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评测 > 新镜皇驾临 尼康AF-S 24-70/2.8E VR评测

新镜皇驾临 尼康AF-S 24-70/2.8E VR评测

色影无忌
梁爽
梁爽
2015-11-19

  时隔八年,尼康在今年推出了AF-S 尼克尔 24-70mm f/2.8G ED的升级版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这款镜头是首款采用非球面ED玻璃镜片的尼克尔镜头,此外,该镜头还配备了VR减震装置、电磁光圈装置以及抗油污氟涂层。

 

 

  24-70mm f/2.8标准变焦镜头加装光学防抖,最早始于腾龙2012年推出的SP 24-70mm f/2.8 Di VC USD,与佳能担心体积控制不同,尼康跟进了这一潮流。如今市场上除了索尼的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 II是小改款外,腾龙和佳能均是“新鲜”主力。那么尼康这款新镜又有什么优势呢?下面我们不妨将佳能(2代)、尼康(新旧两代)及腾龙的同类产品对比一番。

 

规格对比(点击放大)

 

两代24-70mm f/2.8镜头结构对比(点击放大)

  从规格表上不难看出,尼康在新24-70mm上下了血本,块头堪称同类产品之最。既然身材高大自然用料也不含糊,采用同类镜头最繁复的16组20片结构,内部含有3片非球面镜片、2片低色散ED镜片、1片高折射率(HRI)镜片(官方未标示)、1片非球面ED镜片以及纳米结晶涂层。值得一说的是这片非球面ED镜片。该镜片采用ED(超低色散)玻璃制成,并且在镜片的一侧或两侧具有非球面表面的特点,可对边缘的横向色差、彗形眩光、畸变和球面像差等有效校正。这种特殊镜片只是在尼克尔镜头上首次应用,而在其他品牌高端镜头上也有使用,比如奥林巴斯M.ZUIKO PRO系列镜头中的EDA(超低色散非球面)镜片。至于尼康这款新24-70mm f/2.8成像素质如何我们会在后文详细测试。

 

两代24-70mm f/2.8 MTF对比(点击放大) 新版边缘解析力明显提升

 


外观及细节

 

两代24-70mm f/2.8 外观对比(左:新版  右:旧版)

  外观设计上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延续了上代的风格,只不过做了个“拉伸”。事实上AF-S 尼克尔 24-70mm f/2.8G ED就以修长著称(133mm长),二代可以说更上一层楼,长度达到一览众山小的154.5mm。粗细方面,新镜头增长的并不像长度那么明显,接近SP 24-70mm f/2.8 Di VC USD的腰围。如此一来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的体积成为同类产品中最大的,重量也超过了1kg。

 

镜头镀膜特写

  镀膜方面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应用了纳米结晶涂层,减少鬼影和眩光的出现。此外,为了提高镜头的耐久性,镜头的最前端和后表面采用氟涂层,能有效排斥水滴和油污,即使镜头附着异物也可轻松去除。

 

 

 对焦环与变焦环

 

镜头变焦两端状态

  由于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主要增加的是长度,而对握持敏感的粗度变化并不大,这使得这款镜头虽然增重170g,但手持起来与旧版差别并不大。金圈下方的对焦环宽度并未增加,阻尼稍显生涩。镜头长度增加使得变焦环明显加宽,变焦手感更好。变焦环上的焦段标识从环下方挪到上方,这样设计用户从机顶部俯瞰镜头,机身不会遮挡这些标识。

景深距离窗

  这款24-70mm最近对焦距离,在35-50mm时是0.38m,而24、28、70mm时是约0.41m。由于体积限制尼康为这款镜头新开发了宁静波动马达(SWM),不仅体积减小,还将AF速度提高了约1.5倍,由于采用新算法AF精度也得到了提高。至于实际效果后文编辑会进行对比测试。

 

 

技术标识

  镜头中段一侧列有众多技术标识,如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SWM(Silent Wave Motor, 宁静波动马达)、VR(Vibration Reduction, 防抖)、ED(Extra Low Dispersion, 低色散镜片)、IF(Internal Focus, 内对焦)、Aspherical(非球面镜片)以及82(滤镜口径)等。产地则是日本的枥木工厂。

 

VR防抖新开关设计

  这款标变镜头配备VR减震功能,可有效降低相机震动造成的影像模糊,提供相当于快门速度提升4.0档(标准模式,基于CIPA标准)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款镜头的VR开关采用新的设计,以往的镜头的VR开关是分成ON-OFF与Normal-Active两个按钮。而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采用OFF-NORMAL-ACTIVE一个三档按钮,这种设计与AF-S 尼克尔 300mm f/4E PF ED VR上的“OFF-NORMAL-SPORT”类似,只不过防抖模式从SPORT换成了ACTIVE。

 

E镜头 卡口上无光圈连动杆

G镜头卡口上的光圈连动杆

  在镜头卡口部分,我们可以看到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并没有一小片光圈连动杆。这使得这款镜头无需通过机身反光镜旁的光圈拨杆机械控制光圈(机械结构存在磨损会影响精度和速度)。这款镜头与AF-S DX 尼克尔 16-80mm f/2.8-4E ED VR一样镜筒内配备带驱动装置的光圈叶片元件,通过来自机身的电子信号控制光圈,这样设计即使在高速连拍期间也能实现更稳定的自动曝光控制。以往该技术尼康只会应用在连拍需求更高的远摄镜头上,此次出现在16-80mm、24-70mm两款标变镜头上,也反映了尼康开始E头化。另外,采用电磁光圈设计,在即时取景下改变光圈值反应会更快,当然这种操作产生的噪音要比“电动光圈”明显的多。

 

  尼康针对这款镜头镜筒的可拆卸零件反复进行冲击试验和检查,以实现更高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因此,该镜头可承受专业摄影师所处的严苛环境。高耐久性和耐冲击的镜身还实现对温度变化的高耐受性。

 

 

 遮光罩

  遮光罩上,由于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的口径从77mm增大到82mm,所以上代的HB-40遮光罩并不能延续使用,新遮光罩型号为HB-74,采用按压式拆卸按钮。HB-74内侧没有植绒,仅做了消光处理。另外,当遮光罩反扣时候,由于HB-74长度比HB-40短,这样还可以露出部分对焦环,可以转动操作。

 

 

成像测试:

 

  下面我们看一下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的光学素质:小编测试使用尼康D800E作为机身。拍摄使用RAW+JPG、AWB设置、ISO 100。


一,镜头锐度

 

24mm中心和边缘锐度截取位置(无限远)

1.中心锐度(无限远)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广角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两款镜头24mm端在全开光圈下中心锐度都还不错,AF-S 24-70mm f/2.8E VR要比旧版好一点点,F4.0-F8之间新旧两款镜头基本相当;当光圈收到F11时,两款镜头锐度都开始下降,但相比之下AF-S 24-70mm f/2.8E VR略好一点;F16-F22时,两款镜头的锐度都比较差了,只是AF-S 24-70mm f/2.8G更肉一些。

 


70mm长焦端

 

70mm中心和边缘锐度截取位置(无限远)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70mm端的情况与24mm端类似,在全开光圈下中心锐度都还不错,AF-S 24-70mm f/2.8E VR要比旧版稍好一点点;F4.0-F8之间两者不相上下;F11-F22时,两款镜头的锐度逐渐变差,相比之下还是AF-S 24-70mm f/2.8E VR略好一点(比如F16时)。

 


2.边缘锐度(无限远)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广角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24mm端,全开光圈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AF-S 24-70mm f/2.8E VR边缘更为清晰。当光圈收到F4时,虽然AF-S 24-70mm f/2.8G锐度有所提高,但仍不如AF-S 24-70mm f/2.8E VR;F5.6-F8时AF-S 24-70mm f/2.8G追赶而上,新旧两款镜头的边缘相差无几;当光圈收到F11-F22时,两款镜头锐度逐步下降,两者相比AF-S 24-70mm f/2.8E VR稍好一些。


70mm长焦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70mm端的情况与24mm端类似,F2.8-F4下,AF-S 24-70mm f/2.8E VR的边缘有明显优势;当光圈收到F5.6-F8时新旧两款镜头的边缘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当光圈收到F11-F22时,两款镜头锐度逐步下降,两者相比AF-S 24-70mm f/2.8E VR稍好一些(参看F16 海尔空调LOGO)。

 


3.中心锐度(近距离 2米内)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广角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新旧两款镜头24mm端在全开光圈下中心锐度较好,AF-S 24-70mm f/2.8E VR的反差略好;光圈收到F4-F8之间两者锐度不相上下;当F11-F16时两款镜头锐度逐步下滑,相比之下AF-S 24-70mm f/2.8E VR表现的稍好。


70mm长焦端

 

F2.8(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F5.6(点击放大)

F8.0(点击放大)

F11(点击放大)

F16(点击放大)

F22(点击放大)

 

  新旧两款镜头70mm端在全开光圈下,AF-S 24-70mm f/2.8E VR的中心无论是锐度还是反差都略好一些;光圈收到F4-F11之间两者锐度不相伯仲;当F16-F22时两款镜头锐度逐步下滑,相比之下AF-S 24-70mm f/2.8E VR锐度更好一些。

 

 

二.畸变及暗角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广角端


 

 畸变控制对比

 

F2.8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3.5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4.0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70mm长焦端

 

 

 畸变控制对比

 

F2.8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3.5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F4.0暗角控制对比(点击放大)

  从实拍来看,新旧两款镜头的24mm端都存在明显桶形畸变,而70mm端AF-S 24-70mm f/2.8E VR的枕形畸变比较明显。暗角方面,24mm端F2.8下两款镜头都有比较严重的暗角,相比之下AF-S 24-70mm f/2.8E VR更为严重,光圈收到F4.0之后有所减轻,在F5.6时暗角基本消失。而70mm端两款镜头都有暗角,依然是AF-S 24-70mm f/2.8E VR更明显,两款镜头光圈收到F4之后便不明显了。

 


三.紫边表现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广角端 

24mm  紫边测试截取位置

F2.8(点击放大)

F3.2(点击放大)

F3.5(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70mm长焦端

70mm  紫边测试截取位置

F2.8(点击放大)

F3.2(点击放大)

F3.5(点击放大)

F4.0(点击放大)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观察一下叶片、树枝与天空交接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到24mm端F2.8下AF-S 24-70mm f/2.8G存在明显紫边,AF-S 24-70mm f/2.8E VR则要轻得多;当光圈收到F4时,AF-S 24-70mm f/2.8G依然有可见紫边,AF-S 24-70mm f/2.8E VR则完全可以忽略。70mm端F2.8下,两款镜头的色散比24mm端轻得多,相比之下还是AF-S 24-70mm f/2.8G稍微明显一些;光圈收到F4时,AF-S 24-70mm f/2.8G仍有一点紫边,AF-S 24-70mm f/2.8E VR则可以忽略。新旧两款24-70mm虽然都配备三片ED镜片(新版其中一片是非球面ED),但从实拍抑制色散的效果来看还是新版略胜一筹。

 


四.焦外效果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 F2.8焦外对比(点击放大)

 

70mm F2.8焦外对比(点击放大)

  全开F2.8光圈下,我们来观察栅栏后面的竹林虚化效果,从实拍对比来看无论24mm端还是70mm端新老两款镜头的虚化能力都差不多,可以说新版继承了老版焦外的特点,二线性并不明显,虚化光斑呈圆形。


五.彗差及星芒


1.彗差

 

  “彗差”是指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镜头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象平面上会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边缘拖着一个由粗到细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宽大、暗淡、模糊。

 

  简单来说夜景等图片中点光源的边缘变形,就像鸟儿展翅般发散出一片光芒,不能形成点图像的一种现象。AF-S 24-70mm f/2.8E VR强调这点改善。下面我们用AF-S 24-70mm f/2.8G、AF-S 24-70mm f/2.8E VR 24mm端全开光圈(F2.8)、ISO100、AWB拍摄远处的路灯。

 

24mm端 彗差测试截取位置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边缘彗差对比(点击放大)

  从实拍来看,AF-S 24-70mm f/2.8E VR边缘的点光源还原比较正常,而AF-S 24-70mm f/2.8G的点光源发生变形,呈“三角形”,且边缘清晰度也明显不如新版。

 

2.星芒

 

  星芒效果,属于光线绕射的特殊现象,一般导因于镜头光圈缩的太小。星芒的形状对称与否,完全取决于镜头的光圈叶片形状,而芒数的多寡则取决于叶片的片数。奇数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是叶片数的两倍,也就是说光芒会向两个方向延伸,比如叶片数为9,光芒数就为18。而偶数光圈片的镜头出来的光芒数和叶片数相等,有一个方向延伸的光芒和相对的重合了。

星芒测试截取位置
星芒局部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星芒测试对比(点击放大)

  上面我们用分别用两款24-70mm f/2.8 F11小光圈拍摄远处路灯,可以看到他们都拍出不错的光芒效果。由于两款镜头均采用9叶片圆形光圈,可拍出18条光芒。

 


六.抗眩光表现


左:AF-S 24-70mm f/2.8G 右:AF-S 24-70mm f/2.8E VR


24mm 端

F2.8(点击放大) 

F2.8 鬼影对比(点击放大) 

 

F8(点击放大)

F8 鬼影对比(点击放大)

 

  我们使用两款24-70mm f/2.8 24mm端拍摄路边路灯,光圈分别设为F2.8和F8。从实拍来看AF-S 24-70mm f/2.8G在F2.8时,光源已经晕开,且在暗部的树冠上留有更明显的鬼影;当光圈收到F8时AF-S 24-70mm f/2.8G更为明显。相比之下AF-S 24-70mm f/2.8E VR的纳米结晶涂层在抑制眩光和鬼影上效果稍好一些。

 


七.防抖效果

 

  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配备了VR减震装置,可提供相当于快门速度提升约4.0档的相机震动补偿。不过防抖效果因拍摄者及摄影条件的差异是不同的。防抖测试总需要人来握持,人为因素使得结果会有偏差,本文中测试仅提供一定参考,对比仅说明防抖起到的效果,但效果程度因人而异。

 

左:关闭防抖 右:开启防抖 均为70mm端

 

1/80s(点击放大)

1/40s(点击放大)

1/20s(点击放大)

1/10s(点击放大)

1/5s(点击放大)

1/2.5s(点击放大)

 

  从对比图不难看出在1/20s时,关闭防抖拍摄的画面已经发虚,开启防抖则保持清晰图像;当快门低到1/10s以下后,关闭防抖拍摄的画面已经完全糊掉;而开启VR防抖后,至少可坚持到1/10s;当然到1/5s和1/2.5时即使开启防抖,拍摄的画面也发虚,但清晰度还是要好于关闭防抖的。


八.对焦速度对比

 

  前文谈到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相比旧版,将AF速度提高了约1.5倍,由于采用新算法AF精度也得到了提高。至于实际效果,我们对镜头的景深距离窗进行录像,观察新旧两款24-70mm对近距离、远距离物体对焦的切换速度。

 

新旧24-70mm对焦速度对比 

  从对焦提示音(比实际合焦稍慢)和景深距离窗的标尺变化速度来看,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的对焦速度要更迅捷一些。这在笔者使用这款镜头实拍中体会的更为明显,除了对焦速度更快,新版镜头对暗部的对焦精度也有明显提升,这些对记者来说无疑都是实用的改进。

 

 

实拍样片:

 

  那么这款镜头实拍效果又如何呢?下面为青年报摄影记者崔峻老师拍摄的贵州侗族、瑶族山寨和无忌器材编辑毕超拍摄的CBA比赛,机身均为尼康D4,JPG(L)、AWB,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评测总结

 

金圈

  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的出现标志着,尼康开启“大三元”更新计划。今年8月尼康发布的三款镜头中,无疑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是最受关注的一款。尼康并未令大家失望,在这款镜头上下了“猛料”,汇集了非球面ED玻璃镜片、高反射镜片、VR防抖、电磁光圈、纳米结晶涂层、氟涂层等众多新技术,其中非球面ED玻璃镜片更是首次采用。

 

 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

  在一系列新技术的武装下,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相比旧版,在(F2.8-F4)边缘锐度、彗差、对焦速度、暗部对焦精度、防手震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新版并未做到全面压制旧版,70mm端畸变控制、暗角控制、体积重量上旧版仍有优势。如此看来,AF-S 尼克尔 24-70mm f/2.8E ED VR的设计思路非常鲜明,光学上重点提升后期软件难已修正的项目(暗角、紫边、畸变均可软件修正),机械方面则提升对焦性能、增加防抖功能以及改善结构可靠性,总之以“实用”为主。对于消费者就要看自己的使用需求了,像记者等需要高速对焦,新版无疑更为合适。新版目前除了售价较高之外,阻碍贩售的最大因素就是镜头长度,新版长度增加直接影响了便携性和存放空间,如果对体积不敏感、追求更高性能的话,选择新版自然再好不过。

 

24-70mm(105)
ED非球面(1)
VR(106)
尼康(4546)
电磁光圈(6)
镜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