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欧洲旅游,肯定少不了教堂的身影。所有教堂的设计就是要体现人类的卑微和炫耀神的伟大。
这张图是巴黎圣母院的内景。当时参观的人非常多,这个角度恰好用柱子挡住了所有的人,减少了不少干扰。喜欢十字架上方的白色布幔,形成箭头形状,直指向上。所有的柱廊和拱券都是几倍于人类的尺度设计的,自我的渺小和卑微油然而生。另外,教堂内部的灯光设计也非常漂亮,暖色的层次很多,奥林巴斯的颜色直出很漂亮,照片仅仅做了裁剪,甚至连曲线都没有拉。近景的方盒子雕塑不明就里,感觉跟内心和灵魂有关。
构图上,我尽量把主题的重心往下压,体现建筑的宏伟,前景的“盒子”是第一焦点,十字架是第二焦点,然后“布幔箭头”指向上方穹顶,完成视线引导。
教堂内部光线很暗,当时用了15分之一秒的快门,ISO400。12-60镜头的广角端。我想如果有三脚架和7-14的话,应该会是一张很不错的照片!
43系统中前期的机器都是CCD,包括E1,E300,E330,E500。其中E300的颜色最个性。三点对焦现在看来很是寒酸。白平衡不准确,但是经常能够带来惊喜。所谓“惊喜”就是看似一般的场景,颜色经常拍的很出色。颜色偏暖黄,偏深沉。宽容度当年还不错,但是比起现在的机型会逊色些!EM1跟E300就不比了吧,没意义。从理论上说,颜色的各种味道都能从后期上调出来。主要是三点:1,原片的颜色信息足够大,给后期留够调整空间。2,对颜色的认识要足够深刻,眼睛对颜色要足够敏感。3,对调色软件要熟悉。我个人认为,其中第二点最难。每个人眼中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敏感程度也差距很大。
玩机器和玩照片,我更倾向于后者。个人愚见,随便说说。
43的镜头目前保留着50微和50-200。用在EM1上面有一种1949年的感觉。至于EM1,优点就不说了。开机键应该放在机身右侧,方便抓拍。现在用左手拇指开机太慢了,抓拍的话,最好还是保持开机状态。固件更新到3.0,对43镜头的支持越来越好,旗舰机型充分享受到了固件升级的服务,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