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理论]细说数码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

[理论]细说数码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

无忌博客
E4500---曾经的记忆
anne
2009-01-13

   测光的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动测光系统。简言之,有了光圈和快门的相机,具有控制入光量的能力。可是到底要进来多少“光”,才不会 Under 或Over曝光标准呢?过去在电子摄影科技尚未起步的阶段,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端赖使用者手动调整,类似现今“M”全手动模式。摄影师要想获得准确的主体光线,必须使用手提的测光表,量测光线以期达到准确的曝光效果。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傻瓜相机、数码相机,甚至高阶的单眼相机皆以具有CPU 运算能力的测光技术,应用在现代机身上,使其对焦更快,测光更准,操作也更人性化。

 

     TTL测光


     在规格表上常见的一个名词“TTL测光”?这是一种以经过镜头的测光方式(英文:Through The Lens)量测光线的方法,简称为TTL测光。这项技术发展于1964年,主要的目的是在取代测光表这一类需要外带的测光工具。在摄影时,使用者半按快门之后,激活TTL 测光机制,光线先经过镜头的折射,进入机身内的测光感应器,这个有点类似今日 CCD 感光器的原件,会将光讯号转成电子讯号,交于CPU运算之后得出适当的光圈和快门值。TTL测光的最大好处就是,所测得的光量,就是标准底片曝光量,特别适用于习惯在镜头前加装滤境,或是使用大型蛇腹相机等,透过TTL 就不需要再增减曝光补偿,直接按下快门拍照。

 

     四大测光标准 


     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都会在规格表之中罗列以下这四种测光模式:

 

     中央平均测光


     最广为采用一种测光模式,也是相机厂商内定之测光模式之一。这个模式是考量到一般摄影者大多习惯将对焦部位置于画面中间,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光原件,会根据来自画面中央某一比例的测光值,搭配另外一搜集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经过CPU 对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取得到拍摄的建议测光数据。以 Nikon系列的相机来说,其著名的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以中央部位占75%(范围依照各种相机厂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余占了25%逐渐延伸至边缘。在一般正常拍摄条件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光模式,但是果画面主题不在中央或是逆光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中央部分测光


     这种模式不同于“中央平均测光”是对画面占大范围的平均区域((约为3~12%)视相机厂牌不同而有所区别)进行测光。中央部分测光模式是适合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摄影人士的需求而设计的,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之,能更加确保算出画面中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应用范围包括:舞台、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最为合适,不过由于区域测光(矩阵测光)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现在已经较少于相机中出现了。

 

  原帖链接:

     细说数码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

#p#

     点测光(SPOT)


     为了克服中央平均测光的不足之处,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POT)测光模式(1~3%),来避免逆光状态下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根据这个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数据。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Under就是 Over,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由于点测光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码相机“Macro 微距拍摄”上,因此初学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则主景中的中间调来作为测光基准点。

     区域测光(或称评价测光)


     这种测光方式属于近代新开发的技术,约在 15 年前 Nikon 率先开发这种独特的区域测光功能,其余中央重点测光之最大不同点,便是它将画面区域成数个区域,各自独立运算后再统合整理,取得一个完整曝光值。早期的 Nikon 机种将测光区域区域成八大块,各自独立运算每个测光区所得的数值,并由相机内建的数据库来作曝光值的统合与判断。剔除画面中的边界值,例如OVER的部位,所求得的曝光值,不但具有准确的效果,连带着带动新一代相机自动化之发展。目前,Nikon 不管是传统相机或是数码相机多配备有 256区域区域测光功能,其它厂牌如: Canon、Minolta
也有类似的设计,不过相机内建之数据库与处理能力不同罢了。也就是说,区域测光的准确性,不仅在于所属的硬件能力,还在于背后的数据库大小与辨别能力。过去,Nikon 为求曝光准确度,在构建数据库时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后,分析归纳其曝光数值,作为数据库判断的依据。经过使用者的验证,这种模式适合用于拍摄风景、团体照片等,实际上也是众多业余,甚至是专业摄影师于平时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模式,特别是在拍摄顺光、前侧光,或者大面积亮度均匀的场景时最为有效。

     测光的原理 


     测光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均为18%来给出光圈快门组合参数。“18%”这个数值来源是根据自然景物中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一般白色表面可以反射近90%的光线。标准灰卡是一张(8X10英吋)的卡片,将这张灰卡放置于主景同一测光处,则所得之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就是18%,之后按相机测光所给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去拍摄,得到的照片就会是准确之曝光。但是如果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大于18%,例如对着一张白纸测光,按相机自动测光所给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去拍摄,得到的照片会是Under的情形,白纸会被在照片上看来是灰纸。所以,拍摄反光率大于18%的场景,需要增加 EV 曝光补偿值。同理,如果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光率低于18%,例如对着一张黑纸测光,则得到的照片将会是OVER,黑纸也会被拍成灰纸(深灰)。所以,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需要减少曝光。不过,现实的测光情况就没有那么单纯,复杂的自然界光影,光线和色彩等,往往会干扰测光的准确性。甚至,什么时候选择中央重点、点和区域测光?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曝光补偿?补偿多少?到最后都要依靠拍摄者自己去累积经验来判断。掌握测光基本原理和所用相机测光模式的区域范围、透过比较了解和实际操作对主景的拍摄比较能准确判断。

     传统与数码相机曝光的方式与原理


     数码相机虽然在使用上与传统的光学相机操作理一样的,但由于实际光学元件与测光原理上的具体区别,却又令数码相机在实际操作中与传统相机又有不少要区分的地方,所以很多不明白个中道理的人,就会感觉到用常规的技术操作数码相机,所得效果并不是心目所想要的效果,结果认为数码相机还是不够传统的好。当然对比传统专业相机,数码相机的效果还有一点距离,但合理适当地去运用数码相机,却可以得到最满意的效果,做到“想要就得到”的随心所欲。杰仔在试用多款相机后也得出一点经验,对比常规摄影,在运用数码相机摄影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曝光的控制。下面就以3000的实拍效果一一说明。

 

   传统单反机的测光模式:

   
     传统的带电子测光的AF单反相机,一般都是中心区域重点测光单模式的。而专业级的还带有点测光模式,如F100、EOS-1V。而再高级或新型的还设有先进的多区域综合测光或称多区评价测光,如美能达的7拥有14区智能测光、佳能EOS30的35区综会测光!

 

#p# 

     传统单机的测光原理:


     中心区域重点测光。这种方式是用测光元件测量画面中心部份面积上的光线强度,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曝光参数。在单反机的对焦屏中,会有相应的区域划分显示,提醒使用者注意的标记的区域就是测光的基准域。当主体不在测光区域时就要先将测光区对准主体,然半按快门锁定曝光参数,再重新构图拍摄,就可获得以主体为目标的正确曝光。
     点测光是在被摄画面光线较为复杂时,要准确测量主体局部位置上的曝光时,就要用到点测光模式。而点测光的测量点只是对焦屏中心上的极小一个点,所以能获得极小面积上的准确测光。高级的专业相机还可以将测光点与对焦点联动,测量对焦点上的曝光量,并不一定只在中心位置。
     而多区综合测光,不论是14区或35区,其原理都是将被摄画面靠中心附近的区域(注意不是整个画面)分成若干个区域,而相机内置的CPU会根据各区的测光值作出一个能兼顾的有区域的较为平均的曝光参数,所得到的画面曝光均衡,成功率大大提高。虽然,多区综合测光先进优越的,但当拍摄主体只占测光区域的一小部份时,又或光线反差太大的情况下,就不一定可以得到准确的曝光了,这时就只好采取上面两种方式进行曝光。一个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可以熟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要使用以上不同的曝光方式。

     数码相机的测光模式:


     现在两百像素或以上的的数码相机,绝大多数的测光模式都有以下三种可供使用者选择的,也包括:多区综合测光、中心区域重点测光与及点测光。

     数码相机测光的原理:


     数码相机的中心重点与点测光方式与传统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当使用以上模式时,在LCD屏上也会有相应大小不同的目标指示框显示,引导使用者正确测光。只要与常规的摄影方法就可以正确使用数码相机上的这两种测光的方式。多区域综合测光是一个常用的方式,而数码相机的区域比先进的专业单反机还多,因为数码相机的 CCD 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测光元件。专业单反相机中也多采用 CCD元件测光,只不过是面积小得多而以。但最大的分别是,数码相机是将整个CCD,即画面平均分为多个区域的。当常规的单反相机多区域测光方式时,只要主体占所有区域的大部分面积时,就可得到正确的曝光;但数码相机的区域是占整个的画面,所以“主体占所有区域的大部分面积”中的这个面积就要相对比单反机中的要大了,所以在相同的主体拍摄时,使用多区测光,传统与数码就得到不同的效果了,这就是本文章的重点。因为现在数码相机比专业单反相机还要“先进”,如这款卡西欧3000就是,都是以64区测为方式主,是各拍摄模式下的默认值,使用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很有必要就此介绍数码相机的拍摄技巧。

     感光度的大小在拍摄时有什么作用?


     普通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由于数码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它包含了用于接受光线信号的CCD,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

 

 原帖链接:

     细说数码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
 

数码相机(1004)
相机测光(1)
TTL测光(1)
Nikon(427)
中央部分测光(1)
中(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