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断定震动已经没问题了,之前以为的高倍放大的最大敌人。
首先怼tube lens(管镜)。原来用的om200mm是不它的问题?网上找到raynox的dcr-150,经过很多老外验证的tube lens。
好在我有一个很棒的om延长筒,加上原有的接圈,只少一个就可以把它们接起来。下单,等待,到货,装起来,测试。没有期望的效果提升。说明tube lens没问题。上面镜头物镜后面那一小段就是dcr150。
这时候已经基本断定最大的敌人不是震动而是像差。
物镜镜头没问题,因为从镜头后面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到清晰的放大影像;其实相机也没问题,网上有很多老外用m43拍的这样放大率的照片。就剩下光源了。
原来老蛙赠品的led灯10x时候还问题不大,50x明显感觉不行了。稍一动图像就不成样。接下来就找合适的透照光源。这种号称平行光的机器视觉led光源感觉还行。体积也不错。
又是下单,等待,到货,测试。 比原来果然好了一些,但是还不理想。
这时候几乎到了无招可用的地步。又看了按超微距计算的有效光圈这时已经f64以小了,难道是不是真的就不行了。
还不死心,为什么显微镜行,这个同样原理的就不行。为此又认真恶补了一下显微镜知识,特别是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这才注意到一个叫condenser的东西——聚光镜。“高倍放大率光源就需要condenser,把背光光源聚焦到切片标本平面,之后形成朝向镜头的光锥云云”。
立马试、测! 没有condenser用微距镜头om38代替,微距镜头本来就是放大镜,聚光镜,而且有和condenser光阑对应的光圈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