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玩转器材 | Yashica老旁轴——Minister

玩转器材 | Yashica老旁轴——Minister

色影无忌
南羽
黑眼圈
2018-04-17

  Yashica Minister 是Yashica的第四种旁轴相机,也是在1960年代延续生产10年之久的Minister系列的开篇之作。纵观Yashica旁轴的发展史,都是产品线上同时有高、低两种档次的机器。其第一种旁轴相机Yashica 35推出了镜头孔径分别为F1.9和F2.8的两个版本,之后则推出了结构复杂、采用大孔径镜头、Leica风格的YL和结构相对简单、小孔径镜头、Contax风格的YK。而到了1960年的Minister,又回到了Yashica 35的路子上:同一机型,分别推出不同镜头孔径版本的机器。从历史背景看,当时Yashica正在全力准备推出它的的第一款35单反相机—YASHICA PENTAMATIC(1961年上市),可能对当时Yashica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来讲,继续同时设计生产两种零件完全不能互换相容的旁轴相机多少有点勉强。其中,采用F1.9(6片4组结构)镜头的型号在机身上标注的是“Yashica M”,印在黄色电镀金属牌上,M为红色,显得比较华贵,和白底黑字标牌的F2.8版本拉开了档次。

 

 

  Minister在外观和各个部件的设计上结合了其前辈YL和YK的特点,上部镀铬部分以下的机身和镜头部分,完全取自YL——边角采用圆弧过渡,独特的光圈、快门设置方式,回片手柄在机身底部等。

 


独特的快门、光圈设置方式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Yashica老旁轴——Minister》进行跟帖。

 

#p#

  取景器的设计也和YL如出一辙,只是为了容纳新增加的硒光电池测光表,相机顶部不再像YL一样采用阶梯状,而采取了类似YK的相对平坦的顶部。这里插一句,对于机顶部,日本有个独特的叫法称“军舰部”,想来可能是机顶的旋钮、按钮布置的形状有点类似军舰甲板。虽然绝大部分设计来自YL,但是手动归零的底片计数器以及卷片手柄的外观设计则肯定的来自YK,也许是测光表挤占了原来YL自动计数器的位置,不得已而为之吧。

 


测光表盘、快门按钮、卷片手柄和计数器

 

  除了这些继承自前辈机型的元素,Minister还是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设计,在机顶靠近取景器一端,有一个和胶卷片轴联动一端外露的轴,上面蚀刻一个红点,起到显示胶卷运动的指示器作用,如果装片失误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这个增加的设计要比YL的没有任何胶卷运动指示进步不小。

 


卷片动作指示

 

  Yashica Minister的手动操纵感十足,贯穿了拍摄的每一步,仅举两例。

 

  装好胶卷拍摄之前,先要将计数器归0。按住计数器盘,以上面箭头的方向旋转,棘轮和簧片碰撞发出“咔咔”的声响,和小时候给机械闹钟上弦的声音差不多,感觉非常亲切。把三角标志对准内圈的红点,设置结束。

 

  胶卷拍完,将机身底部的卷片状态切换钮由“A”转为“R”,回卷手柄“啪”的弹出,按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回片。由于机底回片系统的结构远较机顶回片复杂(因为回片轴和胶卷片轴不同轴),转动手柄时会听到机内齿轮组的“嗡嗡”声,同时机顶的卷片指示器红点跟着快速旋转——非常棒的感觉。回卷完成,“R”转回“A”,回卷手柄往下一按,“咔”,复位了。

 


回卷手柄工作状态

 

#p#

  工艺时代相机做工的讲究和认真,在这台机器上也很多处得到体现:机身内部在压片板旁边粘有一块电镀金属牌,内容是测光表使用指南,相当精致,与之比较不少机身上用不干胶随便一贴的那些东西简直不值一提。至于蚀刻文字更是不在话下,而且全是使用白、红、黄三色,显得十分协调。另外,这一台不可换镜头的相机上竟有三处序列号,机身号、快门号和镜头号,可见当时的认真。到了以后的机器上,就只有机身号可找了。

 


后盖上的说明牌

 

  镜头是单层镀膜,黄色反光,滤镜接口46mm,焦距采用CM为单位标注。老镜头加个遮光罩很重要,但旁轴机器的遮光罩并不好配,主要就是不能挡住测距窗。不过一次到器材城碰巧看到一种46mm金属遮光罩,装上后不影响测距,样子挺配,试拍也不挡角。

 


满搭配的遮光罩

 

  手中这台45年前的老机器,至今未维修过,却依然功能正常、成像优秀,不由得对那个年代的工艺水准产生一种敬意,再看看我用了不到一年就LCD坏掉的DC,真是很难接受我们的技术在进步的说法。

 

旁轴相机(24)
胶片相机(123)
雅西卡(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