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微单十年 新格局下谁主沉浮?

微单十年 新格局下谁主沉浮?

色影无忌
梁爽
梁爽
2018-08-16

 

  10年前的8月5日,奥林巴斯与松下联合宣布推出基于原有4/3系统(Four Thirds System)的新相机系统:Micro 4/3系统(Micro Four Thirds)。

  这套新系统取消了原有单反相机结构内的反光板、五棱镜、目镜等组件,将相机的法兰距离(镜头卡口到成像元件的距离)缩小了一半(从40mm缩短至20mm),同时卡口直径也由50mm缩小至44mm。

PEN系列

  Micro 4/3系统初创的同时也成了无反相机(mirrorless)的开山鼻祖,10年来“去反光板”运动愈演愈烈,如今已经形成多个流派。下面小编将各大流派的重要节点汇总成一张表格:

(点击查看大图)

  从这张表上我们如果按照传感器尺寸可分为四派:

4/3型:奥林巴斯、松下
APS-C:富士、三星、佳能(?)
APS-C/全画幅:索尼、徕卡
44x33中画幅:富士、哈苏

  事实上自从Micro 4/3系统建立以来,大多厂商并未选择加入而是以APS-C画幅起步,再考虑到三星NX和Nikon1退出市场,佳能已经有消息推出全画幅无反,尼康则板上钉钉直接发布全画幅无反。最终坚守APS-C单一画幅仅剩富士一家。为了获得更大尺寸传感器,富士则采取“迂回策略”推出中画幅GFX系列(G卡口)。

堆栈式传感器

  十年来,这些无反厂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客观上整体推动了无反相机技术革新。如五轴防抖、机身镜头协同防抖、背照式传感器、堆栈式传感器、PDAF、全像素双核CMOS AF、高分辨率模式、像素转换多重拍摄模式、景深合成、取景器无黑屏拍摄、静音快门、超采样视频、log、高刷新率EVF、USB供电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技术、新功能,很多都是在无反产品上首发应用,无反相机的创新性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单反两大巨头佳能、尼康加入高端无反竞争中,未来五年、十年整个格局又会有什么变化?下面小编谈谈自己的看法:

尼康、佳能

  尼康和佳能同为单反巨头,今年又选择在无反领域重新起航。两家共同点颇多,比如共享单反核心平台、镜头群严重匮乏、转接单反镜头群丰富等,但两家新全幅无反面临的形势并不相同。

将44x33mm传感器塞进尼康无反效果图

  尼康早年间推出过Nikon1系列,但新无反是另起炉灶,只能说有部分技术经验积累,但利用价值不高,全新卡口尺寸较大,除了超大光圈镜头(体积?价格?),粉丝更关心是否会上44x33mm中画幅。

EOS M有搭载全画幅的可能性

  佳能EOS M系列虽然晚于尼康,但这套系统从APS-C起步,假如该卡口可以上全画幅,那么EOS M就算没白做,有一定利用价值。

  事实上小编并不担心这两家在机身性能上会出什么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定价和镜头群,前者,由于他们的单反系统依然强悍,如果不能以低姿态入市,会导致自己用户觉得不如买单反,别家用户认为毫无性价比;后者则是未来五年尼康、佳能新无反面临的窘境,它们需要每年至少五只新镜头的速度,三年才能勉强覆盖常用镜头,具体来说至少有大三元、小三元、24mm/35mm/50mm/85mm各一、微距等。以小编来看,它们无需过早涉足体育领域(可转接单反大炮),主攻风光、人像、人文所需的200mm以内镜头。

  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新无反的初期都要靠转接来弥补镜头群的不足,索尼等厂商也都是过来人,但两家情况并不相同,佳能从EOS( Electro Optical System)系统开始卡口已经全面电子化,这给现在转接带来了极大便利性,甚至索尼微单转接佳能镜头也很盛行。

索尼LA-EA3/LA-EA4转接环兼容列表

  尼康为了延续F卡口,多年来修修补补,造成卡口上还有部分机械连杆结构。尼康目前单反镜头群中,E(电磁光圈)镜头兼容性最好,与佳能情况类似;G镜头由于镜头内置AF马达,转接环只需解决光圈耦合拨杆,兼容性次之;最麻烦的就是一部分无内置马达的D镜头,如果要实现AF,转接环需要内置驱动马达。此前Nikon1系列的FT1转接环,G头和E头均能用,D头和手动头只能手动对焦,利用光圈环控制光圈(兼容列表)。参考索尼LA-EA3/LA-EA4转接环,尼康可推出内置马达和无马达两种转接环以求最大兼容性。

  然而佳能、尼康不论是自产还是转接,要想尽快弥补镜头群差距,那就需要尽量开放卡口协议,以获取适马、腾龙、三阳等众多副厂支持,内外共同作用加速完善镜头群。

索尼

索尼在美国市场取得全幅可换镜相机第一

  尼康、佳能介入前,全画幅无反领域几乎是索尼独霸(徕卡……),可以说自α7诞生以来,一直都是与CN的单反比来比去,如今形势变了,不但要继续和单反比,还有同类加入战团,压力自然倍增。

  镜头方面,索尼E卡口经过几年快速组建,如今已经拥有47只镜头(含增距镜),与CN相比所欠缺的不过是超广角大光圈定焦、超远摄定焦、移轴。考虑到超广角大光圈定焦有副厂填补空白,超远摄定焦这些大炮虽然威武,但需要索尼系统禁得住考验,,得到领域内广泛认可,才能彻底打入体育/生态摄影市场。α9和FE 400mm F2.8 GM OSS正是索尼向该领域进发的敲门砖。这样看来,索尼镜头群的更新将趋于放缓,即便更新也多以小众领域的镜头为主。当然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早期镜头可能会迎来二代更新。

 

索尼全幅微单发展至第三代

堆栈式传感器衍生诸多优势 

  机身方面,如今索尼已经发展至第三代,仅剩α7SIII尚未出炉。索尼很会抓重点,在无反结构中CMOS传感器扮演的角色比单反更为重要,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确保传感器技术领先,其带来衍生功能总能带来竞争力。最典型的就是α9,堆栈式全画幅传感器大大提升了处理速度,这使得60次/秒AF/AE计算检测、20张/秒连续拍摄、取景器无黑屏拍摄等得以实现。未来这点显然是索尼相机部门注重保持并强化领先的部分。除此之外,既然索尼要进军体育/生态摄影领域,机身是否还要拘泥于“微”单的概念,很值得深思,顶着微单之名发展至今,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大光圈高端镜头的体积与单反无异,作为一整套系统单纯缩小机身牺牲握持手感、操控、续航等是否还值得?按照现在尼康的路子,机身做大的取向很明显,而佳能也可能如此。索尼为了提升握持手感和改善操控布局,是否也会走上“巨单”之路,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另外,由于以往索尼的机身、镜头定价是参考CN单反,未来CN的同类加入,无论机身还是镜头定价策略还是有可能调整的。

富士

 

富士G卡口

  富士X系统虽然围绕APS-C画幅打造,但它遇到的境遇与Micro 4/3系统类似,单一画幅缺乏向上扩展能力,这使得高端产品的差异化很难做。富士不得不采取两个策略:其一,将X系列机身武装到牙齿,X-H1正是这种产物,你可以将其视为X-T2加强版;其二,推出GFX系列,跳过竞争激烈的全画幅区间,尝试进入中画幅。

44x33mm传感器

  然而我们还是能看出问题,富士的两套可换镜系统,虽然是同为无反,但两者是互相独立,断层感明显,全画幅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已然放弃。有意思的是两者向上扩展性相似,X卡口不能上全画幅,G卡口不能上更大的中画幅。富士这一特点很难吸引那些“得陇望蜀”的用户,只能在坚守一种画幅的用户群中深层耕耘。

  显然富士的用户都非常清楚,即使某些卡口可以上全画幅,那你也要换全画幅机身、换全画幅镜头才能完美发挥全画幅的优势,无非只是卡口规格没变。这与双修另入全画幅系统的差异,仅在镜头的通用性(全幅机身剪裁模式用APSC镜头)、部分附件通用性(闪光灯、电池等)上存在差别。

X-H1与X-T2

  对于高端市场的争夺,小编觉得富士的第一个策略有些受累不讨好,不断武装APS-C旗舰,只会造成此类机型的售价和体积不断攀升,反而降低其市场竞争力,与其如此不如继续扩展GFX产品线,打着“让更多人享受到中画幅”的旗号,在高端市场辟出一条自己的路。

奥林巴斯、松下

 

  对于Micro 4/3系统,上文其实已经谈到,与富士类似,奥林巴斯和松下两家全力武装旗舰机型。与富士不同的是它们并没有GFX这条路可选。由于发迹更早,如今奥林巴斯和松下已经将Micro 4/3发挥至极致,为了差异化,松下率先将GH系列在视频领域打出名号,如今通过G9又希望在静态拍摄上有所作为,然而G9的定位与奥林巴斯OMD E-M1系列类似,两者最大特征就是主打高速性、高可靠性。

M4/3同视角体积优势

  Micro 4/3系统旗舰之所以向这种方向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传感器是无反中最小的(Nikon1停产),这是客观现实,拼静态化画质显然并不明智,需要在机动性和视频上寻找亮点。同时底小也有其优势,比如同焦距视角更窄(赚长焦)、同视角焦距更短(镜头体积更小)、对焦距离更近放大倍率更高、机身更容易做小等等,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奥林巴斯、松下的旗舰机强调高速连拍、为了弥补画幅推出超大光圈镜头(F1.2定焦)、凸显视角优势接连推出远摄镜头、发挥大景深微距优势推出景深合成功能等等。

  然而Micro 4/3系统向高速+长焦发展,主要针对是生态/体育市场,这一市场本身就很小众,同时对拍摄设备的高感画质、追焦稳定性、机身防护可靠性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此一来Micro 4/3旗舰反倒率先开始增肥,块头直逼中端APS-C单反。这条路是否真的值得再走下去,非常值得深思。小编倒是觉得LX100这种固定镜头便携机更适合4/3传感器发展。

Quad Bayer排列

  再说视频,松下GH系列虽然在视频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但全高清、4K之后下一个节点将是8K(7680 × 4320 ),也就是说单片传感器16:9比例下每帧达到约3300万像素图像。如果仍然采用4:3比例传感器,传感器分辨率至少要7680×5760,约4400万像素。如此高的像素值相当于现在M4/3的一倍以上,在这样小的传感器面积上如何保证影像画质将是棘手的问题,当然不排除会采用Quad Bayer排列(与IMX586类似),静态影像四合一输出1100万有像素。

  总的来说不管从哪方面来看,Micro 4/3系统的未来都是非常艰难的。奥林巴斯、松下没有必要继续坚守M4/3系统,事实上数码时代4/3系统、Micro 4/3系统已经换过卡口,只不过传感器尺寸没变。未来再换一次又有何妨?

徕卡L卡口

  有意思的是与松下合作密切的徕卡,近些年推出L卡口无反系统,徕卡SL更是搭载了全画幅传感器。我们知道徕卡多款全画幅传感器出自TowerJazz之手,而TowerJazz的大股东正是松下。那么会不会未来奥林巴斯松下与再推出一个全画幅系统,与徕卡共用L卡口?如此一来奥林巴斯多项全画幅无反镜头专利有机会真正投入生产。

  总之,与单反寡头市场不同,当佳能、尼康的生力军加入无反市场竞争后,无反市场百花齐放的态势将延续,更多的厂商参与,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对广大摄友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10周年(6)
M4/3(341)
佳能(7749)
全画幅(1826)
尼康(4543)
微单(792)
格局(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