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卡口系统诞生以来,索尼特别钟情于“50mm”这个焦段,几年来推出了多款不同光圈的50mm镜头,包括FE 50mm F2.8微距、FE 50mm F2.5 G、E 50mm F1.8 OSS(APS-C)、FE 50mm F1.8、Sonnar T* FE 55mm F1.8 ZA、Planar T* FE 50mm F1.4 ZA,2021年更是推出了索尼首支F1.2大光圈镜头FE 50mm F1.2 GM。如今索尼E卡口镜头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在FE 50mm F1.2 GM之后为了平衡高画质与轻量化,今年2月正式发布FE 50mm F1.4 GM 。
在笔者看来,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淡出后,FE 50mm F1.2 GM和Sonnar T* FE 55mm F1.8 ZA之间存在巨大价格空间,为了弥补这一变化,FE 50mm F1.4 GM应运而生。那么FE 50mm F1.4 GM相比Planar T* FE 50mm F1.4 ZA又有哪些改进?与FE 50mm F1.2 GM有多大差异,下面我们不妨对比一下索尼三款50m镜头纸面参数:
规格对比(点击放大)
Planar T* FE 50mm F1.4 ZA与FE 50mm F1.4 GM结构对比
从参数规格上不难看出,FE 50mm F1.4 GM比另外两款50mm镜头更短,重量也轻了不少,做到了“更小更轻”。镜头结构上FE 50mm F1.4 GM更像是Planar T* FE 50mm F1.4 ZA的改进型,同样应用了2枚非球面镜片和1枚ED镜片,值得注意是新镜头从1枚高级非球面镜片(AA镜片)+1枚普通非球面镜片升级为2枚超级非球面镜片(XA镜片),由于镜片研磨精度更高,因此对像差修正更为彻底。对焦方面,FE 50mm F1.4 GM搭载了2个高推力XD线性马达,自动对焦速度相比上一代同规格镜头快约1.9倍。总之索尼应用了高精度研磨的XA镜片、高推力XD线性马达和新的紧凑型圆形光圈叶片等新技术,最终实现了轻量化高机动性设计。
Planar T* FE 50mm F1.4 ZA与FE 50mm F1.4 GM MTF曲线对比
实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FE 50mm F1.4 GM的纸面实力,笔者对比索尼两款50mm F1.4的MTF曲线。需要注意的是Planar T* FE 50mm F1.4 ZA按照蔡司标准采用20lp/mm、40lp/mm,而索尼GM为30lp/mm,两者10lp/mm曲线体现镜头对比度,FE 50mm F1.4 GM表现更好;FE 50mm F1.4 GM的30lp/mm曲线在距离镜头光学中心16mm以内,完全可以和Planar T* FE 50mm F1.4 ZA的20lp/mm相媲美,由此可见如果两者统一为30lp/mm标准,FE 50mm F1.4 GM将占有明显优势。至于FE 50mm F1.4 GM的实际成像如何,还需后文详细测试。
外观及细节
FE 50mm F1.4 GM
索尼三款GM镜头外观对比
FE 50mm F1.4 GM外观设计与FE 50mm F1.2 GM一脉相承,基本就是“缩小版”。FE 50mm F1.4 GM长度与FE 35mm F1.4 GM相当,直径上更粗一点。重量上轻量化设计让这款镜头仅有约516g,比FE 35mm F1.4 GM(524g)还轻一点。官方称FE 50mm F1.4 GM与Planar T* FE 50mm F1.4 ZA相比,重量减轻了约33%,体积则减少了约15%。
多层镀膜(UMC)
FE 50mm F1.4 GM应用了索尼第二代纳米AR镀膜技术,可在逆光等拍摄环境下,有效抑制眩光。此外,这款镜头的前组镜片采用氟化物涂层,可减少镜头表面沾染灰尘、油污和其他污染物 。该镜头的滤镜口径为67mm,可与FE 24mm F1.4 GM和FE 35mm F1.4 GM镜头共用同尺寸滤镜。
对焦环
镜头中前段设计有宽大的对焦环,相比FE 35mm F1.4 GM“老设计”要窄一点,该对焦环转动起来比较顺滑,有一定阻尼。这款镜头具备线性响应手动对焦功能,当用户进行细微的手动对焦操作时,镜头可以实现快速、灵敏、精确及可重复的线性响应。
FE 50mm F1.4 GM对焦环与光圈环之间配备了对焦锁定按钮和AF/MF切换开关,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拍摄便利性。
光圈环
无级光圈开关
光圈锁定按钮
值得注意的是光圈环,这款镜头具备无级光圈开关(CLICK ON/OFF),拍摄视频时,开启开关光圈环可以无段落顺滑控制光圈值。此外,该镜头是索尼定焦镜头中首次搭载光圈锁定开关的,此前在FE 20-70mm F4 G也出现了同样设计,可防止在拍摄时误触光圈环而导致的曝光值改变。
FE 50mm F1.4 GM对焦组由两个高推力XD线性马达驱动,并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以实现平稳、灵敏的对焦。 官方宣称自动对焦速度相比Planar T* FE 50mm F1.4 ZA快约1.9倍。
镜头卡口
遮光罩
这款镜头尾部配有金属卡口,镜头尾部标有产地,由中国生产。此外,索尼还为这款镜头配备了桶型的遮光罩,遮光罩前端配有橡胶圈有防护作用。
镜头成像测试:
下面我们看一下FE 50mm F1.4 GM的实拍效果。编辑测试使用索尼α1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JPG、AWB、ISO 100。为减少机内优化对镜头光学素质的影响,我们将机身镜头补偿(阴影、色差、失真)全部关闭。
一,镜头锐度
为了测试这款镜头的解析力,我们采用中近距离(2米内)拍摄地图的方法,该拍摄距离常被一般用户用于拍摄半身人像。为了减少场曲对中心和边缘锐度的影响,笔者对中心和边缘分别进行MF拍摄并截取。
锐度测试中心和边缘截取位置
F1.4(点击查看大图)
F1.8(点击查看大图)
F2.2(点击查看大图)
F2.8(点击查看大图)
F4.0(点击查看大图)
F5.6(点击查看大图)
F8.0(点击查看大图)
F11(点击查看大图)
F16(点击查看大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款镜头F1.4全开情况下,中心锐度非常不错,画面最边缘锐度也比较不错;光圈收到F1.8-F2.2时,中心锐度进一步提升,保持高锐度,边缘受到暗角影响减轻,锐度逐步提升,F2.2时边缘锐度已经很不错了;光圈到F2.8,中心锐度非常高,边缘锐度也达到了较高水平;F4-F8时这款镜头中心和边缘锐度都非常好,尤其边缘锐度非常不错;光圈收到F11时整体锐度有轻度下降,保持的还算不错;F16最小光圈受到衍射影响,锐度有一定程度下降。
二,畸变及暗角
1.暗角
“失光”俗称是暗角,指对着亮度均匀景物,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暗角对于任何镜头都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前组镜采用了大口径镜片,确保充足进光量,可以起到减轻作用。
F1.4/F1.8/F2.2/F2.8暗角情况
暗角方面,F1.4全开光圈下存在较明显暗角,光圈收到F2.2时暗角明显减轻,F2.8时用户基本可以忽略。对于一款67mm不算大口径的镜头,笔者觉得这个表现中规中矩。
2.畸变
畸变是五种基本像差之一,不影响镜头成像精细度。在摄影中,一般广角镜头容易产生桶形畸变。长焦镜头容易产生枕形畸变。畸变与物像点离光轴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变比物像的四边的畸变程度大。我们本次测试的镜头焦距为50mm,这种标准镜头桶形和枕形畸变都有可能出现。
畸变控制(关闭校正)
畸变控制(开启校正)
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存在轻度枕形畸变,如果十分在意的话可以通过机内校正或者后期软件校正。
三,紫边表现
F1.4/F1.8/F2.2/F2.8紫边表现(点击查看大图)
F1.4机内校正前后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笔者用镜头边缘部分拍摄室内灯光。从图中可以看到FE 50mm F1.4 GM全开光圈时有一定紫边,随着光圈收缩,到F2.8时已经可以忽略紫边的影响。这款镜头仅有1枚ED玻璃镜片抑制色差,这样的表现也属正常,比较在意的用户建议开启机内校正。
四,焦外效果
F1.4虚化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F1.8虚化效果 (点击查看大图)
F2.8,虚化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笔者分别用F1.4、F1.8、F2.8光圈下拍摄近距离的篱笆,从图上看这款镜头F1.4虚化能力不错,散景比较柔和,二线性比较轻微;光圈收至F1.8暗角明显减轻,虚化差异不大;F2.8时这款镜头散景能力明显减弱,光斑更小,远景有些杂乱。该镜头配备了11叶片光圈,从焦外截图来看还是起到了一定帮助。
FE 50mm F1.2 GM@F1.2虚化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F1.4 VS F1.2(点击查看大图)
那么相比FE 50mm F1.2 GM,FE 50mm F1.4 GM在虚化上有什么差异?笔者对比了同场景FE 50mm F1.2 GM在F1.2下的虚化。从对比可以看出,FE 50mm F1.2 GM暗角会更明显一些,这使得周边色彩更重,FE 50mm F1.4 GM的画面则要亮一些。虚化程度上F1.2要更强一点,一些虚化的竹竿、竹叶,FE 50mm F1.4 GM要显得更硬一点。对于用户来说追求极致虚化,在意这些许差异,那么就需要提高预算购买更大更重的FE 50mm F1.2 GM,反之FE 50mm F1.4 GM则是更为平衡的选择。
F1.4夜景光斑效果
夜景光斑局部(点击查看大图)
从夜景光斑实测来看,FE 50mm F1.4 GM全开下能够保证中央区域呈圆形,而在边缘区域由于口径蚀影响光斑呈橄榄状。光斑内部仅有很轻的“洋葱圈”,对画面整体观感基本没有影响。
五,抗眩光表现
F1.4下抗眩光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F8下抗眩光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前文谈过FE 50mm F1.4 GM应用了第二代纳米AR镀膜技术,可抑制眩光和鬼影。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逆光下,拍摄从楼房侧面透出的阳光,从实拍来看F1.4时存在轻度雾化,高光区域右上方有鬼影。如果将光圈收至F8眩光和鬼影面积会缩小,但更清晰,逆光时需要减少太阳(强光源)出现在画面里。笔者建议使用这款镜头尽量带上遮光罩以免杂光影响拍摄画面。
六.星芒测试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一般导因于镜头光圈缩的太小。星芒的形状对称与否,完全取决于镜头的光圈叶片形状,而芒数的多寡则取决于叶片的片数。奇数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是叶片数的两倍,也就是说光芒会向两个方向延伸,比如叶片数为9,光芒数就为18。而偶数光圈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和叶片数相等,有一个方向延伸的光芒和相对的重合了。我们下面用这款50mm镜头F11的小光圈,拍摄远处路灯:
星芒测试截取位置
星芒测试局部(点击查看大图)
从实拍来看,FE 50mm F1.4 GM可以拍出清晰的光芒效果,每条光线都由粗变细非常锐利,形态上比较漂亮。由于镜头采用11叶片圆形光圈,可拍出22条光芒,相比常见的9叶片光圈18条星芒,索尼这款镜头更特别一点。
七,呼吸效应
实测视频
从视频实测来看,全开光圈下,焦点在远近变化时,拍摄视角会有轻度变化。对于拍摄视频的用户来说,如果对视角变化要求比较高,建议与部分支持呼吸补偿功能的微单相机配合使用。
更多样片:
评测总结
从上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FE 50mm F1.4 GM整体成像素质出色,尤其锐度非常突出,可以做到全开即锐利,畸变和紫边并不严重可以通过校正完美解决,如果非要找出明显不足,这款镜头抗眩光能力一般,极端条件下需要注意拍摄角度。
对于索尼用户来说,50mm镜头选择非常多,与上代Planar T* FE 50mm F1.4 ZA相比,FE 50mm F1.4 GM更轻更小,成像更为锐利,可以说比较好的完成了接替任务;与FE 50mm F1.2 GM对比,FE 50mm F1.4 GM同样更轻更小,官方售价上也拉开了差距,FE 50mm F1.2 GM高达14,999元(发布价15,999元),和FE 50mm F1.4 GM的9,599元相差5400元,这足以让用户衡量是否追求F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