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玩转器材 | 追光逐影 尼康D3x、D700和D300s的漫拍闲聊

玩转器材 | 追光逐影 尼康D3x、D700和D300s的漫拍闲聊

无忌论坛
湖州弗格
黑眼圈
2022-08-25

  2004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尼康e8400,算是入了尼家的门,偶然邂逅了无忌,心底里被打开了一扇旖旎无限的光影之门,注册了一个id,从此走上了追光逐影这条修远而无尽的道路。回首一路走来,摄影路上诸多磕磕绊绊,求索的艰辛和功成的欣慰,个中滋味只有自知。以前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论坛上潜水观摩,可惜修为不够难以入定,终是凡尘不甘寂寞,混迹论坛15年后,现开帖建楼,以之记录光影,分享心得。

  当年配置那台8400小数码就是为了拍娃,随着岁月的成长,孩子愈发活泼好动,小数码孱弱的反应速度逐渐跟不上屁孩的运动节奏,有爱好又有需求,因此2012年初在犬子7岁的时候决定添置一套单反。我记得那一年论坛大贤“木头自行车”有一个关于85/1.8g的帖子正当火热,d800当时的锋芒也是无可匹敌,大贤帖中各种美轮美奂的人像图片深深感染了我,于是也就有购入d800+85头的念头,但后来发现d800的对焦性能以及8518/8514g略显稳重的速度再结合我蹩脚的技术并不怎么适合用来抓拍,同时d800的超高像素需要更合理的用光条件,更高超的后期技术以及更完善的终端设备才能做到完美出片,而且,当时d800的价格非常傲娇,记得d800+8518g的行货价超过30k,最终退而求其次,降低配置水准,扩大配置规模,用相对较低的费用上了d300s+内牛(AF-S 17-55/2.8G)+dzp(AF-S 70-200/2.8G II)的组合——从8400到800+8518g,这条8字路线方针最终没有走下来,而我的单反之路,阴差阳错的走上了3系的道路。

  d300s其实并不完美,当年购入的时候该机型虽然依旧在产(14年停产),但作为尼康dx单反的旗舰,d300s像素和画质在12年的时候已经落伍:直出照片发灰不通透;1200万像素自己玩玩是够了,可在新出的机器面前确实有点寒酸;低感iso200的状态下,有些特定场合画面依旧显脏,暗部噪点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高感画质更是不堪入目,iso400以上画质劣化呈断崖式显现……但最终我舍弃了d800而迎回d300s,只能说d300s这部机器依旧有其可圈可点之处:首先,直接传承自家旗舰d3系列的对焦系统放在今天依旧准确可靠,dx格式下,对焦点在取景框内覆盖率更是远超fx格式,让我在抓拍小孩的过程中能更方便的构图;另外,d300s的连拍强悍且是逐张对焦的,小孩做剧烈运动的时候连拍出片率也是优秀;以上优势也是我放弃d800之后没有退而求其次选择全幅中级标杆d700却入手d300s的一个重要原因。机身制造品质就不必再重复强调了,d300s绝对是各家中级机身制造工艺的天花板,全金属机身,严谨的装配工艺,适中的体型和重量,良好的握持手感,这些制造品质上的优点大体上d300s的用户基本上都会众口一词,匠心的尼康真不是传说,足以让用户爱不释手;d300s的基本操作按键都布置在机身外壳上,操作简单不必再反复调出菜单设置;1200万像素虽然落伍,可对于家用日常拍照留存却是足够,对储存空间的要求也不高;最关键是,它便宜啊,12年的时候,d300s港行价格已经到了8000左右,只相当于d800售价的1/3,省下来的费用,让我又多赚了一个大竹炮,一机两镜,焦段上基本齐活,还要啥自行车?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追光逐影, d3x/d700/d300s以及若干镜头的漫拍闲聊》进行跟帖。

  期间我给d300s配了两块备用电池,显示屏贴了金刚膜,家里没有防潮箱之类的防护设备,平时外拍就放包里,闲置就搁书房书柜上,一直粗放使用,从没出过问题。有 d300s陪伴的十年,也是自己孩子成长的10年。回首往事,孩子从一牙牙学语的幼童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年,这一路走来靠着d300s的记述,其就像一个忠实的老伙计,兢兢业业的收录了孩子成长道路上许多的精彩瞬间。这台d300s目睹了了光阴的飞逝,经历孩子的成长,经历了旅行中的各种风景,虽然现在性能上早已落伍并老掉了牙,可依旧状态稳定。也可以说,正是d300s带我进入光影之门,并让我摄影技艺得到提升。因此,虽然d300s低感画质不如前一代d200,综合性能也不如后来的d500强悍,但对于这台相对均衡可性能却并不怎么出彩的老家伙,我还是寄予了相当多的情怀,不论是对于家庭还是对于我个人来说,它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见证了这个家庭的成长,这些情感都是隐藏在内心深处轻易无法触及的东西。

  统计了下d300s拍摄的这许多照片,大部分都是配合内牛(AF-S 17-55/2.8G)所得,这些年来,内牛也没让我失望,就其表现来说,远超我的预期,如果没有全幅情节,内牛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用的尼康标准变焦镜皇。内牛的绰号是从无忌传播开的,对于内牛,论坛上也有一大波前辈先贤有过大量的观点看法,大致的结论基本和我使用下来的印象一致:优点是制造工艺精湛,焦段实用,色彩浓郁有非常高超的氛围感。同时,尼康改善了镜头超声波马达,相对于金广和2870老镜皇,内牛不再有马达出问题的反馈,应该说,尼康对于内牛这个进入数码时代的第一支标变牛头,寄予了太多的期待,这从其不惜工本的豪华用料就可以印证,3片ed镜,3片非球面镜,要知道,尼康老一代的标变镜皇2870d,只用了两片ed一片非球,尼康对于这支镜头的强烈企图,已经溢于言表。

  相对于古老的2870d以及后来的2470g/e,内牛的体型是小巧而紧凑的,重量也是适中的,外表上跟2870比也更加低调,内牛舍弃了老款d型金圈镜头那种华而不实的皱纹漆,代之以细密粗糙纹理的亮光黑漆,相比于皱纹漆,我觉得后出镜头的漆面处理工艺更加牢固耐磨,之所以我会说皱纹漆华而不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后者不经磨,很容易磨损漆面纹理而导致看着破旧,而且经常户外使用,漆面沾染污迹也不好处理,这个确实麻烦。内牛的装配精度在我看来也胜过老款产品,它的镁合金外壳和内镜筒装配精度很高,多年使用,现在依旧严丝合缝紧密无间而没有一点旷动。当然,老镜皇就差点意思,内镜头伸出来以后,用手拨弄是有点旷动的,拿在手里摇晃下,稀里哐当的声响虽然不扰人可也会在心理上影响你对尼康品质的信心。当然,匠心的尼康有时候也会鸡贼,同样是恒定2.8光圈的规格,内牛焦距覆盖率比2870大,体重却比老镜皇轻三两,镜身材质肯定偷料取巧了,内牛的内镜筒不再跟老镜皇一样使用成本更高的金属合金,而改用了尼龙塑料,降成本增利润肯定是厂家最大的初衷。尼家不做慈善,内牛增加了光学组件上的成本,却阉割掉了光圈环,偷轻了机械组件成本,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用近似老镜皇的价格再将内牛卖给你,值与不值,自己掂量。可在尼康还没有开发出全幅机身且老镜头不堪使用的前提下,内牛就是你为数不多的选择,也是我决定入手d300s的那一刻毫不犹豫的选择。

  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无需反思检讨,作为一个多年来一直接受论坛熏陶教诲的注册用户,早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论坛的几大定律:原厂至上;买你所能买得起的最贵的器材!定律正确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器材只是诉求表达的工具,成功与否最后还是要看图说话。感觉内牛最大的有点是发色浓郁而油润,相对于老一代的d头,内牛的色彩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先老尼康那种硬桥硬马高对比硬基调的色调特征被刻意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相对更加有渐进层次的色彩/明暗过渡,都说内牛出片油润细腻,个人觉得关键就是内牛这支镜头在色彩色调过渡上做到了优秀,这点在白天拍摄的时候或许不大容易显现,可如果在暗光环境下拍摄小品,就不难看出来内牛成像的独到之处,弱光环境下照片色彩的过渡以及层次感之细腻,真不是其他廉价镜头所能达成的,于细微处见真章,牛头的魅力就在于此。难能可贵的是,内牛全焦段2.8光圈可用,而且表现非常好,全开状态下成像几乎就是该镜头所能发挥的最佳水准,有这个优势,拍环境人像更是得心应手。要知道,旧款2870d在光圈全开状态下,尤其是在70端成像偏软,其色散是比较严重的,相对而言新一辈的内牛就好多了,在半幅机器上55端光圈全开就可以当一个85人像镜头使用。内牛的焦外也很柔和漂亮,没有老d头那种令人不适的二线性。内牛在焦段上大致相当于全幅的25-85mm视角,对比老款2870,前者的焦距在两头都有拓展,这么大的焦段范围,注定它在理论上适合拍摄各种摄影题材,风光小品以及人文环境人像几乎都可以胜任,而最近对焦距离比2870d拉近了不少,在没有微距镜头的情况下,内牛也是可以拿起来兼职拍一些花花草草,所谓的一镜走天下,在我看来这个形容词似乎就是为内牛量身定制的。

  带着d300s+内牛,这些年来前前后后我也跑过不少地方,除去拍家人见证生活,内牛也为我记录了不少旅途的风景。手头上没有超广,因此内牛的17端对于我来说就是视野最开阔的视角,折合成全幅视角,25的焦距也能应付绝大多数的场景,可在遇到有些特殊场合讲真确实不够广,同时17端的桶变也是相对严重的,建筑风光之类的题材拍摄需要小心谨慎。世上没有完美的镜头,内牛固然有其定位的尴尬,也有研发年代的局限,由于研发年代比较久远,内牛没有配备n镀膜,所以在大光比条件下内牛的成像还是会产生令人不适的紫边,同时它抗眩光能力也是强差人意,光斑鬼影在室外风光拍摄过程中会让你无可奈何。拍摄风光片,我发现内牛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光圈f8以后,其成像质量是急剧下降的,这点让我很不适应,在桂林以及云南迪庆高原的几次旅途,户外光照极其强烈,这个时候需要用到f10乃至f14的光圈,回来以后电脑看片发现了这个问题,解像度分辨率都难以令人满意,出了这个妖令我懊恼不已,这几次意外,也让我认识到,内牛其实更适合人文摄影,拍摄风景,或许并非其所长。

  当然,这些缺点并不影响我对于内牛的评价,它以前是,现在也是尼康旗下最顶级的标变镜头,虽然内牛还有诸如变焦环阻尼不匀,不是内变焦,手动对焦环行程偏短等等问题,而且其实内牛从问世那一刻起就伴随着不少的质疑,许多人其实不待见这只镜头,并不是因为这支镜头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支镜头是半幅头,却有着超越同时期全幅头的表现,让全幅头的拥有者脸上无光犹如耳光在脸吧……因为它是dx镜头,所以就不应该不会有不能有超越fx头的性能表现,许多人就是这么认定的。但这些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并不妨碍我对其定位为一只牛头的评判。

  内牛就这样配着d300s,拍着娃,看着景,见证了我家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伴随着我渐渐老去。人到中年,通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尴尬,就拿我来说,摄影道路上就遇到了问题,配好器材当初主要就是为了记录家庭拍娃用的,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愿意再成为他老爹镜头下的道具,这种青春期的叛逆,来得突然,气势汹涌,一下子让我无法适从,摄影装备也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了,怎么办?换个活法,换一个摄影的方向,色友建议我多关注下生活周边的人文风景,随处可见的东西需要静心体验才能发掘其中的美,以前拍娃,总是抓拍抢拍,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在生活中体验人文,把节奏放慢,慢条斯理的规划构图,反复度量的拍摄角度,这种摄影的方式跟我以前的节奏有了很大的不同,与此同时,感觉拍摄静物和人文,对画质的要求可能比抓住精彩瞬间有更迫切的要求,为了获得更加纯净通透的画面,有时候自己心里也会犯嘀咕:是不是应该升级一下机身,换一个全幅底子机器试试?

  专柜体验过850,其他都好,可色彩有点飘,没有了尼康传统饱满稳重的风格,这不是我能接受的,其他诸如750/780之类的也就懒得关注了,升级机身的事情就这样在20年搁置,兜兜转转一直到了2021年中,无意中通过渠道找到一台才按过几百次快门的d3x撤柜样机,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带着我的dzp(AF-S 70-200/2.8G II)过去机镜合体捏了几次快门,虽然机背显示屏中看不出有什么名堂,但大竹炮结合尼康1位数机器那种沉甸的重量,厚重结实的外形,以及握持在掌心时充满着力度的手感都带给我强烈的心理暗示——这才是我需要的东西!几乎就是全新的成色再加上合适的价格,费用只相当于850的一半,于是我居然在事先并不甚了解d3x的情况下,连再仔细端详机身的功夫都没花就当场扫码付款打包走人了。就这样无意插柳,偶然邂逅迎回了第二台单反机身。什么叫做热血冲动?什么叫做鬼使神差?我那时候就有入了这个魔障,现在想来都自觉荒唐可笑,都是40大几的人了,居然还会有甲鱼看绿豆立马对上眼的缘分,这到底是飞来艳福还是冲动惹的祸?事已至此,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拉住内心那匹奔腾的野马,尽快上手熟悉新装备让它发挥所长才是正道。

  本人不算是器材党,对于尼康的一位数方块机,以前也只能说是大致了解,当年准备入手单反的时候事先做了一些d800/700的功课,顺带了解了一些关于d3系列的信息,加上以后通过其他资讯得到的印象,只知道d3x是尼康当年推出的画质旗舰,也是他家最后一款画质旗舰,后来尼康再也没出产过类似定位的新款产品,其他方面的信息就不甚了了。

  现在手里有了旗舰,不免拿手上再仔细端详摆弄,直接感受就是果然是旗舰,体型很旗舰,体重很旗舰,风格造型也是很旗舰,就连快门的声响也是铿锵有力哐当哐当,依旧十分十的旗舰!巨大的块头,d300s在它面前就是哥利亚跟前的大卫,体重就不用说了,带上电池储存卡就是一坨3斤重的铁疙瘩,装上大竹炮,完全可以当健身器材用,大体型大体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这套东西需要稳拿轻放不容闪失,因此在无意间端起和安放都自然而然表现出了一种被强迫的敬畏,这种感受确实尴尬。但有一点,d3x虽然既大块且笨重,但它的造型气场确实无愧旗舰之名,据说尼康d3这一代产品的造型设计再次交给了乔治亚罗团队负责,遥想当年尼康f4的造型,果不其然,现在的d3x乃至整个d3系列的外貌气质风格依旧充满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非常的巴洛克:相对于外形简练而平实的d300s而言,d3x的外形是彪悍而张扬的,大量带有弧度的曲线在每个方寸的空间中表现出了一种桀骜不驯的力量感,巨大而高耸的取景器,宽厚的身肩,以及满身的按键都在散发着戏剧性效果,这种诉求的表达是热烈而外向的,而机身背面充斥大量刚直简练的直线条,无疑是对曲线的奔放进行了有力的约束——张力与束缚,热烈与含蓄,感性与理智,这些看似矛盾的理念,居然在这台d3x机身上得到了浑然天成的结合。

  我不知道乔治亚罗团队在设计d3系列外形的时候是否有意识的加入了这种设计意念的诉求,但同样来源自地中海的皮靴半岛,数百年前的文艺宗师米开朗基罗在他的不朽作品《被束缚的奴隶》中,已经以最高雅的方式证明了这种力量与束缚的矛盾是可以完美结合并流芳千古的。现在看d3x,风格造型有意无意之中无处不是表达着对一代巨擘艺术作品的致敬,我这么说可能是有点夸张了,但d3x的设计团队同样来源于文艺复兴发源地,是否有从同文同种的先贤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也不是没有可能。d3x的制造品质依旧精良,细致的装配工艺延续了尼康一贯水准:软胶手柄那柔和的触摸手感,金属外壳冰冷坚毅而略带粗犷的漆面工艺处理,旗舰级的舱盖卡锁配置都能代表尼康公司最顶级的品质,也给了使用者足够的信心。就这样吧!带着对d3x造型的赞美,我对于自己的一时冲动所引起的惴惴不安暂且释怀了百分之五十。

  怀揣着另一半的惴惴不安,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反复对d3x进行检验,最终确认机身性能成色都是完好,这颗不安的心才终于心安理得的放下了。接下来沿着以前操作d300s的经验,轻车熟路的学习了菜单功能并按照个人习惯仔细调校机身设置,装上我当时仅有的全幅镜头大竹炮,放进背囊,再次走到外面的世界已经是初秋。大竹炮在我手里也已经服役了10年,以前配合d300s抓远景,大镜头小机身总感觉头重脚轻用着有点咯手,和内牛相比较,感觉大竹炮的色彩会淡雅一些,不像前者那样艳丽,但因为有了n镀膜,逆光性能大幅改善,强逆光下的成像,色彩依旧是通透的;有了防抖的加持,出片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结合大竹炮更加迅捷的对焦速度,d300s+大竹炮成了中远距离抓拍的利器,有时候甚至可以拍一些飞版笨鸟;在d300s机身上,对于的大竹炮的使用体会也就是停留在以上几点。原本就觉得大竹炮的画质性能表现就是这个水平层次了,技术的提升给大竹炮带来的进步确实是有,但似乎没有网上用家所说那么值得骄傲,直到这个秋天,在我手中隐忍了10年的大竹炮遇到了d3x……

  让我首先感到欣慰的是:有了d3x两千四百万像素分辨率的支持,大竹炮的高分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d3x更进一步的拯救了大竹炮对图像细节的描绘能力,我也曾经将内牛装在d3x机身上设置成fx模式,用55端拍摄,然后再调整镜头和被摄物的距离,换上大竹炮用70端拍摄,力求取得跟内牛55端近似的成像,然后再做ab比较,以前在只有d300s的条件下也这么干过,结论是内牛和大竹炮在分辨率上的差别是有,但这差异的量化不足以产生级别的区分,不严谨的量化一下就是85和80分的差别罢了。可现在不一样了,在d3x机身上,大竹炮巨细无遗的空间描述能力以及细节交代能力进一步被释放,将内牛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已经不大适合再用分值来量化了,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觉得首先是因为内牛是小像场镜头有其局限,在全幅上边缘成像不堪入目,或许再有一个可能就是年代的局限,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支持内牛在分辨率上获得更高的性能,所以,内牛还是和d300s一起终老吧,d3x暂时就用大竹炮挂机了。

  大竹炮在d3x上几乎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分辨率表现,让我进一步提升了探究这部d3x的兴趣,夏末的残热已经退去,秋季的色彩已经纷至沓来,带着一机一镜,我开始仔细的探寻原本早已熟悉却毫不经意的周边角落,看看这里拍拍那边,一个秋天下来,也拍了不少照片,其中有不少照片前期都已经贴在了无忌论坛里。通过这些照片,对d3x的成像性能特征,大致上也有了粗浅的认识,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老尼家在这部机器上的成像风格发生了转变。

  先追溯一下尼康前一批次的产品:d3/d700/d300(s),它们色彩风格依旧是相当传统的尼康味——发色饱满厚重,对比度强,对黄色的表现力好到夸张以至于被影友戏谑的称之为尼康黄,或许尼康公司太痴迷于对黄色的表现,以至于在它旗下的高级镜头上都喜欢套一圈黄,这和佳能红,宾得绿以及索尼蓝是一个道理,代表了各家公司对于色彩表现的一种理解和态度,我觉得也正是因为有了尼康黄,尼康机器对于户外日光下风景的表现力明显强过其他几家,通常大家都说广角的尼康,在我看倒不如说是风景的尼康,人像的佳能,小资的索尼,杜德伟宾得……

  可到了d3x这里,我感觉尼康黄被刻意的淡化了些许,作为尼康新一代的画质代言,虽然d3x的发色依旧饱满而扎实,但明显能觉察到那种夸张的黄色被收敛了许多,结果是相对于d3(朋友自用)出片色调更明快纯净,尽管d3x的成像依旧是尼康那种厚重沉稳的基调,然而感觉上似乎更年轻更现代,有一种说不上来的高级感。究其原因,可能是成像芯片外购自索尼的缘故,也可能是研发设计的导向使然,这其实不重要,关键要看色彩基调转变的结果是否为用户接受。就我自己的实际体会,尼康的这一转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像肤色相对于老尼康更加讨巧。即便在高光下,人像肤色也不大做蜡,虽说在白平衡设置不当的情况下,偶尔依旧有翻车的的可能,但只要用raw格式拍摄,很容易通过捕影工匠等后期软件调整过来。而以前的d3/d700,按照朋友的说法,遇到肤色蜡黄是很难挽救的。

  由于改进了成像算法,d3x的低感像质细腻非常,相比老尼康有了质的飞跃,d3x拍摄的图像,在色彩厚重的基础上更多了一些层次感,色调的过渡以及明暗的转换更加平滑,我想这就是许多人认定的油润感吧。

  一个秋季的拍摄和体验,让我在光影的上从内心世界再次打开一个五彩斑斓的窗口:原本看似平淡无奇的枯叶,在镜头下居然可以表现得如此沉寂;原本色调沉重的红枫,透过光线,在镜头下居然能如此的娇艳奔放;而一尊沾灰染土的石像,通过镜头的细致入微,竟然可以发现原本毫无感觉的古朴沧桑。这些体会,原来用d300s的时候是不大易得的,而现在d3x在手,只要心有构图,端稳相机按下快门就能得到画质优异的照片,虽说原来d300s+大竹炮出片率也是颇高,但总是受制于半幅机器的画质,在电脑上看片能经得起100%放大推敲的作品相对稀少,这点和d3x差了太远,后者的成像,只要不是虚焦的照片,放到原大观看也是没问题的,色彩和质感依旧沉稳扎实。以上这些优点让我觉得当初的一时冲动或许是值得的,于是,刚刚心安理得的灵魂竟然悠悠然多出了一点洋洋自得。

  洋洋自得的原因似乎很简单,花费不多,回报喜人,至少自己没被坑。另外做了功课以后,发现d3x虽然生产周期很长,但除去在产的d6以外,尼康所有1位数机器中d3x的产量却似乎是最少的。它价格太贵,爱好者消费不动,低端影楼不需要d3x,高端影楼直接上中幅大幅了也看不上d3x,公款消费的记者更是嫌弃它的连拍和高感,更不会买d3x,能带动d3x销量的,似乎只有尼家的发烧友了。可发烧友也有层次,d3x的短板并不是每个铁丝都能接受的,而所谓的出家为尼,又有几个会是冲着d3x去的?所以,d3x的生产线虽然苟延残喘了很长时间,可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冷静分析,觉的d3x产量低的说法绝对不是以讹传讹而是有理论依据的。也就是说,d3x不会象销量巨大的神机d700/d90那样烂大街,至少,它是有稀缺性的——想到这一层,悠悠然的心绪又多了一点。有残缺的美也是美,断臂的维纳斯依旧会受到世人的赞叹,而d3x如维纳斯断臂一般的短板,恰恰是同门d3s的擅长,所以,我也会不由得发出赞叹,就像赞美维纳斯一样对尼康说:你真是鸡贼!

  当然,鸡贼归鸡贼,尼康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还是有厚道地方的,后期慢慢熟悉了d3x,该机的许多亮点也在体验中逐渐被了解。尼康的电池普遍比同级别竞争对手耐用,以前d300s一块小电池拍摄五六百张照片是没有问题的,d3x的大机身用上了大电池,续航能力更是惊人,本人初上手喜欢拍一张在显示屏上回看浏览一张,即便这样,一块电池拍2000张照片是毫无问题的。如果没有回看浏览的习惯,一块状态完整充满电的el4a电池至少可以保证3000张以上的快门使用,这一点,隔壁家的机器是比不上的,更不用说后进纯电动的微单系统了。传承自d3的51点对焦系统虽说放现在技术上已经落伍,但其实表现并不差,比d300s更加高超,虽说两者的对焦系统理论上是一样的,但供电压肯定有差异,就表现力来说也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对焦速度更加迅猛而干脆;对焦精度上也更上一个层次,我也拿内牛配合d3x当个35定使用,同样的镜头,在d300s机身上使用,暗光条件下拍摄一些诸如瓷器陶器之类的静物特写,有时候对焦会拉几下风箱,相同场景条件下换d3x上来就不一样了,一如既往的稳准狠。所以,有时候不要光听厂家的说辞,什么旗舰级的配置,潜台词其实就是配置低于旗舰,厂家不傻,用户也需要更狡诈。d3x的同级别竞争对手就是大马3,我不知道后者的对焦性能究竟如何,但我知道尼康同一期的下级机种d700和d300s,是可以在对焦性能上将5d2和7d摁在地上摩擦的,或许在招牌菜上佳能不会保守,但观察d700/d300s的性能表现,我想d3x至少不输才算正常。

  时不时就会感慨,d3x有如此优秀的低感画质,有如此高规格的技术配置,高感性能却极为勉强,我要求不高,哪怕是高感画质达到d700的水平,那也是功德无量啊,可尼康就是不给,让我无可奈何。d3x连拍性能的不足,主要还是体现在写入速度上,高像素机器拍摄文件容量大,因此高速连拍后文件写入会卡顿而不可持续,因我还有d300s这个速度机可以做备机,所以如果能有所准备的话倒也不是什么问题,可高感性能的缺失,真让我有几次在夜拍的时候产生过窘迫,d300s受限于半幅高感原本孱弱,现在d3x的高感性能比d300s即便强一点也是有限,感光度1600下的原图勉强可接受,再高一档的话就需要缩图了——厂家意图就是逼着你再入d3s啊!算了,姑且认定这就是所谓的残缺美罢,维纳斯的断臂如果给接上了就不是维纳斯了,不会再受世人的欣赏。强项很惹眼,短板很现眼,d3x并不均衡,d3s才是均衡机,d3x是个性机,只有这么想,我才能在身边同道色友向我炫耀d4s高感如何优秀的时候,把心态放平和一些。

  不想让d3x高唱白天不懂夜的黑,就必须要上灯,我手头上倒是有俩910,因此室内拍老婆好说,但拍摄夜景人文或者扫街抓拍的时候,用闪光灯的结果除了被人揍一顿,其它都是然并卵的,经过多次内心的挣扎,最后还是决定再去找一台高感性能可以表述一下的机身来弥补我现有系统的遗憾。坐在马桶上数次,经过思考后觉得考虑到携带方便且耐造耐用,自己下一个机身应该还是以准专业中级机身为宜,真要是象论坛上乌云兄那样左擎苍右牵黄d4s/d3x双机齐下,真心比较累人的,一个方块旗舰加一个中级机身,符合我的习惯,两机两镜配置相对来说也能轻便一些。

  在对高感有一定要求的前提下,尼康旗下现在能符合我实际需要的型号其实并不多,在产的型号中d780算一个,d500算一个。d850风评可以,但以前的体验并不对我胃口,所以这次也没有再续前缘的念头,微单/无反系统没有想法,自觉无法适应新系统的电子取景方式,人到中年,也不想再另起炉灶穷折腾了。

  本地电器卖场里专门去看了下,d780有现货,用商场的24-120套头粗略体验了一把:混血机身,传统取景器对焦系统依旧是d3留下来的祖传秘方,还是足够好用,速度和d300s那套系统很接近,附送无反对焦系统就当是买一送一,反正我是用不习惯直接省略号了。画质比d300s好太多,低感画面细腻而有层次,感光度400以下接近d3x的水平,翻转屏很实用,显示效果惊艳,然后花了一点时间体验了一下780的高感,感觉也是很好的,现场条件有限,无法做具体的详细对比,但感觉780的高感至少要比d3x好两档,保证画质的前提下,感光度设置到6400以下是可以放心用的。d780的体型小巧而精致,和d300s比要小一号,拿在手里也更轻一点,照理说这款780应该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但机身左肩指令转盘那种很廉价的设定证明了它并不是d700的继承者而是600/610入门系列的升级,软胶皮没有了,代之以廉价的硬塑料,手感没有以前尼康中级机那种潮糯的美妙,一腔情愿的觉得这就是六七千的东西,怎么看都不值一万三千几,以我很粗放的使用习惯,估计这身骄肉贵的780在我手里可能活不了多久!当时就没有了购买的欲望……

  d500压根就没货,店家说可以调货,10800买定离手,当时并没有马上做决定,回家以后又开始思前想后:纯粹就是为了改善自有系统的高感,多花一万多究竟值不值?人到中年不是没有生存的压力,为了业余爱好做过分的投入是否值当?这些问题都很现实,必须直面应对!回归理性之后弄明白了一件事情: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够用就行的方针下,高投入追新其实并不明智。身边也有老炮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调侃:买个二手退市老机玩玩体验就算了,高感过得去就行,不想破费太多的话,d3/d4都行,再不济d700也可以的。好像是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反正就是自己玩玩的,没必要较真。结果以收废品的价格在咸鱼上找了台快门不到7000次的d700。  

  端在手里的d700虽然只花了D780价格的零头都不到,可目视价值感比780可好多了,看机身规模就是d300系列的衍生产物,虽说因为是全幅的缘故,机身比d300s还重了些许,不过在体型上依旧属于紧凑且方便携带的范围。可能当年的尼康因为没有全幅技术,所以被佳能给欺负得不要不要的,所以突破技术瓶颈以后,一下子憋了个大招出来,恨不得把所有能用的技术都塞进去,d700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为了制造出一部压缩版的d3,尼康在d300s这个紧凑的机身尺寸里强塞了太多的内容,将d300s这样的俊朗少年催肥成了一个敦实的壮汉:大额头显得很威武,隐隐有旗舰d3的风范,大型的光学取景器,全尺寸的金属反光镜箱,高规格的圆形目镜……这些配置无疑都是向d3看齐的,也正是有这些比肩旗舰的高标配置,造成有限的机身空间内部太过拥挤,一些次要的配置相对于d300s有不同程度的缩水:d300s配置的cf/sd双卡槽,减配成了单cf卡槽,肩屏面积为了给大型光学取景器腾出空间,也小了许多,远不如d300s气派(再次点赞下d300s,其机身肩屏比d3系列还要大一些),最后连机身接口都不得不从d300s的标准型接口降格为小型接口。即便如此,d700的机身厚度依旧可观,直接导致手柄内侧凹槽太浅,抓不牢靠,握持感还不如d300s舒适,加上挂机的2870d重量不轻,合体以后4斤重!所以长久持机的话,并不比后者+内牛轻松,但要想到它就是小型化的d3,再想想扛一天的d3这种旗舰方块机的酸爽,也就不会再去计较什么了。

  作为一款只有1200万低像素密度的全幅机,d700有着很传统的尼康色彩:鲜明、鲜活、纯净而饱满,底大一级压死人,古人诚不虞我,同为1200万像素的机器,前面我提及过d300s的诸多问题,对于d700都不是什么问题。一般我都用老款2870d来挂机,d700+2870d的组合显然具有老尼康的优点,机身默认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都相对较高,色彩绵密厚实,论色彩纯净度,d700相对d300s干净许多,虽然说画面细节,色彩层次感以及表现力,d700不如d3x,这种低像素机器的出图确实也不适合做商业应用,但就只是放显示器上浏览的话,d700的整体成像质量依然是舒适耐看的。d700的出片虽不如d3x那么细腻,但它有一种独特的胶片味,那种均匀细腻的颗粒感很是迷人,好像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独特的味道,所以不要惊诧于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对d700不离不弃,没有亲身经历,真的很难理解。此外,低像素机器的宽容度都不差,d700的宽容度就比d3x高一些,许多曝光不正确的照片,d3x很大可能就是废片,但d700却可以拉回来,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虽然d700在我手上拍出来的照片放大了看或许不如d3x出彩,但看平均出片率,前者还是更高一些。这种情况也可以从侧面证明,高像素机器对于用光有更严格的要求,盲目追求高像素却受制于光影技艺,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其实我最关心的还是d700的高感表现,要求不高,感光度3200合格就符合我的预期,毕竟d300s和d3x在这个感光度上表现都不能满意。经过试拍,700的高感还是符合期许的,iso3200的画面依旧干净,暗光下色彩纯净度也是可以接受的,拿d3x做对比,同场景下拍摄的照片,d3x即便将画面缩小到和700相同的尺寸多对比,仔细观察感觉噪点依旧比700重一些,只能说d3x偏科严重!个人不大成熟的以为,这个便宜的d700或许可以为我节省一笔银子:不仅仅是因为其低廉的入手价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要拍出更好的夜景照片,在机身只有d3x的情况下,势必要追购1.4光圈的定焦镜头,以期在降低感光度保证画质的前提下提高安全快门来达到不糊片不废片的目的,尼康24/28/35/1.4的售价至今依旧高昂,而d700的到来,让我在手头上只有2.8光圈镜头的情况下将前述的目的成为了可能,有了d700,我不会再哀叹白天不懂夜的黑,善哉!

  大部分时间,我用2870d作为d700的挂机头,虽说重量还是有点压手,但比d3x挂大竹炮可要轻多了,平时带在身边就用一个小包也是方便,所以,近段时间一直都在用d700作为主力机身进行拍摄。不经意间,2870d这只以前我用的很少的老镜头,和d700配合也出了不少照片。

  前面说到过我有一个2870d,但只是作为参照物和内牛做了简单对比,没有具体陈述此头体会,其实,这个标变老镜皇还是值得探究一下的。现在还用这个镜头的人很少,论坛上近来也少有交流,然而这个老镜头还是很有特色,值得说一说。我手中此镜来自社交圈二手转让,论坛上有许多人说此头不适合数码机身,我这个人不怎么信邪,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把这个镜头拿了回来,开始挂在d3x机身上。说实话这个镜头的表现就如论坛上的传闻——水土不服,具体表现在大光圈下大光比画面的强烈紫边以及边缘的色散,此二点严重影响了画质表现。而收缩光圈以后,色散问题倒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另外,d头的色彩也不如g头讨好,同等70焦段,老镜皇的色彩比大竹炮平淡一些,更不如内牛那么艳丽,好在此头光圈收缩到4.0以后分辨率很高,远远超过了内牛,因此拿来拍摄室外风光的话,它比内牛更适合。

  但把老镜皇装到d700上的表现似乎又是另外一回事情:紫边色散问题都有很大改善以至于基本可以忽略,得到的是更为鲜明油润的尼康色彩,完全没有部分网友说的那么不堪。前后如此之大的反差,不由得让我想起论坛上的网友@白菜中的白菜有一个关于钻石广角的帖子,关于钻广成像优劣的问题,曾经有过不少争议,争议的焦点还是钻石广角这只曾经的铭镜现在还能不能一如既往的有出色发挥,现在看来,或许双方观点产生偏差的关键原因还是在镜头适应性能上。正如我手中的2870d,同样作为同时代的d头,我觉得在低像素机身上还是能有出色发挥的,正如同白菜兄用低像素的d4s和钻广配合,老镜头的弊端未必会暴露,而一旦上了高像素机身,d型镜头因时代原因所形成的技术缺陷有很大可能就纤毫毕现了。反过来说,高像素机身,对镜头会更加挑剔,必须要用更高昂的代价用更高素质的镜头来配合才能有更出色的表现,厂家就指望这个所谓的技术进步来获取利润,所以,象我这种持有1200万像素够用观点的人就显得食古不化,不受相关的待见实属正常。

  d700的不挑食耐粗饲让我欣慰了好一阵子,2870d是不敢再配d3x用了,但d700没问题,所以,在d700这台机身上,我也算是实现了28-200焦段的全覆盖。通过一段时间对于d700的通勤使用,感觉d700在使用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拿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d700在复杂光线环境下机身自动白平衡有时候会开小差,室内拍摄,人造光源干扰较大的环境下,能手动预设一下白平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当年的尼康还是持著于对黄色调的精益求精,d700拍人像还是有肤色偏黄的趋向,用光不当或者诸如强日光环境情况下,d700拍的人像肤色大概率是会做蜡的,而且这种蜡黄的肤质一旦在前期形成,好端端一个的小姑娘会被拍成黄脸婆。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前期用raw拍摄,通过捕影工匠自带的d2x的风格曲线,能够大幅度改善尼康黄的肤色,再稍微调整一下色阶曲线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总是不如d3x那样直出方便。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人特例,感觉d700的测光总有一点过曝的倾向,对于高光的保护,没有d3x那样周全到位,按照个人的风格以及习惯,我是很忌讳那种高光过曝而失去细节的照片,所以,以前用d300s的时候即便正常光照条件,我都会降1/3档的曝光补偿,d3x很注重对高光的保护,有时候过曝的照片对于高光部分也是能有很克制的约束的,这点我很满意,现在d700的问题来了,光照充足环境下,不采用包围曝光,对画面的捏拿真没有把握,而且即便画面整体曝光正确,高光部分也似乎有见光死的现象,这个问题让我头疼,好在d700宽容度很好,后期人工消光能挽救一下,但频繁后期,也是个麻烦。

  总的来说,d700还是一台让我感到满意的机身,花费不多,收获颇丰,尽管它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局限,尽管它有一些固有的问题,但瑕不掩瑜,d700依旧是一个完成度相当高的产品,也代表着当年尼康的良心。以现代的眼光来看,除了像素低了点,其他方面d700依旧很均衡,即便全天候通勤使用,它依旧是可以让人放心的。尼康后来用d8**系列替代了700,像素大幅度前进了,色彩风格转变了,画质是否进步或者倒退,我接触不多,没有资格妄加评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d700的画质和d3x一样,是可以100%放大欣赏的,也就是说1200w像素虽少了点,却都是干货,并不是膨化了的爆米花。

  三台机身以及目前配置的镜头故事至此告一段落,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和谐交流。

  实拍欣赏。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00S,南太湖晨曦

NIKON D3X,八月拾遗

NIKON D3X,八月拾遗

NIKON D3X,八月拾遗

NIKON D3X,八月拾遗

NIKON D3X,八月拾遗

NIKON D3X,八月拾遗

NIKON D700,八月拾遗

NIKON D700,八月拾遗

NIKON D700,八月拾遗

NIKON D700,八月拾遗

NIKON D700,八月拾遗

NIKON D700,八月拾遗

Nikon(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