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对话摄影师 畅聊佳能EOS R系统的卡口优势

对话摄影师 畅聊佳能EOS R系统的卡口优势

色影无忌
吴立强
张头发
2021-05-31

      随着2018年9月EOS R系统发布,RF卡口已经经历了近3个春秋。新卡口的54mm口径和20mm法兰距也在当时也起了不小争议,54mm与EF卡口口径相同,并没有激进地做到更大,20mm法兰距也不是市面上最短的。但是,RF卡口却是最先推出F1.2系列自动对焦镜头的,是最先推出F2系列变焦镜头的,一切质疑都在这样的成绩单下销声匿迹了。

      那么RF卡口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色影无忌特别邀请了体育摄影师李欣、赛车摄影师燕鹏以及资深器材专家幸引,一起畅聊RF卡口。

李欣 资深体育摄影师

李欣 资深体育摄影师

燕鹏 资深体育摄影师、赛车摄影推广人

燕鹏 资深体育摄影师、赛车摄影推广人

幸引 资深器材专家,相机Life创始人

幸引 资深器材专家,相机Life创始人

Q、有人曾将卡口比喻为“扼住数码相机系统咽喉的核心部件”,三位老师觉得这种说法是否贴切?

      幸引:准确的说,我认为卡口应当是可换镜头系统非常重要的顶层设计和规格约束,不同的卡口设计会赋予一个系统的上限,当然在现实中,光学设计师会尽力避免卡口约束带来的劣势,也会更主动的去发挥卡口约束的优势。

      卡口的重要性各个影像系统厂商的开发访谈都说的很清楚了,最重要的就是为镜头设计提供了足够空间,可以让光学设计师更加自由地去追逐光学规格、光学呈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超大光圈镜头设计的自由度,在EF卡口镜头和F卡口镜头对决的时代,EF镜头已经刷出F1.0的镜头,但F卡口镜头只能止步于F1.4,这并不能认为是卡口的单一影响,但也可见一斑。

      李欣:确实如此,卡口是一个核心部件,因为它是机身与镜头的对接标准,承载了多种组合体系的构建。每个品牌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镜头卡口设计,甚至对自家旗下不同画幅也会区分不同的卡口。

      燕鹏:有网友曾分析说:玩摄影玩的就是镜头,在可换镜头相机发展的舞台上,谁的卡口设计的合理、规范、先进,谁的镜头群就会丰富,谁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高,谁就能挣到钱。所以从另一个维度来说,卡口是“扼住数码相机系统咽喉的核心部件”也很贴切。

摄影:燕鹏

摄影:燕鹏

Q:李欣老师经常会受媒体邀请评测一些新器材,您个人更青睐哪个品牌无反产品的卡口设计?

      李欣:无反时代的卡口顶层设计,佳能的RF在当下来看是考虑得更加全面的,拥有目前最好的平衡性。

      而且,佳能RF卡口一经推出,就发布了多款大光圈定焦以及超越传统规格的镜头,不断强化自己的传统优势,例如F1.2大光圈定焦、F2光圈变焦镜头,这是其他卡口无法提供或目前没能充分实现的,这也是佳能自单反时代建立起的规格优势。

摄影:李欣

摄影:李欣

Q、数码时代和无反时代,卡口性能的重要性依旧很大吗?比起传感器和处理器呢?

      燕鹏:如果从全画幅无反相机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合理的卡口规格及设计思路将决定未来产品线的规模,所以依旧很重要。这就好比盖房子,卡口是地基。地基多大多深决定未来房子盖多大多高,至于传感器和处理器就像房子的面积和高度,一定是在地基铸好的基础上才能决定。

      李欣:肯定重要,因为它是两个部件相互连接、交互信息的唯一标准方式。谈到传感器与处理器,那是它们担负的属性不同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每一个部件的设计原理都是有它自身特点的重要性而存在产品设计中。

      幸引:我倒觉得相比起胶片时代,卡口的影响力实际上是下降的,比起胶片时代统一的成像材料来说,进入数码无反时代后,片上式的进化,传感器和处理器的重要性更加凸出。但这并不能说卡口的重要性下降了,只是根据数码相机形态的进化,半导体设计趋势来说,传感器愈加重要,CMOS+ISP组合决定了产品的下限。

摄影:燕鹏

摄影:燕鹏

Q、因为发展需要,EOS R系统更换了佳能30年历史的EF卡口,各位觉得这个做法是否是明智的?

      李欣:非常明智,这是一次重大革新,一次历史性的突破。随着登场的RF卡口,以给影像表现提供新的可能性和价值为目标。与EF卡口相同的54毫米大口径,无反光镜相机才有的短后对焦距离是其亮点,得益于这些亮点,与EF卡口相比,提高了光学设计的灵活性。采用大容量•高速的新通讯系统,触点数增加至12点,镜头与镜头之间的通讯速度大幅提升,实现了高画质•多功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RF卡口为高画质、多功能、小型化提供了新的可能,使镜头更接近理想,实现高效信息通讯的就是RF卡口。

摄影:李欣

摄影:李欣

      燕鹏:在数码时代,佳能的EF卡口确实建立了一个辉煌的EOS单反王朝,江湖地位无法忽视。但是进入无反时代,便携性、轻量化等特性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特点,与无反相机相比,单反不占任何优势,再加上EF卡口的设计理念已经触及天花板,很难再有突破,但对于全画幅无反系统来说,反光板结构的取消,短法兰距的实现,展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可能和未来,所以佳能推出EOS R系统非常明智。从最近佳能频繁推出RF卡口镜头就不难看出RF卡口对于光学设计的灵活性有多强,例如一直未能制造的光圈F2的大口径标准变焦镜头也得以生产,这体现了RF卡口的巨大潜能。

      幸引:从EF到RF,卡口是一定会发生变化和更迭的,首先无反和单反相机的构造不同,取消了反光板的设计后,光学系统的法兰距是一定会改变的,相应的开口角度,出入瞳等一系列参数都会发生变化,可以说相比起螺口到插刀的变化,单反进化无反是必然要经历的卡口规格改变。

摄影:幸引

摄影:幸引

Q、三位老师作为EOS单反的老用户,感情上能接受吗?

      燕鹏:感情上并没有不能接受。EOS R系统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对于佳能新用户可以说起步就迈入了新时代,感受由科技变革带来的拍摄乐趣,就像当年我们入手的EOS单反系统一样;对于EF专业级和发烧级老用户来说,如果有需求,且有能力,就一定要紧追时代的步伐;而对于普通的EF老用户也可以选择EF-EOS R转接环,这样既可以体验新技术带来的拍摄乐趣,同时也不浪费手中的EF镜头,两全其美。

      李欣:能接受,首先这是新的尝试,我们对新的产品发布一直都很关心,并且新的产品必然有它诞生的意义。第一次使用RF镜头,感觉设计细节上继承了前身的产品的优点,并将前身产品上的一些不足得到大幅改进。

      幸引:因为无反化而造成的卡口改变,相应的镜头群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无反的RF卡口是可以实现接近完美的向下兼容的,换言之即便使用RF机身,EF镜头仍然有很好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意义,我本身情感毫无波动,我也认为老用户不会因为卡口而有依赖,更多的是熟悉的单反系统被更新的无反系统替代的唏嘘吧。

摄影:幸引

摄影:幸引

Q、三位老师认为现阶段优秀的卡口都有哪些硬性指标,RF卡口是否都做到了?

      幸引:
      充分的光学设计冗余
      足够的发展潜力
      高速数据传输联动
      充分的光学设计冗余,和足够的发展潜力是需要根据不同时代底色来判断的,从目前来说,RF卡口的54/20实现了对单反镜头设计的超越,起码我们见到了更多的超大光圈定焦、变焦镜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RF卡口肯定是做到了。

      高速的数据传输联动在卡口的规格当中,我觉得意义不亚于直径和法兰,虽然无反时代CMOS是最重要的,但只要是可换卡口系统,那卡口的约束一样会限制CMOS的性能,镜头机身数据联动传输也是限制之一。

      更高速的镜头机身数据联动,对于机身镜头联动防抖、自动对焦等都是有更好的帮助,目前来说,最明显的就是机身镜头联动防抖,这也是RF系统目前的优势和亮点。

      燕鹏:首先是合理的卡口设计造就画质好、体积小的产品,得益于RF卡口的54mm大口径和短18mm的法兰距,提升了镜头光学设计的灵活性,可在成像面附近配置大口径镜片(后镜组),能够在减少光线折射、降低像差的同时,制造出中央与边缘成像均优异且体积更为小巧的镜头。很多大光圈“牛头”却有着轻巧的体积,与同样紧凑的R系列相机相得益彰。
其次高性能的通讯系统让未来有提升空间可持续发展,RF镜头有12 个电子触点,多于EF镜头的8个。这就让机身与镜头的数据传输量更大速度也更快,可以实现很多EF卡口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镜头防抖+机身防抖将会是未来的趋势,而这也要有赖于机身和镜头之间大量高速度的数据交换。

      再有就是强大的镜头群,目前RF镜头共有11款,其中7款变焦镜头4款定焦镜头。变焦镜头中既有摄影爱好者喜欢用的大三元镜头,也有RF24-240mm F4-6.3 IS USM这样的旅游镜头,以及RF24-105mm F4-7.1 IS STM这样的高性价比产品。而RF28-70mm F2 L USM则是一款凸显RF系统实力的顶级变焦镜头。在定焦镜头方面,自然少不了RF50mm F1.2 L USM、RF85mm F1.2L USM这样的顶级大光圈人像镜头,也有RF35mm F1.8 MACRO IS STM这样价格便宜量又足的万金油式产品。同时佳能还推出了一款应用平滑散焦镀膜技术的RF85mm F1.2 L USM DS镜头,这枚镜头有着更为柔美平滑的焦外虚化技术,为人像、婚纱等摄影提供了更好的表现力。

      李欣:在单反相机时代,由于EF卡口的先进性,佳能EOS系列单反得以实现多种数码镜头优化效果,而在未来,计算摄影的可能性更加突出,机身内部处理器对图像进行优化处理的介入或许会更多更深度,而针对镜头的色散、眩光、甚至分辨率补偿,都有更多的可能去优化和改善,而具备高速数据传输性能的RF卡口具备这方面足够的潜力。

摄影:燕鹏

摄影:燕鹏

Q、佳能的卡口并不是市面上口径最大的,卡口直径和开口角度难道不是越大越好吗?

      李欣:从数据看,佳能RF卡口内径为54mm,与EF卡口相同。一般来说,卡口越大就可以容纳更大的光圈直径。虽然RF卡口和EF卡口的大小相同,但是更为新颖的设计却赋予了光学设计以更多的灵活与自由,让RF系列镜头可以使用更大的最大光圈。但卡口直径越大,对于机身及镜头体积的控制就越难,因此合理的大小更为重要。这么一来,机体变得更紧凑,镜头设计也更灵活。采用与EF卡口相同大小也印证了EOS系统30年来的卡口大小一直是处于合理的大小范畴,到今天都没有落伍。

      燕鹏:目前全幅无反相机中,尼康的卡口最大,采用了55mm内径,65mm外径,16mm法兰距。理论上口径越大,法兰距越短,越容易设计出优质的大光圈镜头,但对机身的设计难度也会相应提升。全幅无反相机秉承着便携,轻量化的特点,采用太大的卡口口径,势必造成相对于其他无反系统来说显得庞大。尼康Z系列镜头群,在光学素质和规格上确实很棒,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整体考虑一下,这样的设计除非只是面向专业级客户只追求素质,不考虑美观、便携、轻量等因素。所以卡口设计是整个产品线的基石,一定在综合考量的情况下确定尺寸,不一定是卡口直径和开口角度越大越好。
一件产品被市场认可,不仅仅需要极致的性能参数,同时需要兼顾了便携可能、高画质、设计冗余、全面的电气性能以及制造成本控制等因素。综合考量下佳能的RF选择了稳妥的54mm内径配合20mm的法兰距,这样就赋予了光学设计以更多的灵活与自由。制造出来的产品相对更均衡。

      幸引:从理论上来说,卡口直径和卡口角度肯定是越大越好,但相应的镜头的体积也会因为卡口直径的影响而变化。目前的镜头卡口设计趋势也是越来越大,但卡口和体积以及整个系统的平衡也很重要。
一个可换镜头系统的卡口规格,到底是足够大还是不足够大,主要是取决于这个卡口的定位,其次才是横向比较。比如尼康更希望通过卡口革新来实现光学奇迹,那么最大的Z卡口肯定要妥协其他方面,比如体积和重量。
另外卡口直径设计的很大的前提下,设计师肯定希望能够更加主动的发挥卡口优势,所以实际上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卡口直径大,镜头体积一定大,而是既然有了如此充沛的镜头设计冗余,所以设计师总会希望能设计出光学呈现上更接近约束边际的镜头,客观和主观相统一,镜头规格才会相对其他系统更大、更沉。

摄影:李欣

摄影:李欣

Q、三大厂商卡口设计方向各有不同,幸引老师觉得这是基于什么来判断的呢?

      幸引:对于未来无反相机系统用户的判断吧。极致的光学追求是方向,但是未来更多的摄影师和潜在消费者,同样追求极致光学甚至光学奇迹的比例,这部分明显佳能和尼康的判断是不同的。

      尼康也曾说过,未来可换镜头相机市场主要是专业和职业摄影师,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和相机用户会越来越少,所以尼康All in极致,这个推断是没问题的,但是可能有些超前了。

      目前的可换镜头相机用户群体,的确少见之前的入门用户和小白爱好者了,但是相机和摄影爱好者对于可换镜头产品的需求仍然不小,而需求一定是分层的,极致的比例比以往更高,但是光学奇迹以下的需求还是很多。RF可以提供远超以往表现的镜头群,大光圈定焦和大光圈变焦,画质和规格都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可以满足专业、职业摄影师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发烧友、高端摄影爱好者的需求。

      佳能认为这样的定位会让RF系统更有生命力,我也认同这一点。

Q、RF卡口通讯速度更快了,这一点在使用中有什么感受吗?与之前的EF卡口有什么明显差异吗?

      李欣:确实是,从对焦体系上深有感受,对于快速的运动瞬间捕捉非常强悍。RF镜头体系在,R系列相机机身的参数设置下发挥到极致。例如:拍摄足球比赛对于争抢画面瞬间的捕捉就很犀利。

      燕鹏:RF 镜头有 12 个电子触点,多于 EF 镜头的 8 个。这就让机身与镜头的数据传输量更大速度也更快,可以实现很多 EF 卡口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通过RF卡口相机可以识别出是哪一支镜头,并通过预设给出最优的光学配置方案,对畸变、色散、暗角等相关信息进行优化已达到最佳画质输出的目的。新的卡口系统让机身与镜头之间,不再是简单的接收光线、驱动对焦、记录参数,而是更为复杂的数据通信。实际使用过程中是感受不到上面描述的内容的,最直观的感觉是现在拍的照片比以前的好看了,感觉拍摄更容易了。

      幸引:主要的感受就是联动防抖,防抖机构的下限被提高了。R5/R6的机身联动镜头防抖,理论8挡的前提下,实际有感知的防抖级别有4~5挡左右,有些镜头的防抖可用级别在6挡左右,这是之前完全没有体验过的。

摄影:燕鹏

摄影:燕鹏

Q、RF卡口比EF卡口多了两个触点,这两个触点目前没有明确用途,可以猜测一下未来这两个触点的用途吗?

      李欣:第一个猜想,为视频功能预留的设计激活模式。第二个猜想,与对焦体系提升局部特定功能预留接口。

      燕鹏:估计是为之后机身和镜头通信能力的提升而预留出的触点。在将来,芯片计算能力会更加突出,机身内部处理器对图像进行优化处理或许会更多,而针对镜头的控制会有更多的可能和改善,所以预留触点对未来性能的提升提前做准备。

      幸引:猜不到啊,更多的信道肯定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量,目前镜头和机身之间的通信应该是双通道,就是在基础的正负极、电池驱动、时钟信号触点之外,有两个触点分别担负从机身到镜头,从镜头到机身到数据传输,而未来可能会启用三通道或者四通道,以应对更高的镜头陀螺仪和镜片运动信息传输到机身,或者机身ISP深度学习AI对焦快速对镜头对焦机构发出更多指令,都有可能。

摄影:李欣

摄影:李欣

 

佳能(7860)
R(20)
摄影师(12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