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评测 > 新龙炮降临 腾龙SP 70-200/2.8 G2测评

新龙炮降临 腾龙SP 70-200/2.8 G2测评

色影无忌
威廉小猪
bichao
2017-03-07

  腾龙作为最老牌的日本光学企业,其产品一向以质优价廉而著称。特别在新的大光圈定焦系列发布后,腾龙将重点放在了专业SP新品的开发上。最新发布的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就是一支经典的中长焦,也是其SP新设计风格下更新的第一支“大三元”镜头。70-200mm F2.8这一规格腾龙历史上曾经推出过两支,一代 SP AF 70-200/2.8 Di LD IF Macro 诞生于2007年,配备有微距功能,最近对焦为0.95米。而第二代SP Di 70-200/2.8 VC USD加入了VC防抖并改进对焦马达,但取消了微距功能。而第三代70-200mm G2听取了用户意见,融合了上两代产品的功能:

 

  1 最近对焦距离为0.95米

  2 配备了新一代VC防抖系统

  3 配备了更快速的对焦马达

  4 画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本次测评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给读者展现腾龙镜头的性能,特意找来了尼康刚发布不久的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进行直接对比PK,希望能通过测试让各位心里有一个数。下面请先通过参数对比表来大致了解一下它们的基本情况:

 

 

  

  外观设计

 

  腾龙自从推出35mm和45mm两支定焦镜头后,就开启了全新的SP系列外形设计。随后发布的85mm和150-600mm G2都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当然70-200mm G2也不会例外。黑色磨砂外壳+辉耀金圈以及金属SP标牌是今后腾龙镜头的主打风格。因此70-200mm G2从外包装到镜头几乎和之前发布的产品没有差别。

 

  外包装依旧的设计,上面标有详细型号:

 

 

  70-200mm G2包含了镜头主体,说明书,保卡,镜头袋,遮光罩,脚架环底座螺丝等配件:

 

 

  我们这次拿到的测试样头为尼康卡口版,体积为88mmx191.3mm,重量为1485克。而佳能口版本的长度和重量都要更大一些。长度来说它并不算长,笔者特意找来了尼康最新的“电磁炮”进行外观的对比,可以发现腾龙头的长度甚至更短一点。

 


   镜头的外壳喷涂工艺很惊喜,手感很好,也比较耐磨。镜头前端为变焦环,后端为对焦环。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快速进行焦距调整。

 

  可以看到新的SP设计更注重镜头整体的质量,镜头前后部都用防尘密封圈,对焦环的阻尼适中。另外镜头上所有的按钮回馈力度也很好,没有出现松松垮垮的地方。

 

 

  70-200mm G2依然采用了可拆卸脚架环的设计,这样用户可以根据拍摄环境来决定是否使用它,拆掉脚架环重量会更轻一些。另外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它的脚架环底座就是一个快装板,可以兼容阿卡以及大多数云台。之前的150-600 G2就已经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对于很多容易忘记携带快装板的人来说绝对是一大福音。

 

  笔者发现这支镜头脚架环设计的有点小,底座和镜筒的距离较近,手持上可能不太舒服。但这个设计其实是有意为之的,目前就是为了降低镜头的重心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对于长焦而言,稳定才是关键。

 

  新款的SP镜头设置了很多快捷功能钮,包括了防抖开关,防抖模式选择,自动手动对焦切换,对焦限位选择。这些基础功能都是使用率非常高的,摄影师可以快速调整。

 

 

  镜头的前部滤镜口径为77mm,这也是市面上所有70-200mm F2.8的标配。笔者注意到在镜头前后卡口部位都配备了防尘防滴溅的橡胶圈,说明这支新款镜头具备了一定的防护能力。

 

 

  当把附送的遮光罩装好后,整支镜头立刻变得非常威猛。随着镜头制造工艺的提高,让新款的“龙炮”看起来专业多了,带出去绝对倍儿有面子。

 




  光学结构

 

  这支镜头采用了17组23片的光学结构,它内置了一片XLD(超级低色散)和多片LD(低色散)镜片,可以有效的降低色散的发生。与上一代SP 70-200mm F/2.8 Di VC USD相比,基本的光学结构并没有改动,只是将其中的一片普通镜片改为LD。

 

两代镜头结构对比

 

  MTF曲线

 

  看这支镜头的MTF曲线让人眼前一亮,70mm和200mm端的中心锐度非常不错,基本都在0.9以上。特别是200mm,其边缘成像也是令人惊讶的,按官方给出的曲线来看,它算的上是目前最强的70-200头。

 

 

  镜头基本成像性能测试

 

  从上面的MTF曲线看,其曲线表现与电磁炮的分辨率水平相当,甚至还超过了电磁炮。笔者认为这两支镜头绝对值得PK一下,因此在下面我们也对两支镜头的性能作了一番对比。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它们的成像性能,机身采用了尼康D810,机身默认设置,RAW格式后期转换JPG。

 

  1 锐度测试

 

  锐度测试是镜头成像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衡量镜头分辨率的最重要的参考。像70-200mm这样的中长焦,更加看重中远距离的分辨率表现。

  测试原图:

 

70mm端中心边缘截取示意

 

200mm端中心边缘截取示意

 

  中心部分:(图左为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图右为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70mm F2.8

70mm F4.0

 

70mm F5.6

 

70mm F8.0

 

70mm F11.0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70mm的中心锐度对比,两支镜头在光圈F2.8下锐度具备了很好的可用性,仔细观察尼康的镜头略好一点。但光圈缩小到F4.0后腾龙锐度提升更大一些,而尼康的变化并不大,从F4.0-F8.0之间腾龙的表现更加稳定。从光圈F11开始,两支镜头的锐度都开始下降,F16以后下降更加严重,属于基本不可用的范围。因此70mm应该尽量避免使用F11后过小的光圈。

 

200mm F2.8

 

200mm F4.0

 

200mm F5,6

 

200mm F8.0

 

200mm F11.0

 

  再看看重中之重的200mm端,最大光圈F2.8下,尼康70-200mm FL的锐度略强一点。从光圈F4开始,腾龙的中心锐度有所提升,两支镜头的表现基本持平。F4-F8之间两支镜头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代表了目前最强70-200mm镜头的成像画质。当光圈缩小到F11时,腾龙镜头的锐度有所下降,而尼康的表现稍好一些,但两者都还处于可用范围。F16之后两支镜头的锐度都明显降低,在这里就不再对比了。

  

  边缘部分:(图左为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图右为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70mm F2.8

 

70mm F4.0

 

70mm F5.6

 

70mm F8.0

 

70mm F11.0

 

  尽管对于长焦而言,边缘成像似乎并不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但我们依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在70mm端,腾龙70-200mm G2的总体锐度表现要比尼康70-200mm FL强。特别是在最大光圈下,尼康相对肉一些,而腾龙从F2.8开始就比较锐利。只有当光圈缩小到F5.6时,尼康镜头的边缘才赶了上来。在F5.6-F8之间打平,超过F11两支镜头边缘都开始劣化。

 

200mm F2.8

 

200mm F4.0

 

200mm F5.6

 

200mm F8.0

 

200mm F11.0

 

  而在200mm的边缘,尼康和腾龙镜头则基本保持了一致的锐度,在光圈F2.8-F11之间很优秀,过了F16之后则基本不太可用。

 

  总的来讲,腾龙和尼康的新70-200mm F2.8镜头成像锐度上是各有千秋。就中心锐度而言,腾龙在70mm端的锐度更加优秀一点,而尼康则胜在了200mm长焦端。但两者的差距非常之小,让笔者也感到很难取舍。就实拍来说,腾龙的这支新镜头完全没有问题。边缘成像上,笔者认为腾龙更好一些,在与最强的原厂头直接PK中,虽然某些环节还存在一些小差距,但已属不易,值得肯定。
   

  紫边测试

 

  镜头紫边往往出现在大光比或者大反差的场景里,会在照片上亮部与暗部交界处出现的色散。紫边是最容易影响到画质的一种不良现象,紫边的出现与镜头的光学结构有关。笔者特意找到一个光比很大的场景,来看一看这两支镜头的紫边表现如何。(图左为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图右为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F2.8

 

F3.5

 

F4.0

 

 

F2.8

 

F3.5

 

F4.0

 

  首先看看70mm端,在最大光圈F2.8下,尼康的紫边更为明显,相对来说腾龙70-200mm G2要好一些。当光圈进一步缩小到3.5后,两支镜头的紫边都有所好转,基本没有差别了。
 

  在长焦200mm端,尼康电磁炮对紫边的控制效果更好,相比较腾龙镜头的紫边更加严重一些,特别是在F2.8的时候。在F3.5后腾龙有明显的改善,仅能够观察到轻微紫边的存在。

 

  眩光测试

  对于镜头来说,抗眩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抗眩光性能直接与镜头的镀膜和光学设计有关,如果眩光非常严重的话,那只能说明镀膜是不成功的。那么作为腾龙来说,eBAND超宽频谱多角度抗反射镀膜自然是最主打的技术了。在之前我们测试的多支新品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另外为了对抗更严苛的拍摄环境,腾龙还增加了新的BBAR宽频抗反射镀膜。

 

  eBAND镀膜是腾龙公司开发的一种可使镜片抗反射性能飞跃式提高的新型镀膜技术,它将比可见光波长更小的纳米级(1nm=1/1,000,000mm)构造层,覆盖在高精度复合镀膜表面。

 

  通过纳米构造的防反射膜,利用折射率本身较低的空气,来形成薄膜并实现超低折射率。由于空气的折射率较低,成功地大幅抑制了反射光的形成。同时,与以往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让薄膜表面的反射光,与薄膜内表面反射后产生相位差的光线重合,来降低反射提高透过率的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抑制镜片表面的反射。

 

 

 

  那么下面我们通过实拍来看看这支镜头抗眩光究竟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图左为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图右为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70mm端 F2.8

 

70mm端 F8.0

 

 

200mm端 F2.8

 

200mm端 F8.0

 

  在70mm端,尼康电磁炮的眩光比腾龙70-200mm G2严重一些,特别光圈缩小到F8差距更大一些。而在200mm端,情况则正相反,腾龙镜头的眩光更加严重一些。因此笔者建议,在日常使用中,无论使用哪个品牌的长焦距镜头,都应该尽量安装遮光罩,并注意拍摄角度。
 

  畸变测试

 

  畸变其实就是镜头失真,当拍摄一些线条物体时最为明显,如果变形大的镜头会把直线拍的变形。畸变分为桶形和枕形两种,作为长焦来说,畸变的几率非常轻微。下面来实际看看两支镜头的畸变对比:(图左为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图右为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70mm端

 

200mm端

 

  可以发现,在70mm端,腾龙镜头有一些轻微的桶形畸变,而尼康70-200mm F2.8 FL则表现更好。而在200mm端,两者都保持了非常好的变形控制,没有出现畸变。

 

  暗角测试

 

  暗角其实称之为失光,就是由于光线入射问题造成的光线损失,基本上出现在画面的四个角上,如果使用大光圈的话很容易出现。一般来说厂家会通过镜片的设计和镜头口径来增加光线的射入量。下面是它们的暗角对比测试:(图左为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图右为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70mm F2.8

70mm F3.5

 

70mm F4.0

 

200mm F2.8

 

200mm F3.5

 

200mm F4.0

 

  暗角测试中,可以看到70mm腾龙的暗角非常轻微,在F2.8下也要比尼康的70-200mm F2.8 FL好,当光圈缩小到F3.5后暗角基本消失。而尼康电磁炮即使在F4下依然并没有完全消除。但是在200mm长焦端,尼康的表现又比腾龙稍好一点,在最大光圈F2.8下,腾龙70-200mm F2.8 G2暗角明显,缩小到F4后有所减弱。

 

  背景虚化测试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镜头基本全部配置了9片以上的圆形光圈,这样会有效的提高背景虚化效果。特别是拍摄一些点光源环境,会更加的漂亮。 笔者依然把腾龙和尼康两支镜头进行了虚化对比:(图左为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图右为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70mm虚化

 

200mm虚化

 

  可以看到无论是腾龙还是尼康电磁炮,在两个焦距上的虚化能力都非常好,基本上没有差别。当然对于变焦来说,自然是长焦端更容易产生漂亮的焦外,利用200mm进行人像,人文,新闻摄影,可以有效的分离背景突出主体。

 

 

 

  镜头主要性能亮点

 

  1 配有改进的五级VC防抖系统

 

  大家对腾龙的防抖系统应该不会陌生了,目前为止大部分的腾龙镜头都配备了防抖。防抖作为重要的摄影辅助功能可以让摄影师在低快门速度下提高照片清晰度。自然70-200mm是最合适安装这套系统的。过去腾龙的防抖系统只能抵消大约3档左右的快门速度,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从150-600mm G2开始,腾龙终于使用上了第二代VC,这套系统可以抵消5档左右的快门速度,属于目前市面上镜头防抖性能最强的产品。在当时150-600的测评中,笔者对第二代防抖印象深刻。那么70-200mm G2表现如何呢,下面就请看实拍的效果。(图左为关闭防抖,图右为开启防抖)

 

F2.8 1/200秒

 

F4.0 1/125秒

 

F5.6 1/60秒

 

F8 1/30秒

 

F11 1/15秒

 

  就如同上次的150-600mm G2一样,在新的70-200mm G2上腾龙的第二代防抖依然发挥稳定,可以看到在测试的五档快门速度上,开启防抖后画面的清晰度都非常不错。特别在1/15秒非常低的快门下也能保证一定的成功率。当然如果你的手够稳的话,甚至可以使用更低的快门速度拍摄。需要注意的是,开启防抖后相机的耗电会增加,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需要开启防抖,如果你使用三脚架的话,别忘记把VC关闭。

 

  另外第二代防抖新增加了运动追踪防抖模式,这个在150-600mm G2的测评中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对于经常需要手持拍摄体育的摄影师而言,这个模式作用很大,针对无规则运动物体优化了防抖算法。摄影师应该根据拍摄题材合理选择模式,否则的话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2 自动对焦性能提升

 

  大家都知道自动对焦性能对于长焦的重要性,特别70-200mm这类镜头主打人像,体育和新闻。如果对焦速度不够快的话,那么抓拍上就会差很多。这支新的70-200mm G2采用了两枚新型的对焦控制芯片,同时进一步改进了对焦算法。镜头整体的对焦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测评总结

 

  作为重要的“大三元”镜头成员,70-200mm焦段一直都是各品牌非常重视的。腾龙的前两代镜头以低价质优赢得了不少用户,但在画质和对焦上还略显遗憾。这次借着新SP品牌的建立,适时推出了第三代产品是非常明智的。从超强的MTF曲线上就能看出它的来势很猛。的确从各项测试来看,这绝对是目前数一数二的70-200头。在与尼康原厂新款电磁炮直接pk中,性能可谓各有千秋。当然你还必须考虑原厂镜头的价格问题,在差距很小的情况下,腾龙的70-200mm G2就拥有很好的竞争资本。因此笔者给予这支镜头推荐评级,喜欢长焦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
 

 

  优点:

  1 镜头200mm端成像明显改进

  2 镜头的对焦速度有所改进

  3 镜头的做工有所改进

 

  缺点:

  1 脚架环设计过小,不利于手提

  2 抗眩光一般

 

  测评样片

 

点击查看更多样片

 

 

70-200(90)
腾龙(578)
镜头(4449)
长焦(5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