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寇德卡 – 介于当代历史和永恒之间的终身事业。2020年3月5日至8月23日,恩斯特•徕兹博物馆(Ernst Leitz Museum Wetzlar)将展出约瑟夫•寇德卡的《流放与全景》(Exiles and Panoramas)影像展。
威兹勒,2020年3月。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是数十年来世界最具影响力和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他的视觉语言无与伦比、强烈且非凡。1938年生于捷克博斯科维采(Boskovice),现居巴黎和布拉格,由寇德卡的经典摄影作品精选所组成的最新个展,已亮相于德国威兹勒的恩斯特•徕兹博物馆(Ernst Leitz Museum Wetzlar)。
在展览中心位置展示的是名为《流放》(Exiles)的系列,这是他最具个人风格和最令人难忘的系列之一。这些作品直抒摄影师的观点,并揭示了他多年来以无国籍身份流浪生活的经历。1970年5月离开捷克共和国后,寇德卡开始了一段被放逐的岁月,甚至在到达英国后的几年,他的生活依然被旅行支配。他的许多黑白照片都带有强烈的对比,强调外观和形状,并保持悲悯的距离。寇德卡密切关注人和当代历史,他用了几十年时间,以杰出的摄影作品展现出人类的活力和脆弱。从人文主义的视角看,这些照片的主题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而在他彰显着构图、视野或特异视角张力的照片中,摄影师同样为作品注入了一种巨大的美学力量,使简洁的形式同样耐人寻味且发人深思。
寇德卡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摄影之路,当时他在布拉格技术大学接受航空工程师培训,为一家剧院杂志提供报道,之后在该杂志任职。1967年,他放弃了工程师的工作,完全专注于摄影。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在1968年8月拍摄的华沙条约军队镇压“布拉格之春”。寇德卡用直接和即时的影像记录了绝望的市民和入侵者之间的巷战。1969年,他的底片被秘密运送出境,在入侵周年纪念日,玛格南图片社以“P.P.”的署名发表了这些照片。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出版并得到认可,寇德卡出于自身安全的考量,一直没有公开“布拉格照片”(Photograph Prague)这一名称,直到他先后于1970年和1980年移居伦敦和巴黎。那段时期拍摄的照片非常具体地反映了他在疏离感与使命感之间的挣扎。“我发现自己身处捷克斯洛伐克之外,于是决定做一些我在那里无法做的事情:看看这个世界。” 他生命的这一阶段随着1988年《流放》的出版而画下句点。这本书既是对过去的评价,也是对过去的妥协。
恩斯特•徕兹博物馆的展览将《流放》系列与寇德卡精选的1980年代中期拍摄的全景照片进行对比。他以前的摄影专注于35mm胶片,全景相机为他提供了一种探索世界的新方式:拍摄欧洲和中东的广阔风景和海岸线,在一些由于工业发展、冲突或是时间流逝而发生了毁灭性变化的地区搜索过去的痕迹。这些宏伟的视觉世界中几乎任何人类的踪迹,但它们以一种令人不安却又着迷的方式见证了人类的存在。
此次恩斯特•徕兹博物馆的展览共展出68件作品,为深入了解寇德卡的毕生之作提供了绝佳机会。这些作品反映了人类与命运、生机与死亡、当代历史与永恒之间令人兴奋的对话。
简介: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年1月10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博斯科维采。他于1956至1961年间就读于布拉格技术大学,1967年以前,他在布拉格和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从事航空工程师工作。在此期间,他同时作为摄影师为一家剧院杂志拍摄报道照片,并开始对罗姆人的生活产生兴趣。1968年8月,他拍摄了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入侵布拉格并镇压所谓“布拉格之春”的场景。“布拉格之春”是亚历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cek)领导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实施的民主化计划。1970年,寇德卡获准在英国避难,这个国家成为他许多旅程的起点。1974年,他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全职成员。1987年,他被授予法国公民身份。寇德卡曾获得无数荣誉和奖项。
加入玛格南图片社后,寇德卡开始更频繁使用徕卡相机创作。后来,他也在徕卡的陪伴下过渡到数码摄影时代:一台专门为他设计的基于徕卡S2相机的全景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