测试结果奉为圭皋,其排名数据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里俺也从善如流一把,用DXO的数据吹一吹RX1。

 

  点击此图可以放大观看,亦可直接到本帖第83楼直接看大图。DXO Mark的这个测试将RX1和各种机型放在一起PK,最后的比拼结果是:尼康D800E第一,D800第二,D600第三,然后就是索尼RX1,排名第四。

 

 

五、俺的RX1定妆照:

 

索尼的原厂配件和抢钱一样,因此俺决定支持山寨一把。

 

1. 首先是遮光罩,因为俺从来不用任何UV,镜头没有保护,手指容易碰到镜片,因此要买一个遮光罩。在淘宝上看了一下,原厂的要1000块钱,决定放弃,因此买了一个12元的山寨货。山寨遮光罩也是全金属的,也是镂空的,做工也很好,外形一样,几乎可以乱真,和原厂的没太大差别,俺觉得非常值。

 

2. RX1为了减小体积,电池不大,续航能力可想而知,备用电池是必须的。俺的原则是有的钱可以省,有的钱不能省,比如俺从来不在电池和存储卡上省钱,因此买了三块154元一块的原厂电池。RX1标配中没有充电器,而原厂的要400元,所以俺花30元买了一个品胜的充电器,品胜也算得上是国内名牌产品了,质量不错,用其多次给原厂电池充电,无任何问题,俺很满意。至于有人说用品胜充电器给原厂电池充电充不满,纯属瞎扯。

 

3. RX1的镜头盖很特殊,掉在地上金属部分肯定会摔坏,而且万一丢了,再配一个原厂的一定便宜不了,因此又花了三块钱买了一个49mm的山寨镜头盖,外出拍照时就用这个,丢了也不心疼。

 

4. 俺没用RX1的相机背带,觉得这么小的相机挂在脖子上有些傻,所以随便找了一个U盘的手绳,穿在了相机上,拍照时套在右手腕上,以防相机万一脱手。

 

5. 至于其他配件,比如什么装饰用的红色镜头按钮以及第三方手柄一类的,俺觉得没啥用,就不考虑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取景器太别扭,可花两千多买一个外置电子取景器又觉得不值,外挂的东西用起来很不舒服,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100%

ISO12800拍摄

 

 

 

 

  

RX1(48)
α99(26)
画质(134)
索尼(50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