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不太喜欢烧相机(兴趣远低于镜头),但是对相机有点特殊的“外观控”
M口的机身林林总总,外观最合我胃口的就是银色Zeiss Ikon ZM,非常的端庄典雅
(莱卡M3也比较合胃口,那些后辈们的倾斜倒片钮就有点接受不了了,而不喜欢MP是因为那个看起来像塑料的饰皮……)
所以,打算开烧M口镜头的时候就直奔Zeiss Ikon了(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理性的理由,后面会谈)
本来这篇试机报告准备发在Zeiss Ikon ZM俱乐部的
可是一搜竟然没有搜到?只找到一个ZM镜头贴图区
所以只好新开一贴了,欢迎其他Zeiss Ikon相机用户共同来交流
谈相机使用心得也好,发片谈M口镜头也行(品牌不限,呵呵)
关于取景器——
Zeiss Ikon相机取景器的大和明亮,初看是有点震撼的
周围那些用数码单反的同事看了无不惊叹
连我这个用过不少单反/旁轴(M口除外)的老鸟也吃了一惊
透过它,拍片的欲望都大大提升了
关于取景线框——
投影在取景器里的取景线框也是非常明亮,室内看让人疑似是LED照明,在户外也同样清楚,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每个线框的下面有数字提示焦距,不会弄混,很贴心
试了一下,85线框的大小还行,应该不会太难用,其实康泰时G用90的时候即使整个取景器都用上了放大倍率也就1左右,比这个大得有限
不过28的线框有些太大了,带眼镜的话很难看全,为了舒服地用28毫米可能得被迫去配一片死贵的原厂矫视镜片
在取景器左边28和35线框之间,有LED投影的快门速度和曝光锁提示,在强光下有时不易看清
关于黄斑叠影——
黄斑叠影非常好用,稍一适应就爱上了,比单反上用广角头灵敏得多的多
黄斑永远在取景器正中不会随取景框做补偿视差的移动,所以多数时候不在取景框的正中
个人对这个设计没有意见,因为很少会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对完焦都要重新构图的
找不到黄斑的情况没有遇到,试了一下,黄斑有效的范围还是比较大的
当眼睛偏离中心到黄斑消失的时候,35毫米取景框都看不全了,这个情况比较极端
关于快门声——
Zeiss Ikon的快门声大小介于单反和镜间快门之间(废话!)
对于一个靠机械动力运作的快门(电池应该只是提供计时,动力来自卷片机械力)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小了
和同样类型的尼康FE2预升反光板的快门声比,要小不少(当然后者是1/250秒闪光同步要吃些亏)
可以想象,莱卡的布帘快门声音会更低沉,应该更难被人发现
但Zeiss Ikon能把金属快门做到这个份上,也已经不错了
关于测光——
之前看资料上说Zeiss Ikon是偏重中心测光,觉得不如莱卡的局部测光,因为用惯了单反上的点测
不过拿到机器一试,发现测光只对画面中心部分敏感
研究了一下,虽然中间那片快门帘整个都涂灰了,但测光元件只瞄准了这片快门帘的中间部分
所以,Zeiss Ikon的测光应该是和莱卡一样的中心局部测光,算是个意外之喜
关于曝光——
配合类似点测的这种局部测光拍反转,曝光补偿和曝光锁是必须的
Zeiss Ikon的曝光补偿盘和康泰时相机的传统设计位置一模一样,很亲切方便
曝光锁按一下就能记住20秒,非常喜欢这样的设计(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相机都要设计成按住不能放)
可能大多数用旁轴的都是拍负片和黑白,所以对纯手动曝光没有太大意见
因为这不光是个速度的问题,还牵扯到精度
拍反转的话,纯手动曝光想达到1/3档的曝光精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建议以拍反转为主的同学,还是选择带光圈优先功能的机器为好
原帖链接:Zeiss Ikon ZM —— 一篇迟来的试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