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尼康发布首款采用PF(菲涅尔相位)镜片的尼克尔镜头——AF-S 300mm f/4E PF ED VR。这是继佳能DO(多层衍射光学元件)之后,第二家利用衍射现象运用特殊镜片的厂商。然而近几年此类技术应用很少,佳能仅在2014年推出过EF 400mm f/4 DO IS II USM。两家似乎在焦段上达成某种默契,尼康避开400mm,在今年8月发布了AF-S 500mm f/5.6E PF ED VR。
我们在AF-S 300mm f/4E PF ED VR上已经见识过,采用PF(菲涅尔相位)镜片,可以明显减小镜头的尺寸并减轻重量,有利于用户手持远摄摄影。那么对于500mm这种超远摄来说,PF镜片的“减肥”奇效显然更加吸引人。可以说尼康这款镜头在业界同规格中仅此一家。那么同样达到500mm,尼康旗下有AF-S 500mm f/5.6E PF ED VR、AF-S 200-500mm f/5.6E ED VR、AF-S 500mm f/4E FL ED VR三款镜头,新的PF镜头又有什么独到之处?下面我们先看看三款产品纸面参数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从规格不难看出,AF-S 500mm f/5.6E PF ED VR是三者当中最短最轻的,尤其重量仅为AF-S 500mm f/4E FL ED VR一半,与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的重量大致相同。特殊镜片运用上,这款镜头采用1片菲涅尔相位(PF)镜片,利用光衍射现象减少色差(衍射会引起与折射相反顺序的色散),再与3片低色散(ED)镜片结合使用时,能提供良好的色差补偿性能。与采用光折变现象的许多一般相机镜头相比,PF镜头可减少镜片数量,这也是此类镜头明显“瘦身”的原因。至于实际成像素质如何我们会在后文详细测试。下面我们先来看看AF-S 500mm f/5.6E PF ED VR与AF-S 200-500mm f/5.6E ED VR(长焦端)的MTF曲线对比,对理论性能有个大致了解:
200-500/5.6与500/5.6PF MTF对比
从MTF不难看出定焦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AF-S 500mm f/5.6E PF ED VR从中心到边缘几乎贴近“天花板”,即使边缘稍稍掉一点也明显强于AF-S 200-500mm f/5.6E ED VR,值得注意的是S曲线(实线)与M曲线(虚线)更为接近,理论上虚化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