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镜头选择上,您最常使用哪些焦段?
A:我主要使用佳能EF镜头。目前我的“镜头库”主要有: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佳能EF 24-105mm f/4L IS。其中我最常用的是EF 24-105mm f/4L IS、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EF 16-35mm f/2.8L III USM。至于70-200mm,我用得很少。另外,我还使用腾龙的28-300mm f/3.5-6.3 Di VC PZD(A010)。
平时外出采风或在国外拍摄时,我的器材搭配分别是EOS 5Ds+16-35和EOS 5D Mark IV+28-300。
机身:佳能 EOS 5Ds 镜头:28-300mm f/3.5-6.3
光圈 f/8 快门 1/200s 感光度 ISO 3200
Q:在风光和建筑摄影领域,您目前主要以什么器材为主?您认为在创作中器材重要吗?
A:无论是任何摄影题材,器材对于创作者而言都很重要。摄影圈一直流行的一句话是“前面的头(镜头)不重要,后面的头(人脑)才重要”,但我认为器材和创意这两者是有关系的。更大的光圈、更广更远的视角、更小的畸变等等,都是拍出更好照片的保证。当然,有人过分强调器材无用或是器材很重要的观点,又是很偏激的。
器材并不是决定性的,但如何用好手边的器材、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器材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我经常在街拍中使用的28-300mm,配合5060万像素的佳能EOS 5Ds,虽然广角端只有300mm,但通过后期剪裁,可以实现600mm甚至更远的视角。所以对我来说,就不必再配备一支600mm镜头(当然并不代表600mm完全不必要)了。
机身:佳能 EOS 5D Mark IV 镜头:28-300mm f/3.5-6.3
光圈 f/9 快门 1/4000s 感光度 ISO 1000
Q:随着手机摄影的冲击,您认为未来相机器材的发展方向在哪儿?
A:智能手机对于传统相机行业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我个人认为未来相机有以下三个发展方向。第一,和手机一样,相机也会向着智能化、便携化发展。如今,WiFi/NFC等这些即时分享功能已经成为数码相机的标配,未来一定会更进一步。第二,传统相机也会逐渐在算法上尝试更多可能,搭载更多的黑科技,如佳能EOS 5D Mark IV的全像素双核RAW。第三,以后或许会出现“比手机更厉害”的相机,也就是集“更为极致的便携化+高画质+丰富功能”于一身的相机,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便携影像终端”。
机身:佳能 EOS 5D Mark IV 镜头:28-300mm f/3.5-6.3
光圈 f/10 快门 1/500s 感光度 ISO 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