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捕捉生动精灵的最美瞬间

捕捉生动精灵的最美瞬间

色影无忌
威廉小猪
bichao
2016-04-14

  个人简介:

  程斌

  影像生物调查所(IBE)影像总监;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佳能年度十佳摄影师;《摄影世界》专栏作者。

  从事摄影十余年,主要以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摄影题材为拍摄重点。曾出版联合国MAB“生态摄影”专辑,举办“自然而然 Naturally Wild ”摄影展,致力于记录和展现中国自然之美,传递自然影像的力量,以促进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摄影与文字作品发表于《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摄影世界》、《华夏地理》等多家媒体;近百幅作品荣获国内外摄影大奖。

 

 

  迷人的大自然总是瞬息万变,很多场景有可能是有趣的,温暖的,也有可能是最可怕的。一旦幸运地捕捉到这些场景那绝对是终生难忘的,自然野生摄影永远充满挑战与艰辛。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国内自然摄影师程斌老师一同去体会那奇妙的自然摄影之旅。

 

  Q:无忌  A:程斌

  Q:请您谈谈为什么会走上自然生态摄影这条道路,与其它题材相比,自然生态摄影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和魅力。

  A:从小我就试图和梦想着能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各种光线、气味、声音等,我觉得这其中能留存很多宝贵记忆,同时这其中也蕴藏着很多神奇的力量。从胶片到数码,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以摄影的方式与世界相处,从取景窗中重新品味和解读生活。而自然生态摄影源起于我儿时的梦想,从不起眼的蚂蚁到的硕大的牦牛,我想用自己的眼光和理解去记录它们,表达它们。在我眼中它们没有层级,只有强大而平等的生命力。我试过剪纸,试过绘画,试过很多种展示它们的方式,而摄影目前是我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方式。

  由于工作原因,多年来我的拍摄范围一直涉及到多种题材,鉴于这种综合经历,我更加觉得自然生态摄影也是人类观察自然和体验自然的一种极佳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方式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生物自身的神奇和物种之间的关系、行为等等,经常都是让我们啧啧称赞的,这不仅是激发我们创作的源动力,更是让我们深入认识自然的一种机会,很多时候人在自然中的状态不仅在感官上有微妙的变化,在心灵的层面也会打开很多扇门,甚至会建立起一些深层的连接和通道,这也是一种极富魅力而又独特的奇妙体验。

 

 

  

  Q:作为一名自然生态摄影师,您更看重纪实性的拍摄还是艺术性的拍摄。

  A:我觉得所谓纪实只是人们的一种期望,从按下快门那一刻,我们选择的构图和时机仅仅是整个事物局部和片段,最终画面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和原本事物之间的距离经常是巨大的。即使摄影师想尽办法力图做到客观,其实也难以把真实和真相准确呈现。所以,在这个层面摄影能做到的仅仅是记录而已。我始终都没有把记录与艺术完全分开过,因为在所谓客观记录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性并不单薄和浅显,而在所谓的艺术表达之中又有着难以剥离的客观存在。

  我会根据不同的拍摄任务或者创作目的来做调节,偏重于任务所需的拍摄要素并不难,比如有些是在科学记录层面有特殊要求。而艺术性也并不是简单地在摄影技法方面下功夫,更多地取决于拍摄者对于事物的认知程度和自身的艺术修为,摄影师是否有更深一层的表达意愿和表述能力。并且记录和艺术并不是对立的,这需要摄影师对拍摄有高超和整体的驾驭能力,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平衡。而且始终不要忘了,功夫在诗外。

 

 

 

  

  Q:请您聊聊国内自然生态摄影的现状,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自然生态摄影师有什么自己的优势?

  A :相比起十几年前,自然生态摄影在国内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摄影师的人数上,还是摄影师的拍摄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虽然在整体发展上还存在各种问题,但这应该也算是有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在各个层面上的规范化和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摄影也会朝着健康与和谐和方向发展,让摄影人真正成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先锋,并非奢谈。

  与国外相比,我们确实应该看到中国的自然生态摄影师的许多优势,中国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不是之一。无论是多样的自然栖息地和丰富的物种,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全体国民对于自然的认识尤其对中国自然的认识和了解是极度欠缺的,对于我们这几代看着《动物世界》长大的人来说,在对中国自然之美的传播上也有着巨大的空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成为公众走进自然之门的契机,这也意味着对于未来的希望,大家都能对中国这片土地伸出呵护之手,这也是许多自然摄影师的初衷和本心。

 

 

 

  

  Q:请您谈一谈自然生态摄影对于摄影器材的要求,您认为目前使用的佳能器材有什么特点,可以满足您专业的需要么?

  A:虽然每届奥运会也都成了摄影器材的竞技场,但是在自然生态摄影领域,对于摄影器材的要求其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可以说从8毫米的鱼眼镜头到800毫米的长焦镜头,自然生态摄影所需要的摄影器材都是最顶级的,每一次拍摄都像是决赛般的挑战,因为在自然环境中拍摄的机会稍纵即逝,不容有失。

  目前我使用的佳能器材包含了备用级(EOS 100D,EOS 760D)和战斗级(EOS 1D X)以及多个焦段的镜头,总的来说在很多种拍摄情况下,镜头的成像素质和设备的整体耐用度都比较可靠,简单高效的操控也得心应手,这些对于在野外的严苛条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所有设备的操作和应用中,这都是不变的真理,熟能生巧和灵活运用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Q:对于佳能5Ds这样的高像素相机您认为适合自然摄影么?

  A:像素问题曾经在10年前就是我们大家经常热议的问题,因为它切实关系到我们的拍摄成果。当年五百万像素的数码单反一走升级到现在的五千万像素,配合优秀的镜头高像素并不是噱头,这十倍的提升对于自然摄影来说,在某些层面解决了很实际的重要问题。比如经常因为目标太远,即使用800毫米超长焦也只是拍摄到几个对焦点那么大的主体;并且由于拍摄机会经常只是按秒来计的,来不及做精确的构图,高像素对于二次剪裁提供了保障。

  如果在相机的高感上能进一步提升,即使连拍速度没那么快,也会给自然生态摄影带来巨大的帮助。正巧我在元旦期间去滇西北和西藏实测了5Ds,从人文到自然生态摄影我做了全方面的实测,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Q:您平时使用最多的镜头是什么,除去长焦外,还会不会使用一些超广角进行创作,佳能镜头相对于其它品牌来说有什么优势么?

  A:我平时使用最多的就是多款微距镜头(EF 100mm f/2.8L IS USM,EF 180mm f/3.5L USM,MP-E 65mm f/2.8 1-5X 等 ),超长焦镜头(EF 600mm f/4L IS II USM,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 ),再配合超广角(EF 14mm f/2.8L II USM,EF 16-35mm f/4L IS USM) 拍摄一些自然景观,基本上就能满足大部分的拍摄需求。对于我来说,佳能镜头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大,整体印象就是拎起来就可以投入战斗,不用花额外的精力去琢磨器材,可以更加专心地投入到拍摄本身。因为许多拍摄机会不会有第二次,也没有可控的场地和光线。面对高海拔、空气湿度大、强烈沙尘等拍摄条件,我们的器材要全天候处于工作状态,为了一些特定的拍摄目标可能要准备好几年,能够配合摄影师把握住拍摄机会就是最大的胜利。


 

 

  Q:自然生态摄影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您平时会携带哪些器材外出拍摄?

  A:自然生态 摄影确实是很难简单地用劳累和辛苦来概括的,由于拍摄地多是在特别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后勤保障也比较困难,各种极端地理和天气条件和大量的体能消耗, 都对摄影师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对于经常一出去至少几周的拍摄任务来说,器材的可靠是头等大事。如果是在偏远的地方器材出现故障,那种损失就是难以估量 的。

  “多一分重量,少一分热情!”即使是我们这些发自心底里热爱的职业摄影师,也还是要考虑到重量的问题,所以每次出行都会根据拍摄任务的要点着手 器材的准备和选择。一般来说选择APS-C画幅的备用机和全画幅顶级主力机,并且小体积的APS-C画幅备用机还可以做为拍摄微距的主力机;选择超广角镜头用力拍摄栖息地环境和星空、夜景等;再就是几款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用来拍摄植物和昆虫、两栖爬行动物等目标;由于科技和制造工艺的提升,超长焦定焦镜头的体积和重 量也在进一步减小,再配合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这种类型的挂机头,基本上就可以出发了。

 

  Q:您有什么特别难忘的拍摄经历么?

  A:在野外奔波这么多年,说起难忘的拍摄经历有很多。比如深夜里在原始热带雨林中寻找拍摄两栖爬行动物,在长江边守候拍摄珍稀的长江江豚,一个人在海拔五千多米的西藏阿里拍摄生活在雪线上的蝴蝶等等。最难忘的是五年前我一个人在甘肃中部和南部寻找拍摄绢蝶,由于缺乏具体信息和天气原因,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多地往返,终于在深山里一条繁忙的公路边上邂逅了它们,绢蝶会从上面陡峭的崖壁上飘飞下来,到流石滩上寻找花蜜和配偶。

  经过连续多天的尝试和摸索,制定了一套在高海拔缺氧的环境中拍摄方案,不仅要拍摄到它们,还要考虑画面的背景、光线、姿态等等,根据拍摄地的大致气流走向和蜜源植物的分布点,我选择了附近一个高耸的山坡做为伏击点,因为没有路,爬上去那里要耗费很多体力,带上水和干粮一次守候拍摄一天。强烈的紫外线反射刺激着皮肤和眼睛,极度干燥的空气和暴晒又造成脱水,继而引发了肾结石发作,在医院经历了一夜的剧痛后等到凌晨才做了碎石手术。几天之后,在只有一米多宽的山顶上我俯拍到一只至今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绢蝶,那只体型和斑纹都格外漂亮的君主绢蝶几乎就是让人惊喜的礼物!从远远地发现它到做出系列预判,再到按下快门和检查回放,整个过程仍然美妙的难以言说。

 

 

 

 

  Q:您认为自然生态摄影是否应该完全尊重原生态的拍摄手法,对于那些利用前期的一些手段来降低拍摄难度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A:首先这说明想要拍摄好自然生态题材有太多困难,它不仅仅是需要熟练的技巧,合适的器材和一定的经验,更是需要综合的能力去把握每一次拍摄机会。很多人惧怕困难才会投机取巧,其实在任何领域都会有人拈轻怕重,都有很多人想要走捷径,在摄影领域也同样不足为奇。自然生态摄影的难点的有几个层面,基础层面是对拍摄对象的认识和了解,进阶层面是如何发现和接近它们,终级层面是拍摄者所持有的心态,这三个层面每一层都需要有大量的积累,消解浮燥的心态要从根本上找原因。避免干扰和破坏是最基本的准则,拒绝摆拍和诱拍等没有生态道德的行为也是必要的操守。
摄影者对于生态摄影认识的单一和片面,很多人不愿意从基础入手,不愿意做踏实和悉心的积累,更多地只是以急攻近利的心态照猫画虎,短时间里获得了表面上的“水平”提升和所谓的“大片”,其实是陷入了更多的误区,更容易进入瓶颈。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你所有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同时,也要时常想一想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让你拿着相机对准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本心。拍一张看上去很好的照片?或者奔着拿一个奖项?还是真的让它成为一幅真正的好作品,感动大家也能感动自己。让作品中包含着动人的故事,也表达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从自然生态摄影中收获的才会远不止是摄影。

 

 

  Q:对于那些热爱自然野生摄影的初学者来说,您有什么拍摄上的建议或者经验分享么?

  A:对于有志向和兴趣加入到自然摄影中的摄影师,我觉得现在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好时机,无论是从摄影器材和投入还是各种外部条件,相比我们之前这些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真心喜欢自然,而不是把自然摄影做为一个捷径,就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经验和意识的提升。而在摄影技艺层面要把基本功打好,不追求一招鲜的所谓诀窍和捷径,才能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获得全面的积累和升华。

  另外,我的建议有三条:一是多读多看和自然相关的各类作品,这其中不限于书画和摄影,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艺术水准,并且要有的放矢地选定自己愿意拍摄和有条件拍摄的题材;二是足够勤奋提高自己的拍摄技术,系统地制定训练计划,这样才能让你的想法变成做法,变成作品;三是积极地参与各种生态环保类的活动,从更多的实地考察和体验当中更真实和全面地了解我们所面对环境,这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是我们对将来所能企及的境地和对事物做准确判断的重要依据。

 

 

佳能(7860)
相机(4180)
程斌(1)
自然(283)
野生(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