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试读】3.3 使影像达到极致的三个专业规则

【试读】3.3 使影像达到极致的三个专业规则

刘宽新
guxuechang
2007-12-11

3.3.1 最佳色温设置——为什么巧用色温是色彩优化的灵丹妙药?

白平衡设置就是色温设置。色温概念属于传统摄影的基础知识,本节不准备过多解释色温,仅就与数码白平衡有关的部分概念稍作讨论。尽管原理相同,但是数码技术对色温的应用和控制不完全照搬胶片的技法,设定、改变色温的操作皆有很大的不同。

自从凯尔文用数学解释了色温,对色温量化后,就可以从胶片制造、光线运用、滤色镜校正、直到暗房还原的全部摄影环节中来把握色温,最终达到准确表达色彩的目的。

在传统摄影中,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日光型、灯光型胶片。用得最多的色温滤色镜是雷登80和雷登85系列,对灯光和日光型胶片通过滤色镜转换色温。使用技巧之一是用日光型胶片拍摄晚霞而不加滤镜使之更红,或者使用灯光型胶片拍摄夜空,不加降色温滤镜,而使画面更蓝,通过微倒度计算用多种滤色镜控制色温。但是价值不菲的且数量巨多的镜片购买和外出携带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摄影师不会购买全套的色温滤色镜去控制色温。也就是说,传统摄影中的色温问题并没有从应用、实用的层面上根本解决。当然,控制色温除了滤色镜,还需要色温表。

顾名思义,“色温”与温度有关。不错,凯尔文就是把一块黑铁在火中加温至800°时,铁块开始发出暗红色。随着温度上升,铁块的颜色也开始由红变白,温度越高铁块发出的光线中蓝色光谱越多,而红线光谱减少。对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过程,本无需赘述。但是,这个过程是很多人误以为温度与色温有关系,认为温度就是色温,而误解了色温真正的概念是物体光谱成份的改变,光谱本身并没有温度,蓝光比红光的色温高,是因为蓝光在光线中的比例大,而红光反之。

一炉钢水的色温高,还是一个蓝色的荧光灯的色温高?许多人说,钢水高。错,把温度当成了色温。如果在眼前放一块蓝色的滤色镜看钢水,钢水色温一下子就升高了2200K,那炉钢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只是进入我们眼界的蓝色光线比例升高了。一句话,色温就是检验光线中红-蓝光线的比例的一把尺子,蓝光多则色温高,红光多则色温低,与温度无关。

3-56

图3-56 是一张示意图。色温变化是怎么形成的?阳光穿过大气的角度形成色温的变化。阳光直射时色温高,阳光斜射时大气过滤掉蓝色,通过更多的是红黄色光线,我们看到的日出日落,呈现出更多的红黄色。

在传统摄影中一般不使用白平衡这个词,摄影人可能比较生疏。白平衡应用最多的是拍电视,开机后先对白,找到现场光的白平衡点再拍摄,基本不用滤色镜来转换色温。数码相机与电视、摄像机一样,引入了白平衡概念,彻底解决了色温的难题。首先再也不需要色温转换滤色镜,因此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和携带的麻烦。如果会掌握,数码相机本身就是一块色温表,也省得带色温表。其二,数码相机的拍摄前期,可以设置各种预置色温色,日光、阴天、阴影、荧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等,比起胶片只有日光和灯光两种色温,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三,有些型号的数码相机可以以100K为单位来预设改变色温,比起滤色镜的精度要高。其四,可以做白平衡校正,以5个Milde(微倒度)为单位调整,进一步提高其精确度。其五,可以根据现场光 “自定义”白平衡。与拍电视一样调白,抓住现场光。其六,在后期制作中,通过图像软件可以对RAW格式文件的色温进行重新设定,精度达到1K。数码技术的进步终于使160年来困扰人们的色温问题彻底解决,真正了解和掌握了数码相机在色温上的优异性和先进性,你就再也放不下手。

3-57

白平衡就是各种光色基本等量的色彩混合,我们看到的光线就是白光。把一条黑白灰的色阶放在这种光线下,我们看到的就是纯正的黑白灰,不会出现任何色彩。在日光下,将数码相机色温设定为日光,拍摄的照片色彩一定是准确的。只可惜,这种完美比较少,我们碰到的绝大多数的拍摄题材都不是这种情况,因此,我们要做白平衡设置。请注意,我们不可能改变现场光的光谱比例(也就是色温),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照相机里的平衡基点,使之与现场光线匹配,拍摄的照片就不会偏色。比如现场光的色温是5600K,相机的设定也调整到5600K(或者使用闪光灯、日光设置),那么色彩还原就会准确。现场光如果是舞台灯光,色温3000K,红黄光光谱的比例大。假如色温设置为5600K,现场光色温低于照相机的白平衡点,拍摄的照片就会更加偏红。而把色温设置3000K时,相机的白平衡基准点向低色温偏移,加强和提高了蓝色的比例来抵消红黄色,结果拍摄的照片色彩不再偏红,显示出正常的色彩。照相机会自动计算现场光的光谱比例,取长补短,使之达到全色显示需要的红绿蓝三原色等比例的完全光谱。

由照相机改变光谱比例,达到改变色温以正确地还原照片颜色的情况,在拍摄中占绝大多数。在数码相机上不存在胶片上的灯光型和日光型这样的定式,数码相机没有色温的不变定式。对每一张不同的照片,都可以使用不同的色温设定来与之匹配,达到张张都准确的精彩(图3-57)。

3-58

左边的照片是青藏高原。高山、阳光、蓝天、白云,色温高达7500K。使用手动白平衡设定为7500K,事实上就是提高了红黄比例,来压制、平衡蓝光,结果照片的色彩非常准确。右边的照片是晚霞,使用自动白平衡,相机测量到大量的红光,于是它就提高蓝色,来压制、平衡红光,结果红霞不过头,蓝紫色的天空也得到了很真实的表现(图3-58)。假如设为5400K,则更能够增强红光的比例。明白了白平衡的道理,我们就可以更加灵活、艺术地利用白平衡原理来塑造色彩,而不仅仅在只求 “色彩准确”这么一个最基本的、较低的技巧层面上运用白平衡。

如图3-59所示,拍摄山顶这匹骏马时,可以用自动白平衡来准确地再现当时的色彩。为了说明问题,我把这张用RAW格式拍摄的照片后期图像转换时改变其色温(这与现场设定色温的效果完全相同)。也可以认为,这是在前期拍摄时,做相同的设置(现场5600K,设置5600K,色彩完全正确)。假如把相机色温设置改为3800K,此时等于把现场色温提高了1800K,蓝色被加强,于是照片就出现了蓝色。

把色温设置到8000K,等于把现场的色温降低了2400K,红色得到了扩展,于是照片就出现了红色(图3-60)。

书讯(286)
数码影像(39)
数码(290)
影像(425)
色彩(313)
RAW(77)
数码影像专业教程(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