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玩转器材 | 镀铬时代 把玩各种小旁轴(下)

玩转器材 | 镀铬时代 把玩各种小旁轴(下)

色影无忌
solagon
黑眼圈
2017-04-07

  用来干活儿?有单反,有数码,甚至有手机有pad。旁轴呢?就是用来玩的……玩旁轴很大意义上是在玩那个有趣的明亮的悦目的对焦机构。

 

  尤其那些固定镜头的小旁轴,多年前的镀铬依然银光锃亮,如众星闪耀,千姿百态,洋洋大观。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恋恋不舍、念念不忘、魂牵梦绕、神魂颠倒、魂不守舍、 朝思暮想、寝食难安、梦寐以求、牵肠挂肚、刻骨铭心、百转千回、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欲罢不能……(我手头真有一部成语近义反义词典)

 

  以前写过一个短篇,叫黄斑五要素,被转的次数不少,为了防止继续误人子弟,回收到这里。

 

  旁轴的测距精度要素,简言之:基线长度、取景放大倍率、实像还是虚像、裂像还是重影、做工精度。

  在其他四要素确定情况下,基线越长,测距精度越高;

  在其他四要素确定情况下,取景放大倍率越大,测距精度越高;

  在其他四要素确定情况下,实像比虚像测距精度高;

  在其他四要素确定情况下,裂像比黄斑重影测距精度高(理论值精度前者为后者为3-5倍,实际上起码1.5倍以上);

  在其他四要素确定情况下,做工精度越好,测距精度越高。还有一条:联动杆转动的角度越大越好(或:螺纹车得越细越精确越好)。

 

  徕卡M3之所以是量产旁轴测距之王,就是因为上述五要素兼顾的非常好,基线长、倍率高、裂像和重影兼具、做工完美,加上联动杆转动的角度很大,可将测距系统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二要素的乘积,就是有效基线长度。 先说有效基线长度。比如常见的凤凰205,其取景倍率是100%原大,我们说,取景倍率是1x,取景窗和黄斑窗口中心间距离是33mm,我们说其基线长度是33mm。两者的乘积是33mm,那么,凤凰205的有效基线长度是33mm。(这个指标是很高的,很多固定镜头的旁轴有效基线能超过20mm已经不错了)

 

  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觉得205的测距远不如福伦达vitomatic 2a的精准(后者的有效基线是1.0x30mm=30mm),因为一福伦达的是实像,人眼对实像的分辨能力远超过对虚像,因为前者明亮、边缘清晰。二,福伦达的做工精度好很多,205的黄斑当眼睛偏向左右看时,其虚像也会跟着左右偏移。福伦达的则不会。

 

  PS:不知道为什么,vitomatic似乎很火,可能是因为造的漂亮?这机子给我印象实在是太糟...就是要玩,也得玩ultron版本的嘛,就像橙汁的这部。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镀铬时代(把玩各种小旁轴)》进行跟帖。

 

#p#

  实像虚像,到底为何(1)

 

  为了彻底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头说起。

  可是橙汁很苍白,不学无术,只能粗略地说,各位看个大致意思,更希望大牛指点。

 

  先说几个望远镜的入门概念。

  伽利略式:前凸透镜后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先森发明的,据说是伽先森偷了玩耍的小盆友们的创意。

  这个结构简单、直接成正立的像,目前仍在很多儿童玩具望远镜里应用,所谓因果循环,天道不爽啊。

 

  把伽利略望远镜倒过来呢,前凹后凸?叫逆伽利略式。根据光线可逆去推测,成的是缩小的正立的像,这也是大多数旁轴取景器的取景部分所用的结构。

 

  实像虚像,到底为何(2)

 

  伽利略式的缺点是巨大的:视角窄,也因此成像不够亮。光学巨匠开普勒先森对伽利略结构进行改进:两凸取代一凸一凹,成的像明亮,视角也大,但像是倒立的。

  开普勒式两凸透镜选择焦点合适时,也可以成1:1的倒立像。

 

  顺道说过一下牛顿式取景器,一个凹透镜加一个框。

 

  实像虚像,到底为何(3)

 

  黄斑测距的原理非常简单:三角测距,无非是加上了和镜头的联动。图示如下。

 

  其实我们观测到的黄斑像都是由半透膜c1(无论半透膜是否包在玻璃砖内)反射来的,因此全是虚像!

  c2的位置,用玻璃砖全反射和镜面反射无关全局,但玻璃砖由于是全反射,光的能量损失小、黄斑像亮度高点而已。

  “汁儿爷,那TMD还分什么鸟实像虚像啊???”

  理论光学和应用光学是允许有出入的,接下来我们说到这核心部分。

 

 

  实像虚像,到底为何(4-a)

 

  M3乃民用量产旁轴机测距之王,其黄斑清晰、明亮、扎实,视觉感受无出其右。可以定论滴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泣下。

 

  单纯的光路图如下,请看官诸君先细细研究,因为这东西太复杂,又要照顾无忌一次一图的德性,不得不分开来说,以求图文并茂。一张好图胜过千言万语,论坛名言曰:有图有J8(本帖只谈原理,绝不涉及拆机,故以此为生的大师放过我哈,小民惶恐~)

 

 

  实像虚像,到底为何(4-b)

 

  我们可以把M3的测距系统光路简化如下,这样就直观多了,见下图。

  物体光线从测距窗进入五棱镜A,成倒立的像。

  通过B开普勒结构凸透镜时,像被转了过来,成正立的实像。

  实像成像面处放置了C遮挡板,实像被阻拦成矩形,继续投射。

  通过D全反射玻璃砖,成虚像,至取景窗被E半透膜反射入眼,和取景像合并。

 

  M3的关键结构就是这个开普勒装置,所成的实像边缘清晰、明亮。矩形黄斑也形成了裂像对焦局面,可以说,M3的测距系统实在是天才的构思,结构极其复杂、成本极其高昂。

  明白了M3的实像本质,其它简化的实像测距相机光路图就不在话下了。

 

  所以,实像虚像不是指黄斑像的虚实,而是指黄斑像形成过程中有否被实像化。

 

  实际中的M3里开普勒装置是复杂化的,为了便于理解简化了而已。

 

 

  实像虚像,到底为何(5)

 

  和虚像式的测距机构比起来,实像式黄斑的像在投射过程中由于被实像化,因此亮度高、边缘清晰,不仅利于对焦,且悦人眼目。

  但是,可以看下附图M3的测距构造,实在是这机子最复杂的部分,它的其他部分相比之下简单到爆,以后的M系也都是做减法。实像式的成本在那里摆着,严重限制着实像式相机的普及,实像式相机包括M系、世纪末旁轴复兴潮产生的高级旁轴机、一些中画幅电子机及个别高档PS机。

  说白了,实像测距有点类似于庸人自扰、画蛇添足,因为实像式黄斑最终还是要以虚像的形式落实在取景窗内。

  虚像对焦的优点也是明显的:同清洁度下,眩光现象轻(M3除外);结构简洁,成本低廉,故障率少,便于维修。

 

  说得更直白点,除了M系的实像式完全领先外,其他实像式机种的观感和精度并不比好的虚像式小旁轴领先多少,甚至还差!

  所以,回归到这个帖子的主题,除了可乐标外,我们有更多的精彩。

 

 

  今儿来看看minolta al、minolta v2等共用的取景、亮框、黄斑对焦三合一结构,非常的简洁,但又很用心,真材实料,效果不错。

 

 

#p#

  同城朋友有一bessa R3A,说黄斑不准,对焦在前,洗出来的片子却“忽焉在后”。

  我说,拿来帮你看看。

  到手一看,问题有:上下不大重合,左右略有偏差,黄斑的像也很模糊,费眼力。

 

  就像橙汁说的,虽然伪福的机身傻大粗黑,声音感天动地,手感磕磕绊绊,但胜在快门非常靠谱,还能有测光,甚至有A档,实在是心目中的玩M口的第一机身。可是粗制劣造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这黄斑系统不是很好。

 

  无论何时,调黄斑首要确认的是机身法兰距有无问题。

  上裂像对焦屏、高倍放大镜,打开B门,对着远远的电视台望去,结果是:机身没问题。好了,可以下一步了。

 

 

  一般滴,如果只是左右不合且无其他问题时,这类旁轴的统一简要做法是:

  卸下热靴,露出隐藏的窟窿,窟窿下面有螺丝,调那颗螺丝就ok。

  图示如下:

 

 

  可是这个机子问题不止水平不合。那么,就要拆。

  第一个难点在扳手那里。

 

 

  快门调节盘和iso读数一定要记清,不然回装时比较地蛋疼,而且是隐隐作痛的那种。

 

 

  这BESSA,同志们都呼其为“倍儿傻”,确实做得挺傻气,拆开所有机关你还得搜索图里圈的四颗螺丝,否则开不了上盖,真的是:档里面隐隐作痛......

 

 

  好的,终于露出高清※※内部大图了,手机拍的,效果很差,各位看官海涵。

  有些脏,到处是雾霾,所以得清理一遍,清完后起码看起来清爽了。

 

 

  再看看光路图,网上有示意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搜看。r3a不如其他有些型号,因为调整机构没个固定螺丝。

  有固定螺丝的流程是:松开螺丝,调整相关螺母,调好了把固定螺丝拧紧,然后一切就都settled。

  而这个型号呢?即使你调整好了,哪怕快门一哐当,那黄斑都在耸动,真的是让你很无语。所以一旦修好了,一定要轻拿轻放,因为它做得不够牢靠。

 

 

  近些看。

  红圈内的调的是黄斑像的焦距,如果觉得黄斑模糊,边缘不够清晰锐利(sharp),调它,调好它是为第一步。

  然后对准无限远物体调蓝圈内螺丝(水平方向)和黄圈内螺丝(上下方向)。

  完成上述两步,就大功告成了。

  还有第四颗螺丝,管着黄斑行程,就是说,一旦出现近处齐了远处不齐,或远处齐了近处不齐,两头不能兼顾的情况才去动它。

  一般没大修过的机子不会动到它,一旦动到它了,你就来回反复试验吧,那感觉就是:档里面作痛,不再是隐隐地……

 

 

  然后组装回去,放上镜头,单层膜的nokton40 1.4。

  反复比对,确认一切ok,可以交差了。

 

 

#p#

  不能总说日机,回过头说德机。德系小旁轴的黄金时代是二战战败前。可惜Hitler这个鸟人不知珍惜,硬生生把世界科技中心人为转移到美国去,一战硝烟未尽,接着打二战,耗尽了家财,死绝了容克,赶尽杀绝了精英……唉,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you try you die you cry……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发动二战的国家都是有其资本的,战前小旁轴美学上无比精粹,用料上无比上成,只是囿于时代,光学上有所欠缺而已。以蔡司为例,战后的蔡司再也没有那种蓬勃横溢的才华,而一个战前的contax一直得不到革新性的进化,究其原因,就是千金散尽不复来。

 

  好了,嘚瑟的够多了,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皮套。

 

 

  这个机子到了橙汁手中时,距其生产已经过了70余年,可这皮子依然柔韧亮泽。一圈的金属也算熠熠发光。

 

 

  非常小巧,结构别致,镀铬质量很棒,看看正面,没记错的话这个型号叫weltini II?懒得去查了,记错了您自己去查吧。

 

 

  打开看看,也是非常精致,镜头为五片特殊结构,是tronnier博士前期的才华横溢之作。

  皮腔保存完好,皮质柔韧。

  这机子的完成度比同期的Retina不算差,某些细节更合理。

 

 

  好奇,这部战前小折叠的黄斑机构怎么样呢?

  做工细腻,用料十足,效果很好,而且结构简洁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比起战后那些脑残设计来,更接近日后日系的轻灵飘逸。只是由于体积所限,尺寸过小,这也是所有工业品的规律:只要保证了体积,必然损失了性能。

 

 

#p#

  一人寄来AGFA Super Isolette,我认为的,综合素质可入前五的大折叠。

  黄斑不准,且常规调教不灵,需要拆开上盖动内脏。

  好的,汁儿爷名言:拆拆更健康~~~

  注意:拆开上盖共有三颗螺丝,其中一颗隐藏在冷靴垫儿的下面,需要把它揪出来!是为拆解的难点。

 

 

  看看内部过片机构。

  AGFA所有的旁轴,无论大小,有其共同点:结构简单、用料科学,非常滴不容易坏,它的反面的例子是福伦达……

 

 

  再打开挡板,露出简洁的黄斑机构。

  这里,我们要松动反光镜前的两颗螺丝,动反光镜!调整无限远。

  至此,此机恢复正常。

 

 

#p#

  接着说小旁轴。KONICA的全机械全金属全手动旁轴之前系统说过,大致包括三代:

  KONICA I-KONICA IIIM,这是第一代;

  KONICA S、SII、SIII,这是第二代;

  KONICA auto s、auto s2、auto s1.6,这是第三代。

  其中最被人忽略的就是第二代。因为第三代网上最先热起来,而第一代这两年炒作者众,所以我们就以第二代的一部机子为个案,系统地研讨一番。

  补充一点,SIII和auto s,镜头都为47/1.9,但结构不一样,之前我说是一样的是错误的,特此更正。

 

  KONICA第一代机子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所搭载的镜头获得了同代人的无数赞誉,最典型的说法,譬如:

 

  Both Hexanon lenses rank amoung the very finest lenses available today and exhibit the quality of high-grade interchangeable optics which cost more than the Konica camera complete with carrying case... Ruggedly precise, extremely well-made body. The smoothness of all operating parts, the strength and accuracy of the hinged camera back and pressure plate system, and the excellent internal baffling have all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is new model... one of the finest 35s we have ever encountered.

 

  粗浅意淫一下,不对,翻译一下:

  IIIA和IIIM的所搭载的hexanon头实属一流,展示的素质犹如高端旁轴(也就是徕卡咯),机身坚固精密,做工考究,所有操作部件顺滑,后背和压片板牢靠紧致,实乃今日所能买得到的最好的35mm相机之一。

 

  但是第一代机子的不足也是有的,不然就成了神机了,后期的产品,扳手下压过片不但手感不好还繁琐,测距系统太过奢靡,所用seikosha快门爱出故障,还有一条,没有好的测光解决方案。

 

  于是,下一代的S、SII、SIII就出来了,全部采用简化的较为“现代的”造型,全部采用当时日本最好的快门copal,全部配备硒光表,这也是S的由来(Selenium)。

 

 

#p#

  以近日所收的konica s为例,详细说一下。

 

  这部机子放的日子久了,手感不大好,快门有点慢,镜头有些灰,需要全面CLA一下。

 

  先把镜头前组打开,保养快门。

  日本机子胜在实用:一切都是那么straight,即使是相关产业也是如此。copal虽然copy自德国的compur,但是后来居上,出奇的稳定,出奇的准确。就像相机领域完败德国一样,即使在今日,copal的快门还是第一。

 

  我把快门的主要部件卸下来,放在wd40里洗一遍,然后用酒精清洗多次,然后风干,装回去,copal安静而果断的声音很动听。

 

 

  卸下来的镜头。从后边看,用料不错。

 

 

  饰皮也有脱落,干脆揭开,卸下大小主体,来个彻底清理。

  上片机构很牢靠。

 

 

  再把底部过片的齿条卸下来,清理,重新上润滑油。

  可以看得出,使用的材料非常结实!(您说,怎么看的出来?说这话是以拆修过几百部古今中外的机子为经验基础的)

 

 

  把上边的黄斑机构拿下来,再把那个可有可无的硒光表拿走。可以看到黄斑机构,尤其是其独有的取景框线补偿机构,这个机构是即使是徕卡都没有的实时补偿系统,在柯尼卡初代和这第二代机子上有,第三代旁轴上也给简化了。

 

 

  再来看过片停片计数部分,全是黄铜齿轮,多层联动,手感好!

  第三代旁轴就没这种奢华待遇了(齿轮减少+不是黄铜),那过片手感就差些(当然,对比同代的himatic7等还算不错!)

 

 

  最后,把揭下来的饰皮清理好之后,用熨斗熨平,重新粘贴。

  一部手感轻快、操作顺滑、用料不错、镜头分辨率超高的日系小正太就回来了。

 

 

#p#

  有文青小朋友来,让推荐适用的机器,列出如下几点:小巧轻便,大光圈,有黄斑,有测光,做工说得过去,价钱一千五之内。

  我说,符合条件的双雄是Minolta 7s II和Konica auto S3(本土名为C35 FD)。

  如果这两者再选,我会选后者。

  因为第一,S3的测光更stable;第二,S3的机械部分更smooth;第三也是最重要的,Hexanon 38/1.8这颗头的素质更superb啦~(港真,和文青朋友攀谈,加点英语是必要的~)

 

  缺点么,只有速度优先而没有手动模式。

  小朋友说,我无所谓手不手动。

 

 

  Konica auto S3,港真,价钱并不便宜,在我看来,700算公道价。

  其实不追求大光圈的话,它的前任,Konica C35 是更合适的,好成色的也不过300左右,测光也很stable,也有黄斑,更小巧秀气。

  平素我就带着它,轻得很,出片似乎还不错诶~~

 

 

  如果,觉得c35还是贵了,那么还可以入手日版的c35ef,好成色的一百多块钱,测光准,做工还是高水准,出片也不错诶,只是没了黄斑了~

 

 

  您比如,我用c35ef拍的一张如下。

  当然,我不会拍片,只会瞎玩相机,您看个意思就成。

 

 

  跑题了,回来说Auto S3(或C35 FD)。

 

  S3的前任是c35automatic之类的,但它的前代却是KONICA AUTO SE。那是五年之前了,konica令人激动地发表了自家的发条光优大光圈广角机SE,港真,它太大(长134mm)太重(740g)了,五年之后的S3,已经又小(112mm)又轻(410g)了。而且,测光上有了重大改进,靠谱多了……

 

  好消息是,SE是发条机,全金属,精密,由于没有什么“七剑”之类的文学作品的传销,它们的价格低很多,适合入手。

  我好像很注重性价比,港真,生活里需要钱的地方很多,而这些老破烂垃圾不值得我们耗费太多投入。

  港真,就是没钱,屌丝就是屌丝,这下行了吧?

 

 

  那么Auto S3(或C35 FD)的缺点或说命门在哪里?

 

  因为太过小巧,追求轻便,70年代的这类旁轴,通病是机械故障多。而且由于集成度太高,维修起来比那些纯机械的机器繁琐不少。

 

  近日入手了一个S3,成色相当好,测光也一如既往的stable,但会出现偶尔不触发快门的情况。

 

  按照惯例,先打开底部仔细观看其运作情况,了解一下耦合状态,大致判断是哪里的问题。

 

 

  初步觉得是:触发快门前,需要先锁定光圈,估计是锁定光圈过程中油污太重,造成了触发杆不到位以及快门已经释放而光圈还没收缩到位这两种情况。

  那么,就要扒皮,分开大小主体,把这部分机械部件泡在wd40里清洗干净,再烘干回装。这一行字花费的实际时间是一小时。

  看图,就是有几根弹簧的这个部件。

 

 

  然后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十次有两次不能触发快门,有点百撕不得骑姐了。仔细排查,原来是上弦杆那里油污多,粘连,不到位。

  那么,洗洗更健康,然后回装,这下清爽了。这行字花费了我俩小时。

 

 

#p#

  Minolta 的镜头色彩,是非常讨人喜欢的,浓郁,阴沉,SoftGlow较为突出,甚至比某些的头还更有“德味儿”。

 

  在美能达的旁轴里,最有德味儿的是Minolta A5,其次就是今天说的主角:AL-E和它的前代,ALS。

  现在不在家,借用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先谢谢啦。

 

  此图,前者为AL-E,后者为AL-S。

 

 

  基友,啊不,机友的ALE,出现了无论怎么调,光圈只在最小的情形。

  从镜头前方拆过去,无果。只好后入解决了……

  你知,后入前,需要先扒……

 

 

  扒皮还不行。

  还得开上下盖,才能分离大小主体。

  可以看出,六十年代的机子,还是很精耕细作的,上盖喷了消光漆。

 

 

  先拆小主体,不用说也知道,虽然外表光鲜,内里一定是很脏的,绿茶婊,额不,日本机总是有这样的问题。

  60年代,用料还算实诚,该黄铜时还是老老实实的用黄铜。

 

 

  把后镜组拆开,还有一压圈固定着镜头机械部分,用料真的算不错。

 

 

  控制光圈的连杆果然有些粘连……

  洗洗更健康~~~

  基友,啊不,机友,你知,wd40很贵的,你不给报销点哇?

 

 

  其实,大主体那几个连接点,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你知,这是甚至洗洗更健康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反复上下动作几百次,才能真正明白哪里才是那个G点。

  右脑,一次啊哈德沃克……

  好在潘驴邓小闲,我只占个闲字,终于搞定了。

 

 

#p#

  日系固定镜头的小旁轴,说,你挑出个可以探问八荒的来吧。

  那么还真有好几个,比如我马上要说的这个。

  它有f2的大光圈,10片光圈叶片,光学大厂出品,镀膜漂亮,成像卓著。

  有扎实厚重的用料和一丝不苟的做工。(比如全铜螺纹,比如后背内壁的纺锤纹漆,比如取景窗的玻璃砖)

  有1:1的取景窗(比如Leica M3也不过是0.92x),且有阿尔巴达式取景框,且可同步补偿。

  有超过50mm的超级奢侈的有效测距基线长度(比如,著名的徕卡m口机器minolta CLE的有效基线长度不过28mm)。

  而机身三围却不大,在具备那个超级奢侈的黄斑系统的同时,还能做到这么小巧的尺寸,算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它唯一的大缺点就是:不好找,以及相应带来的高价格~

 

  那么,它是谁呢?汁儿爷的逗逼属性突然的来了。

  我竟然 突然 困了……

  那就先这样,碎觉且,什么相机的……土逼抗体牛的~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定场诗罢,书接上回。

 

  Topcon,原名叫做东京光学厂。在摄影领域干过几年,现在转做医疗、测量行业去了。

  topcon的光学上的东西几乎可以说,全是精品。比如凤凰瞳(XX同胞的琼瑶味充斥着摄影界,不知道为毛非要叫凤凰瞳而不能叫斗鸡眼)58/1.4,被后人复刻了又复刻。

  甚至比如单反机身很简陋的uni,配的52/2.0 也是拥有超高分辨率的小牛头。

 

  在旁轴领域,生产过无黄斑机构的topcon 35之类的逸品,小巧,非常精致。

  后来又生产过有黄斑的topcon 35s、35L、35JL(几乎就是同一部机子,小修小补)然后就不干了。

  我上回说的,就是topcon 35s、35L、35JL。

 

  图例如下。

 

 

#p#

  我曾说过,玩德国的小旁轴通关很容易,玩日本的小旁轴,那得需要通天的本领。

  今儿说的这家,只生产精品,且将自己的产品销往了全球各地。可惜可叹的是,在中国滚滚的手机产业潮中,sorry,日本50年代滚滚的相机产业潮中,这家精品立足的小企业只存在了十年不到。

  只说小旁轴,所以早期更精品的产品就忍痛割爱不提了。

 

  这个公司叫royal,日本名缩写作DSK。

  它家产的精品小旁轴很多,今儿举出一个较有代表性的,Royal 35-m。

 

 

  机器精耕细作,举几个例子:

  copal(我说过,copal的快门最优最柔顺,seiko的手感脆硬,citizen的就滴滴答答)的快门。

  seikonic的测光表,而且竟然高低光测得都很准。

  福冈光学的七片tominor 45/1.9 优质镜头。(虽然我不认同过度炒作福冈光学,但其前期精品都确实不错!)

 

  您说,顶上怎么好像是skylark?对的,这机器销往不同国家,贴牌不同名字,行销甚广而销量甚少。

 

 

  皮套也不错,虽然我对这类附件不感冒,嫌碍事,到手就扔一旁,但不妨碍有时候心情好,也装一装唬一唬。

 

 

  汁儿爷最看重的指标,取景测距系统如何呢?

  很royal。

  墨绿色的大玻璃砖(玻璃砖的好处就是,不像用玻璃片存在半透膜老化脱落的现象,多年以后仍能如新)十分赏心悦目。阿尔巴达线框清晰可见。虽不是100原大,但80%的放大比例已经算豪华配置了(有效测距基线长度差不多40mm),当然和上部topcon有着全面的差距,但考虑到照顾测光表的布置,做到这样已经算很不错了。

 

 

  光圈叶片竟然也是10片儿。

  这机器最大的缺点呢?难寻,以及由此带来的高价格~~~

  明儿清明小长假,本是踏春的好日子,带着这部有测光的小机子拍家人去,人生乐事,莫过于此。

 

#p#

  理光的相机给我们的印象不大好,主要是80年代那些黑塑料单反害的。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理光都是一家非常激进的相机厂,它的高端产品的设计感非常之强,在汁儿爷(我知道很多坛友对我自称汁儿爷很不爽,过去讲究的,见面必然作揖鞠躬,叫声爷。真叫起真儿来,餐厅里服务员说,没爱黑了噗油,SIR?其实您不是终身贵族算哪门子SIR啊。所以这是种自嘲,屌丝哪有称什么爷的啊,其实啊,这里的汁儿爷就和特么的兔儿爷一样,碎嘴子而已。好了,碎嘴子完毕)这么眼睛上翻一想的即时印象里,就有比如什么俯视和眼平取景随时切换的单反,什么一半黑一半白的机身,什么各种未来造型的发条半格机……想象力和美学造诣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理光小旁轴的巅峰,应该是这部,ricoh519 deluxe和ricoh 519m。

  如果说,理光哪部旁轴担得起贵气十足四个字的话,那就是519:一流的用料(能用铜的,不用铝),一流的工艺,一流的设计感。

  我不会拍图,看个意思。

  注意看,镜头两边对称的对焦拨杆,用起来特别顺滑,特别方便。

 

 

  底部快速过片,手感相当好。用多了会上瘾,手眼并用,宛如机枪。

 

 

  机械简单可靠,齿轮全部黄铜。(有人说哈,某卡手感绝佳,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因为齿轮全是黄铜的……)

  大开盖设计,倒是略显原始。

 

 

  一部相机的灵魂是镜头。

  理光在光学上是没啥出息的,好像一路代工到底了就。记不清楚了,老了脑子不大好使。

 

  比如这部,采用的是tomioka代工的45/1.9,六片镜(额,不。按照某卡粉丝们一贯东瀛等而下之琼瑶腔,应该叫六妹玉),成像不错~~~

  原谅我这粗制滥造的拍摄水平吧。

 

  这个相机拿在手里你会发现,汁儿爷的照片真误人,明明是楼的话,你给拍成了犀利哥……

 

 

  ※※扛踢牛的……

 

旁轴相机(24)
黄斑(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