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最喜欢的拍摄题材是什么?说说您对这些题材的心得体会吧。
在摄影上,我对摄影史上的所有流派都很感兴趣,也都有所涉猎与研究。与影像有关的几乎所有题材也都有所涉猎,没有最爱,只有更爱。相对来说,对人文、风光涉猎更多一些。还有就是工作性质的新闻摄影。但无论什么题材,我都喜欢赋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内涵、让照片富有意境或哲理,这样的作品,无论是什么题材,都会更加耐人寻味,引人联想,也会更持久。通过三十多年的摄影实践使我认识到,无论拍摄什么题材,选题靠思想,拍摄凭感觉(摄影技术技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思想没技术会浪费了选题,有技术没思想,呵呵,真的是可惜了这一手好活!摄影玩到最后,比拼的一定是摄影者的综合素质,任何一块素质的短板,都会影响到最终作品质量的完美呈现。
问:您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拍摄是哪次?
从影三十多年来,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拍摄有N多次。比如刚学摄影那会,春节放寒假我提前返校,一个人拿着刚买的凤凰205B相机到郑州郊外“踏雪寻梅”拍美景,一脚踩空差点掉进田野里被大雪覆盖的水井里。再比如我第一次带队去婺源采风,为了拍出与众不同的片子,我绞尽脑汁分析以前的佳作,最后采用涂抹凡士林的手法,在月亮湾,一个根本不出片的雾霾天,拍出了具有梦幻般意境的“梦里水乡”,之后斩获好几个大奖。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一次和家人的休闲之旅中,小内侄的装扮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在展厅群雕前拍出了《让历史告诉未来》的佳作,一举囊括庆祝※※90周年三个全国摄影大赛的头奖。
但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2011年初我带队去西藏、尼泊尔跨年拍摄经历。在20天的行程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尼泊尔的异国风情,更经历了西藏樟木至聂拉木路段的雪崩,被困樟木边境小镇六天,之后连夜一路狂奔,在推土机开出的几米高的雪沟中逃离险境。而在日喀则,则收获了此行中的三张得意之作。作为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的日喀则,历史上有两处宏伟的纪念碑式建筑,一处是著名的扎什伦布寺,它是历世班禅大师的驻锡之所,屹立至今,并有增建,很多摄影师在此拍摄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有关藏传佛教的作品并多次获奖。另一处,则是鲜为外人所知、却在当地享有极高声誉的、山巅宫堡式的桑珠孜宗堡,人称“小布达拉宫”,我后来就叫他“宗山古堡”。这座宏伟的山巅宫堡建筑是日喀则的地标式建筑,位于桑珠孜区(老日喀则市的新名)的宗山上,建于1360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租车前往两处景点踩点,宏伟的桑珠孜宗堡引起了我极大的拍摄兴趣,我把仅有的两个早晨都倾注到了对宗山古堡的拍摄上。第一天天不亮我就带着队员来到了事先选定的拍摄点,令人意外的是,在朦胧的晨光中,不断有成群结队的大雁鸣叫着飞越古堡上空。我当即决定,今天早晨就以《古堡雁阵》为拍摄主题,一次次按下快门,把雄伟的古堡和壮观的雁阵同时收入镜头。白天的其它拍摄活动按下不表,第二天早晨,余兴未尽的我们再次来到拍摄点,今天的拍摄内容为转经的人群与古堡。我认为,人文民俗摄影的第一要义就是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充分尊重,那种傲慢的、侵略式的、不顾及被摄者感受与反应的拍摄方式是此类摄影的大忌。没有对被摄者的尊重,当其拍摄内幕被曝光后,再优秀的摄影作品,也难逃被受众厌恶抛弃的噩运。我所采取的拍摄方式是:看好大致的拍摄位置,然后退后数米,席地而坐,锁定拍摄参数,翻转取景器,半按快门,守株待兔。这样的拍摄方式非常隐蔽,也不会引起被摄者的注意与反感,拍出的作品都很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抓拍到了一幅非常满意的作品——《虔诚的转经者》。远处,雄伟壮观的古堡沐浴在暖色的晨光中,近处,一位相貌气质独具特色的转经者呈半剪影状态,神秘、虔诚。我心满意足的收起摄影器材,转身向半山坡上的一处制高点爬去。因为此时太阳还未露出远方的山头,我要趁太阳刚刚露头的刹那,拍一幅宗山古堡与日喀则老城的全景。当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爬到半山腰,太阳刚好露头。我迅速将富士PRO1相机调整到全景模式,连续扫描拍摄了六张之后,太阳越过山头,已经不再适合拍摄了。我赶紧屏住呼吸回放观看拍摄效果。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因为机内全景模式的工作特点,导致相机认为每一张照片因为太阳直射镜头产生的炫光都是应该保留的,于是围绕着太阳出现了一圈炫光鬼影的神奇画面,让一张普通的全景照片立马变得神奇而不可思议。这次行程结束后,我整理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投送参加了一些影展影赛,仅在宗山古堡一处拍摄的《虔诚的转经者》、《古堡雁阵》和《日喀则之晨》三张作品,就为我赢得了十几个全国摄影大赛的奖项,是我在一个拍摄地点一次拍摄出片获奖最多的一次。如此困难重重又名利双收的拍摄,当然最难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