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自2013年推出A7R、A7后,2014年补齐A7S使得A7系列第一代组建完成,同年(2014)索尼又在11月开启A7系列第二代(A7M2),2015陆续发布了A7RM2、A7SM2,A7系列第二代才算圆满。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代更新周期非常快,其中A7系列最短(13个月),A7R系列最长但也没达到2年(20个月)。2016年索尼停下了脚步,没有更新任何一款A7系列新机。
今年为了开拓体育摄影市场索尼推出了高速机A9,如果按照前两代更新的“套路”,显然更新次序是A7M3、A7SM3、A7RM3,rumors网站同样将前两款机型作为报道重点,然而索尼不按套路出牌的技能再次闪现,上月底索尼正式发布A7RM3。索尼A7RM3像素并未提高,机身内置约424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Exmor R CMOS,在AF/AE追踪模式下可实现最多10张/秒的高速连拍,同时支持4K HDR(HLG)视频录制。单纯从这几个参数来看,A7RM3更像一款“高速版”A7RM2或者“无反版”A99II,那么第三代相对二代有多大提升?与尼康D850相比又如何呢?下面我们简单看看几款机型的纸面参数对比:
规格参数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从上面参数对比来看,A7RM3重点提升了速度,包括连拍速度、对焦速度、视频帧率、取景器刷新率等等,如此看来把A7RM3视作“高速版”A7RM2还是很有道理的。索尼以“破解速度与画质定律”为题,想要颠覆以往高像素机型偏慢的印象,全面高速化使得A7RM3更为全面,值得注意的是机械快门下10fps和支持4K HDR(HLG)视频录制都是索尼全幅微单中首次出现的。A7RM3在参数上全面领先2年前的A7RM2,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A7RM3与尼康D850相比,微单在机身体积和转接上占有天然优势,连拍上A7RM3无需外接手柄等额外花费,速度也比D850更快。另外,视频方面,A7RM3拥有S-log2/3、HLG等伽马设置,比D850更为专业。相对单反产品,A7RM3在弱项上如对焦性能、EVF延迟、缓存容量、电池续航、按键操控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那么A7RM3的实际表现如何还需后文详细测试。
技术亮点
硬件技术上A7RM3依然沿用A7RM2(或A99II)的CMOS传感器,之所以没有升级传感器,索尼认为上代A7RM2时的传感器性能大于处理器的能力,现在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将这款传感器的性能全部发挥出来。下面我们重点谈谈A7RM3有哪些硬件上的改进:
1.前端LSI+新BIONZ X处理器
A7RM3具备新开发的前端LSI(同A9),使CMOS传感器读取速度提升2倍;而改进的BIONZ X处理器的图像处理速度也比上代提高1.8倍(同A9)。索尼称上述改进使相机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拍摄,同时达到原生上限ISO 32000感光度,特别是在低感光度设置下可实现15级动态范围/宽容度。
可以说索尼对这块IMX251传感器的潜力进一步挖掘,索尼A99II、A9、A6500等采用前端LSI+新BIONZ X主要体现在速度上,这次官方称动态范围有改进,后文小编会对两代机型的宽容度进行比较。另外,由于处理能力提升,这款相机静音快门下可实现14bitRAW,
2.新开发机械快门10fps
虽然4000+万像素下实现10+fps,对于索尼来说,A99II已经实现过,但A7RM3机械快门和静音快门(电子快门)均可实现AF/AE连续跟踪10fps连拍,还可设置14bit RAW,这些是以往产品不能达成的。
A9的20fps高速连拍是在电子快门下实现的,机械快门下仅为5fps,而A7RM3在机械快门就可以实现10fps,当然电子快门下不及A9快。A7RM3连拍上的进步得益于搭载了新开发的机械快门组件。至于为何没有达到A99II的12fps,主要是因为A99II的机身有更大的空间,所以机械快门设计起来更容易一些。
单纯从连拍数据上,A9在速度上的优势是无可取代,但小编觉得A7RM3的实用性更强,电子(静音)快门连拍虽然速度很快、无震动,但更容易受到光源的闪烁周期影响,可能会发生曝光和色彩的波动。下面我们来看1/160s、10fps下,A7RM3的静音(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的图像有什么不同:
静音(电子)快门 10fps
机械快门 10fps
从测试GIF图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电子快门受到的影响非常明显。另外,电子快门在配合闪光灯连拍频闪也存在问题。就目前技术而言机械快门更为实用,难以被取代,未来也希望A9系列采用新的机械快门组件。
为了方便用户进行拍摄,当大量图像被写入存储卡时,A7RM3与A9一样的许多关键功能依旧可被操作。包括进入Fn(功能)和MENU(菜单)按钮,图像回放和其它几个菜单包括照片评分功能等以方便用户对照片进行管理。
3.改进对焦性能
对焦方面,A7RM3依然采用399个焦平面相位检测对焦点,但对比检测对焦点数量从上代25个增至425个。这套混合对焦系统比较有趣,相位检测点并没有达到A9的693个,但对比侦测对焦点增加了400个。
官方称在暗光条件下,新的对焦系统缩短了约一半的对焦时间(-2EV升级至-3EV),同时获得2倍的追焦精度(相比于A7RM2)。眼控对焦性能也提升了约2倍,同时适用于采用卡口适配器转接后的索尼A卡口镜头。后文小编会对追焦性能进行实拍验证。
整体外观
索尼A7系列第一代机身设计基本一致,只不过材质上有所区别,而A7系列第二代以A7M2为蓝本采用新的机身设计。如今到了A7系列第三代,由于索尼先推出了A9,很多新的设计自然也融合到A7RM3上。
索尼A7RM3机身设计简单来说就是A7RM2顶部+A9背面。正面A7RM3与A7RM2“傻傻分不清”,而背面就大为不同了。A7RM3的背面按键及其布局与A9如出一辙。
机身三围方面,A7RM3与A9相当,比A7RM3更厚一点,而这一厚度主要体现在手柄上,A7RM3相比上代手柄更凸出一点,握持手感有一定改善(同A9)。另外,单机身重量上A7RM3比上代A7RM2轻了一点,但考虑到电池变大,还采用双卡,整机重量介于A9和A7RM2之间。不过这种重量上差异并不大,对用户几乎没有影响
设计细节
细节设计上,前文小编提到过A7RM3的机身融入了很多A9的设计元素,事实上这些改变正是A7RM3与A7RM2不同之处。
左:A7RM2 右:A7RM3
A7RM3顶部与A7RM2设计类似,并没有A9那种驱动模式/对焦模式转盘。需要注意的是拍摄模式转盘与A9相同,原来“SCN”(场景选择)模式改为“S&Q”(快和慢)模式。这样设计,用户可以更快速进入“慢动作”模式进行拍摄。
左:A7RM2 右:A7RM3
再看相机背面,A7RM3完全继承了A9的设计,左上方MENU旁增加了C3按键,该按钮与以前在右侧的C3不同,默认为对所拍的照片保护/打分。
左:A7RM2 右:A7RM3
相机背部的右侧变化最大,原来C3按键改为AF-ON,回放时同样起到放大作用,而在拍摄中AF-ON按钮可以为移动对象预设焦点,也可以在锁定焦点下拍摄多张照片。AF/MF→AEL拨杆改为摇杆,方便用户上下左右快速、高效地移动焦点。而位于下放的拨盘比上代更大,方便用户操作。这里有个细节,由于A7RM3并没有独立的驱动模式/对焦模式转盘,所以和A7RM2一样背部大拨盘左侧仍是选择驱动模式。
A7RM3与A9相同,内置约369万点Quad-VGA OLED电子取景器,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60 fps或120 fps的帧数,该电子取景器采用了蔡司T*涂层,大幅减少反射,而外部镜片的氟涂层还能有效减少灰尘附着。
至于机身背面的翻转屏也与A9相同,从约123万点提升至约144万点,该显示屏在明亮的室外条件下也能清晰显示。电子取景器和液晶显示屏都可设置“标准”或“高级”的显示质量,“高级”设置可支持从约4240万像素传感器读取大量数据,提供了更加自然的视觉体验。另外,该显示屏支持触控,用户可以直接在屏幕上选择焦点。
左:A7RM2 右:A7RM3
相机侧面提供了两个存储插槽,用于存储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下方适用于SD卡兼容UHS-II,上方适用于SD卡Memory Stick。小编更希望双卡槽均支持UHS-II,现在已经无需支持记忆棒。至于为何没有采用XQD,主要受限于索尼微单的尺寸非常紧凑,要保证双卡槽,又要保证小巧、紧凑,所以采用双SD卡槽设计。
左:A7RM2 右:A7RM3
接口方面A7RM3变化比较大,保留了Micro USB(高速USB 2.0), Micro HDMI,麦克风接口、耳机接口(监听)。A7RM3还配备一个外部同步端口,可连接外置的闪光灯和电缆,方便实现同步闪光。索尼为A7RM3配备了Type-C USB(3.1)接口既可充电也能连接其它配件,当和电脑连接时还能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这个Type-C接口与Micro USB均可充电,但不能同时充电,优势主要是传输速度。
左:A7RM2 右:A7RM3
A7RM3采用新开发的NP-FZ100电池,与A9相同,这使得其续航能力约为之前的NP-FW50的2.2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换了电池,A7RM3与以往A7系列机型电池并不通用,目前包括竖拍手柄、多电池适配器套件等仅与A9通用,不过未来A7M3、A7SM3均会以A7RM3为蓝本,这些附件统一是迟早的事。
菜单界面
新菜单界面
单独JPG品质选择
在菜单方面,索尼A6500和A99II率先采用新菜单,作为后来者的A7RM3自然也不例外。不少用户都反映以往的菜单档案式的标签页有些混乱,如果想找寻某一项功能需要翻很久。索尼针对这一不足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调整,推出了新菜单。索尼通过不同颜色将一级选择页面进行标注,将“拍摄设置”、“无线设置”以及“相机设置”等进行区分,而后每个一级选项中再进行细化整理。这样的改进确实思路清晰,想要调整某一功能,查找起来比较方便。如果大家习惯了以前的菜单,这次要好好适应一阵。
下面小编具体列举一些菜单设置的新功能(此前A9已经有部分功能应用过):
1.点测联动
与索尼A9一样,A7RM3的点测光点可选择“中间”或“对焦点联动”,对焦点联动正是大家需要的点测联动功能。所谓点测联动,就是在点测光模式下,对焦和测光是同一个点。在选择对焦点的同时,测光点也同时关联了这个点,对这个点进行点测光。这样用户的对焦测光构图一步完成,对于抓拍很方便。
2.触摸操作
触摸开关
触摸板设置
A7RM3与索尼A9、A6500一样,在菜单方面增加了触摸操作。A7RM3除了可以用摇杆进行对焦点选择,还可以通过触屏的操作既直接又快捷,形成使用习惯后就会非常顺手。另外,这款相机与A6500一样,可以设置在观看取景器时,在屏幕上滑动指尖移动对焦点。
3.AF区域注册、换垂直和水平AF区域
所谓“换垂直和水平AF区域”功能与佳能EOS-1D X 系列的“分别设置横/纵向持机时的自动对焦点”类似,能分别记忆水平/垂直持机时最后所选的自动对焦点和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改变相机方向时能自动切换到相应方向上记忆的模式。根据场景设置此功能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另外,A7RM3还可像A9那样,注册对焦区域,用户注册后开机使用,无需再将对焦区域挪到常用位置,工作效率更高。
3.FTP无线连接
A7RM3可通过Wi-Fi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FTP服务器传输文件。
4.像素转换多重拍摄
A7RM3充分运用五轴防抖组件,推出像素转换多重拍摄模式,该功能与宾得“像素偏移分辨率”模式类似,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以1像素增量精准位移,拍摄4个单独的像素移动影像,包含总共约1亿6940万像素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4张照片并不能像宾得那样机内合成,要在电脑上使用“Imaging Edge”应用中心的软件进行合成和处理产生约4240万像素的照片。
这样合成的照片每个像素都能取得RGB各颜色信息,与传统马赛克猜色不同,这种图像类似X3不会发生伪色现象。相机设置当中,四张照片拍摄间隔可选1秒、2秒、3秒、4秒、5秒、10秒、15秒、30秒。照片格式可选择RAW或JPG,小编设置RAW+JPG只能4张RAW(可能是工程机的原因)。
目前“Imaging Edge”还没有正式上线,该功能小编以后会提供相关测试。
5.“Imaging Edge”应用中心
A9发布时,我们注意到这款旗舰机不支持App(应用程序),此次索尼还推出了适用于A7RM3的智能影像应用中心“Imaging Edge”,使摄影师的创意扩展到整个拍摄过程。“Imaging Edge”提供了三个可免费下载的电脑应用程序————“Remote”(遥控)、“Viewer”(浏览)和“Edit”(编辑),支持实时电脑远程拍摄和RAW处理。新推出的Image Edge软件可以用在其他型号的机型上,但一些功能只是针对A7RM3。
以往的PlayMemories Mobile是适应大众的软件,本着让一般大众使用时可以便捷使用的思路设计了这款软件。而Image Edge是定位于高端发烧友和专业的摄影师。索尼为他们从拍摄照到后期图片处理的过程提供一系列的支持。
6.防闪烁功能
若在荧光灯或人造光源下进行拍摄,A7RM3加入了防闪烁功能,该相机可自动检测灯光频率,并且快门进行控制以减少闪烁对画面的影响。这将大幅降低采用高速快门拍摄时画面顶部和底部出现的颜色和曝光异常。不过小编试用后发现,该功能只能在机械快门下开启,电子(静音)快门是不支持的。一般来说电子快门受灯光闪烁影响较大,希望索尼未来增加电子快门防闪烁支持。
画质测试:
一.自动白平衡色彩倾向
下面我们看一下索尼A7RM3的白平衡表现,由于在室内评测,编辑重点测试自动模式。需要注意的是A7RM3的自动白平衡有“标准”“环境”和“白”三种优先模式,下面自动白平衡“标准”我们找来A7RM2进行对比:
左:A7RM2 右:A7RM3 自动“标准”(点击查看大图)
自动“环境”(点击查看大图)
自动“白”(点击查看大图)
从结果上看自动“标准”下新老两代基本一致,画面都有些偏暖;自动“环境”下A7RM3的画面进一步偏暖,比较符合白炽灯黄光环境效果;自动“白”修正暖调非常明显,白色还原更准确,不喜欢黄调的用户可以选择该模式。
二.感光度测试
前文小编谈过A7RM3内置约4240万有效像素Exmor R CMOS,采用无隙芯片镜片技术和纳米抗反射涂层,从而提高传感器的光线收集效率,实现更高灵敏度、降噪性能及更高的动态范围/宽容度。
A7RM3的原生常用感光度为ISO100-32000,上限比A7RM2的ISO25600更高。为了验证索尼A7RM3的高感画质,小编找来上代A7RM2作为对比。测试条件:两款机身搭载EF24-70mm f/2.8GM镜头,设置为RAW+JPG、矩阵测光、预设白平衡(3100K)、焦距70mm、光圈f/8.0。由于目前ACR尚不支持A7RM3,我们使用索尼自家Image Data Converter (降噪关闭)将RAW转JPG进行对比。(本次测试A7RM3为工程机、固件版本0.01)
先来看RAW画质对比
ISO测试截取位置
左:A7RM2 右:A7RM3
ISO 1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1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3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6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12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25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51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102400(点击查看大图)
从测试结果来看,新老两代产品RAW表现非常非常接近,ISO 800以下画面非常干净;ISO 1600时两款相机的画面开始有些粗糙,有轻微彩色噪点出现;当上升至ISO 3200时,两款相机的彩色噪点逐渐明显,不过感官上影响并不大;ISO 6400-12800时,两款相机的彩色噪点已经比较明显,暗部(黑色背景)彩噪还不算严重,并未出现偏色问题;ISO 25600以上,两款相机的彩噪已经影响画面,黑色背景出现偏色问题。总的来说A7RM3的RAW表现与上代处于同一水平。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JPG的表现,A7RM3由于使用新的BIONZ X图像处理器,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新老两代降噪处理的效果:
左:A7RM2 右:A7RM3
ISO 1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1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3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6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12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25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51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 102400(点击查看大图)
从测试图对比来看,JPG由于降噪作用,ISO 1600以下两款相机的画面都非常干净;ISO 3200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轻微的涂抹痕迹,A7RM3的降噪涂抹更好一点,画面颗粒感更少、更平滑,ISO 6400以上,这种差异会更明显一点。总的来说由于新降噪算法的作用,A7RM3的画面降噪会更均匀、平滑一点,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改进是比较轻微的,只能说降噪画面比上代感观略好一点。
三.宽容度测试
至于宽容度,官方称A7RM3在低感光度设置下可实现15级的宽广动态范围/宽容度,但效果如何还需要实拍验证。我们采用“暴力还原”的测试方法,索尼A7RM3使用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础上分别进行+1、+2、-2、-1曝光补偿(Image Data Converter目前仅支持±2档调节),如此得到过曝、欠曝严重的RAW照片,放到Image Data Converter(降噪关闭),将曝光向相反的程度进行还原,RAW转JPG比较。(本次测试A7RM3为工程机、固件版本0.01)
左:A7RM2 右:A7RM3
+1过曝
+1还原(点击查看大图)
+2过曝
+2还原(点击查看大图)
从“暴力”测试来看,+2过曝情况下,A7RM2、A7RM3能够拉出不少细节,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白色部分细节已经难以拉回。而+1过曝情况下,两款相机可以比较轻松还原主板上的细节。
左:A7RM2 右:A7RM3
-1欠曝
-1还原(点击查看大图)
-2欠曝
-2还原
在欠曝情况下,还原能力非常考校暗部彩色噪点控制,-2欠曝的情况下,A7RM2、A7RM3都可以轻松拉回大部分细节且无明显噪点;-1欠曝下对于两款相机来说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本次宽容度还原测试受到软件限制,测试强度还不够暴力,未来ACR等通用软件更新支持A7RM3后,小编还会放出测试强度更大的部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A7RM3的宽容度表现。
另外,为了验证A7RM3的长曝表现,小编将A7RM2、A7RM3盖上镜头盖,设置为ISO 3200、30秒、关闭五轴防抖曝光,通过Image Data Converter提亮两档观察噪点表现情况:
左:A7RM2 右:A7RM3(点击查看大图)
从提亮后的对比来看,A7RM3黑色画面中彩色噪点明显要少一些,小编觉得索尼很可能鉴于上代表现对于A7RM3进行了优化,高ISO传感器底噪控制要更好一些。
四,人像肤色对比测试
高像素机型经常被摄影爱好者用于拍摄人像,部分用户非常看重相机JPG直出的色彩表现,下面小编选择了A7RM2、A7RM3两款相机搭载FE24-70mm f/2.8进行半身人像拍摄,对比JPG直出色彩。2款款相机拍摄参数均设为F2.8、1/320秒、ISO100、24-70mm f/2.8GM@70mm端、色彩风格为标准/肖像、AWB(标准)。
左:A7RM2 右:A7RM3 标准 (点击查看大图)
左:A7RM2 右:A7RM3 肖像 (点击查看大图)
索尼官方称改进了BIONZ X处理器,显著提升对肤色和纹理的还原能力。从实拍来看,A7RM3即使在标准风格下人像肤色也要更好一些,并不像上代有偏绿问题,更加白净一些,选择肖像风格,A7RM3的人像肤色会更加白皙一些,整体感观更好。当然如果用户还觉得黄,可以将AWB选择“AWB白”,这样色温的优化,人像表现会更好一点
连拍追焦测试
前文谈到由于升级了影像处理系统(前端LSI+BIONZ X),可在约4240万有效像素下实现最高约10张/秒的连拍,AF/AE可连续跟踪拍摄多达76张JPEG或28张未压缩的RAW。机械快门和静音(电子)快门均可实现10张/秒的高速连拍,而在8张/秒的实时取景拍摄模式下,取景器或液晶屏幕也不会出现明显滞后。另外,索尼宣称自动对焦速度提高约2倍,跟焦速度提高约2倍并支持眼控对焦追踪。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我们将A7RM3设置扩展自由点、AWB、1/1250秒、F2.8、70mm(FE24-70/2.8GM)拍摄迎面冲刺的人物。
10fps 连拍
10fps 连拍局部放大 (点击查看大图)
从实拍来看,A7RM3连拍都展现了较好追焦性能。扩展自由点的对焦区域可以很好覆盖被摄者仅有最后三张因为被摄者跑的太近且速度较快出现脱焦现象。总的来说相比上代A7RM3的追焦性能还是有一定改善。
4K HDR视频
A7RM3支持机内4K视频录制功能,可在Super 35mm或全画幅模式下记录4K视频。在Super 35mm格式下,相机通过使用全像素读取的方式超采样约5K分辨率像素(15MP)的大量源信息并生成4K视频,从而获得更出色的细节和深度。
A7RM3支持新的4K HDR(HLG)视频录制,可在兼容 HDR(HLG) 的电视上播放4K HDR图像。此外,S-Log2和S-Log3可提高宽容度和调色空间(上代仅有S-Log2伽马)。
相机还支持自动跟踪对焦模式以120fps录制100 Mbps的全高清视频(上代仅有60p/50p),可在后期编辑成4倍或5倍慢动作视频文件。
实拍样片
下面为小编同事“张二二”,A7RM3搭配G大师镜头系列"大三元",拍摄的样张(以下样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评测总结
总的来说,索尼最新发布的A7RM3虽然隶属于R(高像素)系列,但此次升级重点在速度上,打破人们对高像素机偏慢的固有印象,力求相机各方面性能更为均衡。
A7RM3如同无反版的A99II,又像A9R,在上代高像素的基础上,加强连拍速度、视频帧率、响应速度以及机身操控。画质上A7RM3继续保持上代优点,而机身性能短板进行了明显加强。可以说如果你需要一款兼顾A7RM2画质和A9机身性能的索尼产品,那么这代A7RM3是不二之选。
A7RM3是今年继D850后,第二款高像素平台基础上追求高速的均衡机,考虑到机身性能提升、市场定价、镜头群完善情况,未来A7RIII将成为D850的最大竞争对手。那些对A7RM2机身性能不满的用户,可以重点关注这款相机,不必为了机身性能而去购买更为昂贵的A9。
优点:
1.对焦性能有所改善,眼控对焦识别更好
2.机身操控、握持优于上代(AF-ON、双卡槽、摇杆等)
3.机械快门下10fps,实用性更高
4.翻转屏和取景器分辨率更高,取景器延迟更低
5.电池续航能力明显提升,优于以往A7系列
6.支持120/100fps慢动作全高清视频
7.支持机身五轴防抖,防抖性能更好
8.屏幕支持触控,焦点选择更便利
9.支持type-c(USB3.1)和闪光同步接口,扩展性更专业
缺点:
1.机身偏小,与远摄镜头组合,握持手感不佳,增加手柄手感有改善
2.仅有一个卡槽支持UHS-II
3.电子快门不支持防闪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