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玩转器材 | 微单新玩法 DIY小型技术相机——微型单轨

玩转器材 | 微单新玩法 DIY小型技术相机——微型单轨

色影无忌
bg8nbf
黑眼圈
2016-09-14

  编者按:DIY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无忌论坛里就有许多这样的能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爱好,打造出专属于自己的摄影器材,十分令人佩服。无忌泡菜bg8nbf就DIY了一台微型单轨相机,转接中画幅镜头、大画幅镜头和放大镜头等通通不在话下,极大地拓展了索尼微单的玩法,有兴趣的朋友赶快来看看吧。

 

  用了3个现成的部件:

  200mm燕尾齿条滑台,型号:LS-413L2

  弧形滑台:GOH-40A35

  R滑台:RSP40-L

 

  主要技术规格:

  前组仰俯:正负各15度

  前组摇摆:任意.由皮腔限制,微调正负5度

  后组横向移动:40mm左右各20mm

  后组上下移动:上18mm 下15mm

 

  前组镜头板使用EOS接口,主要考虑EOS接口直径较大,并且考虑可以利用佳能移轴镜头。

 

  其他镜头利用转接环方式接入。可接入的镜头接环手边有现成的,包括哈苏及放大机镜头。

 

  转接环,只做了个玛米亚67的。后组用索尼E口。

 

  手边只有一台台钻,基本手工,零件的发黑找人帮忙了。

 


改造和制作的一些零件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DIY小型技术相机---“微型单轨”》进行跟帖。

 

#p#

  零件:弧形滑台。

 

 

  零件:燕尾齿条滑台。

 

 

  零件:旋转平台。

 

 

  零件:弧形滑台。

 

 

  零件:弧形滑台和R滑台的组合。

 

 

  零件:弧形滑台和R滑台的组合。

 

 

#p#

  今天基本组装完毕,皮腔还没有做,慢慢来。

 

 

 

 

  重量……有点超标了。

 

 

  可以使用的镜头转接方式。

 

 

 

 

#p#

  这几天在做皮腔。原来从来没有做过,所以做出来不好用,原来想做小一点,直径12.5cm,材料也不好,所以在重新做。

 

 

 

 

  左移20mm:

 

 

  右移20mm:

 

 

  下降15mm:

 

 

  上升15mm:

 

 

#p#

 

 

 

  皮腔是用胶水粘的,没有用线,14×14cm。

 

 

 

 

 

#p#

  升降部件是一台显微镜上拆的。

 

 

 

  3*快装板螺丝口:

 

 

 

  后组接口板:

 

 

  前组接口板:

 

 

  顶视图:

 

 

  希望这些图片对想DIY的朋友有用。

 

 

#p#

  刚才用50mm的罗头试拍了两张。焦点中间。

 

 

  这张作了俯视12度:

 

 

#p#

  网友6f2:请问皮腔和前后组是如何固定的?

  前后组的皮子上都粘有1mm厚的铝圈,前面是用4片焊片挡住,可以旋转,后面是用螺丝。最好做成卡口形式,方便更换皮腔。(我的前组改成卡口,只要在铝圈上开4个可以通过焊片的口就可以了)。简单画个图。

 

 

  一直也没有出去试试机器,晚上在家里试用哈苏的老c50头,用索尼5n拍了9张接片。

 

 

  这是百分之百的裁图:

 

 

#p#

  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把后组的水平快速移动改成齿条手动移动了,临时用喷漆喷了下,外观不好。重量增加了几十克。但是操作明显顺手多了。

 

 

 

 

 

 

 

#p#

  今天闲来没事,又重新做了个单峰皮腔。单峰皮腔不占法兰距空间,所以一些135镜头都可以使用。特别是一些大像场的移轴镜头,增加了镜头的使用范围。

 

 

 

 

  顺手试了一下佳能的小痰盂,还可以摇头拍摄。

 

 

  看看小痰盂的像场。

 

 

  小痰盂的边缘画质。(上图的红色框内)

 

 

#p#

  哈苏镜头的皮腔位置:

 

 

  玛米亚镜头的皮腔位置:

 

 

  罗敦斯德150放大镜头的皮腔位置:

 

 

  罗敦斯德150放大镜随手拍标板,11光圈。

 

 

  百分之百截图。

 

 

  关于皮腔的制作:皮腔我也是第一次做,没有经验,就简单易行。用的是粘接的方法,用的“801强力胶”。把需要粘接的地方两面都涂上胶水,等到不粘手了,合上压紧,这一步比较关键,不能错位。皮,最好是羊皮,当然其他的也可以。尺寸及用多少峰,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使用下来粘接的很好用,强度不错,就是没有缝纫的好看。

 

  星期天到公园拍了几张,天气灰蒙蒙的,用的哈苏的老C50镜头,竖拍3张接。

 

 

 

 

#p#

  五之山人问:你的罗敦斯德150放大镜头在这款皮腔小机器是否好使?最近对焦距离是多少?因我有一只施耐德180的放大头,也想用在高仿你的这款皮腔小机器上,对能否好用心里没底;有朋友说在这样的机器上根本没法使用,有说中远距离拍虫草将是没得比。请教楼主,到底如何是好?

 

  施耐德180的放大头因为法兰距比较长,包括150的,可以加一节镜筒。我的150的也加了的,180的要加更长一些。具体长度实验一些,不用严格,因为后面皮腔还有很多的调整范围。

 

  还有一个办法,找一个废旧的变焦镜头,最好是中长焦的,把里面的东西拆掉,这样改出来两面都可灵活调整,可以微距。

 

  给你拍张图片。这样改,无限远可以合焦,最近对焦距离大约40公分(距离镜头前面),图像大于1:1。放大镜头的优势是轻,焦距短的是轻巧。

 

 

  试拍了180放大镜头的接片,发现镜筒的长度在无限远合焦的情况下,尽量短,把调整量让给皮腔段,不然会有遮挡。

 

  试拍罗敦施德180的素质确实不错,图片的尺寸为76mm×51mm,细节很好,锐利。

 

 

  这个是上图的蓝色框的百分之百截图1:

 

 

  这个是上图的蓝色框的百分之百截图2:

 

 

#p#

  因为嫌上次做的太重,正在开工做一台轻一点的。已经动手10天了,正好在折腾后组,上点图吧。

 

  这次的直线滑台选择了台面25mm宽度150mm长的2个,有个裁断了,弧形台30mm的2个,升降用的上回买的台面40x60mm的改造的,但是增加了一块快装板做底座,又是200克,希望在这个月完工。

 

 

 

  加个压圈,可以旋转。

 

 

  有台的L39-NEX接环。

 

 

  锁紧。

 

 

  标尺。

 

 

  这次增加了移动量,上下各20mm,左右各27mm。

 

 

#p#

  基本完工,下一步找人发黑。

 

 

 

 

 

 

  关于技术相机的不脱轨设计,搜索了些资料看,硬是没有看出什么要领,可能是自己没有玩过大画幅的原因吧。

 

  自己的理解,不脱轨设计的第一要素应该是作仰俯和摇摆应该是以焦点为中心,与镜头节点的弧线移动。就像移轴镜头的设计一样,最后的改变只是像场的变化。

 

  这里高人多,希望说说。

 

 

#p#

  完工!基本满意,稳定性可以,就是发黑不是太好。

 

 

 

 

 

 

 

#p#

  完工!基本满意,稳定性可以,就是发黑不是太好。

 

 

 

 

 

 

 

#p#

  完工!基本满意,稳定性可以,就是发黑不是太好。

 

 

 

 

 

 

#p#

  前些时候借了2只24的移轴镜头,一只尼康,一只三阳,比较了一下影像圈。画布尺寸85mm×63mm。

 

  三阳24移轴镜头:

 

 

  尼康24移轴镜头:

 

 

  这张也是哈苏50c头拍的,实际尺寸是宽度68mm,所以角度相当于大约45mm的镜头,边缘结像就要差一点。

 

 

DIY(835)
微型单轨(2)
技术相机(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