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烧机 > 玩转器材 | 镀铬时代 把玩各种小旁轴(上)

玩转器材 | 镀铬时代 把玩各种小旁轴(上)

色影无忌
solagon
黑眼圈
2017-03-29

  用来干活儿?有单反,有数码,甚至有手机有pad。旁轴呢?就是用来玩的……玩旁轴很大意义上是在玩那个有趣的明亮的悦目的对焦机构。

 

  尤其那些固定镜头的小旁轴,多年前的镀铬依然银光锃亮,如众星闪耀,千姿百态,洋洋大观。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恋恋不舍、念念不忘、魂牵梦绕、神魂颠倒、魂不守舍、 朝思暮想、寝食难安、梦寐以求、牵肠挂肚、刻骨铭心、百转千回、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欲罢不能……(我手头真有一部成语近义反义词典)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镀铬时代(把玩各种小旁轴)》进行跟帖。

 

#p#

  先拿战后不久的retina II(type011、type016?)开刀,拆开上盖,露出主心骨。

  背面看看,注意那颗黑色螺丝,松动后可来回调整凹透镜,进而让黄斑成像最清晰以适应你的视力,确实有想法!

 

 

  不如直接绘出草图一目了然,retina系列的测距系统做工没的说,密封性好,可调度高,视觉对比很不错。

 

 

  RETINA 3c(小c)之类的网上资料就很多了,就不多说了,和2系列不同的是重新设计了,对比度更好,做工也更扎实,附图一张存档。

 

 

#p#

  1的小螺丝调黄斑上下。

  先调一个,确定是往上的,那么另一个就是往下的。

  反正跟压跷跷板似得慢慢调即可。

  松动2,调3,即可调黄斑左右。

 

 

  当年德国人的3c测距系统内部图,一目了然。

 

 

  拥有35mm镜头的小广角旁轴拢共就那么几个,网上有转帖,就不炒冷饭了。

  35mm配不配黄斑其实问题不大了,估焦能估个差不离,虽然olympus有一款配了对焦机构,却是少之又少的。

  譬如olympus wide e,配有d.zuiko 35/3.5头,却没有黄斑机构,重点看看其取景器的构造。

 

 

#p#

  取景器镀了膜,和minolta autowide一样,视觉效果很好。

  为了矫正广角取景器的误差,就比一般的逆伽利略式取景器多了一片矫正镜片,于是效果很舒服。

  即使没有测距机构,从这取景器内看出去,也就有了拍照的冲动,小旁轴的无限魅力。

 

 

  拆下来看个仔细。

 

 

  最后顺道看看这做的很精致的小广角镜头。

 

 

#p#

  简单聊些原理。

  大规模市售旁轴的取景/测距系统以leica M3为极致:倍率大,基线长,线框清,全反射玻璃砖应用。

  其取景/测距系统网上有各类详解,为便于观瞻,高度简化为如下线路图(图画的简陋,对不住),靠1的摆动,达到双相重合,实现测距。

 

 

  更多小旁轴做的没这么奢华。以反光镜和半透膜代替棱镜和玻璃砖,转动部位复杂多变,穷举的话难以尽述,原理图示如下。

  1透镜 或 2反光镜 转动均可实现双相重合。

  左侧反光镜方向画反了,我晕!

 

 

  contax及其基辅copy用了另一类思路,超长玻璃砖,代价昂贵,靠凹透镜1的摆动来实现测距。

 

 

  螺口机则不同,取景/测距是分开的,这样可以让测距光路不用顾虑取景倍率而实现1.5倍放大,这样可以在短基线的前提下提高测距精度,同时压缩机身三围,而通过棱镜反射,让取景窗和测距窗靠近在一起,便于观察,实在是天才之思想,螺口机的小巧让人流连!

  黄线为测距光路。

  绿线为取景光路。

 

 

  有些旁轴配备上下分裂测距器,俗称裂像黄斑。

  理论上上下开裂式在同基线同倍率下是双相重合式精度的1.5倍。

  当然,制作过程也会复杂很多。

  图示如下:

  上层1和下层2共同全反射汇聚入眼,1或者2有一个固定一个旋转,裂像重合时完成测距。

  如在3处加放大装置,则测距精度会进一步提高。

  很多折叠都配备裂像黄斑。

  美国一些机器更是加装放大装置(位置可能各异),更能够充分发挥出镜头的潜力。

 

 

  理论部分暂停,为了便于理解,很多图都简化很多,也不尽准确,得意忘言哈。

 

#p#

  正好手头在拆一个旁轴的测距部分,看看全反射用的棱镜。

 

 

  再看看半透玻璃砖。

  常说的取景器脱胶,很多就是指俩砖开裂,造成内部那片半透膜受损,于是乎:视物模糊、眩光严重、迎风流泪、白内障青光眼。

 

 

  玻璃砖玻璃砖。

 

 

  长长的底座,说明这基线不短!

 

 

#p#

  wait,这个观音是什么情况?

  这算是观音在rf上的一大创举,即:保持螺口身材,同时测距观景合一。

  那1.5X如何实现?就是通过内部一个可旋转的伽利略式机构,扳到F是full,50mm标头取景范围,扳到1.5X倍率那个机构就倒过来,日本人的copy功力确实厉害!

 

 

  观音的就是通过图下小物件的旋转,变换不同的取景倍率。

 

 

  前两天为朋友修的bessa RF,战前裂像,机构如何运作一目了然。

 

 

#p#

  以国机华夏/华中系列旁轴为例,具体看虚像式黄斑的工作原理。

  这类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因此就选它了。

  1处的螺丝钉即是和镜头调焦部分联动着的。

 

 

  拆下来看仔细

  1为目镜(凸)

  2为半透反射膜

  3为物镜(凹),为了做成40mm焦段相应取景范围,且无明显畸变的,用了两片

  4为黄斑汇聚凹透镜

  5为40mm取景线框反射镜

  6为移动反光镜

 

 

  看看反面。

  螺丝A即是和镜头联动的那颗,调整它的长短,就是在调整反光镜的转动范围,就决定了移动“黄斑”像的行程,进而达到调整黄斑误差的功效。

 

 

#p#

  把物镜卸下,看看半透膜,这里脏了就会让黄斑变淡,甚至没有。

  但这玩意极易老化,擦拭时一定要小心!

 

 

  把线框和反射镜取下,光路看得更明晰些。

 

 

  这机子是反光镜动,这样看更明了。

 

 

#p#

  aires是日本早期很多旁轴小厂生产的众多默默无名的机子之一。

  外表做工精细,内在结构简洁,用料省,效果却不错。

  因其轻快的手感和与徕卡相似的造型深得众多旁轴迷的拥戴。

 

 

  做工精细几乎是这些早期日本二流小厂的共同特征。

  但外在强悍和内在厚实很少能统一起来。

 

 

  aires在旁轴发展史上还有个重要的地位:是它,以虚像式的方式,低成本地、效果接近于徕卡地解决了取景测距线框三合一的问题。

  时当m3发布后的仅一年,型号没记错的话是35—II。

 

 

#p#

  精耕细作的外表。

 

 

  精细到连压片板都不放过。

 

 

  打开上盖,可以窥见这测距系统,以及极其简洁的机械结构。

  相机领域,德国人总是以一个个战术的胜利走向战略失败。

  日本人恰恰相反。

  如果论结实,德国货一定居上,但论可靠,不好说。

 

 

#p#

  一提到周一,不禁让人内牛满面……

  周一适合说些枯燥的东西。

  黄斑测距能力和准确性是俩概念。

  先说能力,类似分辨率似的,叫“有效基线长度”。

  有效基线长度=测距基线长度X取景放大倍率

  如不计较太细≈两窗中心距离X取景放大倍率

  图示如下:

 

 

  单说长,135量产旁轴里战前contax I 和战中美国kodak EKTRA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单说放大,EKTRA的2X也是极致。

  那么,测距能力冠军,应该就是这KODAK EKTRA了吧……

 

 

  在调整黄斑之前,首先要确认下镜头无限远是否准确。

  在焦平面处放个对焦屏,最好带裂像的,直观。

 

 

  然后打开b门,调焦,用放大镜观察无限远处是否合焦。

  放大镜的倍率越大越好。

  但也得看镜头光圈,镜头最大光圈太小的话就不能用高倍的,因为会造成裂像一半转暗的情况,会让观察不便。

  只有确认镜头调焦准确,才能去动黄斑,如果镜头调焦不准,要先鼓捣镜头。

 

 

  固定头的小旁轴,有效基线能大于20mm就不错了。

  minolta A3,默默无闻的60年代的屌丝旁轴之一,矮矬穷。

  但却有着34.5mm的有效基线长度(46mmX0.75)!搭配着Rokkor-TE 五片三组 heliar式的小镜头,着实令人着迷。

 

 

  最好玩的,是采用阿尔巴达式取景结构,有亮框,眩人眼目,图示如下。

 

 

#p#

  不能老是拆拆拆,说点小旁轴本身的事儿,可是,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呢?

  可换头的太高贵高雅,受众小、资料全而好玩的少,因此咱只说不可换头的手动小旁轴。

 

  先从东洋说起,毕竟这年头满世界的德味儿,虽然橙汁也是从德系起步的,但慢慢滴觉得还是日系更丰富更好玩。

 

  日系相机厂ncmop号称五大家,np几乎没生产过小旁轴,mo是大户,就先说这里面的M吧。

 

  Minolta 系列

  包括:、2、A3、A5,minolta认为日语里4、死发音相类,故而没有A4。

  前两者为圆鼓鼓的造型,很别致,快门调节在机顶,在我看来很好玩。

  可惜,当年出口到美国时,这个造型大家觉得很丑,销量不佳。

  A3时造型改为趋于大同的方正盒子状了,其镜头为一大亮点:5片三组类heliar结构。

  A5镜头为Tessar结构,成像我很喜欢,比对蔡大爷的正牌tessar还喜欢。

  A5承接着AL系列,有些A5其实就是AL的省略测光表版本,最值得入手……

 

  Minolta 2 LT系2的高阶版,可换镜头,也可理解为Super A的普及版,但可换头不是这里说的重点……

 

  系列是Minolta固定镜头小旁轴之始,、2我认为是其中最好玩的。

 

  其后是AL系列,L这里指lightmeter,这系列都加上了个硒光表,对今天来说意义已经不大。

  AL系列包括:

  旗舰机两部Minolta AL和改进版Minolta AL2,镜间快门最高速度达到了1000、六片五组变形双高斯结构高速镜头(45/2)。

  纤瘦机两部Minolta AL-S和 AL-E,40mm小广角、纤薄的小巧的机身、全速快门,最高速500,六片四组经典高斯结构高速镜头(40/1.8,边角像差矫正不如AL)。

  自动傻瓜机一部:Minolta AL-F(F代表Flash,专为玩闪光设计),严格说,AL-f和Al系列关系不大,它用的是其后的Himatic系列的底盘儿……

 

  美能达的命名一向很蛋疼,新手不明白xd=xd7=xd11,也很难知道XE=XE-7=XE-1,或者SR 505=SR-T 202=SR-T 303b=SR-T Super。

  同样地,在AL-S和AL-E之间存在着minoltina S、minolta ALS、Minoltina AL-S等型号,您不用管,无论姓社还是姓资,都一个德行……

 

  AL系列最好玩的当属AL-S,最小最薄,虽然镜头校正的不够好,却有别样的“美”味儿……

 

  或曰:为啥不说AL是AL系列里最好的呢?马上就说道这个。

  1958、1960两年,Minolta的神经质在固定镜头小旁轴领域也有了体现:这两年它分别“荣誉发布”了Minolta V2、V3,镜头分别为六片五组的45/2.0, 45/1.8。

  最大亮点:镜间快门,最高速分别达到2000、3000!

  连同AL的最高速1000,算是日系旁轴里的小亮点(其他家也有,比如,Fujica 35se,这机子值得说道,容以后慢慢说)。可是,这镜间快门的生产者不是copal,甚至不是seiko,而是citizen,如同机械钟表领域里一样,citizen和seiko比弱爆了,这几种超高速快门不是特别稳定,嗯,citizen的※※工作不行……

 

  继AL系列之后的minolta,开始主推自动曝光大致分为uniomat廉价系列和稍微那么高端点的himatic系列,不幸的是,这些机子做工、机械可靠性均多少有些缩水,或者说,总是缺乏诚意。

  重点说himatic系列里的三部。

  初代himatic,在美国通过ansco销售,化名为autoset,NASA对John Glenn说,要上天了哈,John Glenn就跑到楼下便利店里弄了几个便宜相机,其中就有它,拿到总部改装一番,上了天。所以,你有时看到大神们卖7s II说,上过天的……

  himatic 9,无他,在前代45/1.8的基础上改进镀膜,变成45/1.7,实拍确实其表现不错。

  himatic 7S II,小巧、40mm小广角,世代靠后,镀膜技术有了更大进步。也有大神说,嘘,跟徕卡有不可告人的关系哟,据闻乃私生杂交烂种子……好吧,咱们必须承认,我天朝神棍真多。

 

  konica本身历史太长了,明治之后的一家小药店。

  konica 的小旁轴始于Konica I,其前身名为rubicon、战前就存在了(难得一见)。

  第一代konica小旁轴包括三系:I、II、III。

  I的镜头一般为50 3.5 ,极早期的为罕见的50 4.0,晚期的配备50 2.8。

  这个50 3.5还曾以L39口存在过,很出色。

  I奠定了第一代小旁轴的外形基础:方正、刚毅、用料扎实沉稳。

 

  II包括II、IIB、IIF(50 2.8)、IIA(48 2.0,六片五组),这个48 2.0的头获得无数赞誉,即使放到今天也毫无愧色,在我看来,color error happens,此外,没啥可挑剔了。

 

  III系开始了扳手过片系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IIIA的取景窗加大,虽然更为实用,但也造成了机身比例的不协调,IIIM加了METER功能,镜头更为50 1.8。

 

  第一代konica,用料上乘(取景窗框都是黄铜的)、部件紧凑、镜头优异,做工精良,是为konica用心之作,喜欢konica的必须要有一部,哈哈。

 

  1959-1963,konica第二代小旁轴登场,包括S、SII、SIII。

  造型变得更趋大众化、用料节省、增加联动硒光表。

  S、SII的镜头还是老老实实的六片(低端型号配备hexar45 2.8),到了SIII镜头简化为五片的47 1.9。

 

  这代机子比较平庸,有某种资料说,SII的镜头分辨率屌爆了,屌到中央部分分辨率直追二代summicron云云,据我实测不是这样的,比S III的分辨率是高,但没有爆。

 

  1963年,KONICA Auto S登场,是为konica的新一代旁轴,可以称为auto系列,包括Auto S、Auto S2、Auto S1.6、Auto SE等。这里的Auto是指,机子可以提供快门先决功能,囿于时代局限,cds的老化问题很严重,当年引以为豪的auto功能多半成了鸡肋。

 

  Auto S造型和SIII很接近但更平面化,镀铬部分进一步圆滑,机身和内部用料进一步简化。

  内置联动cds测光表取代了硒光表,镜头加上可拉出的遮光罩,可惜,镜头依然是口碑不佳的47 1.9。

  可以这么说,auto S是柯尼卡家历代固定镜头旁轴里弱爆了的。

 

  1965年,S2一改大哥做派,重新设计了六片镜头,分辨率极佳、发色油润,后期产的使用了多层镀膜。机身方面,做工和结构改良极大,但用料还是那么不厚道,块头也还是那么Big。S2最大亮点是其镜头,担得起“poor man‘s leica”这一称号。如果有谁对旁轴感兴趣,不仿通过此机入门,它不会让你失望,此机是国鸟205的原型。

 

  1967年,S1.6发布,最大光圈1.6,七片五组结构,专供北美市场,生产了仅两年,其产量比S2少很多,二手价格较高。

 

  SE为电子机。

 

  auto之后的konica产的大多是电子机了,不谈。

 

#p#

  说点轻松的,德系和日系的问题。

 

  相机上,日本取代德国,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等大方面去分析,那不是一个小玩相机的能做到的,留给大师们去论断。

 

  咱这里说的是相机本身。

  德系即使放到今天,拥趸者还是很多,其欧陆美学造诣积淀、独特的色彩再现是天下独步的。但是,德系有其最大的缺陷:用料非常足,但关键点却薄了起来;结构太过复杂,连接点故障率较高;年代久远,失修者众;功能单调,操作繁琐。

  相反地,日系用料不及,但结构简洁,故障率低,人机互动良好。

  加上60年代以后日本光学的后来居上,便宜得很,德系的光辉日渐式微。

  或曰,橙汁你懂个屁!我们还有法宝“德味儿”呐~~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它们还缺乏“日味儿”呐~~

 

  我说话没分量,毕竟玩的机子太少,全文引用著名大毒枭杨老大(我相信玩机子多过他的应该没几个)的名言(请老大原谅,不过您是发在论坛上,就算是公开言论了,哈哈):

  “我和很多人讲过,德国机器故障率实在太高,实用的话绝对日本机器可靠,估计和汽车的情况差不多。

  由于几十年下来.德国机器很多已经缺少保养或者是曾经使用不当而受过伤,很有可能啥时候就出问题了,如果是有经验的玩家可能出问题的机会少一些,有很多刚入门的朋友与我联系买机器的事情,他们还说就喜欢德国机器……我几乎都回绝他们的要求了(我不相信菜鸟级的朋友能玩得转德国机器,可能还没使用已经出问题了),建议先买日本机器开始……结果大部分朋友还是在犹豫中……我倒是反而省心了。因为可以省去很多讲不清楚的麻烦。不是对新手有偏见,但我们还是需要现实一些……

  玩德国东西需要交学费和花费大量精力……”

 

  橙汁也算德系起步,但玩了几个国家之后,觉得还是日系最好玩,德系的比较容易通关,但日系能通关得需要通天的本领,最难寻的机子往往是日本的。

 

 

  老相机上的硒光表,不管什么高森、biwi、sekonic,都具有不用电池的优点,缺点就太多了:强光记忆、弱光不行、极易老化等特点,坏了可以换,但换后得需要参数调,有那功夫花几百块钱买个入门的入射表才是正途……

 

  但单独的硒光表有个大牛,那就是入射表的祖宗norwood上尉发明的norwood director,及其sekonic后裔,包括直至今日的世光 L398M等,颇有万世一系的味道。它们不用电池、高准确度、高可靠性,曾经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标配,放到今日不玩太暗的,也具有极高使用价值。它是怎么做到的?区别在于,这个表的硒是晶体的。具体请参看这个网页:http://www·johndesq·com/pinhole/norwoodhistory.htm

 

  愚以为,玩老旁轴,最佳测光表就是这norwood director及其sekonic后裔,外形忒搭了。

 

 

旁轴相机(24)
黄斑(5)
猜你喜欢