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构图中的反差和影调

构图中的反差和影调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周勇
2012-02-08

庶务修士食堂,喷泉修道院

  这个主题表现了一个复杂的矛盾:我应该降低反差来保持食堂内部的细节,还是保持反差放弃外部的细节。我选择了后者,把外面的灌木丛隐去。照片的兴趣中心,是这间有100 多米长的食堂,它是给在那里工作的非神职人员(庶务修士)使用的。虽然你的视线会被透视的牵引力引导到远处白色的出口处,但那里显然不是兴趣中心,这两个话题是互相缠结在一起的,我们没法分开来讨论。每个场景都有属于其本身的反差范围,但在黑白摄影中,这个范围可以被扩大、压缩或保持。我们可以告诉你,使用黑白胶片可以对反差进行惊人的(显著的、无限的)调整(见图1)。彩色摄影也可以进行反差控制,但传统彩色胶片摄影的控制范围会比黑白摄影小很多。而数码技术对黑白和彩色摄影的反差控制都是非常突出的。

  反差不是构图的实际元素,而是一种构图技巧,其重要性在于它是眼睛和大脑观看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知道视线是从关键的区域随机地跳跃到其他区域的,而次要的元素以一种非常模糊的方式填充着其他空间。而视线一般会首先转移到高反差的场景中去。白色与深灰或黑色的对比有极强的冲击力。而黑色与浅灰或白色也同样如此。而浅灰与稍深一点的灰色或中性灰在一起,则不会马上吸引人的目光,深灰与稍浅一点的灰色或中性灰在一起也同样不会吸引人的目光。聪明的艺术家会根据需要运用这些关系,用强烈的反差获取冲击力,或者用柔和的反差获取微妙性。

  高反差会让照片显得“干脆”和刺激;低反差则往往会透露出柔和的氛围。两种反差方式都有自己的定位,都对影像的最终调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拍摄的主题是什么。

  反差受影调范围的影响并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拥有深黑和亮白色的照片,传统的中性灰可以柔化其反差,使它成为反差适中的照片。如果作品中最深和最浅的灰度紧邻在一起,而印相又使其中一端缺失,那么最终的印刷品会显得反差非常高。只要影像中的中间影调消失,高反差的效果就会被增强。

  影像中的影调范围和反差之间并没有关系,这让人很吃惊,但事实如此。为了阐明这个看似矛盾的论点,你可以想象自己在放大机下用白光对相纸进行曝光(放大机中没有底片),不过首先你要用较重的黑色卡纸把相纸盖住。然后,慢慢把卡纸从相纸上移开,在相纸几乎被完全揭示出来前,关闭放大机。冲洗相纸的时候,它就会显示出从白色(在相纸的一端)到黑色(在另一端)的完整灰阶。虽然印出来的相片拥有完整的影调,但它完全没有反差可言!

相反,如果我们在相纸首先揭开的一端放置一件小物品(例如硬币),那么我们就会看到黑色和极深灰中间有一个全白的圆形。虽然影调范围没变,但相片却有极高的反差。如果硬币放在相纸中间,白色圆形的周边就是中性灰,相片的反差适中,而影调范围依然没变。如果硬币放在相纸的另一端,圆形的周围将是极浅灰和白色,反差就会很低,但影调范围还是没变。所以影像的反差取决于影调的排布位置,而不是影调的范围。一幅具有全白到全黑影调的照片可以显得很“浑浊”。一些没有没有全白或全黑的相片也可以显得很“干脆”、有反差。虽然影调范围和反差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也会有很多例外。

#p#

雕像和廊柱,杜伦大教堂

阴暗的影调表现了杜伦大教堂深沉的氛围。虽然辞典编纂者塞缪尔• 约翰逊的雕像在沉思,但表现得栩栩如生,一种冥想而严肃的氛围占据着这幅作品。

无名骑士墓,赫里福德大教堂

  由于阳光透过左侧无法在照片上看到的窗户洒进教堂,这幅影像以中灰和浅灰影调为主导。尽管前景是一位已逝骑士的墓,但这幅照片比杜伦大教堂的照片表现出更多的乐观情绪。更明亮的影调也许正是这个区别的原因。


  一张照片可以是高调(以亮调为主)、低调(以暗调为主)或者是混合的。高调和低调相片的氛围相似吗?大多数情况下,两者产生的情感会有很大差别。在我的英国教堂系列作品中,有两幅照片(见图2 和图3)可以说明反差和整体影调的一些要点。虽然影像的内容非常相似,甚至在构思上也有一定的类似,但在杜伦大教堂拍摄的一幅整体影调较暗,反差较大(虽然两幅的影调范围几乎相等,都涵盖从白到黑的跨度)。对于我来说,这一幅有一种沉思的氛围,而在赫里福德大教堂拍摄的一幅则包含更多的希望和乐观精神—尽管实际上杜伦大教堂的雕像是一个正在阅读的人,而赫里福德的雕像是一个死去的骑士。

  这么说,暗调会唤起忧伤的情绪而亮调会唤起乐观的情绪吗?未必,但我认为它们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这种趋势。这并不是一种规则(我们要经常注意避免所谓“规则”,因为它们经常失效),但会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往往都是正确的。只要思考一下,你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日常语言几乎可以分成两种:我们经常会说到“光明的情绪”、“阴翳的心情”,或者某人有着“快乐阳光的性格”、某种不祥的氛围就像“乌云密布”一样。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的视觉语言可以被翻译成摄影作品,而视觉语言又传达了我们的内心感受。总的来说,高调作品容易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而低调作品容易产生阴沉悲观的情绪。

  如果你想表达的情绪与照片的反差或影调不匹配,那你的作品就会大打折扣。我相信有时候这个问题应该归咎于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所有照片都应该有纯白和纯黑,以及之间的灰调(除了在可以取消中间调的画意摄影中)。这条规则不仅不能成文,更应该置之不理。我会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p#


阳光,萨克拉门托议会大厦公园

  这张照片最暗的部分也只是中性灰。暗调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它们会抵消那种整个场景都充满光线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晨雾对阳光的散射而造成的。那道不成文的规则—照片中必须有纯黑和纯白—必须被舍弃,就像其他所有艺术和个人表达的规则一样

  《阳光,萨克拉门托议会大厦公园》(见图4)是第一个例子。那天早上,当我在加州议会大厦的台阶上设置好照相机,望向公园,我觉得景色中的一切都充满了阳光—仿佛每棵树、每块株草、每片叶都是光源。似乎所有地方都没有阴影。我希望我的照片可以反映出这种明亮眩目的感觉。照片的影调范围是白色到中灰:没有黑色,因为完全不需要。我觉得应该暗调是完全不协调的。它们会破坏早晨的氛围。表现氛围比遵从那条武断的规则重要得多。

  当时,如果另一位摄影师站在同样的位置,他也会有同样明亮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被演绎成非常不一样的影像。我经常看到有些作品中,阳光从树的剪影之间倾泻下来。这种演绎可以非常完美,也可以用于这个场景,但必须由对光线有不同反应的人拍摄。

第二个例子《门房,莱纳科斯特修道院》(见图5)

门房,莱纳科斯特修道院

  这幅图像最明亮的部分是地平线上面的天空,它不仅不接近白色,甚至连浅灰都算不上。到了傍晚时分,在浓厚的乌云和毛毛细雨之下,门房和树木的细节已经很难看得清。明亮的影调是不合适的。就像图4 一样,照片中必须有纯黑和纯白的规则必须被舍弃


拍摄于英国。这幅照片没有白色,甚至连浅灰色也几乎没有。拍摄的时间是一个雨雾天的黄昏。光线正在消失,需要30 秒的曝光。虽然是一个阴郁的时间,但照片没有表现出压抑的氛围。

  第一次扩印出这幅作品时,我很介意白色的缺失(并不是因为它的视觉效果,而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印过没有白色或浅灰色的相片)。所以我试图用不同的方式来印相。我首先试验比较高的反差,在保持暗调的前提下获得比较明亮的灰阶。然后,我再扩印出一幅整体影调更明亮的相片。两个版本都没有表现出我内心的感受。然后,我看回最初的版本,发现这才是我需要表达的氛围:宁静、安详而思辨,白色和浅灰没有必要出现。

  一幅构思完善的高调作品通常会表现出一种充满阳光、清爽轻快的感觉,或者是一种乐观精神。然而,有创造力的摄影师可以用相同的影调表现出忧郁感。我见过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每个摄影师都应该找到可以让自己获取成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那么低调摄影可以表现出开朗乐观的精神吗?亚当斯的《月出赫尔南德兹》充满着深暗的影调,但作品流露出光辉乐观的精神。作品的出彩之处在于闪亮的白色,以及月亮、云彩和前景小村庄的亮调。那么,内在的乐观主义可不可以在没有亮调和整体高反差的条件下

表现出来呢?

  通常,暗调容易表现出力量和稳定性,而有时候它会表现出悲观、神秘和忧郁的情绪。高反差会传达出光辉而充满喜剧性的氛围,而低反差则会显得平静。当然,这些说法仅仅“通常”是正确的!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可以用他们的技巧来改变常规,以这种出人意料的特征来增强效果。

  很多摄影师,尤其是初学者,往往会在他们的大部分作品中过于强调高反差。丰富的黑色和闪亮的白色通常会让人们产生一种即时的正面反映,因为它们有吸引眼球的特性,但经过初次冲击后,对读者脑里对图像的内容却是一片空白。很不幸,初学者往往会受到这种第一反应的鼓舞,并继续创作反差过高、影调过暗的作品。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的学生在工作室里印出无缘故地过于深暗和阴沉的作品,为了营造出具有冲击力或神秘感的效果,其效果却仅仅是无缘故地过于深暗和阴沉!这对那些想成为亚当斯、韦斯顿和卡什的初学者(包括我自己)是很常见的陷阱。只有那些善于分析、足够客观、能够把他人的反应转换成自身反应的摄影师,才可以认识到,更细致的方式或许能够改善很多作品。一些影像需要低反差,而另一些则确实需要高反差。把调性和反差程度与想表现的氛围配合起来,其效果往往比起按照标准规则进行印相会好得多。

  那么中间影调和中性灰呢?它们往往是最难处理的影调,因为只要处理失当,它们会显的非常无趣。中性灰,光是名字似乎就让人忍不住打哈欠。那么我们再来想想,这样的影调也可以被称为中性银!当中性灰变成中性银,摄影师也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摄影作品的微妙和辉煌来自于影调范围。往往,中间影调只被当做是“重要的”黑色和白色的过渡元素,而被人们所忽略,但它们也可以是影像的核心。在人像作品中,中间影调可以强烈而权威地揭示出人物面孔后面的性格。人像摄影的主导影调往往不是黑色和白色,而是中间影调,它可以表现皮肤的光滑和粗糙,展示脸颊和鼻子上的每个毛孔、面部的每条曲线和每个棱角。杰伊• 杜萨德(Jay Dusard),我多年的工作伙伴,是把中性灰转化成中性银的终极大师。从远处看,他的很多相片都会显得很克制,有时甚至显得个性模糊,不过当我们走近观察,这些丰富的影调仿佛会发出光辉。他可以让中间影调在影像中发光,无论是人像还是风景。

  中间影调对风景、棚拍、静物、产品和建筑摄影,以及其他可以想到的主题也同样重要。实际上,中间影调应该最受重视,因为它们可以成为作品的死穴,也可以为作品带来最微妙的特性。

  你可以改变任何场景的影调,从而最有效地表达自己。你可以把图像扩印得比原始版本的演绎亮些或暗些。这与你观察场景时对作品的最终演绎思路有关,我们会在下一章深入研究这个理念。相片是你的创作品你可以自由创作任何想要的作品。但一定要注意那诱人的陷阱,以防为了创造某种效果而处理过当,因为这往往会产生一种不自然的效果。跟你最忠实的感受合上拍子吧,用最适合的影调和反差传达出这些感受吧,你会用最忠实的方式创作出效果最好的摄影作品。


  “当中性灰变成中性银,摄影师也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以上图文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摄影的艺术》一书


书号:26530

作者:[美]Bruce Barnbaum

•作者是国际摄影界公认的顶级风光与建筑大师,与摄影教育家

•本书为经典畅摄影教程《The Art of Photography》(1994)的数码升级版

•教会读者“如何掌握”技术,“如何拍出”精彩绝伦的好作品

•更完美、更易懂、更具备可读性

•全方位地向读者讲解摄影的创作技巧与艺术思想



 

构图(98)
影调(6)
技巧(2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