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全金属做工
成像素质
视角
性价比
后置滤镜
缺点:
暗角略重
无电子触点
任何拍摄建筑和室内的人都曾想象过:如果用10mm焦段拍摄,该能解锁多少可能。正因如此,老蛙这支10-18mm镜头勾起了我的好奇。
很多时候,拍摄建筑和室内的常见问题都是因为被摄物太大装不进画面而导致。如果没有合适的设备,在尝试保持透视的同时拍摄高层建筑,或者在该位置存在许多障碍物的情况下拍摄相对较小的建筑,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入手一支移轴镜头,但了解的人都知道想要拿到一支合适的移轴镜头也不是容易的事。
长庚光学(老蛙),虽然才成立几年的时间,但已经研发了一些打破常规的新奇镜头。他们首批面向市场的镜头就包括一支全画幅12mm“零”畸变镜头。近两年,他们还研发了适用于APS-C无反相机的9mm“零”畸变镜头和老蛙24mm探针镜头,最近还发布了9mm全画幅镜头。我第一回听说全画幅10-18mm镜头时,我还以为是印刷错误。特别是看到镜头的产品图时,我觉得将这么广的镜头体积控制得这么小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我最终确认它的确是全画幅镜头时,我就非常想要拿它去拍建筑试试看。这支镜头有索尼E卡口和尼康Z卡口。
做工,设计和人体工学
老蛙镜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他们几乎所有的镜头都采用全金属材质。他们的镜头就是那种能耐得住一些摔打的镜头。老蛙10-18mm也同样,从镜头前盖到卡口全部采用金属制成,重量差不多半公斤,只有9.1厘米长,7厘米厚。光是这样的体积就足以令人惊讶了,因为大多数镜头没老蛙这支广,体积却十分巨大。
对焦环较为宽大,在镜身的顶端,这点很多人可能会不习惯。变焦环在中间,大概是对焦环的一半大小,光圈环在镜筒的最底部。虽然镜头的最大光圈仅为F4.5-5.6,但在这支镜头的大部分应用场景下也用不上比这更大的光圈了。考虑到镜头主要用于室外拍摄,镜头实际使用时通常也只需要F8的光圈或更小,所以这并不会影响到镜头的设计质量。
成像素质
搭载全画幅相机,10mm端有着惊人的130°视角,毫无疑问,这也是这支镜头最大的卖点。虽然也不是百分百没有畸变,但这点畸变程度能够在后期中轻松矫正。随着向18mm端变焦,畸变的类型从波浪状畸变慢慢变成枕形畸变。大概在15mm处无任何畸变,几乎可以和老蛙15mmF2定焦镜头相媲美。
全开光圈,镜头的确有一些暗角,不过收缩光圈到F16能有一些提升。当然,你也可以后期矫正,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一些色差,不过很轻微,后期可轻松矫正。
总之,这支镜头在锐度方面的表现,满分10分能拿到8.5分的好成绩。画面的细节丰富,但仍保有上升空间。当然考虑到镜头的复杂结构和光学元件,这样的表现绝不算坏。
应用
这支镜头能够帮助建筑摄影师解决两个常见问题。首先,它能够拍下整个建筑并且保持垂直的视角。镜头的10mm端能够完整拍下30米到50米高的建筑或是能拍下一整条街。超过25层的建筑,视角可能会有一丁点倾斜,但后期可以轻松矫正的。
我喜欢捕捉高天花板结构的多层次,不过只有移轴镜头或者像老蛙10-18mm这么广的镜头才能做到。
另一个难点就是拍摄相对窄小的室内空间。没有移轴镜头,又想要避免梯形畸变拍下整个房间其实非常具有挑战。老蛙镜头的15厘米最近对焦距离对于拍摄窄小空间非常有利,特别是如果你想要捕捉前景中的某物又想要确保对焦的准确。
挤进墙壁和沙发之间约2英尺的缝隙里拍摄
我很欣赏的一点是,这是一支定焦镜头。我个人在使用超过15mm焦段时用的都是定焦头,因为市面上大多数广于15mm的都是定焦头。在比15mm广的焦段,一毫米的差距都很重要,当然,向前和向后移动以进行放大和缩小显然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简单,特别是如果您对构图非常谨慎。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能够进行光学放大可大大提高拍摄效率。
借透视变形来突出对角线。这样做可以给拍摄加点视觉冲击,但在如果你想要保持视角准确就不要这样做了。
摄影师其实也可以利用起透视变形,将其转变成优势。无论是拍摄室内或室外,透视变形能够突出对角线元素,从而为您拍摄的结构提供视觉指引。
无论是房间里的对角线结构,还是背景中的线性云层,都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视觉设计。然而,需要你非常仔细地观察,避免在框架的外部五分之一处放置重要的结构,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倾斜视角,这可能会破坏你的照片的透视准确性。
总之,10-18mm的独特焦段,扎实手感和优异的成像质量使得这支镜头非常出色。虽然也许不是建筑摄影师的主力镜头,但它将是现有镜头阵容的一个不错的补充。考虑到这一切,以849美元的合理价格,这是一笔相当值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