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英雄末路——Rolleiflex 2000/3003浮沉

英雄末路——Rolleiflex 2000/3003浮沉

色影无忌
GRAYKNIGHT
黑眼圈
2014-12-17

  既然玩的就是非主流,那么对这一SLR史上空前绝后的相机系列自然不能错过,才发现这款相机是如此之杯具,不光没人玩,华文网络上基本写都没人写,从Rollei Report上编译了些资料,加上我的一些使用心得,开卷有益的同时,也希望我个人的劳动能得到尊重。

 

 

  1974年,来自汉堡的设计师Franzman提出了一个“集成相机”的概念,在这个模型中,电动马达与电池盒作为相机的一体设计,而非通常所见到的L形外置方案,时任Rollei掌门人的Heinrich Peese博士在收到这份设计草图后,立即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很快于1974年6月在布伦瑞克会见了Franzman,对细节进行了讨论,它的风格将类似于微缩版的ROLLEIFLEX SLX,在Rollei收购了此套方案后,1974年8月,Franzman再次来到布伦瑞克,这一次,他带来了更为成熟完备的设计模型。在新的设计方案中,该相机的亮点将不仅仅是一体设计的电动马达与电池,它还将是一台模块化结构的全能相机,具备各种先进的功能,Heinrich Peese博士对此方案非常赞赏,并极力推动此项目的开展,即使在他离职后,下任董事会也一如既往的对此项目表示了支持。一年后的1975年8月,Rollei新CEO——Peperzak在与Franzmann的会谈中,要求于1976年12月前完成SL2000F的全部设计并投产,这在当时来说完全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愿望,因为此时第一台原型机都还未制作成功,在设计师Ernst Moeckl的协助下,第二年总算完成了SL2000F的基础设计,到一系列细节问题直到1979年底才全部解决并与1980年12月通过了全部测试工作,这其中每秒过片三张的微型电机浪费了太多的研发时间。

 

  SL2000F工程模型,1974年

 

 

  在这一项目发展过程中,Rollei对Franzmann的概念做出了逐步修改,在原先的概念中,电机部分可以分离,并可以使用手动过片,但最终,Rollei决定将电机集成在主体内,与Rolleiflex SLX的思路一致,后者最终发展成为高标准的6008系统,而前者,最终定型为SL2000F,与同时并行发展的Rolleiflex SL35E一样,SL2000F的所有操作包括曝光控制在内都必须由电力来驱动,但额外的好处是可以在任意位置布置任意多的快门按钮,这一特性在后来的3003上发挥到了极致,6V电机需要5节AA电池来驱动,但同时也可以更换为专用的可充电镍镉电池组,以确保在低温下可靠工作。为了达到未来派相机的设计要求,SL2000F具备了2个取景器(另可加装45度取景器),2个快门按钮,可更换片盒以及电池盒,并且还预留了各种拓展功能接口,其中最具独创性的设计是其取景器部分,当打开俯视取景器上盖时,一块特殊设计的棱镜将眼平取景器封闭,而将光线折射入俯视取景器,而当关上上盖时,光线又将自动切换回眼平取景器。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可更换片盒设计,这给SL2000F的压片平整度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其压片板采取了特殊的滑动设计,只有在完成一系列闭锁程序后,压片板才在两端轴承的运作下压紧到位,因此制作公差要求非常严格,作为顶级机型,Rollei并不打算在新加坡生产这款相机,而是在质量标准更为苛刻的德国本土完成,随着1981年Rollei公司的再次破产,SL2000系列的营销及后续开发工作也遭受了巨大打击,因此产量一直低迷,即使是再后来更完善的3003及3001拥有前所未有的功能与完善性,也远未达到预期中的辉煌,过于非主流的操作方式以及昂贵的价格使其遭受了商业上的失败以及各方面的非议,1994年7月的Fotomagazin杂志,对于这一系列的停产,打出的醒目标题便是——“与倒霉的骰子说再见”,一台标配电池盒的SL2000售价高达750英镑,尽管它具备更换胶片仓的优点,但同样的价格却可以买两台差不多性能的同类相机,作为Rollei的爱好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常常痴迷于技术上的领先与突破,却忽略了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尽管它是一台没有对手的相机,但最终被主流单反市场所淘汰,不幸的是,从设计之初始,Franzmann与Rollei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Rollei的模块化理念

 

 

  原帖链接:英雄末路——Rolleiflex 2000/3003浮沉

 

#p#

  不包括一些大同小异的限量版本及科研用途版本在内,这一系列总共只有三个主要型号,SL2000F(1980—1984)、3003(1984-1994)、3001(1986-1991),3003在2000F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顶部快门按钮及一个腕带,最高快门速度由1/1000提升至1/2000,而3001则是3003的简化版本,取消了俯视取景器,快门速度也降回1/1000,所有型号的基本功能都包括光圈优先,景深预视,多次曝光,-1到+2EV的曝光补偿,屈光度调节,可换取景屏,每秒三张连拍以及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附件。

 

 

  SL2000使用钢片快门,快门速度B、16-1/1000,几乎所有的机身结构包括附件在内全部由工程塑料制作,那年头德国厂商对塑料材质的使用远比其日本对手们还要狂热,不仅仅是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也有其“未来相机”的先进技术定位的初衷,因此在使用制作上还是十分严谨,模具精度无懈可击,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其强度与质感仍堪称完美。

 

 

  可中途更换片盒及“豆腐刀”,应该说Rollei是以制作一台120相机的热情来制作一台135相机,在此之前只有CONTAREX具备这样的特征,在此之后,没有。

 

 

#p#

  机身右侧面的快门按钮及转盘,负责控制多次曝光及片盒、片轴解锁功能,非常巧妙易用,几乎不可能出现意外解锁导致走光的情况。

 

 

  机身底部结构,SL2000F的电机只能自动过片,倒片仍然需要手动完成。

 

 

  机身左侧面的ISO调节及计数器,这个系列可以选用独特的72幅片盒,拍摄半格影像。

 

 

#p#

  顶部设计颇有※※风格,曝光补偿盘,带锁的快门速度盘及俯视取景器有条不紊,3003在顶部增加了一个快门按钮,解决了很多用户对SL2000F两侧快门按钮操作别扭的抱怨,与手带配合,可以如操作一台摄像机一般操作相机,事实上,这个系列也确实长的太不像相机了。

 

 

  3003花样百出的拍摄方式。

 

 

  如果装上扳机式手柄及电子快门线,3003全身上下便有了5个快门按钮,能打破这个记录的相机,有木有?

 

 

#p#

  中规中矩的正面,左边镜头释放钮,右边景深预视纽,右上角还有个自拍提示灯,不装镜头的SL2000F系统方方正正,也确实有几分象“骰子”。

 

 

  背面设计,分别是眼平取景器的屈光度调节,自拍定时(曝光锁定,电量检测),以及电源开关(B门,单连拍设定),人机工程学设计非常巧妙,当自然取景时,右手拇指必然会按压在电源开关上,同时解锁设置,堪称神来之笔。SL2000F连拍速度每秒三张,若不是研发进度太过拖沓,也不至于被KONICA FS1抢去了第一台内置马达单反的称号。

 

 

  如前所述,SL2000F/3000的设计初衷是一台那个时代堪称完美的相机,适合任何人于任何用途,为此Rollei倾注了盲目的热情,却造出一台不为主流观念接受的怪物,从整个Rollei的历史看,各种天马行空的设计也比比皆是,与那个悲摧的福伦达一样,走火入魔,只顾工程设计玩的爽,但最终都是自己把自己玩完,除了高昂的价格与过于特别的设计,德国厂商在电子技术上的弱点也使得这个系列并不是很可靠,小毛病多多,并最终导致了商业上的失败,因此今天看来,这个系列可能仍然只具有“好玩”的价值,偶尔可以拿出来,假扮摄像机咔嚓咔嚓,但不管怎么说,在数码设计千篇一律同质化的今天,能对得起“好玩”这两个字也就够了。

 

 

#p#

  附录:Rollei QBM系列镜头开发沿革

 

 

  ROLLEI于1970年发布了其首个135单反作品SL 35时,与之而来的是6颗CARL ZEISS产可交换镜头,对于熟悉ROLLEI与ZEISS之间合作关系的同学来说,这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它们基本由1966年发布的ICAREX系统镜头发展而来,为了满足来自各个阶层的需要——从专业摄影师到高级爱好者,各种规格的镜头被不断推出,例如1973年发布的梦幻般的Distagon15毫米与Distagon16毫米镜头,以与后来居上的日本同类产品展开竞争。1972年,随着ZEISS旗下福伦达品牌的重组,ROLLEI公司接受了位于布伦瑞克的福伦达工厂,并且根据协议,开始生产一些得到ZEISS授权的镜头,以缓解ZEISS产能不足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了部分SL35系列镜头,其前端铭牌由 "Carl Zeiss" 改为"Made by Rollei",但后口的标记仍然是"Lens made in West Germany",早在1970年,禄来便在新加坡开设了工厂,制作包括部分相机、闪灯、幻灯机等光学产品,以降低成本应对竞争,自1971年12月开始生产的产品,开始独立使用"Rollei Optical"的称号,并且自1972年年中起,新加坡工厂开始了SL35系列相机的生产,并且逐步将该系列镜头的组装,由布伦瑞克转移至新加坡。这一时期的另一改变发生在镀膜工艺上,ZEISS于1970年发布了最新的T*多层镀膜技术,但由于双方代工协议的争议,这一技术并没有同期应用在Rollei SL35系列镜头上,而同时期日本厂商研发的多层镀膜技术不断涌现,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ROLLEI敦促ZEISS为此做出改变,终于在1972年的photokina展会上,ROLLEI带来了7颗标记有“HFT”的SL35镜头群,HFT含义为高保真镀膜,设计宗旨为尽可能完美的展现真实自然的色彩,同时这些镜头具备小巧的体积,某些镜头使用了非球面以及浮动镜片技术以改善近拍时的画质。根据ROLLEI与ZEISS之间达成的协议,在布伦瑞克与新加坡生产的镜头上将标注" Rollei HFT",而某些由ZEISS直接生产的镜头上,则只标注" HFT",以示区别。这一变化同样发生在ROLLEI的6X6系统上,根据协议的要求,关于HFT标注权的使用及宣传,仅限于Rollei自身品牌的产品,并不包括其旗下的Voigtlander品牌,因此尽管镜片及所有光学包括镀膜工艺完全相同,但使用福伦达品牌的产品无需向ZEISS支付高额的冠名费(例如Planar,Distagon),从而使Rollei公司得以向市场推广更为便宜的福伦达单反及镜头系列,尽管它们与SL35系列几乎完全一样。按照ZEISS所制定的严格工艺标准与规格,布伦瑞克的工厂从光学玻璃的熔炼到最后的机械装配可以全部自行完成,从这一点来说它们与那些标记有“Carl Zeiss”的产品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收藏者的眼中,挂有Zeiss名头的产品相对于Voigtlander要更抢手一些。Rollei公司不但使用Voigtlander品牌扩展产品线,还将Zeiss Ikon品牌的最后一款相机SL 706推向市场,但并没有使用原ICAREX系列的配套镜头,而是将QBM系列的Ultron 1.8/50改为M42口搭配出售,与之一起出现的还包括25、35、85、135以及200mm口径原QBM系列镜头。不仅如此,70年代法国大型连锁店“flash”还定制了一批Voigtlander VSL1,贴牌命名为" Ifbaflex" ,其所搭配的" Ifbagon 1.8/50“镜头则完全来自于Color Ultron 1.8/50,并且与部分VSL1一样,使用M42接口,考虑到镜头的铭牌圈很容易更换,因此尽管这款镜头生产数量较少,也并没有多少收藏价值。真正罕见的产品是CARL ZEISS为东方集团所定制的一些镜头,如叙利亚,黎巴嫩,科威特,古巴,北朝鲜,北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它们主要包括1.4/50与 1.8/50,它们的对焦刻度等与正常的产品略有不同,并且使用的是ZEISS OPTON的商标。

 

  一些产地标注变化信息

 

  ROLLEI品牌

  Lens made in West Germany Carl Zeiss奥伯克亨 1970

  Lens made in West Germany Voigtlander布伦瑞克 1972

  Made by Rollei Singapore Rollei新加坡 1973

  Lens made in Singapore Rollei新加坡 1976

  (Lens) made in Germany Rollei布伦瑞克 1982

  (Lens) made in Germany Carl Zeiss奥伯克亨 1982

 

  福伦达品牌

  Lens made in West Germany Voigtlander布伦瑞克 1974

  Lens made in Singapore Rollei新加坡 1974

 

#p#

  一些ROLLEI QBM镜头实拍

  Rollei Zeiss Sonnar 135/2.8 HF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88b950100rxrc.html

 

 

  Rollei Zeiss Sonnar 35/1.4 HF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88b950100rywh.html

 

 

 

  Carl Zeiss 85/1.4 Planar HF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88b950100sj0d.html

 

 

  Carl Zeiss 85/2.8 Sonnar HF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88b950100sizn.html

 

  原帖链接:英雄末路——Rolleiflex 2000/3003浮沉

 

3003(1)
Rollei(30)
Rolleiflex(11)
SL2000F(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