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动态 > 专访:Pentax 2008 年战略探秘

专访:Pentax 2008 年战略探秘

NickWolfe(翻译)
marlene
2008-03-28

PMA08、PIE2008展览会上,各公司都发表了倾注了心力开发的新产品。

今年又是秋季将有Photokina的一年,我们的记者本田雅一借此机会采访了各公司、了解各家的战略。

我们将以系列报道向大家汇报。

去年的宾得与HOYA的兼并谈判可谓一波三折,他们的数码相机产业今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令人不安。一时间数码相机产业会不会就要卷铺盖的谣传也甚嚣尘上,此后兼并交涉得以完成,宾得从去年四月起成为HOYA的一个事业部开始运作。

我们有幸请到了Pentax的董事、高级执行官员——图像系统事业本部的部长鸟越 兴先生,以及图像系统事业本部市场统括部商品规划室的叠家 久志经理,请他们就与HOYA的关系、以及今后的开发体制介绍一下。

尽管发生了兼并骚动,士气也没有下降

记者:Pentax这个品牌未来的去向,最后确定是作为HOYA内部的一个事业部、将包括相机产业在内的部分原样保留,去年四月开始进入新体制运营的。媒体对这个过程有过各种各样的报道,你们公司内部难道没有为此弥漫不安的情绪么?

鸟越:非常走运,从事数码相机开发的工程师都维持了很高的斗志,这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能做到这点因为我们直接听到了来自宾得相机相关产品周围用户温暖的话语和声援所致。去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尽管如此,开发第一线的士气没有下降,我觉得实在是拜宾得粉丝所赐。

叠家:说起来第一线的斗志来,在兼并的纠纷过程中,我看还上升了。兼并也好、相机产业的存续问题也罢,都是在我等所无法触及的层面进行的。当时我们自己的位置都无法确保,更不能预测今后将会发生什么,第一线开发人员看来的确是最头疼的事情了。说实在的,当时都有“到底怎么着、赶紧说清楚!”的想法。

费尽力气开发出来,如果产品最后却无法面市的话,当然无法集中精力了。但相机产业的方向性问题上,很快就有了明确的决定——我们了解到今后我们的开发环境、工作内容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就在第一时间向开发群体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既然这样,我们的资金之类的底气又得到了强化,可以比从前更踏实了。因此士气也比此前不安状态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这次PMA、PIE的时机,我们同时拿出了K200D和K20D。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能同时拿出两台单反,正是我们士气高昂的表现。K20D的换代从外观设计上看虽然是小改,但内部却实现了很大的改进。K200D则是从外到内彻底的换代产品。如果你能看到这种干劲爆发背后的斗志,就能理解宾得内部已经完全没有不安残存了。

短期的收支不会决定Pentax的未来

记者:请给我们详细讲讲Pentax在HOYA当中的定位。

鸟越:大家都知道,3月31日Pentax作为一个公司就不存在了。现在我们是HOYA公司的“Pentax图像系统事业部”。正式的事业部名字里用的是英文字母“PENTAX”。在Pentax图像系统事业部里,还有些与HOYA产业相重叠的部分,这些部分的产业不进行统合,将继续作为独立存在的产业进行运营。

记者:去年有一个焦点是,HOYA究竟是对宾得产业中哪一部分感兴趣、让哪一部分延续呢?HOYA对于宾得的数码相机产业又是怎样的评价呢?

鸟越:一开始的确有HOYA对相机产业了无兴趣的报道。实际上当时还处于HOYA没有对该产业进行评估的阶段。

那时HOYA对于面向消费者的相机产业,无论在商业模式还是宾得在相机业界的地位方面,都几乎没有了解。

我们呢,则让市场/产品规划/产品开发等各个部门将“我们自己究竟有怎样的特征、我们在将来有哪些要素的强项可以发挥”报告上来。将这些报告汇总,我们让HOYA对我们的相机产业究竟是怎样的有所了解。而在公司内这样的活动中,还产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点子,这让HOYA的管理层理解了我们将以单反相机为核心,开发丰富且有独特性镜头,通过产品线将自己独特个性定位的方向。

叠家:我们被问及在单反产业上,今后将怎样宣示自己的独特性、我们打算干什么等等。我们因此对DSLR究竟谁在用、在怎么用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用户是在旅行中使用。大多数人是利用小DC所没有的绚丽的色彩、高解像度以及可更换镜头才能做到的创意进行风景拍摄。特别是使用宾得品牌的用户,这种倾向更强烈。当然,我们会在各方面都进行提高性能、丰富功能的努力,但我们将更重视风景拍摄所需要的画质和出片功能。

记者:问个不礼貌的问题啊,HOYA今后是会在很长的期间内作Pentax品牌的“恩客”呢?还是会将相机产业看作今后值得期待的产业、加以积极地投资呢?

鸟越:当然不是“恩客”。我们的产业部独立性是非常高的。我们承担自己产业的责任。比如我们的财务、人事、经营等部门都没有纳入HOYA,而都是保留在Pentax图像系统事业部里。定位就是:所有的产业责任,都由这个组织体系担负。HOYA方面也有将在品牌战略当中,在这样的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品牌上继续投资的意向。因此短期的收支,并不会决定Pentax事业部的未来。

K20D在风景摄影上实现画质的差别化

记者:这次发表的两款新产品,规划的都是怎样的概念的产品呢?请概括说一下

叠家:以前的单反相机开发,先是考虑要发挥出怎样的性能,以指标来驱动设计过程。

指标一定下来,就能确定要卖多少钱了。但从用户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做法则没有多少意义。产品的价格应该由用户使用产品时产生多少价值的感受来决定。K20D和K200D就是我们在这样思路变化后开发的第一代产品。我们将用户使用时能感到价值的最大化这一概念,贯穿到产品规划、开发、营销和市场等方面,让各自的立场与此概念指向着相同的方向,K20D和K200D就是这样的产品。

从前K10D和K100D那会儿,我们说过当时是开发群体朝同一个方向努力进行的开发、从而得到了很好的产品。这次我们把框架扩展到事业部整体,所以我们对自己产品作得更好有自信。

更详细地挖掘一下,K200D的目标是让谁都能通过简单按下快门就能得到很好的照片的一台相机;而K20D的目标则是让那些更喜欢相机的人感到这是最棒的相机。特别是风光摄影用的比较多的用户,我们顾及了让它能发挥出最优的画质。当然,我们也重视人物摄影的描画能力。但试图与其他公司产品进行差异化的,就是风光摄影的画质了。

记者:风光摄影的画质,具体来说是哪些方面呢?

叠家:具体来说就是细节的描绘能力的解像度、以及对绿色的表现力。

我们对这两点的画质进行了系统优化。此外,机身方面在防尘防滴进行的改善,也是重视风光摄影的结果。

摄影时的“风光模式”也是如此。K10D时代,我们和三星Techwin发售的相机产品画质设定是一样的,但这次的控制方面虽然彼此公用、Pentax方面和他们进行的是交叉开发,但在相同硬件平台上面跑的应用程序部分的固件,则是彼此独立开发的,所以我们在画质、功能、用户界面方面都和他们有显著差异。

记者:这次的两款产品,是不是你们去年在PMA2007(译注:去年3月的PMA)上说去年年内就能发售的那两款产品?

鸟越:没错。这两台产品原来说去年年内发售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推迟至今。

记者:此前鸟越先生说过”我们不会做那些看上去都不知道哪里升级了的简单小改的”,这次K100D Super则间或其中。虽说的确不是 *ist DL到DL2那样的关系,但……

鸟越:实际上是因为K100D卖得太好了造成的。我们手头给K100D准备的元器件都已告罄,新买的元器件(具体来说就是传感器啦)做出来的就是K100D Super了。虽说如此,也不能变个名字就称作新机种吧?所以又追加了使用超声波马达的除尘功能。

叠家:去年年初对市场动向的预估,认为入门级机器将步入1000万像素时代,预测600万像素的市场将渐渐凋落。然而,尼康的D40等600万像素机比预想得卖得好,600万像素市场没有死掉。我们也是因应这次的预测偏差,而紧急开发的这款产品。

记者:K200D、K20D原本是打算去年拿出来的吧?

叠家:本来是那么打算的。开发推迟的原因,与其说是开发计划的延迟,不如说是一部分元器件调配的关系搞的。结果虽然是推迟了,但开发的时间得到了加长,也能更好的酝酿,结果也不全是坏事。而且,产品本身虽说去年就达到了可以上市的水平,但不作够一定的数量就发布,可能又会出现前年K10D发布时那样给销售和用户带来麻烦的结果(译注:指产能跟不上销售、大家急着买却买不到的局面)。

鸟越:不仅仅是日本,K10D那会儿在欧洲和美国也一样,明明有销售的机会、产品却跟不上。这种情况大家都让我们以后要避免。因此,这次虽然主要是因为元器件调配造成了计划的推迟,但我们也利用这个时间制定了发布后能够顺利出货的体制,因此今年春天才发布。

记者:今后也保持一年一换代的方针么?

鸟越:我们一年内搞一次全产品线换代,是为了搞出一套不输给别家的产品线而推行的战略。而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一系列完善的产品,以后就不再是全产品更新换代、而是每年当新技术成熟之时,再拿出成熟的产品了。

性能优异的三星产传感器

记者:K20D使用了三星Techwin产的CMOS传感器,这也成为一个话题。此CMOS传感器,也是为与其它公司产品差异化做出贡献的核心元器件么?

叠家:我们向三星要的传感器指标,比现在这块还要高一些。但现在的这块虽说没有100%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我们现在审视同期的竞争产品,还是略胜一筹的。传感器出来的信号性能非常不错的。

记者:K20D当初是以使用三星传感器为前提进行的开发么?还是与其它公司传感器并行考量加以评价选择的呢?

叠家:这次采用的传感器是我们共同开发的,当然是以未来进行商品化为前提的。但何时将其装配进相机产品,则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当然存在不在 K20D上使用它的可能性。K20D上用的传感器是评估了包括其它公司产品在内的传感器、得到的结论是三星的这块更好以后,才决定使用的。

记者:在哪些方面更好呢?高像素化还是信噪比更好呢?

叠家:从传感器性能方面来看,有各种评价性能的视角。单纯比较信噪比的话,这块传感器比起同级产品来做的好得多。但是传感器的单价也的确比其它公司的产品高许多。尽管如此,这性能的差距抵得上价格的差距,所以我们决定在K20D上使用三星产的CMOS传感器了。

645 Digital比135全幅开发优先

记者:K两位数和K三位数的产品线都已经有着落了,数码单反的产品线上,还会追加别的什么产品吗?前些天你们发表说冻结645 Digital的开发,是不是考虑将以135全幅机作为取代呢?

鸟越:我们会扩充产品线种类的。645系统的数码化只是“冻结开发”而不是“中止”。报道里说“中断”、“中止”等说法,我们Pentax从来没说过“中断”或“中止”这类的词眼!之所以这么在意“冻结”这个词,是因为冻结了还可以解冻。使用645系统的数码化单反相机的开发冻结,我们毫无疑问会在尽早的时期将其解冻的。不过事情总有轻重缓急,首先要构筑基础。主流的两个机种先要固若磐石,然后才能轮得上中幅数码机的开发解冻。这三年来并不是一事无成,我们会将开发过程中的know-how发挥到新一代产品中去的。

本来呢,展览会上拿出来的产品,已经开发到能达到发售的水平了,但今后要拿出来就显得太老旧,因此要重新做。

记者:那135高端机没考虑要做么?

鸟越:只要概念确定下来,就可以进入开发了。我不会说不可能,这毕竟是我们将必须要挑战的课题。商业模式只要能确定下来,我们也一定会挑战一把的。

不过开发优先顺序来说,Pentax则以645 Digital为优先。135全幅的研发我们也在进行,今后也会继续。不过我们的能力还不够两者同时展开。因此有可能是先让645 Digital上市、然后再投入135全幅的开发。

记者:你们的镜头产品线有没有顾及将来135全幅的可能性而加以变化呢?还是说认为那不是最近有必要要考虑的问题呢?

鸟越:首先,DSLR方面我们必须完成现有系统。我们迄今为止已经将APS-C画幅机身搞好,镜头也齐备了。眼下的课题是彻底完善DA镜头系统。刚才说了,135全幅机身在进行研究开发,但这与商品化是两码事。虽说有人提FA镜头可以用在135全幅上,但FA镜头能够完全应付全幅传感器吗?要知道也有一些FA镜头时没法对应数码传感器的。

从系统完成度角度来看,这还没法简单实现商品化的。

中幅数码作为兴趣爱好者的工具也是有必要存在的

记者:不远的将来,你们的新645 Digital的规划,是针对职业用的高端产品吗?

鸟越:是能捕捉风光的高画质相机产品,就需要高像素。645 Digital当初仅考虑用1800万像素,如果要真格地进行风光摄影,需要更高的像素,因此变为3000万。将来重开开发的时候,应该已经具备了风光摄影所必须的高像素、高画质以及职业用途所必须的全套解决方案了吧。要考虑到广告用途、影棚常备、印刷用途的话,不仅仅需要输入部分做得优秀,必须要求从输入到保存、输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环节都拿来自己开发,但提案的时候必须有通盘考虑。然而,日本的消费级爱好者中也有中幅用户,有必要响应他们所期待的,提供作为业余兴趣爱好工具的中幅数码产品。

记者:也就是说,中幅数码机将准备职业用和业余用两种机型咯?

鸟越:一开头应该不会弄出好多个机型的,两个就很理想。以前胶片时代开发过高端的高价645单反,结果那个项目垮了——根本卖不出去。那时候需要的呢,是10万日元(译注:约7000RMB)能买得到的645单反。那样的话想买的人就很多了。只要是机身价格合适,想用645的用户自然会去配镜头的。渐渐地理解了中幅相机的好处,市场也就成长了。

因此呢,我们将来也像挑战低价位的645数码单反。应该有不少用户不仅仅作为工作使用,也希望在个人爱好上能用到更大画幅的传感器吧。两个机种搞齐是我们的梦想,但在应用范围这个意义上来看,第一台应该是让更广大用户能接受的产品啦。

文章来源
话题(105)
宾得(923)
专访(1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