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评测 > E卡口小三元终聚首 索尼FE 16-35mm F4评测

E卡口小三元终聚首 索尼FE 16-35mm F4评测

色影无忌
Kiwi
kiwi
2014-11-17

  自从听说索尼将会发布全画幅的微单™相机,大家都翘首期盼,毕竟将画幅优势和体积与便携性结合,终将会为广大用户带来新的拍摄体验。伴随A7系列的诞生,全画幅微单™果不其然的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无论α7、α7R还是α7S,迅速扩张的阵营也让我们看到了索尼的信心。然而除了刷各种不同的机身之后,对于全画幅FE卡口的镜头索尼也极其重视,这不,小三元最后一位悍将近日也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在全画幅相机发布之后,索尼马不停蹄的在构建微单™全画幅的镜头群,连续的发布了几支重量级产品,其中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和FE 70-200mm F4 G OSS的面世更是让我们激动人心。F4的恒定光圈还有24-70mm和70-200mm的焦段,不禁让人联想到单反相机中备受好评的小三元,很多人更是断定16-35mm绝对是索尼的下一个动作。年中的镜头走势果然没让我们失望,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下文简称FE 16-35mm F4)赫然进入我们眼帘。今天,我们色影无忌编辑部就得到了这支小三元中的广角利器,想要购买的朋友不妨先看看它的威力。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

 

  索尼蔡司FE 16-35mm F4镜头的诞生,补充了FE镜头中16-200mm之间的焦段空白,让喜欢风光摄影和表现大场景的摄影爱好者有了新的选择,而不是繁琐的去转接。毕竟兼顾画质和便携性才是索尼α7系列诞生的原因,这下一支镜头便满足了大家的需要,对于这样的产品,笔者也只能说上一句:“你为何来的这么晚。”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详细参数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在与其他16-35mm F4产品对比的时候,索尼FE 16-35mm F4镜头在比500g稍高的重量上有绝对的优势,并且口径缩小到72mm,便携性和使用起来方便程度可想而知。虽然大小有了缩水,但是镜头内部的特殊镜片确实用料十足,7枚特殊镜片甚至比傻大黑的单反镜头还要多,真是让人竖起大拇哥点赞。 

 

  镜头结构及MTF曲线一览

 

  在正式开始镜头评测之前,笔者也习惯与众多爱好者一样,先从官方发布的数据中找寻“蛛丝马迹”,从纸面上大致判断这支镜头。相信,这样的方法也是大家购买前的必修课吧。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结构

 

  从镜头的结构图中我们可以非常非常简单的注意到内部花花绿绿的特殊镜片,其中高级非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以及ED低色散玻璃镜片这些广角镜头中的常客因有尽有,非常下血本。而天塞(Tessar)结构的设计,更是拥有高解析度、高对比度以及对色彩细致入微的表现,使得拍摄影像得以完美再现,也是顶级图像品质的保证。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MTF曲线

 

  根据官方测试出的MTF曲线来看,这支FE 16-35mm F4镜头的表现比较不错,F4光圈下16mm的曲线稍有变化,F8已经趋于完美,而35mm方面,F4和F8都比较不错,这样的表现,让笔者更为期待它的实际测试效果到底会有多强大。 

 

  整体外观

 

  在实拍测试开始之前,笔者先向大家展示一下索尼这支FE 16-35mm F4镜头的外观及细节。这支镜头还是继承了索尼蔡司镜头简单即是美的观点。镜头整体没有多余的设计,黑色涂装低调专业,镜身采用结实的金属材料,整体重量518g,三围达到78mm x 98.5mm,体积和重量比较适合旅行携带,稍重于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正面/背部

 

  镜头的四周各面都非常非常低调,除了基本的参数之外,产品信息被放置在镜头卡口的一个小角落,没有多余的部分。并且金属的质感非常好,冰冷的手感配合适当的重量,拿在手中很是压手。考虑到金属反光的问题,这支镜头表明采用了消光处理,不会形成反光影响到别人,但是用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指纹问题。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前镜组/卡口

 

  镜头前部的滤镜尺寸为72mm,相比于其他同类产品的77mm稍有缩小,如果您想购买CPL或DN的朋友要注意这一点。镜头卡口部分与其他变焦镜头相同,采用长方形的设计,保证全画幅CMOS的覆盖。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搭配α7R相机效果

 

  考虑到FE 16-35mm F4镜头拍摄风光题材作品更为合适,所以笔者在机身方面选用了像素更高的α7R作为测试之用。镜头搭配上机身后,整体大小和重量都相当适中,不会为被摄者形成很大的“威胁”,如果平时扫街的话也很适合。 

 

  产品细节

 

  虽然FE 16-35mm F4整体较为简洁,但是重点的参数以及一些督导的细节设计还是非常贴心的,接下来笔者就一点一点的为大家展示镜头上各方面的细节。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镀膜/前镜组信息(点击查看大图)

 

 

索尼FE 16-35mm F4前镜组信息(点击查看大图)

 

  在镜头的前镜组上,算是参数大集合的部分。前组镜片在光线的照射下,我们可以看到莹绿色的T*镀膜。在四周一圈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镜头参数。例如主要的16-35mm焦距、F4恒定最大光圈以及T*镀膜等等。除此之外,大家要注意,这支FE 16-35mm F4镜头还支持OSS防抖功能,这对于高像素的机身的帮助当然不能忽略,并且7叶光圈叶片对于虚化效果和星芒效果都有帮助。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产地/卡口触点(点击查看大图)

 

  镜头卡口方面,FE 16-35mm F4也采取了金属材质,让大家可以长时间使用,反复拆装都不是问题。卡口部分上方标有“made in Thailand”,让我们了解到它的产地为泰国。下部的金属触点排列整齐,让机身可以记录镜头信息等EXIF参数。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蔡司LOGO/产品型号(点击查看大图)

 

  镜头侧部低调的蓝色ZEISS小标,让我们知道它拥有世界顶级光学生产商的血统。在镜头的正上部,还有“FE 4/16-35”的标记,再次提醒人们它的参数。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整体大小/莲花形遮光罩(点击查看大图)

 

  对笔者而言,这支FE 16-35mm F4的整体大小基本合适,拿在手中不会太长,使用中也不会有头重脚轻的问题。对焦环和变焦环大小不一样,操作中就算不观看也可以简单分辨。

 

 

索尼FE 16-35mm F4镜头遮光罩装配示意(点击查看大图)

 

  考虑到广角镜头视野过大的问题,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厂方采用了全新的ALC-SH134专用遮光罩。这个这遮光罩也是莲花形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上放为塑胶,下方接环为金属。遮光罩的内边只单纯做了消光处理,并无内植绒也没有加入消光螺纹,相较之下,G系列镜头遮光罩的用料就比较大方了。 

 

  眩光鬼影及畸变测试

 

  上面看过了FE 16-35mm F4镜头的外观及细节,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何感想。在手感和使用方面,笔者打包票,这支镜头绝对会让您爱不释手。当然,它的光学素质也至关重要,接下来笔者就将进入各项测试,为大家检验一下。在所有素质测试环境,笔者都采用自然光的环境,并且关闭所有机身内部矫正,采用RAW格式拍摄。

 

16mm眩光及鬼影测试

 

35mm眩光及鬼影测试

 

  眩光和鬼影这两个东西一般会出现在逆光的情况下,考察这方面的好坏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镜头的镀膜。前面笔者也说了,这支镜头采用了蔡司赫赫有名的T*技术,它到底在实际中表现如何呢?大家请看上面的测试照片。在16mm端时,画面中出现了圆形的眩光以及少许鬼影,毕竟样广的焦距,彻底控制光线的入射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当焦距转到35mm,画面中这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对画面没有影响。

 

16mm畸变测试

 

35mm畸变测试

 

   畸变是广角的一个特色,不少用户都喜欢使用其来营造更有张力的照片,这样可以给观看者更大的视觉冲击。在FE 16-35mm F4镜头身上,16mm端出现了常规的桶形畸变,画面上下都出现了外凸,并不夸张。35mm端时,画面貌似出现了枕形畸变,这个让笔者非常诧异,一般这种情况式出现在长焦端,但35mm为何会有,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如果您不喜欢这些稍夸张的变化,大可以开启机身内部的镜头矫正,修正方面还是非常强大的。 

 

  镜头暗角测试

 

  镜头暗角是一种失光现象,用户对着亮度均匀景物,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叫做“失光”,俗称“暗角”。暗角对于任何镜头都不可避免,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出现在大光圈镜头以及广角镜头上。

 

 

16mm端暗角测试 F4.0/F5.6(点击查看大图)

 

16mm端暗角测试 F8.0/F11(点击查看大图)

 

  从实拍的照片来看,在16mm下F4光圈全开的情况中,画面四周的暗角情况还是比较严重,毕竟缩小体积后,无法把镜头口径扩大,还是影像到光线的入射范围。不过,这种情况随着光圈的缩小迅速转变,基本在F8就消失无踪。

 

 

35mm端暗角测试 F4.0/F5.6(点击查看大图)

 

 

35mm端暗角测试 F8.0/F11(点击查看大图)

 

  相比于16mm端,当您把镜头旋转到35mm,画面的暗角仿佛被成功制服一样,基本消失。仅仅是F4最大光圈下稍有影响,其他光圈值下可以忽略不计。

 

  16mm端分辨率测试

 

  看过了暗角、畸变以及眩光鬼影等测试,接下来可能是您最关心的问题——分辨率。说到这个问题,考验镜头的正式索尼自家的α7R微单™相机,3640万像素的恐怖CMOS让镜头吃力不少。不过考虑到风光摄影师的平日习惯,厂方应该已经想到了FE 16-35mm F4+α7R这样的组合,看看他们之间会不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吧。

 

16mm端分辨率测试 下图为红框内100%效果

 

  本次测试环境为室外,测试光源充足未发生改变,白平衡为自动,使用相机为3600万像素无低通滤镜的α7R,固定脚架定时拍摄,力争最大客观。

 

16mm端镜头中心 F4.0/F5.6/F8.0(点击查看大图)

 

16mm端镜头中心 F11/F16/F22(点击查看大图)

 

  当笔者截取了16mm的中心截图后,唯一能想到的词就是不可思议。广角镜头的最广端,在F4情况下完全的通过了3640万高像素的考验,画质损失情况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真是非常神奇。当然,并不是任何光圈都不会改变,F22下也是有减弱,但平均值也是秒杀不少单反镜头的。

 

16mm端镜头边缘 F4.0/F5.6/F8.0(点击查看大图)

 

16mm端镜头边缘 F11/F16/F22(点击查看大图)

 

  16mm边角的情况还是在笔者意料之中的,并没有像中心那么变态。从100%截图可以看到,上方的砖墙边缘和黑颜色都可以看到细节流失的情况。在F5.6后,画面出现好转,边角最佳分辨率出现在F8。

 

  35mm端分辨率测试

 

35mm端分辨率测试 下图为红框内100%效果

 

  35mm的分辨率情况基本与16mm相同,中心只强不弱,相比于其他品牌的单反镜头,FE 16-35mm F4一出手绝对可以秒杀一片。

 

 

35mm端镜头中心 F4.0/F5.6/F8.0(点击查看大图)

 

35mm端镜头中心 F11/F16/F22(点击查看大图)

 

  画面中心分辨率相当高,这一点其实早在MTF曲线中就可以看出,35mm中心还要强过16mm。一般用户在用35mm拍摄任何题材时,基本都可以做到,配合高像素相机,剪裁什么的毫无问题。

 

35mm端镜头边缘 F4.0/F5.6/F8.0(点击查看大图)

 

35mm端镜头边缘 F11/F16/F22(点击查看大图)

 

  对于边缘来说,35mm下画面流失情况还是会出现。F4和F22这两个极端光圈时,画面中细节流失比较严重,100%截图的边缘会出现模糊。最佳光圈还是在F8,这边的表现能力相比16mm则比较相同。

 

  镜头紫边测试 

 

下图为红框内100%截图效果

 

  测评看到现在,也基本没有什么可测试的了,马上就进入最后一项——镜头色散测试(紫边)。镜头色散一般会出现在光比比较大的场景下,例如逆光等,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在主体的边缘看到一圈扩大的紫边效果,这也就是色散效果。本次测试,笔者选在了午后太阳入射角较大的时候,保证了足够亮的环境去测试。

 

从左至右 F4/F5.6/F8(点击查看大图)

 

从左至右 F11/F16/F22(点击查看大图)

 

  在16mm下,以为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在逆光的篮球框和树枝的边缘还是出现了色散的情况。F4光圈下,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到明显的紫边。但是随着光圈的缩小,色散逐渐变窄。

 

下图为红框内100%截图效果

 

从左至右 F4/F5.6/F8(点击查看大图)

 

从左至右 F11/F16/F22(点击查看大图)

 

  35mm下的情况要好很多,就算是F4也无法轻易发现色散,镜头内部各种特殊镜片发挥了在主要的作用。在丰田车标的四周,强光大量溢出,相比于边缘的部分也没有非常明显的紫色,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实拍样张 

 

  看过了上面这么多介绍,那么索尼蔡司这支FE 16-35mm F4镜头搭配α7R相机的的实拍效果又如何呢?点击下面组图可以进入“样张赏析”浏览实拍样张。本次样张拍摄,笔者采用RAW+JPG格式,AWB设置为自动,ISO设置为自动,图片仅缩小至1200px宽。

 

(点击进入更多样张欣赏)

 

  总结

 

   看完了整篇关于索尼蔡司FE 16-35mm F4镜头的测试,不知道大家心里是否有了一点了解呢?在测试这支镜头的过程中,笔者也是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一方面是让大家了解笔者内心对其表现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也是给那些要败入这支镜头的朋友一些建议。

 

 

  先说说这支FE 16-35mm F4镜头的画质吧,画质方面应该可以算上是其最大的优势。整体测试过程中,镜头和α7R的组合相当不错,基本能发挥3640万像素的大部分威力。再而就是镜头的做工,作为影像行业的大厂之一,索尼的各类产品我们都有目共睹。无论是镜头设计或者材质都非常不错,内部镜片的用料也非常下本,应该算得上顶级之一。 

 

 

  除了上述之外,这支镜头并无不足,例如虽然有T*镀膜加身,但是对于眩光的抑制能力还是稍微逊色,这方面可能也是受到了体积或制作的限制。不少用户可能还会质疑F4的光圈设计是否得当,在笔者看来,这点并不能算是重要问题。纯风光或建筑摄影,F4的光圈绝对够用,光圈缩小后的分辨率也有目共睹。如果您要是用来拍摄星空的话,大可以搭配α7S相机,F4的光圈配合高ISO,这样的顾虑则迎刃而解。

 

  总体来说,FE 16-35mm F4作为E卡口小三元的最后作品,这个收官还是比较完美的。它的诞生,为α7系列风光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选择。反观整个索尼镜头路线图,E卡口全画幅镜头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对于广大的用户来说绝对是有利的,丰富的镜头群,让用户可以涉及更多的题材。长远不敢说,近两三年内,全画幅微单™相机绝对还是索尼的天下。

 

评测(365)
索尼(5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