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佳能1DX 和我的生态摄影

佳能1DX 和我的生态摄影

色影无忌
韩东方
寅次郎
2018-12-27

        生态摄影这个题目很大,以我的能力远不够资格拿它来作为谈资,这次当了标题党了,简单的聊聊我使用佳能相机拍摄的一些感受吧。

        喜欢摄影有几十年了,想当年自己没有经济来源时,靠自制照相机拍照,当然那时年纪小,只是为了猎奇;后来凭借修好了父母的海鸥4A双反相机,用技术实力争取到相机的使用权;再到后来参加工作后,用全部积蓄买了部缺少零件,信托商店都不收的海鸥DF,自己凭着一本“照相机的使用与维修”,一把剪刀,一套什锦锉,一根钢锯条,完全恢复了DF相机的功能,有了自己的单反相机。为冲胶卷和印照片,自制放大机、天平,并收集各类洗印药水配方,各类化学药品积攒了一柜子。说实在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到摆弄相机、放大机和药水配方了,摄影实践少的可怜。

 

           为什么呢?因为摄影耗材贵呀!还有就是个人性格问题,这个我在以前上到本坛的帖子《宙斯盾近程武器》7D+大白+红点瞄准器首帖里有所提及。那时候别说拍野生动物,就是拍纯粹的风景都感到“不务正业”,有限的资源要用到人身上,对于我来说就只是拍拍家人的纪念照。印象里第一次拍的野生动物是公园里遇到的蜂蛾,手动对焦、卷片,没有连拍,那时要连拍需要加电动卷片器,是个很贵和高大上的附件,而且国产相机不具备加这附件的能力。摄影胶片使用的是兄长搞到的不要钱的黑白电影胶片和彩色电影负片,黑白胶卷有胶卷冲洗罐自己冲洗,彩色电影胶卷自己冲洗不了,托朋友冲洗出来。那时市面上还没有彩扩机,洗彩色照片要到高级照相馆用彩色放大机来印相,费用难以承受,自己用彩卷印黑白片,也因彩卷极低的反差,和高反差黑白相纸不好买而最终放弃。许多年过去了,直到用上数码单反,才又勾起了我拍摄野生动物的兴趣。

          我这里想要分享的,只是野生动物摄影里的一个分支——鸟类摄影。选择鸟类摄影,并不是我不想拍摄其它野生动物,主要是鉴于我国的社会情况,在城市及周边,大型野生动物基本已经绝迹,能见到的只是蜥蜴类、蛇类及鼠类的一些小动物,数量少且隐蔽难拍。所以鸟类与昆虫摄影,就成为我容易介入的题材。我曾经也想拍摄昆虫、微距一类的题材,也买了150mm的适马微距镜头,经过多次外出拍摄后,发现还是鸟类摄影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之后就将拍摄对象集中到鸟类题材上,昆虫和微距摄影,留到以后老了跑动困难时再说了。

          拍鸟也要有侧重点,一是侧重记录鸟的种类;二是侧重鸟的动态、故事记录;三是所谓艺术升华,侧重鸟与背景、光影结合,达到唯美的效果。如能三者兼顾当然更好。第一类侧重对摄影技术要求不高,需要摄影以外的知识和经验较多,要想积累足够多的鸟种,需要投入很多的金钱和精力;第三类侧重需要摄影者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想走捷径的人容易跑偏去干预鸟的自然生存状态。一般人都是从简单记录鸟种入门,从开始的什么都拍,逐渐到认识各类的鸟名,再到拍摄时有侧重点。
          我也是同样的过程,现在以拍摄鸟的动态、故事为主,觉得拍摄鸟的快速运动瞬间很有挑战性,虽然仅仅是身边常见的鸟,如果能够记录下它们自然状态下飞翔、捕食、打斗的场面,当回看片子时,看到普通视觉从未留下过印象的那短促瞬间定格,那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成就感油然而生。

 

        要想拍摄鸟儿激烈运动的瞬间,设备、技术、运气都是不可缺少的。运气这东西无法掌控,只能是尽人事信天命,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设备和技术着手。从设备着手就是选择合适的摄影系统;从技术着手就是要熟悉相机性能,熟练操控相机。

        野生鸟类摄影是应该在不干预或少干预鸟的生存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长焦镜头是拍鸟的标准配备,鉴于国内人们对野生动物极端的不友善,不提倡使用短焦镜头近距离接触拍摄。拍鸟设备无外乎照相机、镜头、三脚架、摄影包这几大件,照相机宜选择连拍速度快、对焦快、高感好的;镜头焦距尽量长,截幅机焦距400mm以上,全幅机焦距600mm以上,镜头的最大光圈越大越好;三脚架应选重型的,云台应选带阻尼的。轻型劣质的支撑系统,比手持+防抖好不了多少。摄影包就要看怎么拍了,如在市内游走拍摄,选轻一些的专用包;如是阵地战,或到外地远处拍摄,就需要准备保护性能好一些的包。无论轻包重包,最好都要有外挂的能力,可以随时增挂水瓶袋,杂物袋。
          想要拍摄鸟的剧烈运动场景,了解相机性能熟练操控相机是必须的。所有的技术准备都要在短促的拍摄时间内发挥出来,多数精彩场景都是突然出现的,没有时间让你思考。拿到设备后,首先就要看说明书,并对照说明实际调整相机上的按钮进行实践,从光圈、快门、感光度调整开始熟悉,进一步了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单次对焦、连续对焦、单点对焦、群组对焦、智能追踪对焦等等的设置。然后在实际拍摄时进行强化记忆,多拍、多调,使用多了就记住并熟练了。

         当你熟悉了相机的性能并能熟练操控它,拍摄时信心满满,可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找鸟,这里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不知道鸟在哪里,另一个是知道鸟在哪里。不知道鸟在哪里可以接触当地的拍鸟人群,跟着他们肯定有鸟拍。知道鸟在哪里用相机却找不到,这是因为拍鸟的镜头焦距很长,视角很窄不习惯的原因。这个需要经常给自己设定目标,然后快速将相机指向目标进行练习,等形成习惯和肌肉记忆了就好了。拍摄飞鸟应该在掌握拍呆鸟技术的基础上,找鸟已经不是问题了才好,可以从拍摄大型鸟(白鹭、池鹭、海鸥)开始练习,大型鸟飞行平稳,速度慢,容易拍摄。还可以给相机加装红点瞄准器,辅助追随瞄准。红点瞄准器相当于给相机装了个旁轴取景器,取景器中间有个红点,事先调整好它与相机镜头同轴后,拍摄时用这个红点对准目标拍摄即可,由于他是平光的,没有放大率,所以即使鸟短时间飞离取景框,也很容易跟上并把它框住。

        解决找鸟的问题之后,还有一个更困难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对焦。对于呆鸟拍摄,对焦技术不是什么大问题,尽可能的采用单个对焦点去对准目标就行,根据情况采用单次或连续对焦方式。而拍摄飞鸟,特别是小型鸟的飞行,用单点就难以掌控了,绝大多数人无法用一个对焦点始终保持在鸟身上,根据相机(设定)的反应快慢,当对焦点脱离鸟一段时间是,相机会对那个单点所处位置的目标重新对焦,导致鸟儿失焦。又因为飞鸟始终在运动中,使用单次对焦就追赶不上鸟的距离的变化,所以拍摄飞鸟应采用多点群组对焦点或全部对焦点、连续对焦的模式来拍摄。就是用尽可能多的对焦检测面积来包容目标,使目标即使在运动中也可以掌控在对焦传感器检控范围内。

          要解决对焦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帮助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分辨出要拍摄的目标。这里说的不是告诉相机用哪个对焦点对焦,这个活儿已经有相机的影像分析系统去做了,目前来看还不够快和准确。在天空一类的极低反差背景下,对焦系统可以轻松胜任追踪目标移动。但是如果处于复杂的、反差和亮度较大的背景下,对焦系统很难判断出哪个是需要对焦的物体,很多鸟的羽毛都具备保护色,亮度和反差不及环境物体,而拍飞鸟使用的都是多点群组对焦点或全部对焦点,这样环境物体就会抢了鸟的风头,吸引相机对焦系统将焦点对到主体以外,从而导致失焦。我们除了尽量避开这样的环境外,就只能尽可能给相机对焦系统以明确的信息,利用焦点以外画面虚化的结果,减少环境物体的反差,环境物体离焦点距离越远就越虚化,反差就越小。由此可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方面尽量拉开鸟与背景的距离,另一方面尽可能预先将焦点对在鸟将飞经的路线距离上,鸟越接近预对焦的位置,反差越大,这样就可以做到给对焦系统以明确的信息。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下,无论怎样都无法让鸟的信息盖过环境物体,只好认命。

         说说我的拍鸟装备。由于我是以拍摄飞鸟为主的,三脚架制约了跟踪瞄准的灵活性,所以除了已知拍摄需要的情况,都不带三脚架出门。我使用佳能1DX相机,佳能300mm/f2.8L二代镜头,佳能2倍三代增倍镜。为方便追踪飞鸟,安装了红点瞄准器(现已很少使用),为手持拍摄的稳定性,自制了个肩托。摄影包是赛富图的,尺寸刚好装下1DX+328+2倍镜。
        目前这套系统的重量,感觉是我手持拍摄飞行小鸟的极限了,并不是用600mm/f4镜头替换328我手持不了,主要是感到328系统的重量,已经影响到追随鸟运动的灵活性,再重的话,拍摄小型鸟飞行,反应会更加迟钝。用328+增倍镜的最大问题是最大光圈只有f5.6,在部分天气情况下,为了保持足够的快门速度,感光度使用的比较高。

         再来讲一下我拍摄飞行中的鸟时对设备的设置情况。为了让拍摄时的曝光失误,能够在后期得到最好的弥补,同时尽量减少照片的存储容量,我将照片的存储格式设置为RAW,只存这一种格式。常态下的相机设定为手动曝光,这是为了主要拍摄飞行中鸟所考虑的。由于不能确定所拍鸟的飞行路线,也许背景是明亮的天空,也许背景是阴暗的树丛,也可能一组照片里鸟从天空背景飞到树丛背景前面,因为小型飞鸟在画面中占比一般都不会很大,相机测光系统很难做出准确的曝光,如果采用任意一种自动的曝光模式,经常会出现曝光失误。然而在小鸟飞行的大多数有限区域内,鸟身上所获得的照度变化很小,只要用相同的曝光量就可以了,所以采用手动曝光设置,固定曝光值比较适合拍摄小型飞鸟。

        当然,凡是没有绝对,如果鸟在阴影与阳光下穿梭,固定曝光值就只能顾及一种情况,要么按阳光下曝光,要么按阴影下曝光。那么这时换成自动曝光如何?个人觉得也不好,因为即使排除前面所讲的背景亮度干扰,由于相机测光和曝光存在时差,经常会出现相机测光时,鸟处于阳光之下,可当快门打开曝光时,鸟已经飞到阴影下了,这样就会出现严重曝光不足,曝光完成后相机对着阴影下的鸟测光,赶上这个阴影面积不大,下一张曝光时,鸟已经飞出阴影回到阳光下了,结果又是严重的曝光过度。按我的经验,用自动挡拍小飞鸟,曝光失误率比较高。


        不同亮度背景下的连拍

        对焦方面,要将对焦模式设定在连续对焦方式上,佳能1DX上称其为AI servo,鸟是运动的,而且运动速度很快,必须连续对焦才行。前面讲过单点对焦拍小型鸟的飞行,很难保持对焦点长时间在鸟身上,所以开始时我选择61点全部的对焦点,随着自己追随瞄准的技术提高,现已改用9区域对焦功能里的中间9个点来对焦,这样虽然追随瞄准难度增大,但可以减少使用过多的对焦点被背景物体干扰的情况。
        由于相机还没有进化到可以分析拍摄对象行为特征的程度,各种鸟在不同状况下,运动特征也不同,相机做不到用一种模式准确记录鸟的运动瞬间,所以相机厂为使用者提供了自定义的调整模式,这里仅以佳能1DX为范本,针对对焦相关的主要设置进行探讨。首先遇到的就是AF1选项里的6个case(例子),这6个case是厂家预先设定好的6个对焦策略,方便使用者根据具体拍摄情况选择,每一个都可以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要求修改。所有case里面都包括3个决定对焦策略的元素——灵敏度、加速/减速、自动对焦点切换,使用者可以分别调整这3个元素的状态。6个case就是3个元素不同状态的组合,用来适应不同的对焦条件,厂家主要是针对体育摄影做的6组设定,拍鸟人可以把它当作6个存储器,按自己需要事先调整并存储好。

          设置对焦策略,需要要理解决定对焦策略的3个元素的意思,理解了它们的意思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组合。灵敏度——指的是对焦系统的反应速度,实际就是对焦系统检测距离的扫描频率。灵敏度越高对距离变化的反应速度就越快,但越容易被杂讯干扰;加速/减速——是对运动物体运动状况的一种预判,由于单反相机对焦与曝光存在时差,曝光的时候,测距系统是不工作的,所以单反相机连续对焦拍摄运动物体是要依靠算(猜)的,1DX的最短时滞是35毫秒,测距系统要计算0.035秒以后的距离,对于匀速或固定物体,这个计算很容易,但对运动速度变化的物体计算其0.035秒后的距离,就会有误差。厂家的解决办法就是提供个基于对运动物体加速/减速预判的调整,用于对焦系统计算的补偿;自动对焦点切换——指的是用多点自动对焦点跟踪拍摄时,各个对焦点之间接替工作的转换速度。因为没有能力始终保持一个对焦点在运动物体上,就需要周边其它的对焦点协同,一旦运动物体离开了初始对焦点,不管运动到哪里,物  体所处位置上的对焦点就启动,接替原对焦点的工作,这个启动时间可调。
         理解了对焦策略的3元素的意思,我们就可以根据拍摄条件做出相应设置。我的设置是:对于大而慢匀速的物体对焦,选择case1;对于小而快速度变化快的物体选择case3。

          佳能1DX对焦策略选项第二页(AF2),是有两项关对焦与拍摄优先权的设置,第一项是设置用于开始按下快门拍摄第一张照片时,相机是要等对焦完成再启动快门,还是不等对焦完成就启动快门,对焦和曝光哪个优先的问题,这里我选择对焦优先;第二项是设置当相机连续拍摄时,从第二张起以后的拍摄,对焦和曝光哪个优先,这里我依然选对焦优先,这里对焦、曝光各有两级选择,我选择对焦优先2。如果拍到(无论好坏)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考虑曝光优先。

          在对焦策略选择第四页(AF4)里,还有两项比较重要的设置,一个是自动对焦点自动选择;另一个是初始AF点。自动对焦点自动选择是设置的是否启动相机的影像识别系统,由于1DX在取景器里加装了一个10万像素的视频头,可以进行简单的影像识别,主要用于分析画面帮助曝光,同时也兼顾通过颜色识别跟踪物体位置,帮助确定自动对焦点的选择,由于是早期的技术,对拍摄鸟类没什么作用,使用这个功能也许会争夺系统资源,拖慢运算速度,所以我选择关闭;初始AF点的设置在1DX里的选项让人琢磨不清,后来出的7D2和1DX2上面有了更改,让人好理解了,它应该是设置在连续对焦61点自动对焦时,是由相机选择最初的对焦点工作,还是由人工指定最初工作的对焦点。让相机判断鸟在61点对焦范围内的位置,用以选择那个位置上的对焦点工作,个人感觉不靠谱,所以我选择人工选择的初始对焦点,见图示。

 

         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对焦策略项目讲完了,再说说方便操控的设置。虽然只是拍鸟的单一题材,但也会遇到许多突发的情况,需要迅速调整相机以适应拍摄需求。我是以拍摄鸟类飞行为主的,突然出现的精彩场面也多为快速运作的状况,所以相机常态设置为适应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高速快门,较高的感光度,最大光圈,群组对焦点或61个自动对焦点;有时也会想拍鸟飞行中,鸟(头)清晰,而背景被拉成一条条的线条,以体现动感,这就需要用较慢的快门,较小的光圈,可这种拍摄经常是在正常拍飞鸟时临时改变主义,来不及做正确的曝光调整,只好将感光度设置成自动;还有时正在拍阳光下拍摄运动中的鸟,突然发现在附近树丛里有要拍的鸟,且拍鸟的空隙比较小,周边有树枝干扰,需要单点对焦,不需要太高的快门速度,有时还想用较低的感光度;这样就需要相机有个按钮,能够快速的调用这些拍摄组合,以不失时机。
我的自定义按键设置如下图:

          了解设备,熟练操控,是拍摄好千变万化鸟世界的前题,需要不断摸索,多多实践。前面所讲的许多设置,主要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拍摄强度,让拍摄效果更好。但想要拍好飞行中的鸟,技术上最主要的是摄影者准确、稳定的追踪瞄准,我把用取景器追踪飞鸟拍摄形容成练习“乾坤大挪移”武功,从第一层拍苍鹭、大白鹭、大型猛禽、天鹅、鹤等开始,到第九层拍文鸟、叉尾太阳鸟、绣眼等的飞行(起飞、降落、悬停属于定点拍摄,不在其列),练成则“武林至尊”非你莫属。

        因为信任,表演也很放松 

         随着追踪技术的提高,鸟在连拍画面中的位置也比较相同,连接片也比较好安排。

 

          小型鸟迎面飞来,想拍好,需要距离近。鸟都不傻,近距离迎面飞来是飞向危险,只有亚成鸟才无所畏惧。近距离追焦,比较考验系统,景深太浅,稍不留神主体就跑到景深范围外了。

          在深圳7、8月是普通拍鸟人的鸟荒季节,但却是拍飞鸟的好时候,很多本地幼鸟已开始独立觅食,对人不太惧怕,可以在合适的距离拍它们的活动。

           这种片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是悬挂食物诱拍的,后期去掉了食物。

         其实没那么“复杂”。它是这样拍摄的,是伯劳从地面飞向树上的一组连拍片中的一张。千万不要偷懒去悬挂食物诱拍,一旦深陷其中,养成了习惯,自己的摄影技术就难以提高。


         对于前后都有景物的情况,追踪拍摄小鸟飞行上树的过程,用全部61点追踪拍摄就不太适用了,容易被前后景干扰。可是使用单点对焦,完全靠人的追踪技术来保持单个对焦点在鸟身上,又不太现实。妥协的方法就是群组对焦,将追踪对焦范围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减少干扰,再辅以人的追踪技术。

         佳能1DX群组对焦只有9区域对焦群组,使用中心9个对焦点,对焦追踪范围太小,从61点对焦到9点对焦,中间没有过度,很难让人渐进提高追踪技术,1DX2增加了大区域对焦选择,分左中右三个区域,但觉得这个分区群组就是糊弄事儿,中间3长列竖向21对焦区域,适用拍摄题材很少,搞个中间横向21点对焦就好了。
        使用中心9个对焦点追踪拍摄有前后景干扰的伯劳上树。

         生态就是自然

 

佳能(7751)
1DX II(4)
鸟类(69)
生态(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