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评测 > 电磁炮横空出世 尼康AF-S70-200/2.8E FL评测

电磁炮横空出世 尼康AF-S70-200/2.8E FL评测

色影无忌
梁爽
梁爽
2017-02-28

  继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之后,尼康在2016年按部就班推出AF-S尼克尔70-200mm f/2.8G ED VR II(以下简称70-200mm f/2.8G VRII)的后续产品AF-S尼克尔70-200mm f/2.8E FL ED VR(以下简称70-200mm f/2.8E FL VR)。这款镜头是“大三元”中首款应用萤石镜片的产品。此外,该镜头还配备了高折射率镜片、电磁光圈装置、改进的VR减震功能以及抗油污氟涂层等新技术。

 

 

  70-200mm f/2.8作为“大三元”的重要一员,早在2002年尼康就推出了AF-S 尼克尔70-200mm f/2.8 G IF-ED VR(俗称“小竹炮”),七年后尼康又发布二代产品70-200mm f/2.8G VRII(俗称“大竹炮”),那么作为第三代70-200mm f/2.8E FL VR又有什么优势呢?下面我们不妨将索尼GM、尼康(二代/三代)三款同类产品对比一番。 

 

规格参数对比(点击放大)

70-200mm f/2.8G VRII与70-200mm f/2.8E FL VR镜头结构对比

  从规格表上不难看出,尼康在70-200mm f/2.8E FL VR上下了一番功夫。虽然外观尺寸上变化不大,但镜片结构更为复杂,采用特殊镜片种类也更多,从7片ED镜片变成1片萤石镜片、1片高折射率(HRI)镜片(官方未标注)和6片ED镜片。提到萤石镜片,此前尼康仅在超远摄定焦上使用,该镜片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高透光率的特性,可实现良好的色差校正。而“神秘”的高折射率(HRI)镜片仅需一片即可同时校正像面弯曲和球面像差,提供良好的色差校正效果。如此豪华的用料,目前也只有索尼GM可以比肩。至于尼康这款新镜头成像素质如何我们会在后文详细测试。 

70mm MTF

200mm F2.8 MTF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外观及细节

 

两代70-200mm f/2.8 外观对比(上:G VRII版  下:E版 )

  镜头体积上70-200mm f/2.8E FL VR与上代相近,甚至长度上还短了3mm。这款新镜头采用了镁合金部件使它比上代“大竹炮”轻了约110g。对于减重尼康做了很多工作,镜头前侧采用比重轻的萤石镜片(大直径萤石比ED更轻),将镜头的重心移到相机侧,实现稳定、均衡的握持。高折射率(HRI)镜片也是使镜头实现轻质镜身和良好光学性能的一个要素。此外,镜筒部件还采用镁合金。虽说镜头重量减轻能帮助摄影师减轻疲劳,但对笔者来说100余g的变化确实并不算明显。

 

  防护方面,这款镜头的活动部件和其他部分采用密封处理以保护镜头内部,防止进入灰尘和水滴。此外,镜头最前端表面采用尼康氟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污能力和抗剥离性能,便于保养。另外,该氟涂层具有防反射效果,还能有助于捕捉更清晰的图像。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镀膜特写

  镀膜方面70-200mm f/2.8E FL VR还应用了纳米结晶涂层,这种涂层是一种采用纳米级晶体颗粒的低折射率指数的防反射涂层,针对光线斜射进入镜头时等难以拍摄的场景,能有效减少鬼影和眩光,拍摄清晰的图像。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需要注意的是,70-200mm f/2.8E FL VR最大的变化是对焦环和变焦环的位置与上代相反。尼康将变焦环的位置放在镜头前部,将对焦环接近卡口部,从而使拍摄时实现良好的握持。近两年尼康远摄变焦均改成这种“前变后对”设计,比如80-400、200-500/5.6。同时我们从新老两代对比图可以看到,变焦环宽度明显加大,而对焦环宽度变化不大,这一系列改变,皆由于远摄变焦镜头的变焦环比对焦环使用更频繁。
 

 

AF-S70-200/2.8E FL VR对焦功能按钮

  70-200mm f/2.8E FL VR另一大变化是新增的4个对焦功能按钮,它们分别位于上、下、左、右侧,相隔约90°,不论相机的方向如何,均能在各种握持镜头的位置按下其中一个按钮。这种“对焦功能按钮”我们常见于远摄定焦镜头上,而“70-200mm f/2.8”上仅索尼/美能达常用此类设计。

 

  用户可在高端机身菜单中找到“镜头对焦功能按钮”进行自定义,当用户按下镜头上的对焦功能按钮时会激活所定义的功能,从而快速响应多变的拍摄环境。
 

 

AF-S70-200/2.8E FL VR技术标识


镜头后段一侧列有众多技术标识,如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SWM(Silent Wave Motor, 宁静波动马达)、VR(Vibration Reduction, 防抖)、FL(萤石镜片)、ED(Extra Low Dispersion, 低色散镜片)、IF(Internal Focus, 内对焦)、以及77(滤镜口径)等。产地则是日本的枥木工厂。

 

  对焦方面,尼康的改进有两点,分别是提升AF驱动和AF跟踪性能。减轻并抑制由开始和停止AF驱动引发并传递到手上的镜筒震动和噪音。而且,连拍时跟踪难以预测的移动拍摄对象时,例如轻微移动、不规则速度移动、或者快速朝向相机移动,AF跟踪性能得到提升。

 

  70-200mm f/2.8E FL VR最近对焦距离从上代的约1.4米缩短到约1.1米。而且,最大复制比率从目前的0.11倍增大到0.21倍,从而改进近摄性能。需要注意的是200mm端,上代70-200mm f/2.8G VRII近摄存在“缩水”问题,70-200mm f/2.8E FL VR则有明显改善,后文测试我们可以通过实拍来对比。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开关对比

  70-200mm f/2.8E FL VR的防抖开关设计与AF-S 300mm f/4E PF ED VR的“OFF-NORMAL-SPORT”一样。“SPORT”运动模式作为VR减震功能的一个新选项,针对拍摄主体剧烈运动的体育场景时尤其有效。启动运动模式时,连拍速度和释放时滞不受影响。如果和上代相比,开启电源后可立即启动的VR减震性能得到提升,半按快门释放按钮之后立即获得稳定的取景器图像,拍摄后的图像模糊程度较轻。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卡口对比

  在镜头卡口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与24-70mm f/2.8E ED VR一样,并没有一小片光圈连动杆。这款镜头无需通过机身反光镜旁的光圈拨杆机械控制光圈(机械结构存在磨损会影响精度和速度)。镜筒内配备带驱动装置的光圈叶片元件,通过来自机身的电子信号控制光圈,这样设计即使在高速连拍期间也能实现更稳定的自动曝光控制。以往该技术尼康多应用在连拍需求更高的远摄镜头上,近两年逐渐成为尼康中高端镜头的“标配”。由于应用了电磁光圈,为了与前两代“竹炮”区分,70-200mm f/2.8E FL VR还被网友冠以“电磁炮”的绰号。 

 

AF-S70-200/2.8E FL VR三脚架环

  最后谈谈这款镜头的三脚架连接环,该接环采用耐久性轴承结构,支持横拍和竖拍之间快速流畅的切换。需要注意的是与上代一样,用户拧松侧面旋钮,再按脚架环底座内的“PUSH”按钮,可将底座拆下。不过笔者认为不要频繁拆卸该底座,以免造成磨损滑脱。

 

 

成像测试:

 

  下面我们看一下AF-S尼克尔70-200mm f/2.8E FL ED VR(“电磁炮”)的光学素质:小编测试使用尼康D810作为机身,用上代AF-S尼克尔70-200mm f/2.8G ED VR II(“大竹炮”) 作为对比对象。拍摄使用RAW+JPG、AWB设置、ISO 100。


一,镜头锐度

 

 

70mm中心和边缘锐度截取位置(无限远)

1.中心锐度(无限远)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70mm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两款镜头70mm端在全开光圈下中心锐度不相上下,F4.0-F8之间新老两款镜头仍然打的难解难分;当光圈收到F11时,两款镜头锐度出现轻微下降;F16-F22时,两款镜头的锐度都比较差了。

 


200mm长焦端

 

200mm中心和边缘锐度截取位置(无限远)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200mm端的情况与70mm端大不相同,在全开光圈下,两款镜头均有不同程度紫边,而中心锐度70-200mm f/2.8E FL VR有明显优势,无论是空调上的LOGO还是墙壁细节,新版表现都更好;两者差距在F4.0-F5.6两档上仍然存在,直到光圈收到F8时两者才比较接近;F11-F22时,两款镜头的锐度逐渐变差,相比之下还是70-200mm f/2.8E FL VR略好一点(比如F16时)。

 


2.边缘锐度(无限远)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70mm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70mm端,全开光圈下,两款镜头表现与中心类似,锐度差别很小,反倒是70-200mm f/2.8E FL VR紫边更为明显。当光圈收到F4-F8范围内,两款镜头锐度均有提高,但仍难分高下,70-200mm f/2.8E FL VR的紫边依旧抢眼,不过随着光圈缩小明显减轻;当光圈收到F11-F22时,两款镜头锐度逐步下降,表现在伯仲之间。


200mm长焦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200mm端边缘与200mm端中心情况类似,F2.8-F5.6下,70-200mm f/2.8E FL VR的边缘有明显优势,上代70-200mm f/2.8G VRII紫边较为明显;当光圈收到F8时新老两款镜头的边缘比较接近;当光圈收到F11-F22时,两款镜头锐度逐步下降,但相比之下,还是70-200mm f/2.8E FL VR稍好一些(参看F16 科龙空调LOGO)。

 

 

二.畸变及暗角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70mm广角端

  

 畸变控制对比

  

F2.8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3.5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4.0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从实拍来看,新老两款镜头的70mm端都存在桶形畸变,两者程度相差不多;暗角方面,70mm端F2.8下两款镜头都有比较明显的暗角,70-200mm f/2.8E FL VR稍重一点,随着光圈收缩两款镜头暗角均明显减轻,光圈收到F4.0时,70-200mm f/2.8E FL VR比上代轻一些。 

200mm长焦端

 

 

 畸变控制对比

 

 

F2.8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3.5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4.0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在200mm端两款镜头均存在枕形畸变,变形程度处于同一水平。而200mm端两款镜头全开均有暗角,需要注意的是70-200mm f/2.8E FL VR光圈收到F3.5暗角已经不明显了,而70-200mm f/2.8G VRII直到F4依然存在暗角。

 


三.紫边表现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70mm广角端 

 

70mm  紫边测试截取位置

 

F2.8(点击放大)

F3.5(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200mm长焦端

 

200mm  紫边测试截取位置

F2.8(点击放大)

F3.5(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拍摄窗帘缝隙。从图中可以看到70mm端F2.8下两款镜头均存在明显紫边,70-200mm f/2.8E FL VR要更为严重(左侧边缘也有紫边);当光圈收到F4时,70-200mm f/2.8E FL VR依然有轻微紫边,70-200mm f/2.8G VRII则完全可以忽略。200mm端F2.8下,两款镜头的色散比70mm端轻一些,但70-200mm f/2.8G VRII更为严重,70-200mm f/2.8E FL VR则可以忽略;光圈收到F4时,两款镜头的紫边均可忽略不计。我们知道70-200mm f/2.8E FL VR采用了萤石镜片,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高透光率的特性,实现良好的色差校正,此外还使用了6片ED玻璃镜片减轻造成色晕的色差现象,从实测来看200mm端70-200mm f/2.8E FL VR确实表现出色,色散极低,但在70mm端却表现的不尽如人意。

 


四.焦外效果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70mm F2.8焦外对比(点击放大) 

 

200mm F2.8焦外对比(点击放大)

  小编用两款镜头拍摄路边树丛。全开F2.8光圈下,我们来观察树丛纵深的虚化效果,从实拍对比来看无论70mm端还是200mm端两代镜头的虚化能力都差不多,二线性都不算严重。值得注意的是70-200mm f/2.8E FL VR近摄情况下200mm视角要窄一圈,可见相对上代焦段“缩水”,最新一代已经改善很多。

 


五.抗眩光表现


 左:AF-S70-200/2.8G VR II 右:AF-S70-200/2.8E FL VR


70mm 端

 

 

F2.8(点击放大) 

 

F8(点击放大)

 

200mm 端

 

 

F2.8(点击放大) 

 

 F8(点击放大)

 

  我们使用两款镜头 70mm端和200mm端分别拍摄墙头的阳光,光圈分别设为F2.8和F8。从实拍来看两款镜头70mm端F2.8时,均有明显眩光和鬼影,只是70-200mm f/2.8E FL VR光点会少一点;当光圈收到F8时两款均更为明显。相比之下70-200mm f/2.8E FL VR的纳米结晶涂层在抑制眩光和鬼影上效果稍好一些,在画面下方没有出现大面积光斑。再看200mm,两款镜头的眩光鬼影更加明显,同样收缩光圈更加严重,两者相比还是70-200mm f/2.8E FL VR稍好一些,鬼影和光斑更小一些,对画面影响也小些。

 

 实拍样片:

 

  那么这款镜头实拍效果又如何呢?下面为该镜头实拍样片,机身为尼康D810,JPG(L)、AWB,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评测总结

 

70-200mm f/2.8G VRII与70-200mm f/2.8E FL VR

  说实话在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发布之后,大家恐怕都意识到“大三元”更新计划开启了。70-200mm f/2.8E FL VR的出现可以说是“如约而至”,与新24-70一样尼康在它身上下了不少“猛料”,汇集了萤石镜片、高反射镜片、新VR防抖、电磁光圈、纳米结晶涂层、氟涂层等众多新技术,其中萤石镜片更是200mm以内尼克尔镜头首次采用。至于新一代“大三元”的最后一环新14-24mm f/2.8很可能在今明两年亮相。

 

萤石

  在众多新技术的加持下,我们可以看到70-200mm f/2.8E FL VR相比上代,在200mm端锐度、色散控制均有明显优势,同时实际使用中小编还发现对焦速度、追踪效率、防手震上也有不同程度提升。不过新版并未做到对上代全面碾压,尤其在70mm端,锐度并无明显提升,但色散(紫边)异常明显。纵观各家70-200mm f/2.8均是200mm端比较突出,70mm端相对羸弱,此次“电磁炮”的表现基本符合新老两代MTF曲线差异,70mm没有很好的提升终究是个遗憾。除了成像素质,对焦、防抖等机械性能上“电磁炮”均有更为“实用”的提升。对于尼康用户来说,“电磁炮”70-200mm f/2.8E FL VR上市1.5万的售价,实属正常,并未像某些品牌那么离谱,手持“小竹炮”的用户如有必要可以入手升级啦。

 

70-200mm(124)
大三元(67)
尼克尔(123)
尼康(4531)
电磁光圈(6)
萤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