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镜头焦距、光圈在不同物距下对点光源芒线的影响》 作者:xxjtgyp 论坛原帖地址
一幅普通的照片,例如夜景照片,如果灯光出生漂亮的光芒线,会使平静的照片显现活泼的动感,我也很喜欢这种点光源光芒线的照片。按说镜头光圈越小,芒线因该越明显。但是,我拍出的照片要么没有芒线,要么芒线不明显,一直不得要领。(这里只探讨不加星光镜的情况)。
今年端午节,北京到处人山人海,正好在家测试一下,看看光芒线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说干就干,准备了佳能EOS650D机身,百微(100L)、小白(70-200L)和17-40L三个镜头,还有三脚架、快门线等附件。选择一个普通聚光手电,作为直径20MM的点光源;再用一张硬纸板,中间用螺丝刀打了一个直径5MM的孔,套在手电前面,作为5MM点光源,测试两种光源下的成像情况。
分别使用3个镜头,在距光源(物距)1米、2米、6米、10米处,变焦镜头使用最长焦距和最短焦距,分别在f/4 、f/8 、f/16 、f/32(17-40L为 f/22)光圈下拍摄。相机使用中间对焦点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光圈优先、曝光补偿减4档(-4)。拍摄的照片剪裁中间光源部分,贴到表格中。为以便比较,粘贴的各图缩小比例不尽相同。
拍摄结果如下图:
百微测试图
小白测试图
17-40测试图
表格左边是20MM光源结果,右边是5MM光源结果。
查看结果,感觉左边的结果还算靠谱,右边怎么几乎看不到芒线,与常识相悖,百思不得其解。
把照片放大到200%,再仔细观察,发现没有芒线的亮点周围似乎又有一些影影绰绰的线条,马上意识到,会不会是光源亮度不够造成的,决定用强光手电再试一试。普通聚光手电大约100多流明,我这个强光手电号称可以达到900-1000流明,使用专门为皮带打孔的冲子,在硬纸板上打了个直径4MM的光滑圆孔,套在强光手电前面,进行第二次拍摄。
拍摄的结果证实了我的判断,光源的亮度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准确地说,光源亮度,因该是光源的相对亮度,相对周围环境的亮度(就像我们说山的高度,因该是相对于周围平地的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一样)。
最后测试的结果如下图:
百微测试图
小白测试图
17-40测试图
从上面各表可以看出:
1、光圈越小,越容易出芒线;
2、物距越大越容易出芒线;
3、点光源直径越小、光源越亮,越容易出芒线;一般,芒线最长可以达到点光源直径的3-4倍。
这里强调一下,我一直说的是点光源。实际生活中,纯粹的点光源(直径为0)是不存在的,只要光源相对我们足够小(包括太阳),形状类似圆形,就可以认为是点光源,如灯泡是,而荧光灯管就不是。
4、芒线数码与镜头的光圈叶片数有关。如百微叶片数9片,芒线数是18;小白叶片数8片,芒线数8;17-40L镜头叶片数7片,芒线数14。
以上这些只是定性的规律,怎样找到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用于实际拍摄中呢?
光芒线与光线通过镜头光圈时产生的衍射有关(只有夹角很小时才会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那么,一定和光源点与光圈直径D的夹角a有关。如下图:
坡度值近似表示夹角a
知道了光圈直径D和物距u,这个夹角a可以计算出来,但是计算比较复杂。考虑到一般情况下,D相对于u很小(毫米级对米级),可以近似用坡度值来表示夹角a的值,即D/u。
而光圈的实际透光直径D=f / F,这里f是镜头焦距;F是镜头的光圈值,如2.8、4、5.6、8等等。
由此,坡度值=D / u = ( f / F )/ u
镜头焦距 f 的单位为毫米,物距u的单位为米。
分析了上表中光芒线显著的27幅照片,它们的坡度值均在0.25到1.09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保持坡度值在0.25到1.09之间,只要点光源亮度足够,就可以获得比较显著的光芒线。把这个数值代入上式:
0.25--1.09 = ( f / F )/ u
这样就有了一个定量的东西。对于一个已知的镜头焦距和光圈值,可以计算出最大物距u2和最小物距u1。只要相机距离光源在u1和u2之间,就可以获得好的光芒线。
仔细分析,1.09计算出的是最小物距,0.25计算出的是最大物距。由于我测试时最大物距是10米,如果是20米或者更远,这个数值因该小于0.25,或更小,而趋于0。我感觉,理论上这个数值范围因该是趋于0--1.09。当然,如果物距非常远,一是光源亮度随物距的平方成反比,芒线很暗,被阴影所淹没;二是在传感器(胶片)上的结像很小,根本看不出芒线。所以,最远的物距要根据拍摄条件和构图所确定。因此,实际操作中,只需要把最近物距计算出来就可以了。于是上面的公式变为:
1.09 = ( f / F )/ u
我们再大胆一些,近似地认为 1.09==1,(这样的结果无非是使计算出的物距u比实际稍远,因该是更靠谱了),于是公式变为:1= ( f / F )/ u,整理后变为:
u = ( f / F )
这里,焦距f的单位是毫米,F是光圈值,物距u的单位是米。
例如,焦距为100毫米的镜头,使用16光圈,那么最近的可拍摄距离就是100/16=6.25米。
( f / F )是镜头这种情况下的光圈开口直径D,也可以说,最近物距就是D数值的1000倍。
又如,焦距100毫米镜头,在物距4米处拍摄,光圈值因该调节到F=(f / u )=100/4=25处。
百度了一下,光的衍射有两种,一是狭缝衍射,二是小孔衍射。
狭缝衍射
小孔衍射
镜头光圈缩小后,两种衍射都会出现,在上述列表的照片中都能够看到。光圈每两片叶片之间都会出现狭缝衍射,而形成芒线。如下图:
照片中的狭缝衍射和小孔衍射
我推测,光圈叶片狭缝衍射产生的芒线因该是穿过光源的圆心,从圆的一边贯穿到另一边的,如果从圆心把这一条芒线断成2段,就可以理解为“一个狭缝产生2根芒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7个光圈叶片产生14个芒线,9个光圈叶片产生18个芒线的原因。同理,8个光圈叶片同样也产生16个芒线,只不过8个叶片既是以圆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相对的两个叶片狭缝产生的芒线两两重合,变成了8条芒线。不知道这样解释合不合理。
几个问题:
1、上面推导出的最近物距公式,是在光源直径为20MM和4MM情况下的结果。光源直径大于20MM很多的时候,拍摄时应比计算出的物距值再远些。光源直径如果很大,已经不能认为是点光源了。
2、此次百微是作为普通镜头参加测试的。如果拍摄微距,由于微距镜头的特殊性,以及微距拍摄时物距较小(相比光圈直径D较大),所以,这个公式不适于微距拍摄。
3、芒线与相机画幅(是否是全画幅)无关,似乎也与相机像素无关。相机像素密度高,放大到1:1时,由于图像更大,保留的细节会更多一些。
4、由于星光镜形成的芒线与镜头形成的芒线的形成方式不同,经实际拍摄证明,互不影响。一个光源处,既有镜头形成的短而多的芒线,又有星光镜形成的长长的芒线。如下图:
两者芒线叠加在一起的情形
有时星光镜形成的芒线很粗大,常常破坏画面的构图,对星光镜是又爱又恨。希望生产星光镜的厂家能够改进一下技术,把网线刻蚀得再细一些,最好细一半;使用的光学玻璃再薄一半,两面镀膜,最好多膜;价格最好不超过200元(太贪了,哈!)。
以上是镜头测试中的体会和想法。本人外行,光学知识也只限于年轻时的一本课外读物《几何光学》,错误难免,诚心希望各位老师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