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评测 > 标准担当 宾得星武士HD PENTAX DFA★ 50mm F1.4SDM AW编辑体验

标准担当 宾得星武士HD PENTAX DFA★ 50mm F1.4SDM AW编辑体验

色影无忌
捷尔任斯基
捷尔任斯基
2018-08-31

       导语

       宾得全画幅推出之后,曾经有一段非常尴尬的时期,虽然有长焦、超广新镜一同发布,但一个镜头系统还总最常用或者说最重要的50mm标准镜头失位,让许多宾得粉丝有些难受。他们太需要一支全新设计,可以应对现代高像素机身的50mm大光圈标准镜头,以代替43mm公主、★55。

       而经历了短暂的等待之后,宾得HD PENTAX-D FA ★ 50mm F1.4 SDM AW正式发布,宾得全画幅单反旗下,终于迎来了这支重要镜头的发布,让K-1/K-1 Mark Ⅱ的在日常的使用中也更加游刃有余,宾得全画幅单反系统的适用性也更为广阔。

       镜头参数

        镜头外观

       这支镜头体积是比较压手的,镜头滤镜72mm,在50mm镜头中算是较大的尺寸。镜头直径80mm,镜头长度106mm。整体尺寸来说,是目前全画幅单反镜头中,F1.4这个规格里较为瞩目的一支镜头。

       搭配宾得K-1Mark Ⅱ来说,整体还是比较协调的。基本上镜头外观延续DA时代的外观设计风格,不过整体针对全画幅有了小的优化。镜头对焦环的橡胶防滑排列采用了更细密的小颗粒,这点和★55是有区别的。同时放弃了之前的镜头整体型号的铭刻,只有简单的简洁的1.4/50的白色刻字,整体风格更简约、直接。

镜头对焦窗

AF/MF拨杆及DFA★标识

       镜头整体较为浑圆,前后直径较为统一,后组采用金属接环和电磁光圈,尾部的防尘圈也较为瞩目。镜头整体外观的变化是题中应有之义,从现代数码镜头的设计角度来说,如果想要满足F1.4级别的大光圈、超声波对焦马达、良好优异的光学素质,那么镜头体积上的变化也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宾得粉丝担心镜头体积大,但是客观来看,如果新镜头采用螺丝杆对焦、F2级别的光圈,镜头的体积可能也会和公主头相差无几,但是面对新时代的光学诉求,体积的变化是集成了更多更新的技术的结果。而且,同一时期的其他50mm/F1.4规格的镜头参照来看,★50/1.4的体积并不出格。

       

        宾得星镜 素质昭彰

       作为宾得粉丝来说,光看这支镜头的型号,就可以判断这支镜头的定位甚至素质。

       [HD]高清镀膜 

       作为一家很早就以SMC镀膜闻名的光学厂商,宾得在镜头镀膜方面的技术实力以及实际表现是毋庸置疑的,作为SMC镀膜的升级镀膜,HD镀膜的加持可以让镜头对眩光、鬼影的控制更为优秀,即便是逆光拍摄,杂乱的光斑也很少产生。

       除了HD多层镀膜之外,这支镜头还采用了Aero Bright Coating Ⅱ镀膜技术,这种空气纳米镀膜技术,以二氧化硅作为涂层主要填充物,起到减少反射的,消除长波散射的效果。目前这种纳米级的空气镀膜常常被用在常规多层镀膜的最上层,减少多次漫反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对于逆光的抑制,可以说非常明显。总得来说HD镀膜和Aero Bright Coating镀膜技术已经在宾得中画幅镜头上获得了充分的验证,比起SMC真空蒸汽镀膜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此外新镜头还采用了SP镀膜,和大家平常理解中的氟镀膜一样,属于镜头的保护镀膜,厌尘厌油水,对镜头前组有不错的保护效果,而且在镜头污脏之后,擦拭起来也更为方便。

       [PENTAX-D FA] 全面优化的数码时代全画幅镜头

       新的DFA ★ 50mm F1.4在光学设计方面,在新时期应对高像素时代的前提下,将光学解析力、像差矫正、场曲控制、焦外表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优化。镜头采用9组15片设计,1片非球面镜片,3片异常低色散镜片,在轴向色差控制方面也不遗余力。

       新的时期,标准镜头采用反望远结构是潮流,更大的像场和后焦距让反望远结构设计在50mm左右的标准镜头上,越来越流行。近几年新发布的几款MTF直线标准镜头,大多都采用了反望远结构,以应对更高像素的挑战,135的标准镜头一个个接近120的像场,镜头分辨率的表现怎能不优异呢。不过多用在广角镜头上的反望远结构从目前的经验来看,色散控制仍然需要令人咂舌的堆料设计,3片AD镜片可能只是带给我们能接受的紫边表现,想要彻底的复消色差设计,估计需要更多特殊镜片加持。

       数码(Digital)时期的全画幅自动对焦镜头,是宾得迟交的答卷,不过这支镜头是经过成熟的数码镜头优化以及应对新时期高像素数码全画幅机身而诞生的,在综合光学素质以及机械电子方面肯定有着完全不同的标准。例如这支镜头同其他新时期的宾得全画幅数码镜头一样,采用了电磁光圈,以往老FA镜头屁股上的光圈拨杆已经消失不见。从实际情况来说,电磁光圈在理论上比机械光圈拨杆有更迅速、更精确的光圈控制表现,不过在静态摄影中其实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在视频拍摄时,电磁光圈顺滑、精确控制光圈值的效果更为突出。

       [F1.4]大光圈柔和焦外

       F1.4的光圈搭配9片圆形光圈,一方面有不错的通光量,可以当然的视为高速镜头,另一方面浅景深营造能力和虚化过渡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从解像风格来说,新DFA ★ 50mm F1.4采用了独特的像差矫正方式,并没有追求绝对的高反差和高锐度,为柔和细腻的焦外过渡留出了更多空间。实际体验来说,DFA ★ 50mm F1.4的焦外尤其是边缘过渡风格,是这支镜头光学开放中最为看重的一部分。焦外点光源虚化的轮廓非常柔和,没有硬、粗的轮廓线,焦外反差适中,并且焦外二线性和洋葱圈效果也完全不必担心。

 

       9片圆形光圈叶片的组合可以提供全开光圈时非常浑圆的点光源虚化,实际测试将光圈从F1.4收束到F2.8区间,都可以保持较为浑圆的光斑效果,光圈收缩到F4之后,可以隐约看到光圈形状。

       [SDM]超声波对焦马达

       在单反或者说在静态照片捕捉这一方面来说,一枚镜头是否搭载超声波对焦马达或者微型超声波对焦马达是非常重要的。环形超声波对焦马达有着其他对焦技术无法比拟的扭矩优势,可以绝对高速的驱动对焦镜片进行位移,不必担心当前镜头的对焦行程。DFA ★ 50mm F1.4所使用的超声波对焦马达比起DA时代已经更为先进,官方数据表示新的对焦马达扭矩比之前高7.5倍。

       实际体验来说,这支DFA ★ 50mm F1.4搭配Pentax K-1 Ⅱ,使用单点对焦、单次对焦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合焦表现,镜头的对焦反馈比较及时,即便是拍摄人像或其他机动性较高的主体,这支镜头给机身的对焦反馈是可靠从容的。

       [AW]防尘防滴溅

       这是宾得非常“欣然”的防尘防滴溅技术, 对镜头的多个部位采用密封处理,搭配防尘防滴溅效果一样出色的宾得单反机身,在雨雾天气下拍摄也可以较为心安。 

       样片及实拍体验

       解决有没有再问好不好

       粉丝都希望自家器材是“玩家相机”,股东都希望自家的器材是“PPT杀手”。从目前的市场来看,“PPT杀手”更占据优势,毕竟更广阔的用户群体,比铁杆粉丝数量更多,更容易圈地、盈利。

       宾得这支镜头的发布,可以说是向镜头设计潮流的妥协,但客观的来说也是应对新时期应有的举措。这支镜头诞生之后,宾得粉丝不必再纠结于K-1/K-1 Mark Ⅱ挂机公主还是老的FA镜头,甚至是苦恼选择有暗角的★55。这支素质均衡,光学表现还不错的★50/1.4可以说首先解决了K-1发布之后,没有与之相匹配标准镜头的窘境。

       画质

       其次这支镜头在当下,和同期镜头厂商旗下的50mm/F1.4规格镜头相比,基本上不分伯仲,除了蔡司Otus来说,目前这几只50mm/F1.4镜头的光学素质都差别不大。不过宾得粉丝说实话对于和其他厂商的比较并不是特别热衷,他们还是想要一支基准素质出色,又有很独特气质的镜头。

       焦外

       严苛一点来说,这支镜头最能满足粉丝的应该还是属于焦外表现,焦外的过渡可以让编辑感到满意。前面也提到了,这支镜头的点光源虚化轮廓的反差是很软的,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轮廓线,也完全没有出现焦外洋葱圈的问题。

       这支镜头的焦外虚化效果可以算作非常舒服、非常自然的那类。按照论坛网友的称呼,叫做奶油般化开。焦外的过渡非常柔和,光斑的轮廓也非常淡,但是非常饱满浑圆,总得来说焦外很棒。

       色散

       前面说到镜头结构与色散控制的难度,如果说这支镜头焦外是95分的话,画质可以说是90分,但色散控制只能得85分了。在反差强烈的光线下,白色、金属物体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紫边。不过这支镜头的色散控制仍然属于平均水平,其他同规格镜头也采用了许多特殊镜片及非球面镜片,自动对焦镜中色散抑制差距并不大。

       上图可以不是很明显的看到,被虚化的电线外轮廓有浅浅的一圈紫边,不过紫边在后期中是最容易去除的。

       对焦

       由于采用了超声波对焦马达,这支镜头合焦表现也非常不错。在拍摄时摄影师其实是完全可以分辨出镜头、机身的对焦实力的。尤其是如果出现了拉风箱或者合焦困难的情况,是机身还是镜头无法快速合焦其实是一目了然的。★50/1.4镜头的合焦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在拍摄时完全可以感觉到,只要是正常的主体反差,基本上可以做到“迅捷”对焦。

       即便是光线很暗的情况下,这支镜头的对焦表现也堪可靠。不过总的来说,编辑的感受是镜头的对焦实力要超出机身的表现,希望更新固件可以让机身更好的发挥出SDM对焦马达的优势。 

总结

       总得来说,对于手持K-1 Mark Ⅱ的用户来说,我非常推荐这支镜头的。

       毕竟和前文所说一样,这支镜头解决了目前宾得全画幅单反旗下高素质标头的需求,均衡出色的光学性能、满足现在36mp级别传感器的解析力,是宾得用户当下必购的标准镜头。

       宾得有着独特的品牌风格,也有着偏好独特的粉丝群体。对于宾得的拥趸来说,他们更在意这支镜头是否延续了宾得的特色和调性,而非横向对比。从这支镜头的体验结果来说,★50/1.4还是有独特的取舍的。在当下所有数码镜头狂飙纸面参数的情况下,它仍然采用了特殊的像差矫正方式,来保证焦外的过渡效果,这不得不说还是情怀满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