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观点 > 用EOS记录发生在城市中故事

用EOS记录发生在城市中故事

色影无忌
上海冷空气/梁爽
梁爽
2014-09-15

个人介绍:

 

  沈锐,人文纪实摄影师。网名:上海冷空气 星座:狮子座 职业:自由摄影师 摄影年龄:六年 《时代报》特约摄影师 《生活周刊》合作摄影师,图虫网资深纪实摄影师 ,LOFTER 核心摄影师,新浪旅游、佳能新浪微信合作摄影师,EPUT摄影师,上摄网推荐摄影师,新西兰 M.O.A 画廊签约摄影师,POCO红人等。曾获国内多名奖项,拍摄作品曾发布于 《咔啪》《生活周刊》《浙江画报》《畅游》《中智视野》等报刊杂志。在网络空间发布过《2013 扫街实战手册》入学版及进阶版,《2013 魔性森林拍摄技巧》入学版等摄影技巧 浏览量过百万,转帖量上万次。


新浪微博ID:上海冷空气 自喻:时光的狩猎师,记录擦肩而过的灵魂。

 

 

上海冷空气手持EOS佳能器材

我们的爱情故事


Q为编者A为上海冷空气

 

Q:您好,看到您拍了很多上海街头的人文纪实作品,很多片子都很有画面感,这种题材的魅力何在?


A:编辑好,大家好!首先很高兴接受这次采访,其实街头摄影一直以来都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一种摄影方式,它不受器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限制,只要你有时间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片刻点滴,那么很可能这就是一副属于你的人文纪实类作品。那么什么是人文摄影,谈及人文摄影,其概念五花八门,但我认为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从字面理解即可:人文即人类文化。人文摄影的本质就是关注人的生活状态的摄影活动.要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包括生存状态,精神追求,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等.它们追求的都是真实.人文摄影师不管用摆拍等方式去干涉被摄者,还是纯粹的记录,只要画面能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这照片本身就是人文摄影的作品.同时纪实摄影包含了人文摄影这一块。也正因为人文摄影所反映的生活状态非常贴近真实的生活,所以往往它更容易被观赏者所接受,也很容易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生活和美好!记录城市的现在,记忆城市的过去,承载历史传承文化,我想这是我作为一个人文纪实类摄影师的目的所在。

 

时光的路口

全家福

 


Q:您平时拍摄都使用什么器材?


A:相信了解和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平时主要使用的是佳能EOS 500D,它作为我的第一台单反相机也是我最亲密的伙伴,因为我几乎天天都带着它出入,不过今年也没能脱离俗套刚刚入手了EOS 5D Mark III.镜头方面因为我是逐步尝试,由浅入深的尝试使用过很多不同的镜头。包括EF 24-105mm f/4L IS USM,EF 100mm f/2.8L IS USM微距,EF-S 18-200mm f/3.5-5.6 IS,EF 28mm f/1.8 USM,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EF 85mm f/1.2 L II USM,EF 70-200mm f/4L USM,EF 85mm f/1.8 USM,EF 35mm f/1.4L USM,EF 135mm f/2L USM,EF 24mm f/1.4L II USM等。由于拍摄作品类型的关系,个人更偏好使用大光圈定焦镜头,从最初接触的EF 85mm f/1.8 USM一直到后来的EF 35mm f/1.4L USM,EF 24mm f/1.4L II USM,EF 135mm f/2L USM 感觉都是表现很出色的镜头。最后作为人文摄影推荐两组街拍常用镜头,一组是短焦35mm或50mm,因为这是最接近人眼视觉范围之内的两个焦段,另一组是长焦135mm或70-200mm f/2.8这个距离对表现空间感和虚化背景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真的累了

旗袍女子


Q:对于大多数来说人文纪实摄影似乎就是扫街,拍摄身边发生的一些场景,也能有惊喜,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A: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有着很多个人的理解,限于篇幅的限制我稍微把这几个名词区分一下。


所谓“人文摄影”,应该就是摄影者通过器材和技术所表现的、被摄体背后的社会意义。我们通常所拍的“人文”片,确实属于人文的范畴,但是却不能确切的称其表达了人文,顶多称之为或多或少主观性质的个人报道摄影作品,因为我们真的很少在拍摄前花多少时间去多方研究、考察、观察我们所拍摄的“人文”性质题材。人文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宽泛的概念,要较完整的表现“人文”性质,牵涉多方的学科、观察和考察,这也是NG或者Discovery拍一个专辑之所以要耗费那么多时间和金钱的主要原因。

 

茄子

 


扫街:是一个在论坛上的术语,通常指的是拿着拍摄工具到任意的某条街上去抓拍所看到的所遇到的任何事物,它的对象主要在街上,可以是人,事,动物或者街上的风景。

 

多彩的街头

  那么我们虽然表面上区分开什么是人文摄影,什么是扫街之后,但是在实际的拍摄中大部分的时间我们可能还是在做扫街的行为,而后再从扫街的作品中通过一定的积累或者深度挖掘才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人文作品。

 

  对于想要拍摄人文类作品的爱好者我有着一些我个人的建议,首先器材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器材当然也是万万不能的,记住一定是量力而行,只需要采购使用合适的用得到的,而不是买来用来数快门或者供着看的。镜头方面一个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是必备的,否则昏暗的马路,橱窗边,公交车上一个变焦镜头的表现力常常是不足的(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定焦镜头的色彩,表现力的确会优于同样光圈的变焦镜头)那么这个时候哪怕你用的是50mm f/1.8这只镜头,练手还是非常可靠的。另外街拍有着很多不可预测性,所以频繁的变换焦段或镜头对于你的构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建议一定时期内坚持使用同一焦段的镜头,比如从50mm f/1.8 到50mm f/1.4 最后到50L,当然如果经济允许,一步到位是最好的!前期拍摄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后期的时间和选片。

 

  也可能一提到扫街,大家就会认为是去拍路人,拍乞丐,拍孩子,拍猫狗,拍咖啡店,其实这些平时都可以拍,也没错,但是如果想要提升作品的层次,积累经验,那么最好给每一次的外出都定下一定的主题,比如说今天想拍的情侣,邮递员,公交司机,那么首先因为有了主题,你拍摄的作品会相对更有故事性,其次会把某些焦点放大,从而得到更多行业与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每天拍摄社会底层人物的摄影师已经够多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挤破头硬要出彩,最好能够找到只属于你自己的色彩或视角。

 

母子


Q:拍摄人文纪实,有哪些摄影技巧可以应用,比如构图、影调、快门控制?


A:人文纪实,如果拍多了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那么这时候我们的确可以通过一定的前期尝试或者后期处理改变作品的结构和着重点。
比如最常用的动静之间的对比,通过快节奏的车流和静止的人物或者快节奏的人流与静止的车辆,其实世间万物都是相对静止或者相对移动的,只要你找到了切入点,那么画面感和故事性就有了

 

地铁生活

镜像

脚步

 

 

  还有一种方式,其实也是现在很多相机和微单都具有的一个功能多曝,将两张拍摄的照片重叠后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有的时候是为了辅助说明画面中的故事,有些时候是为了艺术效果。

 

梦境

 

这条路


另外如果随身携带了变焦镜头,那么拉爆也不失为街头摄影中,创作方式和拍摄方法最简单的一种,用以强调主角或者提高观赏性。

 

花非花

你的微笑

 

 

Q:人文摄影中35mm是大家比较推崇的镜头焦段,您可以谈谈不同视角(焦距)的应用?


A:的确用了那么多组镜头下来,给我个人的感觉也是35mm是表现力和完整性最高的一个,近可以拍特写,远可以表达故事,兼顾背景。那么用了35mm是不是代表就一定要拍大头或者大场面,其实有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利用到的是它的构图和光圈。

外滩新高度(35mm)

礼仪小姐(35mm) 

那么如果换成85或者135又会是怎样呢?

依偎(85mm)

射门(135mm)

 

  不难看出,长焦有着在不干扰或者无法亲近被摄者的情况下依然很好的叙述故事的能力,所以每个焦段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到底用什么最合适,还是要看场合和时间,如果条件只允许你携带一个镜头,那么作为人文摄影师35mm是不二的选择,如果拍摄环境有的放矢,那么建议还是携带一个变焦或者长焦,这样更有助于补充说明故事,另外也不是每个人都接受你去拍特写的,后期截图当然不失为一种二次创作的办法,但是画面和质感会损失一半,得不偿失,所以随机应变很重要。

工友们的生活


 

Q:人文摄影常常利用现场光线条件来拍摄作品,对于光线的运用有哪些技巧?


A:这一点你说的太对了!但是其实所有的摄影都是围绕着光来做文章的,风光也好,人像也好,COSER也好,纪实这些都一样,没有了光,再伟大的摄影师也只能望景兴叹了。

 

  作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的孩子,看到最多的可能还是玻璃外墙的倒影和积水的倒影,那么不要错过你经过的每一面玻璃墙或橱窗广告,我想作为一个资深的人文或纪实摄影师的记忆一定是很好的,就是对于自己的每一副作品一定都会记得大致是在哪里,何时拍摄,故事是什么(当然通过参数也可以)其实这一点我引申的说一句,参数可以参考,意思就是,有你就看看,没有也不必刻意强求,因为只有在相同的时间,地点,使用同样的相机,参数,环境,视角,拍摄手法,心情,你才有50%的可能性拍到类似的照片,所以我们主要参考构图和视角就可以了,至于效果有些真的未必都是拍出来的。

 

当当车

外白渡桥

依靠

 

Q:就上海而言,您觉得那些地点非常适合扫街,比较容易出片?

 

A:这一点来说,不得不提的还是外滩,为什么,因为不止是上海,哪怕在全球,中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依然包括外滩,所以除了酷暑暴雨外,外滩每天都是游客如潮,那么人多,故事就多,而且游客来自五湖四海,由于言语不通,文化不同造成的尴尬或者问题也很多,也就是你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那么故事都是全新的。另外两个客流量较高的游客集中地是新天地和田子坊,由于新旧结合的建筑方式造就了这两个景点的独特魅力,另外灯光和酒吧的效果也使得夜上海显得额外迷人。最后南京路也是初来上海的游客不会错过的地方,但是因为这条路比较长,客流量大但是停留的时间较短,如果从一些较高点拍摄动静对比的图还比较有感觉,单单在路上抓拍的图会显得不那么有特点,因为每天来往的人太多了。

 

取暖(外滩)

 

 

夜上海(新天地)

上海女人(田子坊) 

吵架(南京路)

 

 

Q:前面谈到就扫街而言,对于摄影爱好者门槛不高,您觉得人文纪实摄影要掌握哪几点,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内容,更思想性?


A:的确,扫街作为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摄影爱好者聚会的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接收,但是如果想要在这个数以百万记的爱好者中独树一帜那么你要做的还有很多,首先多看(多看不同类型的摄影师所拍摄的作品,不要过于集中的只看几个摄影师,否则你的思想容易被禁锢)其次多拍(多拍不单单指的是次数,包括时间,张数,频率,如果你仅仅是一个星期组织一次,一次2个小时,一次1千张,其实这当中有收获的也会有,但是出片率会很低,如果能够坚持每天拍摄,哪怕10分钟,哪怕一张满意的都没有,其实也是有很多积极意义的,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最后多交流(交流不是说拍完了,发个链接求支持,好话人人都会说,要多留意给自己提的意见,比如色彩问题,曝光问题,同时对于别人的提问能回答的一定要积极的回复,因为也许很多你之前的理念和思路根本就是错的,只有这个时候才会发现)平时的拍摄对于主题的设置可以更贴近生活和时节,那么作品的思想性会得到更多的认同,比如七夕节拍情侣,中秋节拍团圆。

花心(独特视角)

两个世界(特殊的结构)

雨中情(七夕特辑)


Q:对于您现有的器材是否满意?对于人文摄影,您对器材有哪些需求现有器材需要加强?


A:对于之前的器材EOS 500D常常因为高感不够,按不下快门而吐槽无力,但是目前已经升级到5D Mark III之后这个问题基本就不存在了。另外之前已经拍了太多35mm焦段的作品,对于长焦表现故事的作品类型还不够,所以接下里会偏向使用长焦去捕捉更自然的生活点滴,最后作为人文纪实类摄影师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举起相机的一刹那,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记录者,绝不是侵入者。

想你的夜


作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要耐得住寂寞,懂得享受孤独,谢谢大家。 

35mm(227)
5D3(121)
上海(430)
人文(448)
佳能(78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