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点评顶级全画幅小DC索尼RX1

点评顶级全画幅小DC索尼RX1

色影无忌
天漠虎峪
黑眼圈
2013-05-27

  富士继X100之后又发布了X100s,很多朋友问俺是否要升级到X100s,俺说不会,因为俺对小底相机已经失去兴趣,因为出现了RX1这样的全画幅小DC。富士X100最吸引俺的是它的复古造型,尽管RX1没那么复古,但毕竟不能为了外形而放弃大底的出色画质。因此只能和X100s拜拜了。

 

  一、画质

 

  1. 高感画质

 

  其实这种便携DC的主要用途就是随身携带,随时抓拍,有啥光线就用啥光线,因此相机高感至关重要,高感好才能拍到别人无法拍到的东西。RX1到手后发现,RX1的高感极其出色,好得都有些令俺惊讶,似乎可以用12800随便拍,没有任何压力。不过,为了进一步确认,俺还是特意进行了一番对比。对比拍摄所用机型为使用相同CMOS的RX1和a99、像素数量接近的佳能全画幅5D3以及APS画幅、但等效焦距相同的富士X100。四台机器均使用三脚架,jpg直出,标准降噪,平均测光,光圈优先,均为f5.6,5D3用佳能的35L红圈头,a99用16-35ZA的35mm端。俺认为这几个机型的低感都没问题,因此测试从ISO800为起点,以ISO25600为终点(X100为6400),拍摄对象是画面中间的一个内存条。拍摄环境及取样位置见回复中的图1,对比结果见首贴最下面的附图。

 

  测试结果:从截图上图,RX1的表现最好,在ISO25600时,依然能看出内存条上的部分细节,而且没有随感光度上升而发生任何偏色。第二名为5D3,在ISO25600时分辨率表现比a99稍强,尽管两者都发生了严重的涂抹现象,但a99出现了明显偏色(开始怀疑是拍摄不当所致,后反复试拍,但结果相同),故排名第三。X100的最高感光度只有ISO6400,但表现也相当出色,甚至有些意料,因为俺以前没有认真测试过X100的高感,如果真能达到这种水平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因为毕竟是APS画幅。

 

  不过,以上结论是仅仅根据拼图看到的表面现象得出的,如果把曝光参数考虑在内,还会有新发现。由于用的都是光圈优先,按说拍摄环境的光线一样,光圈一样,测光方式一样,相机给出的快门速度和画面的亮度也应该差不多。仔细观察四个机型所拍的图像,其中画面最亮的是5D3,其次是X100,然后是RX1,最暗的是a99。再看曝光参数,虽然光圈都是f5.6,但自始至终,RX1的快门速度始终最快,X100的最慢,5D3和a99的速度始终相同。以ISO6400时为例,RX1的快门是1/160s,5D3和a99的是1/125s,X100的则为1/56s。从这个数据看,RX1不仅高感表现超强,而且快门速度最快,至少说明RX1的感光度没有虚标,而且还有一种占了便宜的超值感。相比之下,X100就值得怀疑了,因为在同样光圈下,它的快门速度还不到RX1的三分之一,相差太多,无忌上很多人指出的富士虚标感光度问题以及DXO Mark的测试结论恐怕基本属实了。具体情况见本帖回复中的图2至图4。

 

  2. 多帧降噪

 

  多帧降噪功能在a77上效果非常显著,为了证实一下其在RX1上的效果,俺也对比了一下a99、RX1的多帧降噪与5D3标准降噪的具体效果。同样是用三脚架拍摄,jpg直出,标准降噪,平均测光,统一f5.6光圈。根据拍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a99和RX1均启用多帧降噪的情况下,RX1的表现依然最好,好过用了半透的同门的a99;第二,5D3尽管没有多帧降噪,但表现也好于使用多帧降噪的a99;第三,由于RX1的高感由于已经足够强悍,对比未启用多帧降噪时的效果,使用多帧降噪后提升并不明显。这第三条结论对于RX1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索尼的多帧降噪技术不支持RAW,俺拍片时一向习惯用RAW+JPG,但为了用多帧降噪,就必须将文件格式重新设定为jpg,一是比较麻烦,二是用了多帧降噪之后,必须等待一会,要等机器处理完毕之后才能继续按快门。既然多帧降噪对于RX1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不用也罢。

 

  3. 低感画质

 

  网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理论,什么相机的高感好了低感就不咋样了等等。对此,俺一直不理解。难道一辆奔驰在时速180公里的时候能够四平八稳,到了时速80公里的时候反倒会发飘发晃吗?相机也是如此,有人说5D2的高感不如5D3,但低感画质比5D3好,俺出掉了5D2升级为5D3,然后发现这种说法纯属瞎扯。因此RX1当然也不会例外。

 

  RX1的低感画质出色之极,但最让俺震惊的不是RX1在最佳f5.6光圈下的成像,而是全开光圈f2时的边缘分辨率。趁着北京难得遇到的晴天,俺用a99、RX1和X100对着窗外的拍了几张对比片,使用的均是最大光圈。从色彩倾向上看,RX1的颜色和X100比较接近,a99的则比较偏暖。从分辨率上看,RX1的边缘成像极其出色,几乎能看清灌木上的每片小树叶,RX1的那个35mm蔡司定焦之强悍可见一斑。a99用的也是蔡司,但不是定焦,而是16-35ZA的最大光圈2.8。尽管这只镜头是16-35焦段中的王者,但依然不能相比,边缘分辨率相差甚远。具体结果见本帖回复中的图5至图10,包括三张全比例图和三张左下角的100%局部截图。鉴于有人质疑RX1是否也要同样出色,因此同时提供中间部分100%截图(图11),图中的楼房距俺的机位大约有100多米,全开光圈f2。

 

  原帖链接:我摄影,我快乐!点评顶级全画幅小DC索尼RX1

 

#p#

  二、操控

 

  1. 体积与做工

 

  进RX1之前看了各种评测,几乎众口一词地说RX1十分小巧,将其作为一大优点大夸特夸。俺不喜欢体积过小的机型,认为X100或NEX的大小正合适,因此生怕RX1体积太小不好把握,妨碍拍摄。不过到手之后发现,尽管它确实比X100小了一圈,但尚可忍受,由于重量更沉,右手单手持机,也还便于拍摄。很多人都说RX1的样式非常复古,可俺没这种感觉,要说复古,还要数富士X100。不过,RX1的做工确实不错,几乎是全金属材料,镜头上的刻度和机身上的文字标识都采用了蚀刻,非常讲究,但样子并不复古。另外,俺觉得既然索尼将RX1做得如此小,甚至不惜牺牲翻转屏等,但却没有到位,因为RX1还没有小到可以装在裤兜里的地步,夏天出去时还是需要装在包里。

 

  2. 近摄效果一般

 

  RX1上的镜头上一共有三个环,中间的是近摄环,实际上就是改变一下法兰距,让RX1增加一点近摄功能。俺试了试,效果并不好,放大率只有区区0.15倍,太可怜了。另外,成像效果貌似也不如正常拍摄,因此这个功能只能算聊胜于无了。有人说这个环的设计很不好,用起来不方便,但俺觉得很好,因为这个基本没用的近摄功能最好是用起来不方便,否则左手一上去就容易误操作,从正常拍摄变成了近摄,岂不很麻烦?在机身操控上,俺和很多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样,有人抱怨机身的开关、对焦转换轮和模式转盘都太紧,可俺觉得这些恰恰是它的优点。俺在使用X100时就经常烦恼其开关和拨轮太松的问题,一不小心就打开了电源开关或者改变了曝光补偿。

 

  3. 镜间快门问题

 

  镜间快门有镜间快门的好处,比如没有高速闪光同步要求。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振动小,声音小,这一点俺非常喜欢。俺关闭了RX1的所有电子提示音,拍摄时除了对焦电机发出的声音外,非常安静,镜间快门的开启与闭合声小得几乎自己都听不见。不过用惯了单反的人,肯定不习惯用RX1,除了对焦速度之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镜间快门无法太快,光线好时用大光圈要非常留心。

 

  索尼RX1的说明书里并未明确告知所用快门种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在最后的主要规格描述中也没对相机的最高可用快门进行说明。由于镜间快门在大光圈下不能过快,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RX1的最高可用快门仅为1/2000s,只有将光圈缩小到f4.0(比如用M档或S档时)以内,才可使用1/2000s以上的快门。说实在的,俺对索尼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非常反感,富士X100的镜间快门表现尽管不如RX1,但人家在说明书里明确告知用户,X100大光圈下的最高可用快门是1/1000s。富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增加一个内置灰镜,将RAW按钮设定为灰镜快捷键,用起来很方便。而RX1的解决方案是将ISO扩展到50,效果和那块灰镜差不多,但设定ISO的过程不如X100启用灰镜方便。

 

  4. 神奇的对焦环

 

  再说说RX1的光圈环,虽然用的是电子光圈,但手感非常好,和纯机械环无异,档位明确,力度合适,并能以三分之一档步进。其对焦环也是如此,除了没有距离刻度或距离窗外,旋转手感和任何蔡司手动头的感觉完全一样,阻尼合适而均匀,丝丝入扣。不过,当你进行手动对焦时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远远不止于此。

 

  说起手动对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对焦行程。只有对焦行程长的镜头才便于精确对焦。但对焦形成过长,势必造成手动对焦慢,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RX1和富士X100一样,都是从LCD或取景器里看距离。X100的对焦形成非常长,从最近对焦距离调到无限远,需要旋转好几圈。RX1则不然,将对焦方式置于MF的模式下,只要迅速旋转一下对焦环,不到一圈即可从0.3米调到无限远。这不等于说RX1的手动对焦精度肯定不如X100了吗?事实并非如此。RX1的对焦环能自动感应手的旋转速度。如果旋转得快,对焦行程就短,如果慢慢旋转,对焦行程长,这就是RX1对焦环的神奇之处。

 

  5. 清晰影像缩放

 

  由于RX1是一个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而相机上又是一个定焦,因此有时候难免感觉别扭。不过,RX1把俺比较喜欢的清晰影响缩放功能保留了下来,俺将其定义到快门旁边的c键上,以便随时调用,一按c键,显示屏上即出现标尺,然后通过四个方向键改变放大率。左右方向用于微调,上下用于在1.4和2.0之间进行快速切换。两个放大率的视角等效50mm和70mm,用起来很方便。有人看不起这个功能,但俺认为很好,当内容的重要性大于画质时,这个功能就有用了,何况清晰影像缩放和纯粹的数码变焦还不一样,是经过机内后期优化的图像,质量还说得过去。

 

  6. 场景模式

 

  这些场景模式也是被很多人看不起的,认为是初学者的玩意。俺倒是认为,老手难道就不能玩玩这些花哨的功能吗?不喜欢可以不用,但有总比没有的好,这就是俺的逻辑。RX1还比a99多了一些场景,比如水彩画和插图,这些东西,偶尔玩玩很有趣。身价昂贵的相机,能让更多的人都喜欢难道有什么不好吗?俺不认为有了这些功能就是降低了档次。

 

#p#

  三、诸多不尽人意

 

  尽管RX1的价格尽管不低,但价高不等于没有缺点,RX1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很多问题是相机的原始设计所致,无法通过固件改进,但俺还是要说一说,因为不吐不快,俺花了这么多银子,用起来不爽但藏着掖着不说,这不是俺的风格。再者,以后索尼升级产品时,如果能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1. 对焦速度不快

 

  索尼a99和RX1同时发布,但对焦系统却不太相同,前者对焦速度快,但102个对焦点的分布太过可怜,用起来很别扭。RX1的对焦速度慢,每次对焦之前都要拉一下风箱,严重影响抓拍,这是令俺最郁闷的事情。不过自由对焦点貌似不错,可屏幕上任意设定。

 

  对焦慢可能有所用技术上的原因,这一点和富士X100十分相似。RX1和X100都是真正的实时取景,也就是说是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包括景深,因为你看到的就是你拍摄时所用光圈的实际效果。当你的光圈设定大于f8时,相机会直接用你所设定的光圈对焦取景,如果小于f8,相机会首先将光圈放大到f8进行对焦,然后再收缩到你所设定的光圈,将画面显示到LCD或取景器里。也许这种结构就是造成对焦慢和拉风箱的部分原因。但不幸的是,你就是用全开光圈拍摄,也要拉一下风箱,唉,真没辙!

 

  2. 没有取景器和翻转屏

 

  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内置取景器就应该有一个翻转屏,哪怕是NEX6那种简易的、仅支持腰间取景横拍的那种也行。如果没有翻转屏,就应该有一个取景器,道理无需多说。但RX1两者都没有,这就不方便了。设计者可能更多地照顾了相机的小巧,没有照顾到实用,这也是俺为什么不太喜欢过于小巧的器材的原因。器材太小巧了,就会无可避免地以牺牲性能为代价。

 

  3. 自动ISO

 

  还是没有自定义最低速度的选项,这个问题俺都有些不爱说了,因为俺到目前为止,就没发现有任何一款相机有这个功能,这个功能不难,但索尼就是不愿意给大家,即使是这台价格昂贵的顶级DC。

 

  4. 闪光灯

 

  和NEX6相比,RX1的内闪不太好看。俺觉得NEX6的内闪有一个巨大好处,那就是可以用左手手指将其抬起,用于跳闪,RX1的俺试了,没戏。不过外闪的热靴已经和a99一样了,是流行的标准尺寸,以后用a99和RX1棚拍用引闪器时,会方便许多。

 

  5. 天价配件

 

  有人说,没有取景器可以买一个外置的,姑且不说外置取景器方便与否,也不说加上之后机身是否还这样紧凑、外置取景器是不是更容易掉下来、容易损坏,等等,就单纯从价格上说,也令人难于接受,无论是光学取景器,还是电子取景器,价格都在两、三千元。配件太贵是RX1的另外一个问题,比如那个像扳手一样的指握手柄,也居然要一千五。对俺来说,附件价格太贵就和没有一样,因为俺不愿意花高价买没有也行的原厂小配件。俺不愿意使用UV镜,所以在淘宝上花了二十几块钱买了一个山寨的金属镂空遮光罩,这是俺为RX1配置的第一个附件。

 

  6. 不支持遥控

 

  这个问题是俺始料不及的。打开Fn菜单,发现驱动模式中居然没有遥控一项。这一点令俺觉得很别扭。俺的单电和NEX都有这个功能,从实用角度上说,用遥控拍摄比用定时自拍更方便。从快门按钮的结构上看,可以使用金属快门线,但这并不妨碍给机身加上支持遥控的功能啊,尤其是拍拍花花草草用脚架时,用遥控会好得多。

 

  7. 机身和镜头均无光学防抖

 

  这一点也是问题,价格已经这么高了,加上这个功能也未必会增加多少成本。有人说使用防抖可能会降低画质,但可以和单电一样,不愿意使用的人可从菜单中将其关闭。RX1有一个电子防抖,但仅对视频有用,而且用的是还剪裁原理。俺需要是拍摄时的光学防抖,因为俺在暗光下进行拍摄的情形并不少见,RX1的高感是不错,但如果能用防抖降低感光度,当然更好。

 

  8. 续航能力低,又没有充电器

 

  俺觉得索尼变得越来越小气,俺的NEX6微单就没有配备充电器,给备用电池充电带来很大不方便。没想到这么贵的RX1,包装盒很大,但打开之后发现也居然没有充电器。如果RX1的续航能力很强也罢,但这块1240毫安的BX1电池根本满足不了一天的拍摄,因此没有任何道理不在标配中配备一个充电器。所以,俺只能为RX1配了第二个附件,那就是买了一个品胜的充电器和几块备用电池。不过,和NEX6相比,RX1还有一点稍强,那就是插上USB充电器后打开相机开关可使用相机。

 

  9. 无GPS功能

 

  俺对索尼最反感的是将产品分为三六九等。比如单电和微单就有港行和国行之说,港行有GPS,国行没有,据说这是由于国家政策所致。国行的NEX6没有APP功能。RX1没有了港行国行之说,但俺却一点好处也没得到,RX1即没有GPS,也没有APP,包装里面甚至连光盘等省掉了,只是告诉你到那里去下载所需程序,给你提供一个网址,自己动手去吧。这些事想想都郁闷。

 

#p#

  四、总结

 

  从价位上看,RX1无疑是一台小众机型,花大价钱买一台小DC肯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过,高兴归高兴,但不要忘乎所以,动不动就想秒杀别人,让人家看不起。有人经常拿着适马高呼秒杀一切,俺看了看手中的SD15和SD1M,除了一大堆bug之外,实在找不到太多的资本,X3有时确实能出一些好片,但经常给你个脸色看,给你添上一些黄黄绿绿,或者让西红柿变成胡萝卜,用适马讲究拼人品,本来还想买一个DP系列的适马小DC,但适马单反的遭遇让俺知难而退。好在索尼推出了RX1,这是目前唯一一款全画幅DC,堪称DC中的极品,没有之一,低感出色,高感强悍,俺知道这些,足矣。适马的DP再好,也好不过RX1。

 

  在器材评价上,大家都喜欢将DXO Mark的测试结果奉为圭皋,其排名数据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里俺也从善如流一把,用DXO的数据吹一吹RX1。

 

点评顶级全画幅小DC索尼RX1

 

  DXO Mark的这个测试将RX1和各种机型放在一起PK,最后的比拼结果是:尼康D800E第一,D800第二,D600第三,然后就是索尼RX1,排名第四。

 

#p#

  五、俺的RX1定妆照:

 

  索尼的原厂配件和抢钱一样,因此俺决定支持山寨一把。

 

  1. 首先是遮光罩,因为俺从来不用任何UV,镜头没有保护,手指容易碰到镜片,因此要买一个遮光罩。在淘宝上看了一下,原厂的要1000块钱,决定放弃,因此买了一个12元的山寨货。山寨遮光罩也是全金属的,也是镂空的,做工也很好,外形一样,几乎可以乱真,和原厂的没太大差别,俺觉得非常值。

 

  2. RX1为了减小体积,电池不大,续航能力可想而知,备用电池是必须的。俺的原则是有的钱可以省,有的钱不能省,比如俺从来不在电池和存储卡上省钱,因此买了三块154元一块的原厂电池。RX1标配中没有充电器,而原厂的要400元,所以俺花30元买了一个品胜的充电器,品胜也算得上是国内名牌产品了,质量不错,用其多次给原厂电池充电,无任何问题,俺很满意。至于有人说用品胜充电器给原厂电池充电充不满,纯属瞎扯。

 

  3. RX1的镜头盖很特殊,掉在地上金属部分肯定会摔坏,而且万一丢了,再配一个原厂的一定便宜不了,因此又花了三块钱买了一个49mm的山寨镜头盖,外出拍照时就用这个,丢了也不心疼。

 

  4. 俺没用RX1的相机背带,觉得这么小的相机挂在脖子上有些傻,所以随便找了一个U盘的手绳,穿在了相机上,拍照时套在右手腕上,以防相机万一脱手。

 

  5. 至于其他配件,比如什么装饰用的红色镜头按钮以及第三方手柄一类的,俺觉得没啥用,就不考虑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取景器太别扭,可花两千多买一个外置电子取景器又觉得不值,外挂的东西用起来很不舒服,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点评顶级全画幅小DC索尼RX1

 

#p#

  附图:

  俺自己在索尼a99、RX1、佳能5D3和富士X100之间进行的高感对比结果:

 

点评顶级全画幅小DC索尼RX1

 

  原帖链接:我摄影,我快乐!点评顶级全画幅小DC索尼RX1

 

索尼(5077)
RX1(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