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动态 > 关于电影感,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理解错了

关于电影感,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理解错了

索尼
索尼
强旮旯
2021-08-27

一、“电影感”的核心

  什么是“电影感”,或者说怎么拍出有“电影感”的画面,是很多从业者都关心的话题。经常会看到文章或者讨论说哪些电视剧、广告、节目、直播或者短视频等有“电影感”。

  很长时间以来,“电影感”是大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所谓“电影感”,不惜用昂贵的电影拍摄设备,不惜买最大光圈的镜头,不惜用变宽镜头或者营造出变宽效果,或者通过后期遮幅、调色、转场等手段来实现想要的“效果”。

  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做捡芝麻丢西瓜的事情: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讨论或者营造“电影感”的表象,而忘了探究“电影感”的核心。

  那核心是什么?我们经常说电视剧、广告、节目、直播或者短视频有“电影感”或者有“电影质感”,为什么很少听说电影很有“电影感”?这里不是讨论不同创作类型的优劣,而是借机讨论“电影感”的核心。从摄影层面来说,电影拍摄和其他类型拍摄最大的区别,是电影画面的曝光,构图,焦点,色彩,运镜等要素,要经历成千上万个观众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在上百分钟内对几百平米大银幕上呈现的影像品质进行审视。要达到这个标准有多难,大家可以问问自己。

  所以,真正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不会说追求“电影感”,因为他们有优秀的团队、充足或者相对充足的资金、宽裕的时间去“精雕细琢”,他们在用行动实现电影质感。总结成一句话,我理解的“电影感”的核心,是在既有条件下和在基本功过硬的前提下,对影像品质的不将就。对任何项目来说,提升创作品质唯一做法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对影像品质不将就。

二、提升“电影感”的工具

  上面说的团队、资金、时间等“条件”,对于绝大多数非电影创作者或者部分电影创作者来说是“奢侈”的,这也是为什么拍电影、拍好电影是很多人的梦想。梦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囿于预算、甲方、场地、时间、经验、团队等各种限制,大多数从业者都只是在完成,而不是不将就。

  但这些不仅不是追求更高品质的借口,反而正因为电影拍摄条件的难以达到,我们可以借助可靠的工具去尽可能提升创作品质,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在能力同等或者能力稍欠的情况下,合适的专业摄影机是提升创作品质的可靠工具。

  对于电影拍摄来说,虽然已经有足够多的摄影机满足电影拍摄的需求,但国内摄影机的市场基本是 ARRI、RED、SONY “三分天下”。电影摄影机品质固然好,但是好并不代表合适。价格门槛就不说了,专业摄影机的重量、体积,需要配备的团队及配件,后期流程等因素,对商业拍摄、综艺节目、纪录片、直播、自媒体等项目的拍摄来说反而是负担。

  这些项目,往往都是小团队或者需要摄影团队快速反应,没有条件细致布光,没有大助二助小助,所以他们用的摄影机既要能指哪儿打哪儿,又要能有足够高的画质和专业接口才能提升创作品质。按照这个标准,上面说的“三分天下”的品牌中,目前市场上就只剩 SONY 有合适的专业摄影机能满足这些项目的拍摄要求。看到这里,想必你的脑海中也浮出了 FX6 和 FX3 这两款摄影机。

共 9 页<<<123456789>>>
阅读全文
电影感(13)
索尼(50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