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玩转器材 | 单反以后——谈谈徕卡、富士、索尼系统

玩转器材 | 单反以后——谈谈徕卡、富士、索尼系统

色影无忌
小倪无忌
黑眼圈
2017-07-17

  歪打正着——初识富士X系统

 

  进入富士系统,竟然是因为想上一个徕卡镜头。话说嘚瑟了两台徕卡相机,徕卡M口的镜头,不可能不想的。超广角有了,35mm有了,下一个当然会想50mm,标头嘛,标头总要有一个的。在想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忽然突发奇想:买一个截幅微单,这个头就可以50mm、75mm两用啦!

 

  这里先要撇清一件事情:为啥不用sony。其实sony a7系列出来的时候,我对它是很有期待的,前面说过了,当时我想上ZM Biogon 21mm 2.8嘛!如果那时候的sony a7可以转接,估计也就没有徕卡什么事情了。然而,红移、崩边,各种不好。在富士X系统和sony的截幅微单的比较重,我只踌躇了一下下就跳了富士X系统的坑。原因分正面和反面两个,反面说,sony的操作,我有点搞不明白,富士好像好很多;正面说,我仔细想了一下,富士在摄影领域其实是非常非常非常强大的,而且我有富士的胶片相机,虽然表面上它叫哈苏Xpan。

 

  插播一段,我认为富士是最牛的日本光学企业!想想它曾经做过些什么机器?机身方面:135它生产;120它生产,而且生产各种120,连617它都生产。镜头方面,更是横跨135—120—大画幅。欧洲相机找日本厂家生产的,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哈苏抱富士的大腿了吧。这个还不止,最厉害的是富士的胶片。我觉得它没有理由不好。

 

  言归正传,我随同徕卡M 50 1.4买了一台XT1,又配了一个XF 18mm 2的镜头。

 

  初识富士是这样几个感觉:

 

  1 机身非常好。就像前面哪位朋友说的,拿起来就有拍摄的欲望。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复古的外表,而是对于摄影深刻的理解。没有了讨厌的模式转盘,MATP四种主要模式,通过镜头上的光圈环和快门转盘全部可以实现,ISO调整也是一个转盘搞定,实在太贴心了。对于从手动、胶片一路玩过来的我来说,那真的是一台相机,而不是一个电子玩具。

 

  2 XF18mm 2那个镜头,也很棒。这个镜头等效于全幅的28mm,想想其实28mm F2格式的镜头,各厂牌里面也不是很多,足够是一个广角大光圈了,还小、还轻、还不贵,真好!

 

  成像方面,我不是很说得上来。必须说:没有徕卡有特色。解析度比全幅当然还是差一截。不好意思我得保持客观,解析度方面,富士X系统倒真不占优势:从XT1来看,比之前的佳能6d肯定差一截;现在的Xpro 2,好像已经跟佳能6d不分伯仲了,可佳能不是出了5ds嘛?而且跟sony a7RII也没法比。话说要是比这个,大家全别跟适马比,X3全部秒杀。对这个我比较无所谓,我觉得:够用就好了!论色彩,富士那是太厉害了,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

 

  我是2015年1月买的富士,买好以后,正好跟家人一起去九州玩了一圈,我这样带的相机:机身是富士XT1和徕卡ME,镜头是XF 18mm 2、LM 35mm 1.4、LM 50mm 1.4。看得出啥特别的吗?这可是我动了好久的脑子想出来的玩法。这样带的好处在于:我可以同时带两台机身在身上,少换镜头,但是可实现两种经典的镜头组合方式。

 

  我把富士XT1通过狼蛛系统别在腰间,徕卡挂在脖子上。然后,当徕卡配35mm的时候,富士转接徕卡标头,就变成了75mm,35——75,很方便吧?!而当徕卡配50mm的时候,腰间的富士就是一个28mm,28——50,也很经典吧?!

 

  那次玩得真是又轻松又不耽误拍照。我深深喜欢上了这种利用截幅和全幅的变化配置镜头的方式。然而现在看那次拍回来的片子,XT1配50并没有出几张让我印象深刻的片子——或许是因为我不大用中焦拍摄。那次回来,最喜欢的片子,要么是徕卡配35拍的,要么是富士配18mm拍的。富士配18mm,相当于28mm 2,非常好用啊!富士的镜头一点也不弱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