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大口径卡口的“NIKKOR Z”开发背后的故事(下)

大口径卡口的“NIKKOR Z”开发背后的故事(下)

色影无忌
尼康
梁爽
2020-05-08


Noct无法大批量生产的理由及其详细设计


——这款镜头为什么无法大批量生产?
坪野谷 :每一个镜头基本都是手工打造而成的。
藤原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磨非球面透镜和加工驱动机构的部件要花太多的时间和工夫,这一点非常不适合量产。


——镜筒可伸缩部分也是吗?

藤原 :是的。不只是镜头,机构部分的加工也很费工时。而且是驱动产品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


——研磨非球面透镜不是像过去的Ai-S Nikkor 58mm F1.2 Noct一样采用手工磨制吧?

坪野谷 :现在是用工业上使用的精密机械磨制。


——首批产品何时出货?会不会再次开放订购?
宣传 :自2019年11月下旬起,已经开始根据产量出货了。很抱歉让期待收到产品的顾客们久等了,关于重新开放订购,我们会在确定日程后另行告知。


——担任光学设计的坪野谷先生之前负责过什么产品吗?
坪野谷 :Noct其实是第一个。之前虽然也曾为其他的NIKKOR Z镜头提供过协助,但这是第一次担纲设计。


——尼康在镜头设计上似乎有将招牌产品交给年轻人的风气,感觉像大学的研究室。
坪野谷 :听说过去这种境况也很多。一个经常被提到的思路是“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到了某个阶段,往往会根据预判选择放弃,不如让还没养成这个习惯的年轻人放手去尝试”。


——在设计这款镜头的时候,给出的要求是什么?
坪野谷 :只有一句话,“要尽可能地追求高标准”。


——请问Noct在镜头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坪野谷 :主要结构是以双高斯型结构为核心,前后分别配置起到加强作用的光学系统。并且采用在高斯型凸透镜部分用ED透镜抑制色差,在前后光学系统抑制其他像差的结构,总体实现了高性能的成像效果。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的镜头结构图


——前4片是两两胶合的透镜,但单看这一部分是对称的配置。这4片作为一个整体,效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坪野谷 :虽然不能明确说是这4片的效果,但前侧部分的效果是凹透镜。大致来说,前侧是凹透镜,整个双高斯部分是凸透镜,后侧是凹透镜,整体上是凹凸凹的结构。双高斯部分作为整体是凸透镜,但细分是凸凹凸结构,对称形态分布于整体的各个部分。
之所以希望前后是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可以校正像场弯曲,也就是视角,过去的双高斯型只有正中央的凹透镜能起到这个作用,但会因为矢状彗星像差和球面像差而产生光斑。但这次既然要冠以Noct的名称,拍“点”就要是“点”,所以在前后分别配置了凹透镜加以改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NIKKOR Z 50mm f/1.8 S采用凹凸凹的结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坪野谷 :是的。甚至可以说,能采用凹凸凹的结构,也是法兰距短的功劳。

 

NIKKOR Z 50mm f/1.8 S的镜头结构图

——我觉得在高斯型的主透镜部分,凸透镜最好是使用高折射透镜,既然特意使用了折射率较低的ED透镜来校正色差,是不是会想要在其他部分使用高折射透镜?
坪野谷 :是的。这套光学系统基本上没有使用折射率不高不低的透镜,使用的不是低折射、低分散的透镜,就是高折射的透镜。


——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的消色差双胶合透镜在10组中多达7组,而且使用了4片ED透镜,可以看出对色差相当重视,但实际拍摄时在较近距离还是留有一点轴向色差。这是有意为之,还是意外情况?
坪野谷 :从设计的观点来说,这是根据最终的像差量有意保留的。虽然控制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实际拍摄还是会出现些许色差,因此,对于应该消除到什么程度,今后必须要作出反馈。


——从虚化的形态来看,前方虚化和背景虚化基本均等,接近于理想的镜头虚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坪野谷 :F0.95的景深较浅,在拍照的时候,虚化会占据大部分画面。而且,不只是背景虚化,前方虚化的部分也很大,如果像过去的镜头一样,将背景虚化放在优先位置,这款镜头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力求将前方虚化和背景虚化都保持在原汁原味的形状。


——对焦时操作调焦环,在聚焦区域闪绿灯的瞬间停止转动会调过一点,回调又会回去太多,感觉好像有游隙。
藤原 :停止转动调焦环还会调过,反而说明这款产品没有游隙。但是,如果不是非常缓慢地操作调焦环,即便是在聚焦辅助闪光的瞬间停止转动调焦环,因为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有可能会出现调过一点的情况。


——就是说之所以感觉有游隙,是因为我自身的反应速度的问题。
藤原 :此言差矣,这不是摄影水平高低等个人能力的问题。此次镜头的调焦环的旋转角度超过了300度,几乎接近一圈,在确定这个旋转角度的时候,我们对人工操作可以实现的最小分辨率进行了验证,会根据其结果在聚焦辅助的对焦判定范围内移动几个节距,以达到最精准的操作感。这时操作的前提不是连续动作,而是按节距操作。要达到的是最精准的对焦。
有数据显示,人类对于视觉刺激的反应速度是0.18~0.2秒,换算成调焦环的操作速度,必须以每秒沿周长行进1mm的速度转动,才能停在准确位置。如果操作超过这个速度,就算在聚焦区域闪烁后马上停止转动,也可能调过。看着聚焦辅助进行操作的时候,必须像这样慢慢地转动,才能精准停止。


——原来如此。但这样好像比较麻烦。
藤原 :所以我们建议在实际摄影时使用放大显示和峰值对焦功能。看着画面进行操作的话,在对焦的过程中可以预测出对焦位置,容易判断应该在什么时候停止转动调焦环。可以说有了这样的功能,也就是必须在无反相机上,这款产品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二阶堂 :将“切换放大画面”功能设置到镜头的L-Fn按钮,在放大或是复原画面的时候会很方便。按一次放大显示,再按一次就会恢复原本的整体显示。

 

L-Fn按钮

58mm(32)
全画幅(1842)
大口径(5)
尼康(4657)
开发(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