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学会这几招,你也能用手机轻松拍大片!

学会这几招,你也能用手机轻松拍大片!

冬天里的一抹绿
韩松 谭凌飞 张薇
47
2017-11-08

 

全民摄影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手机更是成为大家旅途拍照中的首选,手机摄影彻底解放了自己,让眼睛更愉悦、手脚更轻松,可以全身心地发现这个世界值得记录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抛开繁复冗长的理论,给大家分享一些既不难,又有效的手机摄影小技巧。看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

1.建筑·街道 — 读懂城市之美

无论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是直观的视觉符号,很容易转化成我们的摄影语言,建筑摄影,需要我们对建筑(Architecture)多些理解,而非仅仅对建筑(Building)的“样式”进行记录。

拍摄街道、环境和场景的美,是和拍摄其中的人物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的。 这里要说的以“街道”为题材的摄影。建筑摄影可以归纳成五个字,其实这五个字的本质正是观察建筑之美的方式:

 空——“表现空间比表现实体更重要”,寻找空间的美感、纵深感、层次感。

日本千本鸟居中的纵深空间

白——" 留白,主题集中 "

留白,表现建筑本身就具有的肌理

人“观察人与建筑的关系”,用人物衬托建筑。

用人物点缀建筑

形——“观察建筑的图案”,拍摄立面的门窗图案及其几何美。

用建筑的雕塑感表达形体美

光——“光影是建筑的灵魂”,拍摄建筑立面上的投影,空间中的光束。

建筑强烈的光影感

对于拍摄本身,则有这样一些建议:

首先,仍然要以“摆正、端平”为首要原则,建筑的几何感与空间感很容易被歪斜的构图破坏,这意味着无论是平拍、仰拍还是俯拍,最好让手机保持在正交的状态。

其次,是多角度,拍摄建筑时的多角度是最不应该吝啬的,手机建筑摄影中,最常出现的角度是在街道、地面上的平视拍摄。


2 人像·人物 — 人和环境之辨

人物和人像虽然都是拍人,但是截然不同。

手机拍人像,人物本身所占画面的比例通常会大一些,基本的技巧便是拍摄的时候“对焦在人眼”。

2-1 人像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小巷中的兄妹,调整拍摄角度,捕捉到了妹妹眼中的眼神光,照片就立刻有了神

人像背景的处理,通常是使其低调,成为衬托,基本原则是希望背景不杂,又能烘托出前景。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便是虚化背景,通过制造浅景深来弱化背景。

 

波兰华沙公交车上,利用 iPhone 7 Plus 的人像功能将原本有些杂乱的背景虚化掉

2-2 人物

人物摄影更多的是寻找人物形象和具体环境之间的关系。许多人像摄影,即使换了背景,其本身还能大体成立,但是人物摄影却不是如此,拍摄对象和环境有着更多的因果关系。

 

葡萄牙里斯本音乐学院的黄墙,人物与背景是依存关系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老人与鸽子”,动静结合是这张照片的重点

3 风光·自然——光线、主心骨与前景

风光与自然题材,相对来说拍摄的对象较为固定,更多在于“择期”,另外后期也比较重要。

针对手机摄影,有几个小提示。

首先,依然是光线、光线和光线。在这种众人拍同个场景的地方,所能掌控的便是光线——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的光线。尽管不想给出“黄金时间”这样的说法,但不可否认,清晨和傍晚有阳光的时候依然是捕捉有情绪、有戏剧性、动人光线的时候。平淡的阴天和烦人的雨天也不那么令人沮丧,笔者觉得管用的做法是,强化它们——强化湿漉漉,强化天上的云,这些本身也是风光的一部分。

黄昏时分的葡萄牙波尔图老城,阳光柔和地给红屋顶洒下一层金光

日本东京的密集街道,贯穿画面的主干道成为画面的中心

在一些情况下,拍摄者的“观景点”不是人为设计好的,而需要拍摄者在宏大的景色中提炼。

日本秋田的树林,树木本身重复的韵律就形成了画面的主心骨

4 静物·抽象 — 熟悉事物的提炼和陌生化

想必静物和抽象是手机摄影最擅长的题材了,无论是焦距还是其与生活的关联度都是如此。摄影之所以是摄影,在于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复制,更需要提炼和陌生化处理,否则很容易拍出“路人照”。

若是初学者,最推荐的拍摄方法便是“别拍全”。可能是潜意识的作用,大家总认为表现一个东西的基本原则是至少它是“完整的”,在摄影中并不如此。一盘美食、一只宠物玩具、一朵花都可以遵循“不拍全”原则。“不拍全”会让镜头里的东西更具抽象感,给人更多想象。

楼梯扶手的一个细节局部,“不拍全”获得了抽象的美感

陌生化和“别拍全”有那么些联系,属于更深度的提炼和更艺术化的处理。这一组在莫斯科地铁拍摄的静物——灯,便是通过前期拍摄的时候降低手机的曝光,再加上后期调整饱和度和对比度完成的。这种陌生化甚至让许多读者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出拍的是什么,只能隐约感受几何秩序和图案美。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灯光,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描绘出一个抽象的世界

5 场景建构——独属手机的拍摄法

虽然手机在像素和色彩细腻程度上和单反相机有差距,但在很多方面,手机反而有优势。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5-1 将手机倒置

手机更容易实现镜头倒置,因为它更轻便。下面来分析一下这些照片所带来的内在能量:它的最大的力量在于打破了平衡。道路不再平稳地处在下方,它们倾斜,倒置,然后我们感觉些许不安;我们看不到一套完整的稳定而平衡的街道系统,而是以小见大;我们觉得似曾相识,大脑的潜意识让我们去思考:这是什么?好像是街道,好像是投射在街道上的影子。 倒置镜头的拍法。

韩松 / 摄  ◎ iPhone 5c

5-2 放低和紧贴

韩松 / 摄  ◎ iPhone 7 Plus

5-3 通过反射构建虚拟街道场景

韩松 / 摄  ◎ iPhone 5c

一般来说,反射后的街景将会和真实场景对称,但在细节上又有些不同。有时是由于水面荡起的波纹惊扰了反射面,出现模糊暧昧的景象,有时是由于玻璃的反射和透射同时存在,有了些许多重曝光的感觉。

韩松 / 摄  ◎ iPhone 7 Plus

上面说的大都是手机轻便带来的构图便利性,而这些取景构图和场景搭建方式又恰恰是摆脱平庸画面的良方。器材使用,体验和操作方式,会反过来影响我们拍摄时的心理状态。熟练运用之前说过的快速打开相机、连拍,熟悉按快门和调节曝光的动作,让操作本身更顺手,才能解放我们的大脑和眼睛,全身心地享受手机摄影带来的乐趣。

以上内容摘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作者:韩松 谭凌飞 张薇,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图书!


 

 

手机摄影(80)
技法(54)
摄影(5545)
色影无忌(60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